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119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docx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

绝密★启用前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储(zhǔ)粟轻飏(yáng)流憩(qì)舸(kē)舰迷津

B.熟稔(rěn)盘桓(huán)懿(yì)范云销雨霁(jì)

C.帝阍(hūn)叨(dāo)陪坳(āo)堂决(xuè)起而飞

D.逋(bū)慢榆枋(fáng)洗(xiǎn)马终鲜(xiān)兄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通“横”)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圣朝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彩(色彩)彻区明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

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访风景于崇阿

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8.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以八千岁为春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倚南窗以寄傲

A.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B.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

C.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D.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

9.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酌酒(zhuó)稔熟(rěn)耘耔(zǐ)天高地迥(jǒnɡ)

B.畴昔(chóu)枕头(zhèn)下榻(tà)鹤汀凫渚(tīnɡ)

C.舸舰(ɡě)庭柯(kē)睢园(suī)涸辙犹欢(hé)

D.盛筵(yán)叨扰(dāo)抟弄(tuán)茕茕孑立(jié)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播出的电视剧《毛岸英》情节真实感人,它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展现了毛岸英的成长过程,更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毛泽东、毛岸英父子之间的那种浓浓的乌鸟私情和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B.这里的山光水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不知不觉间已是日薄西山,晚霞渐起,山气氤氲,归鸟阵阵,我们这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程。

C.什么叫功力?

这就叫功力。

你看小沈阳的演出,偌大的舞台上,只一个形单影只的他,表演起来照样罩满全场,赢得热烈的掌声。

D.他生在贫苦里,长在穷困中,生活的艰辛使他穷且益坚,发奋改变这穷苦的现状。

成功后的他也深悟了一个道理,贫穷是一笔财富,它可给予你无穷的力量。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jī)盘缠(chan)玷辱(diàn)胭脂(zhǐ)

B.尴尬(ɡà)口呐(nà)髭须(xī)朔风(shuò)

C.拾掇(duo)央浼(měi)规矩(jù)祈祷(qí)

D.妥当(danɡ)憎恶(zēnɡ)滑稽(jī)吼啸(xiào)

1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酒馔伏侍喝采交头接耳

B.庇佑撮合恶梦唉声叹气

C.严峻虔诚委屈成帮搭伙

D.绊倒分辩报歉不假思索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不知是学生的热情感染了我,或者是由于长期工作形成了习惯,我急切地要把这所学校的情况报道出去。

B.刘勰的《文心雕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都不适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C.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D.艺术的价值必需实现在人与人的对话过程中——虽然这种对话,未必总需要用有声语言或文字来进行。

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只喜欢学数学,数学成绩很好,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B.在中国遭受罕见地震重创、举国哀悼之时,达赖喇嘛在德国柏林集会发表演说显然不合时宜。

C.尽力的让自己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都保持平心静气,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得到了一份平静,也收获了更多的爱。

D.许多市民已经习惯了自作主张,凭经验自己买药给自己治病,特别在抗生素方面。

1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黄盖等。

B.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挟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

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C.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风凰人,苗族。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D.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17.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________。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

“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

”________。

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

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

乖违,不顺。

B.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机:

机会。

C.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

远。

D.阮籍猖狂再:

狂放,不拘礼法。

19.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课文名句,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志士能人命途多舛者多矣,“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B.胜者诚可敬,失败者亦未必可悲。

周恩来有诗曰,“难酬蹈海亦英雄”;王勃有句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些诗句说明,英雄是成功者的奖品,更是坚毅者的封号。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在逆境中也不一定就得垂头丧气、无能为力,“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D.有人觉得自己就这样的基础,要想将来学有所成不太可能,不如趁早解放自己。

错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只要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20.对文中的典故,下列各项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借诗人曹植、王安石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

B.“奉宣室以何年”是借贾谊的事迹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中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晋书·吴隐之传》和《庄子·外物篇》,意在表明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自己处境艰难但却能自得其乐。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想效仿阮籍以不拘礼节的狂放来宣泄自己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的消极行为,有力求振作自强,自慰自勉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菌不知晦朔晦朔:

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与第一天。

B.而宋荣子犹然笑之犹然:

尚且还。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羊角:

指旋风。

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数数:

拼命追求。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蟪蛄不知春秋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B.未有知其修者小知不及大知

C.绝云气,负青天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若夫乘天地之正聊乘化以归尽

23.选出与“奚以知其然也”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五百岁为春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D.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24.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彭祖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

B.彭祖活了八百岁,世人与他相比,显得可悲。

C.世人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相比,感到可悲。

D.是说彭祖与大椿相比,感到可悲;世人与彭祖相比,也感到可悲。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节选自《宋书·陶潜传》

注:

秫稻、秔:

秫(shú),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秔(jīng),同“粳”,粳稻。

2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许:

地方,处所。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堵:

墙。

C.裋褐穿结,箪瓢屡空褐:

粗布衣服。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亲:

亲人。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B.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C.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乃瞻衡宇,栽欣载奔

D.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7.下列各句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已经喝醉了就回家去,竟也不装作舍不得的样子而留下。

B.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译文:

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

C.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译文:

我姑且打算弹琴唱歌,用它作为三条小路的资金。

D.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译文:

郡里派督邮到县里,属吏告诉陶渊明说:

“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去见他。

28.将本文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一比较,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亲老家贫”和“幼稚盈室”正是陶渊明决定到彭泽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B.“公田悉令吏种秫稻”一事,从侧面证实了陶渊明的确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写文章自寻乐趣,忘却名利得失的志向。

评卷人

得分

三、其他

2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难免犯一些错误。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对于字音类题目,考生要着重记忆自己容易出错或习惯性出错的字音,注重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

A项,储(chǔ)粟;舸(gě)舰迷津。

C项,叨(tāo)陪;坳(ào)堂。

D项,榆枋(fāng);终鲜(xiǎn)兄弟。

故选B项。

【点睛】

对于字音题,首先要有专项复习,在常见易错词语表中筛选自己易错、易混淆的词。

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

要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字形题归纳积累,分析研究,最好按字形题考查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要仔细区别与识记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把握其字形。

总之要勤于积累,将自己记不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在专项笔记本中,并且在以后的各种练习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笔记。

2.D

【解析】

试题分析:

D项彩,指日光。

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加强记忆。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可根据平时对通假字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A项,销---消;“蓐”通“褥”;B项,“闵”通“悯”;C项,“衡”通“横”;已,通“矣”;D项,反,通返;辩,通辨。

故选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假借字指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或形体相近而意义不相干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辨别通假字时可以在怀疑它是通假字之后根据它们“音同形异”或“形似音异”的原则加以大胆的尝试和猜想。

“音同形异”时就联想和这个字发音相同的字;“形似音异”的时候就尝试去掉部首或偏旁,或者就更换一个部首或偏旁。

答题技巧:

(1)当一个字按其常见义讲不通时考虑与其音近或同的字。

(2)通假有固定,不能随便通假,不能互逆。

高中教材常见通假字100个左右,要求归纳。

(3)由于语音的发展,按今音读不同,古音同。

4.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字意和用法。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A里的“引”分别译为“拿着”“连接”B里的“以”分别译为“来”“用”C里的“矜”分别译为“怜悯”“顾惜”D里的“虽”都译为“虽然”。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

其实也是考查文言实词。

生物,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总称。

B.逢迎,古义:

迎接/今义:

说话或做事是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C.征夫,古义:

行人/今义出征的人。

D.告诉,古义:

申诉/今义:

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句式。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

A.“遂见用于小邑”,“见”表被动,被动句。

C.“农人告余以春及”宾语前置,“以春告余”。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莫夭阏之者。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

例句为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A.以…为乐,意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D.使动用法,使…听到。

C和例句一样是名词作动词,“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

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

(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南指”“向南指”。

题目中的A项“日”、“西”属于这一类。

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三、一般名词作状语,译为“用+一般名词,例如:

(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活板》)“火令药熔”,“用火让药熔化”。

(4)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促织》)“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促织》)“笼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四、人或动物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名词+一样”例如题中B项,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

考生平时要注意总结积累。

8.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①④以,副词,凭借;②⑥因为;连词;③⑦⑩来,连词;⑤⑨介词,把;⑧表目的连词,用来。

所以选C。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A

【解析】

试题分析:

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A项,不准确,原文中并没有诗人因家中田地无人收拾而归隐,且反对不劳而获等说法。

所以选A。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从选项涉及的字音来看,大都属于考查生僻字和方言的误读,应根据平时的字词字音的积累来应对此类考点。

例如,A项,迥jiǒnɡ;B项,枕zhěn;D.叨tāo。

所以选C。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音题一般有三种考查类型:

音误、调误、音调全误。

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

例如本题选项中的几个字的读音均为很容易误读的生僻字。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

A项,乌鸟私情:

比喻人的孝心;B.日薄西山:

太阳快要落山了;C.形单影只:

形容人很孤独;D.穷且益坚:

处境越不好,意志越坚强,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

所以选B。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例如本题选项B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脂(zhī,呐(nè),矩(jǔ)。

点睛: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此题主要考核形声字中的统读字,和足以准确记忆。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