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642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docx

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章 文化简论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人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婚丧纪庆、社会交往,社会的意识形态、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器用物品等都涉及文化。

文化渗入人类社会的每一时期,每一角落,人们无时无地不在接触文化。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指文治和教化,是与“武功”(军事手段)相对应的一种统治手段。

其与现代的文化概念有很大差别。

现代汉语“文化”一词的概念是在近代从国外输入了,其词义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为耕种、培育、发展等。

18世纪,法国学者把“文化”与个人素养相联系,使其与教育、知识、文学、艺术等有了关联。

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的定义奠定了“文化”的现代解释的基础,在文化研究方面起了开先河的作用。

泰勒之后,各种文化定义不断涌现,迄今已有数百种之多。

在诸多文化定义中,对文化结构的分析有多种说法。

如,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分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四分说,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精神文化、艺术文化、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分说。

无论哪种区分方法,都未脱离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的观念。

人们还常用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的概念,狭义文化一般指精神文化,特别用于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广义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二、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作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中国是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较多的国度,中国的先民较早跨入文明时代,而且文化传承一直不曾中断。

世界其他古老的文化如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等,都因外族入侵或其他原因出现过断层,唯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始终传承不绝,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

2.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无论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都有许多独创性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监察制度为制度文化的创新之举。

古代的文学、史学、哲学素称发达,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留下难以计数的文化典籍,其中蕴藏着许多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3.包容并蓄 中国文化有较强的吸收异质文化的能力,中国

文化的主体汉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化对域外文化也有相当的包容能力,古代的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经过改造,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为例证。

当然,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也不是照单全收,对于和中国文化精神相抵触的外来文化,往往抵制拒纳。

4.整体性强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统一体,大一统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目中。

中国历史上尽管多次出现过政治纷乱的局面,有过南北政权的对立,有过地方政权的割据,但是,不久就又归于统一。

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大势,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维系统一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之根。

5.形式多样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

中国各地的区域文化富有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形式多样,为中国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姿的风采。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影响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16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文化成为高势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日渐扩大。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重要作用,也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旧有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趣、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未消亡。

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仍然得到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当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充分利用我国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时,文化发展还要面向世界,博取众长,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

中国文化将走向新的辉煌。

第二章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经过了原始社会(约公元前170万年一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5—184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公元1840—1949年)和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o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1965年在云南省发现的“元谋猿人”距今达170万年,这是我国历史的开端。

根据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形成的,它起源于我国的各个地区,比较有名的是“四大区域说”,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有四大区系,它们是:

黄河流域文化区,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长江流域文化区,如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珠江流域文化区,如“石峡遗址”等;北方和东北文化区,如“红山文化”。

二、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人物,是开天辟地的始祖。

他们到底是谁,历史上说法不一,但根据历代王朝崇祀的人物排列,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

三、奴隶制王朝——夏、商、西周

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启继位,自称为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夏朝历时430多年,后被商朝所灭。

商朝的第一个统治者叫成汤,公元前16世纪,商部落首领成汤联合一些部落,发动了灭夏的战争,获胜后建立了商朝。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记录商社会情况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

考察表明,商代已经是一个发达的奴隶主国家,商王朝的国家机器大大加强,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宗教祭祀活动盛行。

推翻商朝的是中国西部的周族首领周武王,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领兵伐商,一举灭纣,建立了周朝,历时250多年,历史上称“西周”。

西周继续推行由奴隶耕作的“井田制”,通过实行“封建制”进行政治统治。

所谓封建制就是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或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

自己去建立诸侯国。

四、 春秋战国

西周被灭亡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将都城东迁,从东迁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有5个半世纪,包括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进入大变动,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互相称霸,先后号称霸主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开始由分裂走向统一,许多小国被大国吞并,出现了“战国七雄”,他们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七诸侯国。

最后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

五、 秦汉帝国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嬴政即位后,自定称号叫“皇帝”,他认为他的帝位将世代相传,所以自称“始皇芾”,后人称他为秦始皇。

他米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主要有:

建立皇帝制度;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的事件。

秦王朝的暴政,很快引来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

西汉,历时214年。

西汉成立后,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逐步富强起来。

特别在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极盛时期。

到了西汉末年,政治腐败,危机四伏,公元8年,大贵族王莽夺取西汉政权,自立为皇,改国号,托古改制,但很快被推翻,刘秀重建汉朝,为光武帝,历史上称为“东汉”。

东汉成立初仍能保持强盛的国力,但在建国60年之后,由于外戚和宦官当权,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导致全国规模的黄巾起义,东汉王朝瓦解了,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中国进入了三国鼎立的时期。

六、魏晋南北朝

魏蜀吴三国鼎立,从公元220年到280年,持续了60年,最后由司马氏统一,建立了晋朝,历史上称为西晋。

由于西晋统治集团极其腐败,民族矛盾尖锐,匈奴贵族刘渊借“八王之乱”起兵反晋称帝,西晋被灭。

以后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方为西晋皇族司马睿所建立的东晋(317-420);北方则是由黄河流域的十五个国和四川地区的成汉组成的十六国,历史上把这段时期成为十六国时期。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推翻东晋王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

此后的170年里,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朝代,都城建立在建康,历史上叫做南朝。

而北方,由东北南下的鲜卑族于公元386年建立魏国,历史上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后来,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后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历史上把从北魏开始的五个政权称为“北朝”。

北朝与南朝同时并存,历史上称为南北朝。

七、 隋唐时代

公元581年,北周的相国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军南下攻占建康,灭掉陈朝,统一了中国。

以后的隋炀帝大行暴政,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原隋朝大将李渊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起兵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618-907),李渊就是唐高祖。

李渊父子用了10年时间,扫除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很重视巩固封建统治的策略,很有成效,在他统治时期,政权巩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所以历史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叫做“贞观之治”。

其后,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以后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唐玄宗)登上帝位,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就是有名的“开元盛世”。

但唐玄宗后期政治极度腐败,引发了节度史安禄山、史思明的军事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唐朝后期,爆发了由黄巢领导的历时10年的农民大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八、 宋元明清

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它延续了近60年。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开封东北的陈桥发动兵变,废掉了后周的小皇帝,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他建立的宋朝,历史上叫北宋。

宋元时期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民族矛盾突出。

宋朝时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辽、金、西夏政权。

1127年北宋政权被金推翻。

同年,宋朝皇族赵构在现在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推翻南宋政权,并很快统一了全国,对发展、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中国疆域的基础,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元朝统治了近100年,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总统统治了276年。

明朝后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帝自杀。

东北的少数民族满族乘机入关,打败了农民起义军,后又扫平南明政权,建立了清朝。

九、近代历史

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史,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史时期。

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有几件大事:

1.鸦片战争。

19世纪初期,英帝国主义将大量鸦片运入中国,

给中国带来极大灾难,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在广州禁烟,

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保护鸦片贸易,用武力攻打中国,结果清政府

大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外国强加给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

2.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1851年洪秀全领导农民在广西金田起义,占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公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以平均田地为原则,实行了男女平等等政策,猛烈批判了传统儒教,沉重打击了清朝政权,起义历时14年,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下,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了。

3.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主张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朝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

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先后受到东西方列强的侮辱和欺压,在这严峻形势下,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人士强烈要求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下令实施新法。

这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变法持续了103天,所以又叫“百日新政”。

这次变法对中国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由于慈禧太后等顽固旧势力的破坏,变法遭到失败。

5.辛亥革命。

20世纪初,清朝已经到了最后的地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汉起义,乘胜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因为这一年农历辛亥年,所以这场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o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第三章 中国姓氏文化

一、姓氏的产生与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姓氏和姓是一回事,然而,中国的上古时代,姓和氏原来是分开的。

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说: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郑樵的这段话说明姓氏产生于夏、商、周三代以前,并对姓和氏的区分作了简要的概括。

郑樵的话未说明姓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现代学者对于姓氏的产生有各种看法,基本可归纳为3种观点:

1.姓氏产生于母系社会。

这种观点认为,姓从女从生,应是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标志,属不同母系血缘的区别。

传说中远古帝王的姓都带有女字旁,如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少昊姓嬴,虞舜姓姚,夏禹姓姒。

这些姓都是中国最早的姓。

氏是代表母系氏族的姓的分支。

2.姓氏起源于父权制家庭产生以后。

这一观点认为,姓字的“女”旁是父系社会酋长多妻制的痕迹,具体地说,姓应产生于上古时期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源于国家政权对贵族的赐命。

改朝换代后,新的政权要对贵族的姓重加赐命。

氏是姓的分支。

3.姓氏起源于古代图腾。

这一观点援引国外人类学的图腾说,认为姓氏起源于古代图腾,氏是姓的分支,是其支族的徽号。

学者之所以对姓氏的起源有多种看法,是因为上古时代文献资料不足,难以确证姓氏到底是如何起源的。

周朝开始,文献资料逐渐丰富。

据《左传》记载,周代的姓有姬、姜、子、姒、芋、嬴等20多个。

周人的贵族妇女称姓,贵族男子称氏,其情况与郑樵所说相同。

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如晋、鲁两国因为都姓姬,故不能通婚,但秦国性嬴,秦、晋两国世代通婚。

因此,后世以成语“秦晋之好”作为婚姻的代用词。

周人女子的姓之前,一般冠之以序,即孟、仲、叔、季,表明排行。

如孟姜是姜家的大女儿,叔姬是姬家的三女儿。

女子出嫁后姓前冠以国别或丈夫的氏名,如齐姜、赵姬;死后姓前冠以丈夫或其本人的谥号,如武姜、敬嬴。

周人的氏是贵族的标志。

氏的来源可以是祖先的字或谥号,也可以用官职、封邑、居住、技艺等作氏。

氏的名称不固定,一人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氏称。

如商鞅原是卫国的公族,称作“卫鞅”或“公孙鞅”后来到秦国做官,封邑在商,改称“商鞅”。

晋国的士会既以其世官“士”为氏,又以其封邑“范”、“随”为氏。

周代的氏与宗法制度关系密切,宗法制度规定,各级宗族近亲三代以后的子裔分出另立支族。

随着年代的推移,支族越分越多,氏也就越来越多。

春秋末期开始,随着周天子势力衰落,宗法制度逐渐走向没落,分立支族,建立新“氏”的习惯渐渐停止,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稳定的支族。

到了战国中后期,姓与氏出现了混同,至西汉两者的区别消失,统一称为姓。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秦始皇因生于赵国姓赵氏,其实秦国是嬴姓,出生地可称氏但不能称姓。

这表明,在司马迁的时代,姓和氏已经没有什么两样。

在战国中后期汉代姓氏混一的过程中,庶民得到了姓的权利,从此以后,姓便成为家族固定的标志,由男性子裔代代相传。

然而,由于上古时代女子在姓下也可加“氏”字,如武姜被称作姜氏、敬嬴被称作嬴氏,因此,当男子称氏消失后,氏却成了女子专用的称呼,如张姓女子称张氏,李姓女子称李氏。

此外,古代同姓不婚的习俗也流传下来,一直沿袭到近代。

二、姓氏的由来

中国人的姓属于上古最早的姓原本传下来的很少,大多数是由先秦时代的氏转化而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在姓氏混同后新产生的。

从姓氏的来源看,大致有这样几种:

1.上古最古产生的姓:

姬、姜、姒、姚……

2.祖先的族号:

唐、夏、殷、周……

3.国名:

齐、鲁、燕、韩……

4.地名:

东郭、南郭、西门、南宫……

5.官职:

司马、司徒、司空、帅、尉、史……

6.职业:

屠、陶、乐、卜……

7.动植物:

马、羊、龙、杨、柳、花……

8.排行或数字:

孟、仲、叔、季、伍、陆、万

9.爵号、谥号:

王、侯、昭、庄

10.出身:

王子、王孙、公子、公孙……

此外,还有一些姓是由少数民族的姓转来的,如长孙、慕容、拓拔、尉迟等,或因皇帝赐姓、因避祸、避讳改姓等其他原因而来。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有采用汉姓的做法。

如北魏孝文帝命鲜卑人改汉姓,皇族拓拔氏改姓元,其他贵族改穆、陆、贺、刘等姓。

唐代中亚九国内附唐朝,以汉姓为国名,有安、康、米、曹、石、何、史等。

辽金元清等朝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改汉姓者更为多见。

在现代中间,使用汉字姓氏的不仅仅是汉族,回族、满族、壮族、朝鲜族等也用汉字姓氏。

因此,把汉字书写的姓仅仅看作是汉族人的姓,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看都是不正确的。

三、名与字

名是属于个人的符号。

中国人对取名比较讲究,早在春秋时期,已有人总结姓名的规律,提出命名有信、义、象、假、类五方面的依据。

信是上天的征兆,义是祝颂的意愿,象是孩子的形象,假是借用某物的名称,类是孩子与父亲的共同点。

并认为取名应有禁忌,不能以国家、官职、山川、隐疾、畜生器币命名。

这一说法为后世所重视,其中以义取名使用尤其广泛,如颂扬仁德、刚强、富贵、健康、聪明、高洁等意义的字多被采纳。

取名中男女又有区别,男性多用寓意阳刚的字眼,如峰、伟、栋、良等,女性多取表示温柔的字眼,如珍、丽、芬、花等。

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多有美好的寓意,但有时也会见到一些与传统观念相背的不雅之名,如猪狗、黑臀、狗蛋等,这是出于“命贱好带”的迷信。

古人认为,取低贱的名字不会招惹鬼怪的注意,因而能保佑孩子平安成长。

今人在为孩子取小名时,有时还使用“贱名”,这是古代遗风的体现。

中国人的名字往往能体现时代的风尚,北魏至唐初,佛教在中国盛行,人名中出现许多佛教色彩,如高菩萨、元罗刹、王罗汉、高力士等;近代欧风东渐,有许多人取安娜、玛丽、约翰、彼得等带洋味的名字;“文革”中,红卫、文革、反修、卫东等带有当时政治色彩的名字大量涌现。

中国人的名字还常能反映排行、辈份等特点,同一辈兄弟姐妹的名字排行中,往往有一个字相同,或某字的偏旁相同。

如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名纯佑、纯仁、纯札、纯粹,有一个共同的“纯”字;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刘壬睿(xuan)、刘瑶、刘琮、刘瓒、刘堵(qu),都有一“王”字旁的字。

名字体现辈份以孔、孟家族最为典型,如孔氏家族规定以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八字为辈序字,两个姓孔的人相遇,只要一通名,马上就能知道互相的辈份。

中国人的姓名系统中除了名还有字,字是在举行成人仪式时所取。

古代男子二十举行冠礼,女子十五举行笄礼,由长辈给取字,表示他们已进入成人阶段。

字往往和名有相应的联系,有的是同义关系,如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名平,字原;《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

平和原、固和坚是同义字。

有的是反义关系,如宋代学者朱熹,字元晦;元代文人赵孟字子昂。

熹和晦、^和昂,是反义字。

古人名和字的使用有一些规定,《颜氏家训》说: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字既然有表德作用,自己便不能自夸其德。

因此,古人自称一般用名不用字,字是供他人称呼所用。

社交场合在相互间多称字,如某人以字自称,就有贬低对方的意思。

此外,尊长者对卑幼者一般可称名。

古人的字无论男女都有,但处于社会底层的不识字的贫苦百姓一般不取字。

现代社会中,取字的习俗不再流行。

四、号

古人的名字系统中除名、字以外,还有号。

号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别号、室名与浑号。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较大的随意性,起名称、数量、使用、更改都无限制,视个人情况变通。

号的取得有自取、他取两种,自己取号多表示某种喜好、志向、愿望、特长、情趣,如东晋陶渊明喜好柳树,宅旁有五株柳树,因而自号“五柳先生”;北宋欧阳修喜好琴棋书画、金石碑文,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自号“六一居士”。

号还可用来表示籍贯或居处,如唐代诗人李白生长于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宋代文人苏轼贬官黄州时居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古人常为自己的居室、房宅、书斋等取室名,以示风雅。

唐代王维的竹里馆、宋代陆游的老学庵、明代钱谦益的绛云楼、清代孙星衍的平津馆等都是室名。

有的一人有好几处室名,如明代王士贞有小酉馆、尔雅楼、九友斋等室名;清代吴大徵(cheng)经常使用的室名有慝斋和恒轩,其他室名还有玉佛龛、玉琬山房、百宋陶斋、汉石经室、宝秦权斋等二十几个。

他人取号常以被取号之人的地望、官爵、谥号等命名,如北宋王安石称王临川、清代李鸿章称李合肥,是以地望取号;南朝鲍照称鲍参军、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是以官爵取号;唐代韩愈称韩文公、南宋岳飞称岳武穆是以谥号相称。

浑号一般也是他人所取。

浑号的用语比较形象、通俗,有的还带有夸张、诙谐的味道,如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的梁山英雄一百零八人都有浑号,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神行太保戴宗等浑号都十分生动形象,此等称号在下层社会中比较多见。

古人的号多数与文人有关,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真正流行要到文人活跃的唐宋时代,明清文人取号达到鼎盛。

近代以来,此种风气渐弱,但有些作家、书画家还留有起室名的雅好。

此外,笔名也可视作文人的号在现代社会的某种转换。

第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一、中国哲学的主题

哲学是一个外来词,在中国较早的语言中,并没有哲学这个词。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似乎可以相当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问题很多,宇宙、人的本性是什么、怎样给事物起名字、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有关天理与人欲的道德修养、怎样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天体运行、万物生长、历史演变,都是哲学关心的问题,但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全过程的主题可推为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讲的是天与人的关系。

虽然这个命题是16世纪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来的,但天与人有关几乎是古代人的常识,而且越古的人越熟悉。

中国古代思想家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相互对立,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天与人是相通的、统一的。

由于各派哲学家的观点不同,形成了关于天人合一的不同学说。

由于重天人合一,内圣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