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569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代码:

050317

学时:

64(讲课学时:

48实验学时:

16课内实践学时:

学分:

3.5

适用专业: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木质材料制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实木、指接、人造板装饰、胶合材料与配件等)的基本知识;懂得制品的造型法则和结构原理与方法;掌握制品机械加工与表面装饰方法的知识;熟练掌握制品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各类木质材料零部件加工工艺、胶合工艺、弯曲成型机理和工艺、涂装方法、涂饰工艺以及制品工艺设计。

以生产过程、加工基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基本原理为主线,阐述现代化生产中如何提高加工精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2.能力、技能培养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熟练运用其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各种原材料的使用,结构和工艺问题的能力;学会检测与控制制品的生产质量的能力;学会运用设计制品中的要素,如造型、结构、用料、功能、规格、装饰等与生产企业(设备布置)的能力以及设计合理的机械加工与表面装饰工艺过程的能力,即优选加工方法、材料、工具、设备以及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和合理安排工序等能力。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

1.本门课程的意义和教学指导思想;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本门课的知识、技术在国内外的情况及发展前景。

该课程是研究制品的结构、设计、工艺基础理论和实际生产工艺的一门综合科学。

是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研究的领域历史悠久,但是发展迅速,即由木制品到板式制品,由手工作业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生产规模及产品种类不断扩大,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出现,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产品正向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而设计、生产过程监控和质量检查已实现自动化、恒温恒湿车间的建立,有利于公差配合制度的实施,制品按零、部件生产,装配车间在不断缩小,以用于制造RTA式的制品。

因此本课程需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手段,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使之不仅能反映目前国内的制品生产的发展现状,而且也应不断地充实和介绍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了解和掌握世界实木加工领域内的最新技术。

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对产品的造型和结构有基本了解和掌握。

在现代造型方面满足设计中审美要求,在结构方面满足设计中的物质技术要求。

在生产方面满足工艺要求以及解决工艺与造型、结构之间的矛盾

2.本门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又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专业课之一。

许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本课程联系密切,学生应在学好下列有关课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家具制图、木材学、木材干燥学、人造板加工工艺学、木工机床与刀具、机械零件、胶粘剂与涂料等等。

3.本门课教学目的、任务及基本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门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实木制品的造型、结构原理和特点、加工工艺与装饰工艺的理论,以及组织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以适应现代加工工业生产与科研的要求。

基本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

此外辅以必要的实习以及课程设计,以便进一步丰富其生产知识,拓宽其应用领域,

课堂讲授48学时,介绍基本知识和理论,以教师讲授为主,讲重点和难点,一般内容自习,课堂上采用提问及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采用通用方法再附带多媒体教学。

三、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

绪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和要求:

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基本了解国内外木制品设计和生产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绪论具体内容

(1)学习内容

(2)学习要求

(3)参考书

(4)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主要包括行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第一章木制品结构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木制品的基本结合形式,懂得木制品的基本接合原理、技术要求以及各种接合方式,熟悉和掌握木制品的各类基本结构。

重点是:

木制品的基本接合、榫结合的技术要求、木制品拼板结构

难点是:

各类榫结合及特点、榫结合的技术要求。

第一节木制品的基本接合及特点

一、榫接合

榫接合概念、基本形式、榫接合类型、各种类型榫结合的定义及特点

二、胶接合

胶接合概述、胶接合常用的胶粘剂

三、配件及结构

1、配件及配件特点、配件的分类

2、紧固类配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钉、螺栓、连接件、)

3、活动类配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铰链、拉杆、滑道、滚轮)

4、定位类配件(搁板销、衣管托)

第二节基本类型榫接合的技术要求

榫结合的木制品损坏常常出现在接合部位,如果采用榫接合,就必须了解基本类型榫接合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榫接合的强度。

一、直角榫接合的技术要求

榫头的长度、榫头的厚度、榫头的宽度

二、圆榫接合的技术要求

圆榫的树种要求、圆榫的含水率要求、圆榫的尺寸要求、圆榫的配合公差、圆榫的数量

第三节木制品部件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一、方材和规格料

方材概述、规格料(订制材)概述

二、实木拼板

1、概述、实木窄板的要求、

2、实木拼板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平拼、斜面拼、裁口拼、凹凸拼、齿形拼、插入榫拼、穿条拼、穿带拼、暗螺钉拼、明螺钉拼

三、实木拼板的镶端

四、方材的接长

1、直线形方材毛料接长

2、曲线形方材毛料接长

五、框架结构

1、框架的角部接合

2、框架中部接合

思考题:

1.木制品部件的基本结构形式和应用

2.三种榫接合的技术要求

3.基本榫结合和实际应用

(二)第二章木制品设计原理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木制品的基本特性、设计的内容、设计步骤,木制品的类型以及设计的基本法则;懂得造型的基本法则以及在木制品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是:

木制品的基本特性、设计的内容、设计步骤以、设计的基本法则以及基本造型原理。

难点是:

设计的内容及关系、基本造型法则

第一节木制品设计概述

一、木制品基本特性

功能性(物质功能、精神功能)、艺术性、工艺性、经济性。

二、工业设计

概念、工业设计的核心

三木制品设计

概念、内容、木制品造型设计、木制品结构设计、木制品工艺设计;木制品按结构、材质、功能等分类、木制品设计过程、木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木制品设计的步骤。

第二节木制品基本造型原理

一、比例与尺度

比例的概述、制品比例包括的内容、决定木制品比例的因素;尺度与尺度感的概述、尺度与尺度感

比例和尺度关系、决定木制品尺度感的因素

二、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协调、二者关系;节奏与韵律、二者关系;重点与一般。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与对称、稳定与轻巧。

四、模拟与仿生

五、错觉现象

思考题:

1、木制品设计的原则

2、木制品设计风格和基本造型原理的关系

3、木制品设计和工艺的关系

(三)第三章生产的基础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序、工艺流程、工艺规程;熟悉和掌握基准以及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关系;熟悉掌握加工精度以及影响加工精度的八条原因;熟悉和掌握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和基本测量方法;基本了解劳动生产率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重点是:

工艺过程、工序、工艺流程、工艺规程;基准以及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关系;加工精度以及影响加工精度的八条原因;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

难点是:

基准以及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关系;加工精度以及影响加工精度的八条原因;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

第一节工艺过程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的组成、工艺过程、工艺过程的构成、

制定工艺过程的原则。

二、工序概述、工序的表示方法、工艺过程流程图、工艺过程路线图、工序的分化和集中以及特点。

三、工艺规程及内容、工艺规程的形式、工艺卡片、检验卡片、工艺规程的作用。

第二节加工基准

一、基本概念

定位、夹紧、定基准。

二、工件定位的“六点”规则

三、基准的基本概念

1、基准、基准的分类。

2、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测量基准)。

第三节加工精度

一、加工精度

加工时产生的误差的类型(尺寸误差和精度、几何形状误差和精度)、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

二、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1、设备的结构和几何精度

2、刃具结构,制造、安装精度及刃具的磨损

3、夹具、模具的精度及零部件在夹具、模具上的安装误差

4、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

5、量具和测量误差

6、设备的调整误差

7、加工基准的误差

8、材料的性质

三、加工精度与互换性

1、互换性概述

2、互换性及研究互换性的意义;互换性的依据,实现互换性的条件。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

加工精度是衡量零部件加工尺寸和形状的重要指标,而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部件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类型

二、表面粗糙度对木制零部件工艺性能与使用性能的影响

1、表面粗糙度对加工余量的影响。

2、对胶合、胶贴和装饰质量的影响。

三、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切削用量的大小、切削刃具、生产设备、零部件、夹具、模具和刃具组成的工艺系统的刚度及稳定性、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切削方向、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是否理想、加工余量的变化、其它偶然性因素。

四、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1、表面粗糙度评定中的有关术语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轮廓最大高度Ry、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Sm、单个微观不平度高度在测量上的平均值Rpv。

3、表面粗糙度各参数的数值

五、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法、接触测量法、比较法。

第五节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定额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工艺措施

思考题:

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2、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

3、工序和生产工艺的关系

4、表面粗糙度在加工中的作用

5、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工艺措施

(四)第四章方材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如何确定加工余量,锯材配料工艺选择、毛料加工工艺中基准面和其它面的加工、毛料的净料加工工艺;熟悉和掌握型面加工的基本方法以及表面修整加工方法。

重点是:

锯材配料、加工余量、加工基准、毛料加工工艺、净料加工工艺、型面和表面修整加工方法。

难点是:

锯材配料、加工余量、加工基准、型面和表面修整加工方法

第一节锯材配料和加工余量

一、锯材配料

基本概念、配料内容(合理选料,控制含水率,确定加工余量和确定配料工艺)

二、配料工艺

1、配料方式、配料后的产品

2、配料工艺(先横截后纵剖、先纵剖再横截、先划线再锯截、先粗刨后锯截、集成材和实木拼板材的配料、常用的配料设备

3、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与加工精度及木材损耗的关系、加工余量的类型、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确定加工余量时考虑的因素、实际生产中的加工余量经验值。

四、毛料出材率

1、毛料出材率的计算方法

2、提高毛料出材率的措施

第二节方材毛料的加工工艺

一、基准面的加工

1、基准面的类型、如何选取基准面、基准面的加工设备

二、其它面的加工(规格尺寸的加工)

三、典型生产工艺

1、平刨床加工基准面和边,压刨床加工相对面和边。

2、平刨床加工基准面、四面刨床加工其它面(三个面)。

3、四面刨床一次加工四个面。

第三节方材的净料加工工艺

一、榫头加工工艺

二、槽、榫簧的加工工艺

三、榫眼的加工工艺

四、型面和曲面的加工

1、直、曲线形型面

2、靠模铣床加工的直、曲线型面

3、回转体型面

五、表面修整加工

1、实木零部件表面修整加工目的和方法

2、表面修整加工方法

思考题:

1、配料方案和优化设计

2、毛料加工的主要内容

3、净料加工中型面加工的应用范围

4、实木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举例

(五)第五章板式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当代板式木制品的生产方式;熟悉和掌握板式零部件的裁板工艺、封边工艺、包边工艺、打孔工艺;基本掌握工序集中的CNC加工中心基本工艺技术。

重点是:

板式木制品的生产方式;板式零部件的裁板工艺、封边工艺、包边工艺、打孔工艺。

难点是:

板式零部件的裁板工艺、封边工艺、包边工艺。

第一节板式制品生产工艺概述

一、板式制品概念、原材料使用及问题

二、现代板式木制品常见的生产工艺

1、双贴面人造板做框架和门的板式家具的生产工艺

2、双贴面人造板做框架,用实木做门的板式家具生产工艺

3、双贴面人造板做框架,真空模压做门的板式家具生产工艺

4、双贴面人造板做框架,框架的边部采用镶边、包边等制成曲线形型面,用实木或真空模压做

第二节板式零部件尺寸的精加工

一、裁板方式、裁板图概述、裁板图的设计、余料的处理问题、裁板的基准(精基准、辅助基准)。

裁板方法(单一裁板法、综合裁板法)、裁板的工艺要求(加工精度、主锯片与刻痕锯片的要求

二、裁板工艺对应的设备

第三节板式零部件的边部处理

一、涂饰法

涂饰法、热转印涂饰技术

二、镶边法

镶边法、镶边类型(木条、金属条、塑料条)

三、封边法

1、封边法概述

2、封边工艺、基材、胶粘剂、封边材料、室内温度、机器温度、进料速度、封边加压压料辊的压力、修边和齐端质量

3、软成型封边

四、包边法

1、概念、间歇式后成型包边、连续后成型包边、直接连续后成型包边。

2、包边工艺(基材的基本要求、面层材料的基本要求、平衡层材料的基本要求、胶粘剂的基本要求及涂胶量、包边时最小弯曲半径

3、采用间歇式后成型包边机包边制作的家具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流程

(1)先贴面层后贴平衡层

(2)先贴平衡层后贴面层

(3)两面同时贴,接逢处加压条

第四节板式零部件的打孔及装件

一、板式零部件的打孔类型与工艺要求

二、板式零部件的装件

第五节板式零部件的工序集中及CNC加工中心

一、加工中心的功能(锯切、打孔、铣型、砂光、封边、镶边、刨削)

二、CNC加工中心的加工(零部件图的设计、刃具的使用、零部件的定位和夹紧)

思考题:

1、裁板的优化设计

2、刻痕锯的作用和使用

3、板式零部件的钻孔原则和32mm系统使用原则

4、间歇式后成型包边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

5、封边的工艺参数的使用

6、CAC和CAM的结合应用

(六)第六章木制品胶合工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木制品胶合工艺、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熟悉和掌握方材胶合工艺、覆面胶合工艺,特别是真空模压生产工艺。

重点是:

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方材胶合工艺、真空模压生产工艺。

难点是:

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方材胶合工艺、真空模压生产工艺。

第一节木制品胶合工艺概述

一、胶合和胶合工艺

胶合概念、胶合工艺以及木制品胶合工艺的内容

二、木制品生产中常见的胶合形式

1、方材胶合

指接材、对接、斜接、拼板、集成材

2、各种人造板覆面的胶合方式

3、木制品零部件的边部处理的胶合方式

4、曲线零部件的胶合方式

5、各种榫、钉加胶结合等结构的胶合方式。

第二节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

一、被胶合材料的特性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1、材质的密度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2、纤维方向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3、木材含水率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4、表面粗糙度与胶合强度的关系---复杂关系

二、胶粘剂的固体含量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三、胶合工艺条件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1、涂胶量

2、陈放时间

3、胶层固化条件

第三节方材胶合工艺

一、方材胶合概述

概念、方材胶合的目的、方材胶合的基本工艺要求。

二、长度上胶合

对接、斜接、指接、指接的类型(三角形指接、梯形指接)、指接工艺:

铣齿、涂胶、接长

三、宽度上胶合工艺

第四节型面覆面胶合工艺

一、基本材料

1、木制品使用的基材、对基材的要求。

2、饰面层材料、饰面层材料的作用、饰面材料的分类。

3、胶粘剂

二、木制品型面部件的覆面工艺

1、原材料:

基材、覆面材料、胶粘剂

2、真空模压的类型:

有膜真空模压:

单面有膜真空模压、双面有膜真空模压;无膜真空模压:

单面真空模压、双面真空模压。

3、工作原理(有膜真空模压、无膜真空模压)

4、工艺流程

(1)先真空模压,后在排钻上打眼的生产工艺流程

(2)先在排钻上打眼,后进行真空模压的生产工艺流程

思考题:

1、方材胶合的类型和应用

2、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

3、真空模压原理和各类真空模压生产工艺

(七)第七章弯曲成型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方材弯曲原理、方材弯曲中软化工艺、弯曲工艺、定型工艺、影响弯曲质量因素;了解木材压缩多向弯曲技术;熟悉和掌握胶合弯曲的工艺、胶合弯曲的特点及影响胶合弯曲的主要因素。

重点是:

方材弯曲原理、方材弯曲中软化工艺、弯曲工艺、定型工艺、影响弯曲质量因素;木材压缩多向弯曲技术;胶合弯曲的工艺、胶合弯曲的特点及影响胶合弯曲的主要因素。

难点是:

方材弯曲原理、影响弯曲质量因素;木材压缩多向弯曲技术;胶合弯曲工艺、影响胶合弯曲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方材弯曲

一、方材弯曲原理

1、木材受压弯曲时的状况

2、木材顺纹拉伸应变(ε1顺拉)与顺纹压缩应变(ε2顺压)的规律

二、方材弯曲工艺

选料、方材毛料的加工、软化处理、加压弯曲、干燥定形、弯曲件的加工。

三、方材弯曲的工艺流程

四、影响弯曲质量的因素

含水率、温度、弯曲速度、年轮层与弯曲面的关系、毛料的断面尺寸

五、方材弯曲的特点

六、木材压缩多向弯曲技术概述

原理、选料、木材软化处理、顺纹压缩、多向弯曲、定型工艺

第二节胶合弯曲

一、胶合弯曲的工艺

弯曲件用材的准备、涂胶、配坯、胶压弯曲成型。

硬模加压胶合弯曲、硬膜的加压有冷压和热压两种类型,软模加压胶合弯曲。

二、薄板胶合弯曲件的生产工艺

三、影响薄板胶合弯曲质量的主要因素

薄板的含水率、薄板的厚度公差、模具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弯曲加压的方式和压力。

第三节木材顺纹压缩多向弯曲技术

一、木材顺纹压缩多向弯曲技术原理

二、软化工艺

三、顺纹压缩工艺

四、多向弯曲定型技术

五、影响木材顺纹压缩多向弯曲技术的因素

思考题:

1、方材弯曲原理和存在的问题

2、影响方材弯曲质量的主要原因

3、影响胶合弯曲质量的主要因素

4、木材顺纹压缩多向弯曲技术原理和应用

(八)第八章装配工艺

熟悉和掌握木制品装配的方法,了解基本的装配原理。

重点是:

木制品装配的方法。

难点是:

木制品装配的方法。

第一节木制品装配概述

一、装配

部件、木制品

二、装配过程

第二节部件的装配

一、部件的结构形式(拆装式木制品部件的装配、固定式结构的木制品部件的装配)

二、部件装配的精度

三、部件的修整加工

第三节总装配

一、总装配的形式

顺序装配、平行装配

二、总装配的过程

思考题:

1、装配的质量控制

2、装配在木制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第九章涂饰工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专业基础课学到的基本知识,本章主要是熟悉和掌握木制品涂装的方法,主要涂饰工艺,特别是现代常用的涂饰工艺;熟悉和掌握各种涂饰方法,了解涂层固化机理。

重点是:

涂装方法,主要涂饰工艺,透明涂饰以及现代常用涂饰工艺;喷涂方法。

难点是:

主要涂饰工艺,透明涂饰以及现代常用的涂饰工艺;喷涂方法。

第一节涂装概述

一、概念:

二、涂装方法

三、涂装的目的

四、涂饰类型(按基材的显现和遮盖、光亮度、涂料质量、填孔与否)

五、涂饰材料

去脂剂、漂白剂、腻子、着色剂、涂料、辅助材料、其它

第二节涂饰工艺

一、透明涂饰

1、特点及应用:

2、生产工艺流程

3、主要工序概述(表面清净、去树脂、脱色、嵌补、染色、填孔、涂底漆、砂光、涂面漆)

二、不透明涂饰

1、特点和应用

2、生产工艺流程

三、模拟涂饰

手工模拟、丝网印刷、凹版胶印法

第三节涂饰方法

一、涂饰方法

手工涂饰,气压喷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转桶涂饰,抽涂,浇涂

二、手工涂饰

刷涂法、擦涂法、刮涂法及特点。

三、喷涂

空气喷涂、无气喷涂和静电喷涂原理、设备和特点

四、淋涂

原理和特点

五、辊涂

原理和特点

六、聚氨酯、聚酯漆涂饰工艺

(1)底着色中修色工艺

(2)面色着色工艺

七、美式涂装工艺

基材处理、基材修色、饰底色漆、涂胶封底漆、研磨、涂仿古漆、涂二度底漆、研磨、修色、做旧、涂面漆、抛光打蜡。

第四节涂层固化

一、固化机理

物理固化、氧化固化、聚合固化

二、固化方法

自然干燥、加热干燥(周期式加热干燥方法、连续式加热干燥方法)、辐射干燥(红外线干燥、紫外线干燥)

思考题:

1、涂饰方法与质量的关系

2、高压无气喷涂的原理和特点

3、提高喷涂质量的原因

(十)第十章木制品工艺设计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木制品工艺设计的原则、原材料计算方法、工艺过程制定的依据和原则;熟悉和掌握木制品生产中车间规划原则。

重点是:

木制品工艺设计的原则、原材料计算方法、工艺过程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木制品生产中车间规划原则。

难点是:

工艺过程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木制品生产中车间规划原则。

第一节工艺设计的依据

一、木制品生产的特点和类型

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

二、木制品结构和技术条件的确定

木制品结构的确定、木制品技术条件、生产计划的编制、精确计算、折合计算。

第二节原材料的计算

原料平衡计算、原材料消耗定额单、下料单、材料的计算

第三节制定工艺过程

一、车间及工段的划分

二、编制工艺路线图(工艺卡片的编制、工艺路线图确定)

第四节设备的布置和车间的规划

一、工作位置的组织

二、车间面积的确定

三、设备的布置

按类布置、按加工顺序布置、设备的布置空间

工人工作位置、设备与墙壁之间的距离、设备与柱子间的距离、工艺通道

四、车间的规划

车间卫生问题、车间规划

思考题:

1、工艺设计和木制品设计的关系

2、工艺设计在木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3、木制品质量与工艺设计的关系

4、生产工艺布置与木制品生产质量和管理的关系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一)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共48学时)

章 序

讲授题目

学 时

主要内容

学时  分配

备 注

绪论

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绪论具体内容

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1

第一章

木制品结构

4

第一节木制品的基本接合及特点

第二节基本类型榫接合的技术

第三节木制品部件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

1

2

第二章

木制品设计原理

5

第一节木制品设计概述

第二节木制品基本造型原理

2

3

第三章

生产的基本理论

8

第一节工艺过程

第二节加工基准

第三节加工精度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

第五节劳动生产率

1.5

1

2.5

2

1

第四章

方材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4

第一节锯材配料和加工余量

第二节方材毛料的加工工艺

第三节方材的净料加工工艺

2

1

1

第五章

板式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5

第一节板式制品生产工艺概述

第二节板式零部件尺寸的精加工

第三节板式零部件的边部处理

第四节板式零部件的打孔及装件

第五节板式零部件的工序集中及CNC加工中心

0.5

1

2.5

0.5

0.5

第六章

木制品胶合工艺

4

第一节木制品胶合工艺概述

第二节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

第三节方材胶合工艺

第四节覆面胶合工艺

0.5

0.5

2

1

第七章

弯曲成型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5

第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