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661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师范大学.docx

《河南师范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师范大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师范大学.docx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二00六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462名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或方向:

语文教学论

一、解释(20分)

1、课程

2、六经

3、语文教育学

4、四书

5、三个维度

三、教学设计(20分)

1、举例说明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2、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种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简析(40分)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结合一位语文教学名师的文学作品具体课例,或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自己的感受。

3、简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4、简析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

五、论述(任选一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500字以上)(50分)

1、论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2、论语文素养

 

第1页共1页

试卷编号:

A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解释(20分)

1、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

3、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语文教育现象,揭示语文教育规律,指导语文教育实践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4、《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5、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每小题4分,解释不全和不准确,酌情扣份)

三、教学设计(20分)

1、[参考答案]判断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收获,也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的根本依据。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例如小学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有: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态美。

2、[参考答案]四种活动都是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都涉及思想感情和社会信息。

四种活动又各有不同的机制、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人们学习语言是从口语交际开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后学习书面语言,从识字写字开始,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阅读与写作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书面语言,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丧失生命力。

书面语言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简析(40分)

1、⑴语文具有工具和人文双重属性,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工具性。

⑵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指语文的使用功能,人文性主要指其社会功能。

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则表现在社会交际、工作学习、保存和传播文化信息等方面。

⑶人文性则具有“多维”特性,其核心就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人道的、和谐的课程体系,创设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学内容注重情、道、美的和谐统一等。

评分标准:

⑴⑵各3分,⑶4分,共10分。

论述不明确,酌情扣分,如果论述观点明确,有说服力,可以不受标准答案的限制。

2、⑴语文教育要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⑵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美声阅读带动、指导学生的美声阅读,通过自己的赏析,带动、指导学生的美声阅读。

评分标准:

两点各占3分,举例论证4分。

如果有高论,不受标准答案的限制。

3、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评分标准:

每个要点2分,不准确酌情扣分。

4、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

评分标准:

共10分,错一处扣2分,不倒扣。

五、论述(任选一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500字以上)(50分)

1、[论述要点]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般课程与教学论是从具体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我国古代就产生了语文课程和教学研究的萌芽,以研究教学论为主。

20世纪初西方的课程论思想传入我国,教学研究已课程论为主。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引入了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把课程研究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去。

这个时期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倾向,就是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国家教育部把各科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译介西方现代的课程理论,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论争。

有学者主张把课程论纳入到教学论之中,这是一批老教学论专家。

有学者主张课程论应包含教学论,这主要是一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青年学者的观点。

影响最大的是“二元独立论”,即把课程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课程论和教学论都属于教育学的下位分支学科。

但教育实践证明,“二元独立论”在促进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们在冷静地分析和探讨中,逐步孕育起来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新主张,认识到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研究“教什么”的问题必然延伸到“怎么教”的问题,研究“怎么教”的问题必然追溯到“教什么”的问题。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标志,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论述要点]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

所谓素养,这是介于素质和修养二者之间的一个概念。

素质本来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学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自然天赋。

但是,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只能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没有土壤、水分和阳光,种子是不会发育和生长的。

修养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学习、教育、锻炼等过程培养起来的是理论、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形成。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最佳天赋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无论多么好的天赋,不经过教育和培养,不经过个人的艰苦努力,都是不可能成才的。

所以在实际运用中,素质和素养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评分要点:

①要点具备,②条理清楚。

③论点明确,④论据充分,⑤结构完整。

⑥语言通畅。

综合各要点分为四等:

30—40,20—29,10—19,10分以下)

试卷编号:

A

河南师范大学

二○○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462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或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解释(20分)

1、课程论

2、六书

3、四书

4、语文

5、三个维度

二、简答(20分)

1、简析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2、简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三、论述(60分)

  于漪说:

“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阅读这段话,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3000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第1页共1页

 

试卷编号:

A

河南师范大学

二○○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业务课试卷

试题答案

一、解释(20分)

1、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侧重研究的是“教学什么”和

“为什么”教学的问题。

2、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综合,是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工具。

或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每小题4分,解释不全和不准确,酌情扣分)

二、简答(20分)

1、体现和谐、人道的教育理念;内容上情、道、美的和谐统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的校园氛围。

2、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每题10分,简述不全和不准确,酌情扣分)

三、论述(60分)

评分要点:

①要点具备,②条理清楚。

③论点明确,④论据充分,⑤结构完整。

⑥语言通畅。

综合各要点分为四等:

50—60,30—40,10—20,10分以下。

第1页共1页

河南师范大学

一九九九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417名称:

语文教学论适用专业或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一、简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语文

2、常用文体

3、视读

4、立意

5、语文学科类课程

三、问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四、评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以统编教材为代表的综合型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及优、缺点。

2、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和革新意义。

五、应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鲁迅《一件小事》时有学生提问:

“文中说: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

须仰视才见。

’物理学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观察物体的形象是愈近愈大,愈远愈小。

鲁迅这句话是否违背了科学?

”你怎么解答。

2、教《截肢与输血》讲白求恩争分夺秒抢救伤员时教师设问:

“他知道在这个时候时间意味着什么?

”有学生抢答:

“时间就是金钱。

”您怎样继续讲下去?

六、论述(20分)

论语文教师的智能结构

(要求:

适当结合某些优秀语文教师的理论与实践)

1999年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方法

一、简释

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2.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多答“抒情文”,不扣分)

3.大脑对通过视觉反映的文字信息直接进行处理,口、耳都不参加活动。

4.作文中确立中心思想的过程,就是从所选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最本质的东西。

5.学科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

三、问答

1.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理论中称作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书育人。

2.

(1)认读能力,

(2)理解能力,(3)评价能力,(4)记忆能力,(5)运用能力。

四、评析

1.

(1)阅读、写作、语文知识三结合,

(2)主要按文体组织单元,(3)语文知识穿插分布,(4)每册中的文言文集中编排,(5)理论基础是知识的直线形和能力的螺旋形相交叉。

主要优点是:

易于实现语文知识和读写训练的相互配合,读写结合是优秀传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训练是发展方向。

主要缺点是:

作文的系统性不明显,穿插分布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难以保持其系统性,阅读、作文和语文知识在反复、交叉的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

2.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的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大语文教育的革新意义在于它的开放性,可以实现语文教育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适应信息社会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应变

1.首先要表扬学生有科技意识和认真观察的习惯。

然后指出,这里描绘的车夫形象,是鲁迅心中的形象,而不是现实形象,所以没有违背科学。

2.首先要表扬学生有现代意识。

然后指出,时间是什么?

——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在这篇课文里,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时间就是八路军战士的生命。

六、论述

可采用两种答题方法:

(一)图表显示法

┌────-─┐

│教育哲学│

└────-─┘

┌─┐┌─┐

│语│↓│教│

│文│┌───------──┐│育│

│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

│科│└───------──┘│科│

└─┘↑↓└─┘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

└───----------─┘

(二)文字说明法:

①教育哲学是指导思想,是灵魂,相当于一个人的头脑。

②语文教育学是主体,是语文教师智能结构的核心部分,相当于一个人的躯干。

③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文学、汉语、文艺学等)和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是构成语文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相当于一个人的左右臂。

④语文教育实践是根基,语文教育学理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相当于一个人直立行走的两条腿。

整体结构就象一个人——眼望前方,脚踏实地,甩开臂膀,大步前进。

 

河南师范大学

 

二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417名称:

语文教学论适用专业或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简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语文

2、教学单元

3、参考性阅读

4、广义的备课

5、语文活动类课程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答题纸上写出序号]

张志公先生指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

①②③,三大问题是:

①②③,四大弊端是:

①②③④。

 

三、问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语文训练中语文知识教学同能力训练密切结合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作文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四、评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语文标准化考试的优点和缺点。

2、陶行知先生说:

“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请就语文教学的教法、学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应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覆盆子的“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学生提出补语“远”用词不当,应改为“多”。

你如何回答?

2、教学《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

愚公的精神可嘉,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取;移山之举得不偿失,不如开路或干脆搬家。

你怎样回答?

 

六、论述(20分)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

试卷编号A

 

二000年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方法

 

一、简释

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2.教学单元是语文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课本结构网络中的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横向层次,与语文知识点和训练点序列的纵向直线纵横交叉的结合点。

3.参考性阅读又称借鉴性阅读。

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或方案),而去阅读有关的著作或材料。

方法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材料和方法,去审查有关作品的观点、材料和方法,从而有选择的吸收或借鉴。

在教师备课中,这是最有价值的一种阅读。

4.广义的备课又叫间接备课。

教师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等等,个性完美发展的全过程,都属于备课的范畴。

5.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等,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填空

①识字教学②文章教学③读写实践④科举的附庸⑤读古文写古文⑥记诵和模仿⑦脱离语言实际⑧脱离应用实际⑨忽视文学教育⑩忽视知识教育。

 

三、问答

1.以语文知识为指导,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主体,二者相结合,成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训练。

习惯上称作“双基”教学。

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根本不同是,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

二者的关系是,知识教学使能力训练科学化系统化,能力训练也能促进语文知识的发展。

所以语文知识教学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着眼于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训练要做到务实,得法,有效,注意运用语文知识。

2.①审题(或拟题)能力,②选材能力,③立意能力,④定体能力,⑤谋篇能力,⑥行文能力,⑦修改能力。

(①②③各2分,④⑤⑥⑦各1分)

 

四、评析

1.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程序组织进行的具有客观标准、对误差作严格控制的一种考试。

主要优点:

(1)题量大,覆盖面宽,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

(2)解题方法具体,答案明确,易于学生答题和教师评分;(3)适宜计算机阅卷。

主要缺点:

(1)简易的答题方法只能看到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思维的过程,无法考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严密性和灵活性,而且猜答有一定的命中率,例如是非判断题为1/2,单项选择题为1/4;

(2)唯一正确的答案易于考察学生的求同思维和聚合思维,而不易于考察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后者正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形式和个性特征的主要表现;(3)符号化的答题方式不利于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4)其内容表述方式能导致语文教学的模式化。

2.陶行知先生说:

“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①“事情怎么做”,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学习对象即学习内容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以及学习主体即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这是教学和学法的共同依据。

②“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是学法既要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要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

这是学法的依据。

③“怎么学就怎么教”,就是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把学法作为教法的依据。

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科学的、规范的体现客观规律,具有典范性,可以作为学法的示范。

所以,教法和学法的相互关系是:

学法是教法的依据,教法是学法的示范。

(每个要点5分)

 

五、应变

1.首先要表扬学生能运用现代汉语的规范来审视语言现象。

然后指出,“五四”时期现代汉语的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按照当时的语言习惯鲁迅这么写并没有错。

但我们现在要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规范来审视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现象,写文章也要遵循现代汉语的规范。

2.首先要表扬学生有现代科技意识。

然后指出,《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表现了远古人类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精神。

不能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去评价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远古人类的精神品质,不能用技术统计去评价思想意识。

 

六、论述(每个要点5分)

1、“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中心问题(任务)之所在。

2、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根据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主要掌握“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3、听、读重在理解,是语文材料和技巧的吸收,其过程是从形式到内容,即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内容,是说、写的基础。

说、写重在运用,是思想感情的表达,是吸收后的必然产物,其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即先有思想感情,然后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4、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是并重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根据学生学习母语的特点,在学龄前和社会生活中,主要任务是学习和运用听、说能力,但也离不开读、写。

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任务是学习和运用读、写能力,但也离不开听、说。

教学大纲适用于学校教育时期,所以先提读、写,后提听、说

卷编号:

A

二OO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417名称:

语文教学论适用专业或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每2空1分,共10分)[答题纸上写出序号]

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

①②③,三大问题是:

①②③,四大弊端是:

①②③④。

2、语文单独设科是在①年,最初设科的目的是学习②。

第一个正式的名称是③,自④以后白话文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小学称⑤,以学习⑥为主;中学称⑦,以学习⑧为主。

⑨年开始统称语文,按当时的理解语文的含义是⑩。

二、应变(10分)

鲁迅《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费厄泼赖,是英语Fairplay的音译。

Fairplay就是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难道不应该么?

特别是在当前这样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公开、公正、公平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急需提倡的。

鲁迅为什么说“应该缓行”呢?

三、问答(20分)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有何影响?

四、评析(20分)

逆向思维是沿着和原来思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探求事物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它是客观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性的反映,能使我们全面深刻的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课中,都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是古典文学作品中运用逆向思维的典型文章,请加以评析。

附: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五、论述(40分)

就下列定义进行论述(写成一篇议论文):

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义为: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20分)

199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10分)

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分)

语文教学论试卷(A)第1页(共1页)

试卷编号A

2001年试卷A参考答案

一、填空

1、①识字教学②文章教学③读写实践④科举的附庸⑤读古文写古文⑥记诵和模仿⑦脱离语言实际⑧脱离应用实际⑨忽视文学教育⑩忽视知识教育。

2、①1904②古文③国文④“五四”运动⑤国语⑥白话文⑦国文⑧文言文⑨1949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二、应变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后来收入杂文集《坟》中。

鲁迅先生在该书后记《写在〈坟〉后边》一文中说:

“最末的论‘费厄泼赖’这一篇,也许可供参考罢,因为这虽然不是我的血所写,却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

”(《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8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说:

“仁人们或者要问:

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

我可以立刻回答:

当然要的,然而尚早。

……否则,他对你不‘费厄’,你却对他去‘费厄’,结果总是自己吃亏,不但要‘费厄’而不可得,并且连要不‘费厄’而亦不可得。

所以要‘费厄’,最好是首先看清对手,倘是些不配承受‘费厄’的,大可以老实不客气;待到它也‘费厄’了,然后再与它讲‘费厄’不迟。

”(《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7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三、答案要点: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语文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切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都要在这里受到检验,一切革新的语文教育思想都要从这里起步。

[5分]信息化传媒技术对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