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816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伤寒论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论笔记.docx

《伤寒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伤寒论笔记.docx

伤寒论笔记

伤寒的涵义:

1广义:

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2狭义:

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证。

《伤寒论》的内容

前4篇:

1辨脉;2平脉,是《伤寒论》中脉学的精华;3伤寒例篇是对外感热病的总

论;4痉湿喝是为了和后面的狭义伤寒相鉴别。

六经辨证篇:

10篇共398条。

112方

可与不可篇:

8篇。

从理、法、方、药的方面来看《伤寒论》的内容

理:

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法:

包括治则和治法(治则一一扶正袪邪的原则,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

治法一一汗、

吐、下、和一一和疏机,解郁结,代表方小柴胡汤,泻心汤诸方、温一一理中汤、清、消一抵当汤、补一一炙甘草汤,小建中汤。

另还有涩色,药食并用、针药并用)

方:

112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

药:

76味药

另外在药剂技术、护理知识也有记载。

总结《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2世

纪以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

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

多杂病的辨证论治,并且涉及中医的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它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

运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国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延用到今天,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喻为众方之袓。

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1六经的含义:

后世医家对三阴三阳辨证的总称。

2三阴三阳的本义阴阳气量的多少

太阳

大也

3阳

太阴

3阴

阳明

著也

2阳

少阴

2阴

少阳

小也

1阳

厥阴

极也、尽也1阴

经络;生理的概念)

3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含义(命名人体的脏腑、

4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病理的)经名病位

太阳足太阳经、膀胱腑;体表

阳明手足阳明经、腑(主要是足经的症状)

少阳胆经胆腑三焦

太阴脾经脾脏

少阴心脏肾脏

厥阴肝心包

5六经的传经:

循经传夫妻传越经传

病性

病程趋势

阳性病

初起

阳性病

极期

阳性病

后期

阴症

初期

阴症

危重期

阴症末期

阴尽阳生的变化阴症

表里传

6六经病的变症:

失冶或误治以后,使临床病症发生变化,疗原则: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7六经病发病的特殊形式

新病症不能用六经来命名的(治

I-

并病:

一经症候未罢,另一经病症又起。

并病、合病只见于阳经

合病:

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

(条件――邪气太盛)直中:

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

8六经辨证和其它辩证法的关系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概说

1成因风寒外袭或少阴病寒盛伤阳,阳气恢复,驱邪达表,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2病位膀胱经、腑,肺部的病变

3太阳的生理

(1)从头到脚循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它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经脉

(2)其脉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

(3)经别散布于心。

(1)司气化。

化生阳气,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化生阳气,通过太阳膀胱经、三焦向体表输布。

(2)参于水液代谢,排除废水,化生津液,使津液输布上承;位于下焦,和肾相连。

阳气三阳阳气的生成(阳气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和布达功能

(1)温养肌表

(2)管理汗孔开阖,调节体温

(3)防御外邪(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

4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1)本症1)太阳表症也叫太阳经症:

包括

2)太阳腑证:

包括a)气分证

b)血分证

2)变证

3)类证

a)有汗一一桂枝汤(二方的适应症、禁

b)无汗一一麻黄汤忌症及加减应用)

c)麻桂合方

太阳蓄水五苓散

太阳蓄血抵当汤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的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浮脉一一体现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

浮脉主表在临床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证”),头项强痛(头痛项强的意思,是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表现)而(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恶寒。

(太阳病的

提纲)

太阳病,发热(病机:

风阳伤卫阳,引发卫阳出现了病理性的亢奋),汗出(A。

风主疏泄,

使营阴外泄为汗;B。

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恶风(风寒邪气伤人表阳,温煦失司所致)(当风则恶,无风则缓),脉缓者(松弛、柔软,表明无寒邪,是汗出伤营),名为中风。

(病机:

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太阳伤寒的发热是寒邪闭郁阳气,阳气郁积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够表现为发热),必恶寒(寒是阴邪,最容易伤阳气,寒伤阳气伤的最重,肌表阳气,太阳的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所以恶寒这个症状,必然最先出现而且也最重。

),体痛(太阳伤寒的特征性表现,提示寒邪伤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呕逆(不是寒邪伤胃的表现,是因为人体正气抗邪于表,不能固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呕逆、下利、不大便),脉阴阳俱紧者(脉寸、关、尺三部俱浮紧,紧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名为伤寒。

(寒邪伤表阳)

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寒邪闭表,卫闭营郁。

太阳病,发热而渴(阴液不足),不恶寒者,为温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数主热,热盛鼓动气血所致,)自汗出(里热逼迫津液外越),身重(里热滞气机)多眠睡(热盛神昏),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焦阴伤,化源不足),直视(下焦肝肾阴伤的表现)失溲(热盛神昏,膀胱失约)。

若被火者(火炙、火针、火熏等),微发黄色(热伤营血,营气不布),剧则如惊痫(抽风,小儿叫惊,大人叫痫),时瘈疭。

若火熏之,一逆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的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三阳,太阳,太阳中风,)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三阴,太阴,太阳伤寒)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自然病程结束了)若欲作再经者(将进入第二个七天),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中午)

风家(特别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解而不了了(《方言》:

“南楚疾愈,或谓之差,或谓之了。

”)者,十二日愈。

(七天解表邪,五天恢复正气)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静(脉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脉症相符)者,为不传;颇(很)欲吐(传入少阳),若躁烦(指阳明病,里热、里实上扰心神引起的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症不见者,为不传也。

辨传经不传经的正确依据不是病程天数的多少,是看临床脉症是否发生了变化。

太阳病本证

太阳中风表虚证

太阳(辨病)中风(辨症),阳(轻取)浮而阴(沉取)弱(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了病理性的亢奋。

)。

阳浮者(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热自发,阴弱(汗出导致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卫阳浮盛于外,出现病理性的亢进),鼻呜干呕(是体表有邪,正气抭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导致里气升降失调而上逆的表现)者,桂枝汤主之。

(基本病机:

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桂枝汤方(解肌袪风,调和营卫)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呋咀三味(桂枝、芍药、甘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1借热能通过鼓舞胃阳而振奋卫阳,2补充津液),,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手足都见汗)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辛甘化阳的药是桂枝和生姜配合生姜、大枣,酸甘化阴的是芍药和甘草、大枣。

)(辛甘助卫阳,酸甘化营阴)桂枝汤的适应症

1太阳中风症

2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

3表症兼里实,先解表,宜桂枝汤

4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挫,表证未解者

5表证兼轻度里虚者

6非外邪所致之营卫失和者桂枝汤的禁忌症

1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典型的、单纯的伤寒表实症),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甘能增湿,温能助热)

3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湿热、毒热内盛的人禁服桂枝汤)(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在经的邪气比较重“寒”),反汗出恶风者(风邪在经,经气不利),桂枝加葛根(1、升阳发表,助桂枝汤解肌祛风。

2、疏通经脉,疏通经络中的邪气;3、升津液,起阴气,滋润经脉)汤主之。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项肌痉挛、颈椎病。

用葛根3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鸡血藤30克)

2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新感引发素喘)

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新感新喘)

4太阳病,发汗(汗生于阴而出于阳,汗是阴液所化,出汗过多就会导致阴阳两伤),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阴液被伤,化源不足,阳气被伤,气化失司),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基本病机:

太阳病,汗出过多,阴阳两伤表未解)(固阳以摄阴的思路)

5太阳病,下之后,脉促(邪陷胸中,胸阳不振,奋力抗邪的表现)胸满(表邪内陷胸中)者,桂枝去芍药(酸敛阴柔,不利于阳气畅达,不利于胸闷)汤主之。

(温振胸阳,袪邪达表)

6若微(脉微)寒(肾阳虚,表阳不固,温煦失司)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营血不足,肌肤失养所致),脉沉(病在里)迟(营血不足)者,桂枝加芍药(养血柔筋,缓痉解痛)生姜(引药达表)各一两人参(益气养血)三两新加汤主之。

(虚则痛,不荣则痛,失养则痛)

太阳伤寒表实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因无汗而导致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八症:

A。

发热、恶寒。

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恶寒先见并较重。

发热是寒邪闭表,阳气郁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热。

B。

诸痛症状:

寒邪有关,寒主收引,寒主痛,寒伤肌表使肌肤气血凝滞,经脉拘挛。

C。

无汗而喘:

是寒邪闭表,腠

理闭塞的表现。

)(基本病机:

寒邪闭表,卫闭营郁)(麻黄:

桂枝:

甘草=3:

2:

1)

麻黄汤的适应症

1太阳伤寒表实证

2太阳与阳明合病,邪气偏于太阳经表的

3太阳伤寒与衄解

A)伤寒日久可自衄而解

B)伤寒日久不愈,用麻黄汤发汗而汗不出。

去卩出现衄解。

红汗,以衄代汗

C)伤寒日久,见衄,但衄血点滴不畅,表邪不解,用麻黄汤发汗一一以汗代衄(55)

D)衄血不止,高热不退——寒邪入里化热,热邪内入营血,热迫血妄行的表现。

4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6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由紧而变细提示邪气退)(大则病进小则平)而嗜卧(大邪已退,正气未复)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少阳经受邪)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7太阳与阳明(阳明经表被寒邪所伤的证候。

表现: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

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合病,喘而胸满(肺气不利的表现)者,不可下,宜

麻黄汤。

8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麻黄汤

主之。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烦热)目瞑(头晕目眩),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太阳自解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1)自汗2)自衄3)战汗

9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10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禁例(麻黄九禁:

咽、淋、衄、血、汗、寒、尺脉迟、尺脉微)

1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凡是肺、胃、肾阴虚的人禁发汗)

2淋家(久患淋病的人,下焦湿热内蕴,下焦阴伤),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3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4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5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6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7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8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迟(主营血不足)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

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正气虚)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尺中脉微(阳气虚),此里虚。

须表里实(充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10凡是阴阳气血诸不足,或湿热、毒热、虚热、,内盛,皆慎用麻黄汤。

伤寒兼证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加麻黄而成)主之。

(寒邪在经,经气不利)

2太阳与阳明(经表病)合病者,必自下利(阳明里气不能固护于里所致,提示阳明经表症偏重),葛根汤主之。

3太阳与阳明合病,下不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4太阳中风(伤寒的互词),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寒邪闭表,阳郁

化热,郁热扰心)者,大青龙汤(发汗力最强的方,重用麻黄启闭发汗,轻用石膏兼清里热。

温粉—炒热的米粉)主之,若脉微(微者,薄也)弱,汗出(阳不摄阴)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手足发凉),筋惕肉瞤(全身的肌肉跳动),此为逆也。

(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

治法辛温解表,兼清里热

方药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肢体烦躁不宁,由于弱阳勉强和阳气相争,争而不胜所出现的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邪在表)缓(主湿邪),身不疼,但重(湿邪郁表),乍有轻时(表明湿邪有向里的趋势),无少阴症者(有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发之。

5伤寒表不解,心下(胃脘部)有水气,干呕(水邪犯胃,胃气上逆),发热(外有表邪所致)而咳(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一一咳、喘,咳大量的白色泡沬痰,落盂成水),或渴(水液内停,津液不化所致),或利(水寒邪气浸渍肠道),或噎(水寒邪气阻滞胸中气机),或小便不利(水邪下流膀胱,导致膀胱气化失司),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外有表寒,内有水邪)

治法辛温解表,兼涤化水饮

方药小青龙汤方(不能常用,用三、二服后,用苓桂剂来善后)

药物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干姜、细辛、五味子联合应用)(细辛做汤剂的量应为10――30克,细辛含

有黄樟醚,具有致癌性)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寒气内盛,阳气不运,不能消水)。

小青龙汤主

之。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5个发汗方的不同

麻黄汤一一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汤――发汗解表养阴敛营

适用于外有表寒,内有郁热

适用于外有表寒,内有水饮

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小青龙汤――发汗解表温化水饮太阳表郁轻症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疾(恶寒发热、陈发发作),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说明没有入少阳),清(厕者,清也,段注:

“清,古今字、”在此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指便、排、拉来讲)便欲(欲通续)自可(优宜也),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

为欲愈也;脉微(里阳虚)而恶寒(表阳虚)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麻黄桂枝各半汤。

(证候――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天发作二三次,面赤、身痒)治法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8克芍药5克生姜(切)5克甘草(炙)5克麻黄(去节)各一两5克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2克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未,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

温服

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2服桂枝汤,大汗出(服解表药后汗多伤阳气,邪未除),脉洪大(用发汗解表药鼓动的人体的气血,脉一时性的出现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一日发作

2次,提示病邪轻微)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治法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方药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

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后合为一方。

(上两方现

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

3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宜桂枝二越婢(清里热,发散风水)一汤。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治法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清热除烦)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

以上三方统

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汤一分。

称为小汗方)

4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今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外有表邪),小便不利(尿少。

是邪入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排除废水的功能发生障碍),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病机:

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津液,津液不能输布上承)

治法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稻曰白)饮和服方寸匕(边长1寸约2.3厘米的小勺),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水邪上逆)

5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治法温中化饮通阳利水(胃虚水停证――胃气虚,水停胃中,成因是饮水过多,在患太阳表证的时候。

症候一一心下悸,(胃阳和水邪相博)。

上腹部有振水声、手足厥冷,(水阻

中阳阳不得布)。

与下焦停水的鉴别:

口不渴、小便利。

方药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健脾利水)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温胃、化饮、消水)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三服。

6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少腹部拘急、不舒

服)

7本以下之,故心下痞(心下堵塞胀满不通,是由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所致,后世称为“水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小结:

成因--1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使膀胱气化失司。

2在患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功能低下情况下饮水过多,不能气化,水液内留,阻遏膀胱的气化功能。

主症――膀胱气化不利:

1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出现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

2废水不能外排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

水蓄下焦气机壅遏出现少腹苦里急。

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可见心下痞,后世称“水痞”水邪上逆,胃失和降见渴欲饮水,水如则吐,名曰“水逆”此外还可见身热、脉浮或浮数。

证属外有表邪,内有水饮。

治疗――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太阳蓄血证一一是表邪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所造成的。

阳明发黄证

成因一一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

证候和病机:

小便不利一一湿热互结,湿邪受热邪的牵制而不得下泄。

但头汗出,身无汗一一热邪外越,因受湿邪的牵制而不得越,所以表现身无汗,但头为诸阳之会。

阳热上蒸见但头汗出。

身黄如橘子色――湿热郁蒸体内:

1逼迫脾之本色外露――发黄色,也叫“脾黄说”;2湿热郁蒸体内,阻滞气机,使肝胆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肌肤,发为身黄。

也就是“胆黄说”。

提示热大于湿。

腹满一一湿热阻滞,气机不利。

渴引浆水一一湿热互结,津液不化;或热盛伤津。

心中懊恼——湿热互结,郁热扰心。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伤寒论》的原文

阳明病,无汗(湿热相合,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湿热相合,湿不得下泄),心中懊恼者,身必发黄。

(湿热发黄)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热病用火疗,热盛伤阴,化源不足,汗出无源),而小便不利

者,必发黄。

(热伤营血,营气不布)(热伤营血的发黄)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湿热郁结于血分),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茵陈栀子大黄)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湿热未退,中气已虚时用)(栀子甘草黄柏)伤寒,瘀热在里,和身必黄,麻黄连轺(连翘的根)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发黄兼表证时用)(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姜甘草生梓白皮可用桑白皮(表证明显时用)或茵陈蒿代替)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寒湿发黄――寒湿阻遏气机:

1迫使脾之本色外露;2迫使胆汁入血。

而发黄。

药用:

湿大于寒用茵陈五苓散。

寒大于湿用茵陈理中汤或茵陈四逆汤)

阳明病,脉迟(主中阳不足、阳虚有寒),食难用饱,饱则微烦(湿邪内郁,饮食停滞)头眩(上扰清阳),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

虽下之,腹满(阻滞气机)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经脉血分有热,迫血)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阳明经脉受邪)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

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阳明病,若能食,名为中风(阳邪伤阳明);不能食,名为中寒。

(中阳不足,寒邪伤阳明)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中阳不运,受纳无权),小便不利,(中阳不足,清浊不分)手足濈然汗出(中阳不足,阳不摄阴),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