普通话学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10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普通话学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话学习.docx

《普通话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学习.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话学习.docx

普通话学习

普通话的特点

普通话是优美、丰富的语言;语言方面,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特点是普通话富有抑扬、和谐、悦耳的音乐美;词汇方面双音节占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语法方面,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两种组合手段,量词丰富,这些语法特点使现代汉语的表达容易做到生动丰富、简明准确。

普通话的发展史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它的具体内涵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即普通共同的意思,它是现代全体汉民族普遍、共通的交际工具。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其基础方言的基础上经过经济和政治的集中逐步形成的。

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中期、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

  1、早期汉民族共同语

  殷商时代在中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聚居区,就有了汉民族共同语的萌芽。

历经周、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长时间的发展融合和传播,汉民族共同语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商朝迁殷(今河南小屯附近)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需要,就有了早期共同语的萌芽。

夏商周和春秋时,民族共同语称“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

《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

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鲁国方言,我们可以说孔子的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

  秦朝时推行“书同文”等文化政策,使民族共同语的传播有了政治上的保障。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或“凡语”、“凡通语”、“通名”。

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魏晋南北朝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汉民族共同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

《魏书咸阳王禧传》就有关于北魏孝文帝通令“断胡语”,用正音“的记载。

正音就是北魏都城洛阳的语音。

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于金陵(今南京),当时的金陵话是洛阳话的沿用。

  2、中期汉民族共同语

  隋唐宋时期,是汉民族共同语发展的中期阶段。

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把数万户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

唐朝时,洛阳话仍然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如孔颖达对经学的传述和注疏,韩愈、柳宗元等在文学上的创作活动等,促进了汉民族书面形式的共同语的广泛流传。

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

  北宋都汴梁(今开封),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

南宋定都于杭州,中原雅音也随之在杭州扩大了影响,以至于今天的杭州话还同中原官话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当时洛阳话仍处于标准音的地位,“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

  3、近代汉民族共同语

  金元明清时,是汉民族共同扩大影响和标准音转移的重要时期。

这四个朝代在北京建都长达700百多年。

金人迁都北京后,中原共同语的影响扩大到金人统治的大部分地区。

元朝时出现了汉族共同语广泛传播的“四海同音”的局面。

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就是“以中原为则,面又取四海同音”而编写的。

元代汉民族还是以中原之音为正音的。

从明初的《洪武正韵》到清中叶以前,教授标准音的学者都是以中原雅音为依据的。

  与此同时,元明清三代随着政治、经济的集中,大量古话文学作品(元杂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史》、《红楼梦》等)的产生和流传,使北京语音逐步上升到标准音的地位。

元末明初的供朝鲜人学汉语的课本《老乞大》和《朴通事》就是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而编写的。

清政府曾发布过政令要求各级官员和“举人、生员、贡监、童生”皆学习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

北京语音取代中原雅音的标准音地位,是在清中叶以后。

清朝学者陈冲庆说:

“国朝建都于燕,天下语音首尚京音”。

  这一时期,汉民族共同语经历过700多年的发展演变,在标准音方面实现了从中原雅音到北京语音的转变,在词汇、语法方面扩大了基础方言北方话的影响,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进入了现代阶段,称为现代汉民族---普通话。

  近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既维持着先秦以来的“文言”的传统地位,又孕育着用接近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的趋势。

在口语方面,特别是在语音方面,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逐渐在各方言区之间取得交际工具的地位。

  “五四”运动,把白话文的传播和北京天平的推广结合起来。

“白话文运动”使白话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中的地位。

这时书面上和口头上初步统一的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基本形成。

民国时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1982年普通话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民族通用语。

  不过,普通话在英语里译为Mandarin,为满洲语的意思,因为其采用的标准语音确实为在北京的满族人汉化后使用的语言。

换言之,今天的北京话主要就是当年满人入关后在北京的流行语音。

因此,近来有的汉族民族主义者希望以保留中原雅音古风较多的台湾国语为汉族共同语,也就是大家经常在电视上听到的港台腔普通话。

普通话同国语、华语是一回事吗

这三种称说指的都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中国的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

三种称说,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三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当然,这三种称说从来源和使用范围上看,又有一定的差别。

“普通话”这个名称,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语言学者使用。

比如1906年,朱文熊在“切音运动”中就提出了推行与文言、方言相对的各省通用之语“普通话”的构想。

后来,黎锦熙、瞿秋白、鲁迅等陆续对“普通话”有过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

其中“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

1982年我国宪法更明确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国语”这个名称也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

1909年(宣统元年),清朝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1910年,资政院议员江谦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了“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

后来,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沿用“国语”这种称说,台湾至今仍这样使用。

“华语”是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对汉语通用语的称说。

在那里,这样称说汉语是恰当的。

如果用“普通话”来称说汉语,它在表达同宗同源方面就不如“华语”那样强烈。

如果用“国语”来称说汉语,就更不合适了。

因为在那些国家,汉语不一定就是官方语言,或者并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汉民族的标准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

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国文化素质的提高。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步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而方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以学校为例,首先要求语文课用普通话,然后提出各科教学都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继而再要求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即使是这样,也允许师生在校外的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有人提出“在家也要说普通话,不能讲方言”。

当然,在家里愿意讲普通话更好,可以更快地提高普通话水平,但是,我们并不强迫人们这样做。

必须指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容易引起方言区人们的反感,并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

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有些人把方言看成是"县以下的人才说的"低级的、落后的语言,这是错误的。

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

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

40年来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使各个方言已经发生变化,在语音、词汇方面都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原先那种很纯正的方言几乎不存在了。

同时普通话也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营养,借以丰富自己。

原来根本没有的一些其他方言中的词也进入了普通话,例如“垃圾”、“过硬”、“敲竹杠"等。

如何使自己的声音更饱满、宏亮?

 

有时你会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

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

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

  教你几个小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

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

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

(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3、打牙关:

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

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

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

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注意周围有没有人哦!

)。

  以上技巧其实就是打开口腔的几大要点,以后在大声说话的时候,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

但是,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而把你说话的内容给忘了,这就本末倒置了。

  再说气息的问题。

  发音靠震动,震动靠气息,所以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

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

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寻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运用气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要在上述的呼吸压力中缓缓的释放,并且要善于运用嘴唇把气拢住。

这样来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压力平衡。

  最后,顺便说说声音的线路问题。

  我们的发音,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线路,比如打呼哨,声音很响亮,道理就在于气息畅通,声音集中,通行无阻。

说话也是这样,要尽量让自己的气息贯通,让声音尽量沿着口腔内部的中纵线穿透而出。

这样才能使声音集中而明亮。

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地位

 

我国现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对象是大中专师范生、教师、公务员,电台、电视台播音员和主持人等。

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化水平,在词汇、语法等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下简作《大纲》)规定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普通话语音规范性的考察。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符合受测人员的实际。

但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对同是语音要素的声母、韵母,声调能不能同等对待。

换句话说,就是声母、韵母、声调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作用是不是对等的,学术界仍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这些不同的认识,当然会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和方法中反映出来。

比如说,按照国家颁布的《大纲》的评分标准看,对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是“一视同仁”的,如在“读单音节字词”一项中,“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在“读双音节词语”中,“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2分”等。

我的理解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将普通话的声、韵、调“一视同仁”的做法是值得探究的。

因为在普通话语音(也包括汉语方言)中,声母、韵母、声调虽然是“三位一体”的,但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它们的功效和作用也就会有主次轻重的区别,普通话测试中也应当客观地反映这种轻重缓急的差异。

一、正确认识“声韵中心”论的误导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按照传统的教学理论和认识,声母、韵母、声调是“平起平坐”的。

八十年代末,甚至还有人主张“声母、韵母的重要性远在声调之上的”。

因此,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的普通话语音教学,基本上就是依照“声(母)、韵(母)中心”模式延续至今的。

比如,普通话语音教材内容的顺序是声母、韵母、声调,而且声母、韵母的篇幅大大超过声调,课堂教学讲完了声母、韵母,课时所剩无几。

那么,“声韵中心”论是否客观地摆正了声、韵、调在普通话语音中的应有地位,是否正确地反映普通话语音的内在规律呢?

答案是否定的。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别特征,使汉语明显区别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其实就汉语本身而言,声调也是区别不同方言(包括普通话)的一把重要标尺。

比如请一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甚至一般什么人)分辨普通话和方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那么,判断的标准是声母、韵母,但更是声调。

声调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区别不同方言(包括普通话)的一把重要标尺。

学者胡明扬先生曾经指出:

就我国北方方言来看,不少北方话范围内的地点方言的音系和普通话没有多少区别,仅仅声调的调值不同而已。

这也就是说,不同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

当一个河北保定人把保定方言的声调换作郑州方言时,他讲的话,也就是郑州方言了。

换言之,当一个郑州人把郑州方言声调换作普通话声调时,他所讲的,也就基本是普通话了。

这就不难看出,在普通话和方言语音系统中,声调的作用远在声母、韵母之上。

忽略声调的重要作用,或把声调与声母、韵母摆在同一个层面上,或把声母、韵母的地位摆在声调之上,都没有正确反映汉语语音系统中声、韵、调的内在规律和应有地位。

声调既然是汉语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征,那么,抓住声调,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当然,让声母、韵母、声调平起平坐,把声母、韵母的作用摆在声调之上,或是说形成“声韵中心”论,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比如,从语言理论的角度讲,汉语声母、韵母的研究比较充分,声调的研究比较薄弱。

声调作为非音质音位,它主要是通过大脑的“语言机制”控制声带,凭语感来“发音”的,这就有待商榷;其次,声调不是“独立实体”,它必须依附于韵母(也有人认为主要依附于韵腹),这也增加了声调教学的难度;声调在连读中的变化,加大了声调的“不确定”因素。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对声调的研究很不充分。

二、声调作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例证

我们认为,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调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而声母、韵母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一)声调是区分方言和普通话的重要标尺

案例一:

上个世纪中叶以前开设的普通话课,结业考试内容之一,是读词语,说一段话。

这时,往往会出现下面现象:

有的学生认读词语、讲话时,一口方言,一经提示“别太紧张”,这时,恢复常态的学生改用普通话声调,还能较好的通过普通话考试。

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把方言声调改做普通话声调时,他的话,也就成了普通话了。

道理很简单:

“普通话声调是普通话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

声调决定着一个人讲话的性质,如果讲的是普通话声调,那就算是普通话了,声调是方言的,只能算是方言。

案例二:

曾有人实验,在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学术委员大会上,让武汉人用普通话读一篇短文,再让郑州人读同样一篇文章,然后请在座的老师来判断这两个人谁讲的是普通话,结论是清楚的:

一百多位老师异口同声的指出前者讲的是普通话,尽管他z、zh不分,n、l相混,但他讲话的声调还是普通话声调,人们认为他讲的是普通话。

而后者讲话的声调是郑州方言声调,尽管他讲话时,声母、韵母与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几乎没有什么差异—z、zh分明,n、l不混,但是没有一位老师认为他讲的是普通话。

(二)一个人普通话的等级水平基本是由他的普通话声调水平决定的

我们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当然不能忽视声母、韵母的测试。

但事实是,一个人讲话的声母、韵母正确率,不能决定其普通话的等级水平,只能是其普通话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项。

一年,湖北省文改办组织的一次普通话学术会上,湖北仙桃师范一位青年教师的发言,其悦耳的音色,带京腔的普通话引起了众人喝彩。

而实际上,这个青年的普通话主要是声调比较好,声母则z、zh有时不分,n、l有时相混。

这就说明,一个人普通话声调的水平,大体反映着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

就我们对六千余名受测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结果看,有以下现象:

一是普通话声调标准的,普通话一定比较好,其声母、韵母情况则要么是也很标准,要么偶有差错;

二是普通话声调差的,普通话必然差,其声母、韵母情况则有两种:

有的是声母、韵母也很差(南方人常见),有的声母、韵母差错不多(北方人常见);

三是声调是方言声调的,一定不是普通话,其声母有的与普通话相差多,有的与普通话差异很大。

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关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地位远在声母、韵母之上的看法,已经不再是一家之言。

国家教育部推普处处长袁钟瑞先生就说过,普通话的声调反映着普通话的基本面貌。

也就是说,普通话声调决定着一个人所持语言的基本面貌。

由于声调的规范程度又直接影响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实际上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高低。

三、“声调中心”论在普通话测试实践中的应用和掌握

在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中,强调突出声调、腔调在普通话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有重要作用的理论、做法,并在普通话教学、训练中已经得到实施。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中,第四项评判“说话”项的“语音面貌”时,就有声调、腔调的内容:

“三档:

扣4-6分,普通话腔调较好,有一类系统性错误,但能部分区分……”;“四档:

扣7-9分,方言腔调比较明显,……”;“五档:

扣10-12分,方言腔调很明显……”。

实践表明,普通话测试员用“腔调”标准来评判受试者“说话”项的语音面貌等级,可操作性强,是简便可行的,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有显明的依照性。

难道我们不应当具有这样的理念来指导普通话测试的实践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普通话的声调反映着普通话的基本面貌,普通话的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普通话的等级水平,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调的地位重于声母和韵母。

从古至今的四声变化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

“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

”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

“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梁武帝接着又问:

“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

”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

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

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

收尾。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

收尾了。

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

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

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

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

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

二画:

七八十

三画:

兀孑勺习夕

四画:

仆曰什及

五画:

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

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

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

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

觉(觉悟)急罚

十画:

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

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

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

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

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

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

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

擢蟋檄

十九画:

二十画:

籍黩嚼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

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

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

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

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

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

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

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

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字。

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

某些古代的平声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

如《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腊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看守”的“看”仍读阴平)。

又如《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

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

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仄两读)的还有:

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受)售叟任(承担)妊

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时都读成去声。

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

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

 

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这只是粗略的标记,实际读音要比这复杂,特别是上声字。

上声开头有降,中间低平部分是主要的,末尾有短促的上升。

不要把上声字简单看作降升调,说它基本上是个低平调更为准确。

上声调值记为214已沿用多年,实际上应记为2114。

读读下面这些上声字,体会一下上声字的特点:

买、小、有、组。

当上声字单念或处于词语、句子的未尾时,读原调,调值是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