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313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综合卷

第三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测试范围】高中新课标人教历史必修2第3单元

【命题报告】本套试卷总体难度适宜,覆盖面广。

图文并茂,试题信息量丰富,能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创新性表现突出,引用了新的时事热点材料、对09年高考作了大胆预测。

学生测试和备考中应当注意。

1.以课本和考纲为基础,不能抛开课本和考纲擅自圈定所谓的热点、重点范围;必须重视对中外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必须在全方面学习的前提下,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不能似是而非。

2.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的重大线索为中心;备考时,抓住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融会贯通,提升历史的宏观思维和解题能力。

3.注意审题,书写规范。

考试时学生丢分的题目不一定是难题,往往是一些难度较低的主干知识。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审题的方法把握不到位,或者在回答问答题时,书写不规范,不注意条理。

本卷难度在0.66左右。

第I卷选择题部分(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建国后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

A、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B、由农业国到工业国

C、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1、【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2、在“米棉之战”中,中共领导的人民政府对不法商人斗争取得胜利的最关键因素是政府

A、掌握了大量的物资商品B、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C、健全国家的金融体制D、建立强大的国营商业系统

2、【答案】B【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通过统一调运粮食、棉纱在各大城市抛售,使市场物资饱和,物价下降,是一种行政手段。

A、D项在当时都还没有实现,C项主要是针对“银元之战”。

3、(07宁夏文综)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

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B。

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C。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D。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3、A【解析】属于容易题。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相对落后,为确保工业化建设,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原创)读下图: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

“大跃进”运动期间

C。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

杂交水稻推广后

4、【答案】B

【解析】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理解能力及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成就巨大,但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形式估计过于严重,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中的火车运输巨大的玉米,说明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5、新中国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

土改、红卫、建国、援朝、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A.土改B.跃进C.援朝D.红卫

5、【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处理能力。

依据教材可知:

建国在1949年,土改1950-1952年,大跃进在1958年,抗美援朝在1950.10-1953年,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运动发生在1966—1976年,由此可以推断:

从大到小排列是:

建国---A—C---B---D--,那么排列在第四位的应该是B.

6、(07广东卷)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

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6、D【答案】D【解析】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与时代背景相联系。

1959-1961年是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而此时国家采取相关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7、下图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7、【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图表的判断与理解能力.教材上有此图,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所以选C.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省份是

A.广东、福建B.安徽、四川C.四川、浙江D.安徽、江苏

8、B【解析】:

本题是简单的识记题,难度较小。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1978年全国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为了克服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安徽、四川省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取得很好的效果。

9、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9、【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解,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

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如何理解改革的目的及实质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11、下图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

A.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C.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D.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11、【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考生看教材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D.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

A.大量引进外资企业B.设置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1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把握.对外开放首先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3、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1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察对历史新材料的理解与运用.邓小平的谈话就是反对闭关自守,

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

14、(原创)下图是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它是()

A、海南岛

B、深圳

C、上海浦东

D、广州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间与条件限制。

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发区。

15、1984年我国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中,江苏省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5、【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中,江苏省有南通与连云港2个.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福建被确定设置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是

A.靠近港澳、华侨众多B.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大

C.历史上是最早开放的地区D.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材P130的基础知识.1979年根据广东、福建2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党与国务院决定,对2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政策.

17、下列各项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的是()

①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③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③不符合实际,可以排除.

18、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事件及图观察力的分析.前图是困难时人们购粮的情景;后者是改革开放后,生活富裕起来的景象.所以选C.

19、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根本上表明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

19、【答案】C【解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依据的原理就是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20、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

①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③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④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阐述的判断.题枝都正确,所以选A.

21、下图反映的时代经济是()

 

A.计划经济B.新民主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D.市场经济

2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新材料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从字眼里可以得知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所有国家的粮食统一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计划经济.

22、1953年过渡期总路线、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不同之处是

A.内容符合国情,实事求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D.制订者身份

22、【答案】A【分析】三条路线都是中国共产党制订的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总路线,因而B、D项首先可以排除。

1958年总战线、1987年基本路线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而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所以C项也是三者的相同之处。

1958年总路线强调“快”,并不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23、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生产总值图的分析与理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到1982年“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完成拨乱反正的、实行伟大转折的四年;从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增长趋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猛烈发展。

24、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

A(今日深圳)B(今日珠海)C(人民大会堂)D(今日浦东)

24、【答案】:

D上海浦东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

2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①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②实现工作重心转移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提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25、【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综合判断能力.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方针,不是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所以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0分,共32分。

26、(07海南卷)(10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单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

(12分)

26.【答案要点】:

(10分)

(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政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

(4分)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分)

(2)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1981-1981年是经济体制改革。

(2分)

【解析】:

可从表格数据中直接读出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

第一次是因为60年代,尤其是经历三年经济困难后,国家注意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二次是因为80年代,正值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7、(07江苏卷)(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

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

基本点还是那些。

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分)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

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4分)

③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4分)

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

(2分)

27、【答案要点】(共12分)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分

②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

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

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4分

③具体表现:

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原因: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4分

④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2分

【解析】:

①设问已经给出了概括的依据,即材料一和材料二,注意从前提和经验教训两个方面归纳。

②调动、运用掌握的教材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③注意“20世纪50年代”和“经济工作”两个限定词。

④思考切入的关键是从理论角度认识邓小平理论和八大路线的关系。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

材料二1965年中央明确提出:

"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

"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大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材料三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富起来。

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

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请回答:

根据材料指出50~70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并简要评述其意义。

(12分)

28、【参考答案】10分

(1)特点:

从沿海向内地迁移。

(2分)

(2)原因:

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出于战备考虑。

(2分)

(3)新变化:

从内地向沿海迁移;西部开发。

(2分)

(4)意义:

利于开放;发挥沿海优势;实现经济区域平衡发展;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说明:

评述可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但不能超出本小问满分4分)

【解析】:

本题从工业布局这一话题说开,把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大体趋势作了一个比较综合的考查,既考查了考生对当今西部开发这一热点问题的认识,又考查了阅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第一层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总结,注意题目的设问“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突出“变化”一词,回答时清楚地回答出“由什么变成什么”。

第二层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考查分析能力,为什么要由沿海向内地迁移呢?

材料一中有效信息“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

”这句话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

材料二则反映了当时工业布局向内地迁移还出于战略备战的考虑。

第三层把题目的主题拉到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材料三来总结,存在问题是可能部分考生只能总结出其中的一点“西部开发”,而遗漏另一点“向沿海迁移”。

在分析其意义时要充分发散思维,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三、问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29题8分,30题10分,共18分。

29、到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就已经走过了三十年。

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很多领域都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

(3分)

(2)城市经济改革的举措有哪些?

目标是什么?

(3分)

(3)A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连云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B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以上两问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分值相同。

(2分)

29、【参考答案】(8分)

(1)文革结束以后,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中共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3分)

(2)城市经济改革的举措有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

(1分)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确定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1分)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3)注意:

以下两问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分值相同.

A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连云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为了加快改革步伐,中央把连云港作为第一批开放性港口,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随着国外资金、技术引进的加快,连云港发展迅速,成为改革的港口性城市。

(2分)

B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开放为改革创造了条件,改革为进一步开放奠定了基础。

(2分)

29、【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时政热题,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三十年头。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很多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经济改革与当今社会的股市、肉价、房产等多领域有联系,是考试的重点部分。

30、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决策。

3分

(2)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

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原因是什么?

30、【参考答案】:

10分

(1)①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②八大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分

(2)七届二中全会:

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分

(3)举措:

①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

原因:

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②中共实事求是地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中国外交上的成功营造了经济建设的良好环境;④重视科技教育。

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分

30、【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