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852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docx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日: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日: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治事。

顷之,又须益州牧。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逐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B.遂许/先帝以驱驰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躬/耕于/南阳

13.下列加点的字词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咸决于亮咸来问讯

B.属以后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其秋悉平悉以咨之

D.此臣所以报先帝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4.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______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

(3)庶竭驽钝______

(4)深入不毛______

15.翻译句子。

(1)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6.比较阅读两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________”这句话来概括。

(2)“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体现了诸葛亮一贯的外交政策是:

________。

(3)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以俟大举”的史实,乙文中是这样表达的________。

(4)“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两文中的所谓“大事”指的是:

________(用乙文原句回答)。

17.问题探究。

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联系实际,说说这种品质对你的启示。

【答案】

12.B

13.D

14.

(1)通“嘱”,嘱托

(2)把(3)平庸的才能(4)长草木

15.

(1)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处理决定。

(2)先帝知道臣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在临去世的时候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6.

(1)临崩寄臣以大事

(2)联吴抗曹,外结好孙权(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4)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7.示例:

忠诚。

虽然我没有诸葛亮聪明、伟大、高尚,但我也应该像诸葛亮那样,淡泊名利,知恩图报,忠诚不二,勤奋刻苦地学习,忠于自己的职业,忠诚做人克服现在的困难,勤奋忠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宣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宣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韩、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鬼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常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英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②?

今吾以美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③之可乎?

贤士大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④下相国,相国酂候⑤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暑行义年⑥。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⑦病,勿遣。

(选自《汉书》)

(注)①伯:

称霸,②由进:

被进用。

③安利:

享受太平。

④昌:

人名,指周昌。

⑤酂(zàn)候:

指萧何。

⑥署行义年,登记被举荐者的品行、容就和年龄。

⑦癃(lóng)身体衰弱,病情严重。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

(2)性行淑均:

______

(3)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______

(4)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______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9.(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了______、______两条建议。

(每空限4字)

10.甲、乙两文在选用人才上的相同点是:

______、______。

【答案】

7.

(1)提拔、晋升

(2)公正、公平(3)断(成断绝)(4)担心(或忧虑、担忧)

8.

(1)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2)现在天下的贤人有智慧有才能,难道只有古代才有这样的人吗?

9.严明分罚亲贤远佞

10.广纳人才唯贤是举(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御:

马夫。

②驷马:

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

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

担任国相。

⑤志念: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

谦虚。

⑦自损抑:

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

回答。

57.解释下列短语。

(1)简拔:

________________

(2)裨补阙漏:

_________________

(3)优劣得所:

_________________

(4)意气扬扬:

________________

(5)名显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

5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59.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60.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答案】

57.

(1)选拔;

(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58.

(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59.D

60.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

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晏子的标准则是:

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四)〔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

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

①偏安:

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②孰与:

何如,表示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

6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虑忠纯:

______________

(2)悉以咨之:

____________

(3)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__________(4)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___________

(5)深人不毛:

__________

68.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69.乙文中诸葛亮赞扬先帝有“量臣之才”,意思是刘备善于发现并正确评价臣子的才能。

这一点通过甲文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两句话能看出来。

70.陆游诗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从上面两段选文中,请你写出诸葛亮之所以“名传后世”的优秀品质主要有哪两点?

【答案】

67.心思(思虑)询问衰败因此,所以不长草,这里指未开垦的荒地。

68.①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晓军事②臣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

69.是以先拔以遗陛下先帝称之曰能

70.忠诚感恩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7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易①日:

“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②,厚之至也。

”君县禄③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④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

孔子日:

北方有兽,其名日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⑤也,食得甘草,必啮⑥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蜃以走。

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蜃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

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⑦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

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⑧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

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

(选自刘向《说苑卷六·复恩》,有删改)

注:

①[易]指古代典籍《易经》。

②[德]报答、感激。

③[县禄]给予俸禄。

县,读音xu6n,“悬”的古字。

④[逮]到了。

⑤[蛩蛩巨虚]古代传说中的异兽。

蛩蛩与巨虚是形影不离的二兽。

 ⑥[啮]咬。

⑦[比假]互相亲近、帮助。

⑧[营]谋求。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皆以美于徐公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必啮以遗蛩蛩巨虚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翻译:

(2)必负蜃以走

翻译:

10.【乙】文以蛩蛩巨虚与蜃的故事为喻,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做人之道,而【甲】文中的诸葛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此道。

请说说这个“道”是什么,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

(3分)

答:

答案解析:

8.答案:

D(2分)

9.

(1)答案:

希望竭尽我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

(1分。

意思对即可)

(2)答案:

(蛩蛩巨虚)一定背上蟨逃跑。

(1分。

意思对即可)

10.答案:

道是知恩必报(1分。

意思对即可)。

启示:

略(2分。

联系生活实际1分,启示1分)

 

参考译文:

《易经》上说:

“劳苦而无怨言,有功而不求回报,这种人性格笃厚到了极点。

”君王给予俸禄来对待臣下,臣下则竭尽全力来回报君王。

等到臣下有了不可测度的大功时,君主就对他施加重赏;如果君主对臣下有超越寻常的恩惠,那么臣下就必定会用生命来回报他。

孔子说:

“北方有种野兽,名叫蟨,前脚如鼠,后脚如兔。

这种野兽,特别喜爱蛩蛩巨虚,它吃到甜美的草料,一定会衔来给蛩蛩巨虚吃,蛩蛩巨虚发现有人前来,就一定要背上蟨逃跑。

蟨并非本性喜欢蛩蛩巨虚,是借用它们足力的缘故。

这两种野兽也并非本性就喜欢蟨,是因为蟨送给它们甘草的缘故。

那禽兽昆虫尚且知道互相帮助而彼此报答,更何况对于那些想要在天下兴利扬名的士人君子呢?

如果臣子不回报君王的恩惠而随便谋求私利,那就是灾祸的根源;君王不能回报臣子的功劳而忌惮实行封赏,也是祸乱的根源。

那祸乱的根源,是由不报恩而产生的。

(六)文言文对比阅读。

(10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

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缘贡:

趁着进贡的机会。

②才足贡数:

仅仅满足进贡数量。

③峭直:

严厉刚直。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4)平居无私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故人亲党皆绝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奉命于危难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2.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2分)

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

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包拯告诫后世子孙要。

(各用一个4字短语回答)

9.

(1)为……而死

(2)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或见识浅陋)(3)给予,送给(4)书信

10.C

11.

(1)(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包拯打开正门,使(告

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

骗。

12.亲贤远佞廉洁自律(或清正廉洁)

(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18题。

(共10分)

【甲】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吾闻而药之也。

”仲尼闻是语也,曰: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引喻失义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以议执政之善否(4)吾闻忠善以损怨

16.请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17.【甲】文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一条的建议,【乙】文中子产保留乡校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1分)

18.【乙】文结尾引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1分)

 

15、

(1)适宜、恰当

(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恶(4)除去(减少)

16、

(1)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

17、开张圣听

18、侧面烘托,突出了子产的仁爱

(八)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3-16题(共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公输》)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已持臣守圉之器(通“御”,抵御)   

B.不求闻达于诸侯(听说达到)

C.后值倾覆(失败)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力)

1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杀臣,不能绝也

D.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

                 

②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16.【甲】文中诸葛亮自述刘备来访可用成语          形容。

[甲】【乙】两文中刘备与墨子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其成功原因是什么?

(4分)

                        

 

 

答案:

13.B(闻达:

显达扬名,扬名显贵。

14.C

15.

①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

②楚王说:

“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16.三顾茅庐 刘备能折节下交,遗昭托孤时,重用孔明,放心孔明,结孔明之心,使其死心为蜀汉效力;墨子有丰富的劝说艺术,使公输与楚王理屈词穷;然后又展现出防御的实力,逼迫对方放弃进攻的念头。

(九)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1-14题。

(12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高祖①曰: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②等对曰:

“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

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

高祖臣子。

③略:

攻占。

④天下:

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⑤子房:

西汉谋士张良。

⑥连:

率领。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悉             

(2)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晓             

(3)战胜而不予人功       予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分)

                     

(2)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分)

                     

1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1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3分)

                         

 

 

 

答案:

11.

(1)悉:

都,全部。

(2)晓:

通晓,知晓。

(3)予:

给予。

12.

(1)先帝称赞向宠有能力,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担任都督。

  

(2)项羽有谋臣范增却不能够重用他,这就是项羽被我擒住的原因啊。

13.C【解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宫中”之事,向宠管理“营中”之事。

14.相同之处:

他们都重视人才;(计1分)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计1分)

不同之处:

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

(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2题。

(5分)

【甲】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

诸葛亮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