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6392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_5篇(共6页)4000字.docx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

  XXXX年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一

  林俊德:

工作到最后一刻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XXXX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

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

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

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XXXX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

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

&;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

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

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

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

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XXXX年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二

  陈斌强:

&;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

XXXX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

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

&;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

&;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

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

&;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

&;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

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

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

他总说:

&;我是跑着走的。

&;

  XXXX年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三

  何玥:

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XXXX年11月脑死亡。

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

&;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

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

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

&;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

何玥哭了:

&;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

&;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

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

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

XXXX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

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

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

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陈家顺:

&;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XXXX年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四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

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

XXXX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XXXX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

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

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麻烦事接踵而来:

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

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

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

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

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

&;你是农民工吗?

&;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

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

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

&;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

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

&;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

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

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

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

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

&;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

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

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

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

&;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XXXX年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五

  高淑珍:

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

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

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

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

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XXXX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

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

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

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

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

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

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

  猜你感兴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