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5425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5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ppt

西方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安怀经济学博士E-mail: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课程,学好经济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外语基础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attitudeiseverything,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课堂纪律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作业要求抽样检查按时交纳记入成绩,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计分方式:

平时成绩(15%)+期中考试成绩(25%)+期末考试成绩(60%)=总成绩考试方式平时成绩的考核:

作业+出勤期中考试:

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西方经济学说演化的基本脉络:

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第一次革命:

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第一次综合:

1848年约翰穆勒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建立了一个折衷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

第二次革命:

边际革命。

开始于1871年。

第二次综合:

由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和威克塞尔完成。

马歇尔奠定了当今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三次革命:

凯恩斯革命。

其标志是1936年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

第三次综合:

没有完成。

推荐参考书目,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罗伯特E霍尔马克利伯曼经济学:

原理与应用中信出版社罗杰A阿诺德经济学中信出版社大卫伯格斯坦雷费希尔卢迪戈多恩布什经济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麦克尔A卡茨哈维S罗森微观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定义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学定义的历史溯源“经济”一词的最早含义:

色诺芬经济论希腊文oikonomicus,家庭管理)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完全背离了古典传统,开始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几个比较有名的定义莱昂内尔罗宾斯(英国):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

(1932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主要要点:

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满足需要,而需要是无限的;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但资源是稀缺的或有限的;一切社会的中心问题是无限的需要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冲突,即目的和手段间的冲突。

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人类如何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资源配置。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教科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科学。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欲望(wants):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呈现层次的多样性,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稀缺性(scarcity)稀缺资源(resourcescarcity或scarceresource)的概念资源的种类:

教科书的划分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其他教科书的划分:

分成三类或四类三类划分法:

劳动(labor)资本(capital);土地(land);四类划分法:

除了上述三项以外,还包括企业家精神或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稀缺性和选择稀缺性与个人选择:

作为个体,人们经常面对时间和支付能力的稀缺稀缺性与社会选择: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稀缺性和选择。

从社会角度来看,资源不管是包括诸如土地、劳动和资本抑或还包括企业家精神,这些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以实现人们目标的东西,是稀缺的。

经济中生产的所有东西最终来自这些资源组合。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选择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机会成本的概念:

不同教科书的比较个人机会成本:

对于个人来讲,机会成本来自于时间和货币的稀缺性机会成本与社会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机会成本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

因此所有生产都具有机会成本:

为了生产更多的某种商品,社会必须将生产其它商品的资源转移过来。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生产的选择与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iesfrontier),A,B,C,D,所有其它商品的数量,救生数,1000000,950000,700000,400000,100000,200000,300000,E,0,400000,选择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4、机会成本递增规律(lawofincreasingopportunitycost)根据上面的图示,即由A点移到B点,再到C点,再从C点移动到D点,这样多救助100000条生命的机会成本呈现递增的趋势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特征表示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或者说某物生产的越多,生产这些东西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选择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5、机会成本的案例分析假设李先生拥有一个生产衬衫的工厂,经过一年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信息如下:

销售总收入为3000000元人民币;成本情况为:

原材料成本为800000元,工资和薪水为1500000元,电费和电话费为200000元,广告费为400000元。

同时李先生为该企业投资了1000000元,银行年存款利率为6%;李先生使用的是自有厂房,如果用来出租,每年可得房租40000元。

同时李先生亲自管理企业、不拿薪水,而以李先生的资历和经验,如果在外工作,每年的薪水为40000元。

试计算李先生的该企业盈利状况,李先生做这样的投资是否合算(单以此一年来考虑)。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的内涵和方式1、资源配置的内涵:

教科书的表述(五点);其他书籍通用的表述:

A:

应该用社会资源生产哪些商品和服务(生产什么:

what)B:

应该如何生产他们(how)C:

谁应该得到这些商品和服务(为谁生产:

forwhom)2、资源配置的几种方式指令性经济(commandeconomy)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

混合经济(mixedeconomy),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概念解析,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在这里“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也就是“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具体表现为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2、产权(propertyright)明确这里的产权是指由法律和伦理所确定的个人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3、完全信息其主要含义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清楚地知道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后果,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的不确定性。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4、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所谓厂商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在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把企业理解为一个“黑箱”或“黑匣子”,也就是把企业抽象成一个由投入到产出的追求最大利润化的“黑匣子”。

至于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却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科书:

16个字给定假设,简化关系;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西方研究经济学主要依赖于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图表和数学方程式来表明。

经济模型的建立

(1)指导原则:

模型应在实现其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简单。

(2)假设和结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假设主要包括两类:

简化假设(simplifyingassumption)关键性假设(criticalassumption),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西方研究经济学主要依赖于经济模型。

3.经济分析的四部法关键步骤一:

刻画市场特征关键步骤二:

确定目标和约束:

识别决策者试图实现的目标,同时识别实现这些目标时面对的约束。

关键步骤三:

寻找均衡:

描述市场均衡的必要条件以及判定该均衡的方法。

一旦定义了市场和决策者的目标和约束,就能找到市场实现静态的点均衡关键步骤四:

均衡的动态变化:

研究事件或政府政策怎样改变市场均衡,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结构分析按照关注的细节水平,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

结构分析又称为部分分析或总量分解。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按照分析问题的目的不同,经济学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

实证分析是关于事实的研究,是对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的描述,他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则需要作出价值判断,他主要关注其本身应该是什么,对各种行为方式的合意性作出判断。

主要对经济进行判断、识别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中,为了分析的方便,根据分析的需要,对经济量的特征作了若干规定。

例如:

把经济量分为常量(constant)与变量(variable);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和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存量(stock)与流量(flow)。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经济量的有关概念,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和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1、内生变量:

是指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所要决定的变量;2、外生变量:

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量(常量或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3、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

以(1.1)(1.2)(1.3)为例。

Q和p是模型所要决定其数值的变量,被称为内生变量;、的数值是由模型以外的外部条件所决定的,被称为外生变量。

他们的值,将决定内生变量Q和P的值。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经济量的有关概念,上篇: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上篇:

微观经济学:

基本框架,图1-1,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咖啡的价格等等SD,企业生产函数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劳动的工资、土地的地租、机器的租金等等SD,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相对的边际效用的比例),企业的供给(以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生产要素的供给(负效用、闲暇的偏好、持有的财产),引致需求(边际产品的比例),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一节、需求曲线,商品需求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具有购买意愿;具有支付能力。

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一节、需求曲线,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比;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多数商品来说,收入提高与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反之亦然。

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他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上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动。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与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的运动。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消费者的预期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运动。

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一节、需求曲线,需求函数概念:

所谓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如果将上述因素都考虑在内,可以用如下函数公式表示: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于是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2.1)式中:

p为商品的价格,为商品的需求量,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一节、需求曲线,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加以表示。

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见表2-1)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需求表,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一节、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如下图2-1是根据表2-1绘制的一条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形的。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或(2.2)式中,a、b或者、都是常数,且都大于0。

需求曲线,图2-1,100,200,300,400,500,600,700,1,2,3,4,5,6,7,Q,P,0,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一节、需求曲线,需求定律或需求法则(lawofdemand)建立在需求函数之上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二节、供给曲线,商品供给的概念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有提供出售的愿望;有提供出售的能力。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二节、供给曲线,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亦然。

生产的成本: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反之,亦然。

生产的技术水平:

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相关商品的价格:

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价格供给量会发生变化,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未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反之,亦然。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二节、供给曲线,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价格量的因素的函数。

因此,如果将上述因素都考虑在内,可以用如下函数公式表示:

如果我们假定其他因素均不会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2.3),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二节、供给曲线,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表2-2是一张某商品的供给表。

供给表,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二节、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和需求曲线一样,供给曲线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较多的是线性供给函数。

它的通常形式为:

或(2.4)这里的c、d、为常数,且都大于零。

3.从表2-2中可见,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相应地,在图2-2中的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他表示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运动的规律。

供给曲线,图2-2,200,400,600,800,2,3,4,5,6,Q,P,0,.,.,.,.,B,C,A,D,E,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均衡(equilibrium)的含义均衡(equilibrium)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和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概念:

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一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求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现在我们把图2-1的需求曲线和图2-2的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用图2-3说明一种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如图,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E点为均衡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为元,均衡数量单位。

显然在均衡价格为4元的水平,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都为400单位。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图2-3,100,200,300,400,500,600,700,1,2,3,4,5,6,7,Q,P,0,S,D,E,H,I,800,J,K,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上面是运用几何或者说图表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计算。

下面我们也可以用函数的方法来计算。

给定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如教科书中,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令需求与供给相等,即即可求出均衡价格=4将均衡价格代入上述函数中,即可得到均衡数量,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如图2-4,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2-4),p,Q,0,Q3,Q1,Q2,P0,D3,D1,D2,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

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如图2-5,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2-5),p,Q,0,Q3,Q1,Q2,P0,S3,S1,S2,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如图2-6结论: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2-6),p,Q,0,Q3,Q1,Q2,P3,D3,D1,D2,S,E2,E1,E3,P1,P2,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如图2-7结论: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2-7),p,Q,0,Q3,Q1,Q2,P1,S3,S1,S2,P2,P3,E3,E1,E2,供求同时变动的影响(图2-8),S1,d1,Q,P,P1,Q1,S2,d2,E1,E2,E4,E3,供求规律LawofSupplyandDemand,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2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价格,供给,需求,影响供给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价格决定理论小结,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弹性(elasticity)的一般含义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

具体而言,它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2.5)式中,e为弹性系数,、分别为变量y、x的变动量。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2.5)式中的0,且0时,则弹性公式为:

(2.6)通常将(2.5)式称为弧弹性公式,将(2.6)式称为点弹性公式。

Ed=,Q/QP/P,=,QP,PQ,或,dQdP,PQ,P价格Q需求量,E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2.8)点弹性),(2.7)(弧弹性),假设需求函数Q=f(P),第四节、需求的价格弹性,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四节、需求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图2-9,p,Q,0,6,Qd=2400-400p,5,4,3,2,1,400,800,1200,1600,2000,2400,a,b,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四节、需求价格弹性:

弧弹性的计算,根据公式(2.7),当由a点到b点(即降价时)由b点到a点(即涨价时)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通常取两点价格的平均值和两点需求量的平均值来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计算公式又可以写为:

(2.9)该公式也被称为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第四节、需求价格弹性:

点弹性的计算,根据(2.8)式,仍采用图2-9中的需求函数Qd=2400-400p,在a点时,当P=5,由需求函数可得Q=400,将P=5,Q=400代入上式,便可得2.在b点也一样,当P=4时,可从需求函数求得Q=800,代入上式,可得:

如图2-10,P,O,Qd,B,A,C(OF,OG),F,G,Qd=(P),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图2-10),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两种特殊情况:

(1)需求完全无弹性Ed=0

(2)需求完全弹性Ed=三种基本情况:

(1)单位需求弹性Ed=1

(2)需求富有弹性Ed1(3)需求缺乏弹性Ed1,P,0,d,Qd,需求完全无弹性,Ed0,(图2-11),P,0,d,需求完全弹性(图2-12),Qd,Ed,P,0,Qd,Ed1,1,2,3,10,20,30,d,单位需求弹性(图2-13),A,B,P,0,Qd,1,2,3,d,Ed1,需求富有弹性(图2-14),10,20,30,A,B,P,0,Qd,1,2,3,d,Ed1,需求缺乏弹性(2-15),10,20,30,B,A,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性强弹性较大;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