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513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docx

物流概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

1、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它是物品(物质实体)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移动过程,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二、如何界定“物流”概念中的“物”与“流”?

物流中“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又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

物流中的“流”(物理性运动)限定为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即“位移”。

三、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为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观念(物流的核心是服务)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四)物流系统化观念【系统的四个特征:

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二律背反”性(也称“效益悖反”性)。

(五)精益物流理念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七)联盟与合作理念

(八)绿色物流理念

4、第一利润源泉是降低原材料消耗

第二利润源泉是降低劳务费用

第二利润源泉是改进物流系统

5、物流活动的构成

(一)包装活动

(二)装卸与搬运活动

(三)运输活动

(四)储存活动

(五)流通加工活动

(六)配送活动

(七)物流情报活动(物流信息活动)

6、物流和商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

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料,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有各自的运动规律。

七、物流的作用

主要表现于两方面:

1、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2、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怎么样理解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物流活动(如运输与储存),才能弥补产销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品种上、数量上的各种矛盾,满足消费需要而最终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终是潜在的。

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必须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

第二章

1、制造企业物流及其特征

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特征:

1、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2、物料流转是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

3、企业物流的二律背反性

2、制造企业物流流程

1、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的物流(采购与供应物流)

2、生产阶段的物流(生产物流)

3、销售阶段的物流(销售物流)

4、返品的回收物流

5、废旧物资回收物流

6、废弃物物流

3、流通企业物流分类

(一)批发企业的物流

(二)零售企业的物流

(三)连锁企业物流

(四)配送中心的物流

4、企业物流合理化措施

(一)企业生产设施的合理布局

(二)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

(三)提高物流效率

(四)加强物流管理

(五)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5、城市物流的特征

(1)城市主体的一元性

(2)城市物流以短程物流(配送物流)为主

(3)城市物流是高密集型物流

(4)城市物流具有繁杂性

(5)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

(6)精益化是城市物流的运行模式

6、世界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国际交往——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以及国际政治文化交流。

7、国际物流的特点

1、市场广阔、过程复杂

2、国际物流环境存在差异性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

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

第三章

一、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

二、包装的功能

(一)保护功能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二)方便功能1.方便物资的储存2.方便物资的装卸3.方便运输

(三)促销功能促销功能是促进物资销售的包装功能。

在商业交易中促进物资销售的手段很多,其中包装的装演设计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包装的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是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

促销功能是与商流相关的。

三、包装材料与包装质量密切相关的性能主要包括:

1、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2、包装材料的化学性能

3、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4、包装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

四、包装材料(选择题)

(一)金属包装材料:

镀锡薄板,除有一般薄钢板的优点外,还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档罐容器,如各种饮料罐、食品罐等。

涂料铁,主要用于制作食品罐、盛装各种食品。

铝合金,这种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小包装。

主要特点是隔绝火、气及一般腐蚀性物质的能力强,也可制成航空集装箱等大型包装。

(二)玻璃、陶瓷包装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有很强的隔绝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质地坚硬,密封性能好,但韧性差、脆性大,容易受冲击而破坏。

主要用于包装液体饮料(包括酒)、医药、调味品、化工原料、化工制品(包括腐蚀性的物品)等。

木材制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外包装,经过美化装饰的木材材料,也广泛用于高档商品的小包装。

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板材也用于制作包装箱、桶等。

木材存在易于吸收水分、易于变形开裂、易腐朽、易受白蚁蛀蚀等缺点,再加之受资源限制、价格高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木材在包装中的应用。

(三)常用的包装纸类制品有以下几种:

1)牛皮纸可用做铺衬、内装和外装,可制成纸袋,还可用做瓦楞包装纸的面层,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柔韧性也较好,有一定的抗水性。

2)玻璃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防油纸。

主要用于内装、小包装和盒外、瓶外封闭包装,有装饰、绝潮隔尘等作用3)植物羊皮纸也称硫酸纸。

主要用于带一定装饰性的小包装,如用于包装食品、茶叶、药品等,可在长时间存放中防止货物受潮、干硬、走味。

4)沥青纸、油纸及蜡纸有较强的隔水、隔汽、耐磨的保护性能。

主要用于个装、内装和箱、盒包装内衬,工业品包装中较多采用。

5)板纸6)瓦楞纸板瓦楞纸板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强度性能好,有很好的抗震性及缓冲性,其生产成本也较低,面层又有一种装饰和促销的作用。

7)蜂窝纸板

(四)、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主要有:

(1)聚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也用于制造瓶、桶及包装箱、盒。

其中尤以高压聚乙烯薄膜使用广泛。

聚乙烯薄膜不能透过水分,但能透过氧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很适合蔬菜、水果包装保鲜,也可用于工业品个装和内装。

发泡后的半硬质泡沫塑料用于包装防震

(2)聚丙烯的特点是无毒!

可制成薄膜、瓶、盖及用薄膜扁丝编成包装袋。

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及各种外装包装袋,集装袋等大型袋也采用聚丙烯材料为基层材料

(3)聚苯乙烯主要用作盒、罐、盘等包装容器和热缩性薄膜包装材料。

发泡后的聚苯泡沫塑料用作包装衬垫及内装防震材料。

(4)聚氯乙烯主要用作盒、罐、盘等包装容器和热缩性薄膜包装材料。

发泡后的聚苯泡沫塑料用作包装衬垫及内装防震材料。

(5)钙塑材料可用于制造钙塑瓦楞纸板、钙塑包装桶以及包装盒等。

五、包装标记与包装标志的差别

物资包装标记——是根据物资本身的特征用文字和阿拉伯数字等在包装上标明规定的记号,(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大小尺寸、出厂时间等的说明,是注明商品起运、到达地点和收、发货单位的文字记号,说明商品性质特征、规格、质量、产品批号、生产厂家等内容的标识牌。

包装标志——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资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象的说明。

(.指示标志、危险品标志)

六、产品包装的一般技法

1.对内装物进行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2.对松泡产品进行压缩3.合理选择外包装的形状尺寸4.合理选择内包装(盒)的形状尺寸5.包装外的捆扎;产品包装的特殊技法1.缓冲包装技法(或称防震包装技法)2.防潮包装技法3.防锈包装技法4.防霉包装技法等

七、集装化的概念

集装化也称之为组合化和单元化,它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散装或零星成件物资组合在一起,这样在装卸、保管、运输等物流环节中可作为一个整件进行技术上和业务上处理的包装方式。

八、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是集合包装容器中最主要的形式,亦称“货箱”或“货柜”。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专为周转使用的大型货箱。

它是进行散、杂货及特殊单元组合的大型容器性工具。

ISO对集装箱规定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

(2)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货物,途中无需倒装;

(3)设有供快速的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

(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立方米。

九、集装箱有哪些特点

1、集装箱强度高、保护防护能力强,因而货损小;

2、集装箱具备多种功能,本身还是一个小型的储存仓库。

因此,使用集装箱,可以不再配置仓库、库房;

3、集装箱可以重叠垛放,有利于提高单位地面的储存数量;

4、在几种集装方式中,尤其在散杂货集装方式中,集装箱的集装数量较大;

5、集装箱还具备标准化装备的一系列优点:

如其尺寸、大小、形状有一定规定,便于对装运货物和承运设备作出规划、计划。

以集装箱的标准化为基点,可以在大范围内统一装卸、运输工具,简化装卸工艺,通用性、互换性强。

6、集装箱也有一些重大的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更广的范围中应用:

(1)自重大,因而无效运输、无效装卸的比重大;

(2)箱体本身造价高,在每次物流中分摊由集装箱本身造价所派生的集装箱使用费的成本较高;(3)箱子返空困难,空箱返空造成很大的运力浪费。

十、在集装箱量统计中使用的TEU单位,就是以ISO体系中的1CC型箱(20英尺标箱)为基础的换算单位。

十一、满载的1CC型箱和1AA型箱最多可以堆垛几层:

1CC是8层,1AA是6层。

十二、托盘的概念:

托盘是一种用于机械化装卸、搬运和堆存的集装单元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形式。

托盘既是装卸工具、储存工具,同时还是一种运输工具,还可作为售货工具。

十三、托盘的特点:

1、自重量小2、返空容易3、装盘容易4、能集中一定数量5、保护性较差,露天存放困难

十四、托盘码放的形式:

重叠式码放(见a)纵横交错式码放(见b)旋转交错式码放(见c)正反交错式码放(见d)(图见课件114)

十五、其他形式的集装化:

(一)集装袋

(二)货捆(三)框架(四)罐体集装(五)滑板

第四章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及其特点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有时也称为“输送”。

总之,装卸搬运就是指在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动。

装卸搬运的特点:

(一)装卸搬运作业量大

(二)装卸搬运对象复杂

(三)装卸搬运作业不均衡

(四)装卸搬运对安全性要求高

(五)具有“伴生”性和“起迄”性

(六)具有提供“保障”性和“劳务”性

二、装卸搬运的方法(分类)

(一)按装卸搬运作业对象分

1、单件作业法

2、集装作业法

(1)集装箱作业法(“吊上吊下”法、“滚上滚下”法)

(2)托盘作业法(“叉上叉下”法)

(3)其它集装件作业法(货捆、带有框架者、集装袋和其他网袋等)

(4)“移上移下”法

3、散装作业法(P141)

(1)重力法作业

(2)倾翻法作业

(3)气力输送法

(4)机械作业法

(二)按作业场所分类

(三)按装卸搬运设备作业特点划分

三、了解各种装卸搬运机械

四、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

(一)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二)选择适宜的搬运路线

(三)提高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所谓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的物资,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

所以,在堆放货物时,事先要考虑到物资装卸作业的方便性。

(四)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五)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六)推广组合化装卸

5、集装箱装卸搬运方式

(一)吊装方式在专用集装箱码头前沿一般都配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械;进行船舶的集装箱装卸作业。

集装箱吊装方式按货场上使用的机械类型可分为跨车方式、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方式、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方式和底盘车方式。

(二)滚装方式滚装方式是将集装箱放置在底盘车(挂车)上,由牵引车拖带挂车通过与船艏门、艉门或舷门铰接的跳板,进入船舱,牵引车与挂车脱钩卸货实现装船。

或者将集装箱直接码放在船仓内,船舶到港后,采用叉车和牵引列车驶入船舱,用叉车把集装箱放在挂车上,牵引列车拖带到码头货场,或者仅用叉车通过跳板装卸集装箱。

第五章

考点1.物资的储存和运输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被人们称之为“物流的支柱”。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虽然物资的购、销活动决定了物资的交换关系,但若没有物资的储存和运输,这种交换关系亦不能最终实现。

考点2.储存的概念

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于不论什么原因形成停滞的物资,不论是什么种类的物资,在没有进入生产加工、消费、运输等活动之前,或在这些活动结束之后,总是要存放起来,这就是储存。

库存、储备和储存的本质区别:

①库存明确了停滞的位置,而储备导致的停滞所处的地理位置远比库存广泛得多;可能是仓库中的储备,也可能是其它形式的储备。

②储备是有目的的、能动的、主动的行动;而库存有可能不是有目的的,可能是完全盲目的。

如超储、积压等。

③在一般情况下,储存、储备两个概念是不做区分的。

考点3.储存的地位和作用(正与逆作用)

(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在物流中,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重任,而物流的另一个重任,即改变“物”的时间状态,这部分重任是由储存来承担的。

所以,在物流系统中,运输和储存是并列的两大主要功能要素,称为物流的两根支柱。

(2)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考点4)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时如果没有暂时的停滞(储存)环节,生产过程也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所谓“暂时停滞状态”,这就是储存。

储存作为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中,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物”的停滞,构成了上一步活动和下一步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之间,储存所起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要求一定量的商品(生产资料)不断处在市场上,也就是形成储备。

”“商品停滞要看做是商品出售的必要条件。

”因此,储存和运输非常重要的共性是,它们和生产活动不同,不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不赋予产品以新的使用价值。

它们的作用是只变动了“物”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然而这一变动就能保证生产、流通的正常进行,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

储存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其衔接及调节作用上。

储存的衔接和调节作用又被称为“蓄水池”作用和“调节阀”作用。

(3)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

同一种东西,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值和效用,这就是时间效用。

同种“物”由于时间状态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就会不同。

由于改变了时间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通过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了产出投入比,就称之为“时间效用”。

通过储存,使“物”在效用最高的时间发挥作用,就能充分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在时间上的优化配置。

(4)储存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三利润源”之说,将储存看成是其中主要部分之一,与我们的传统认识是有冲突的。

传统实践和传统认识中,储存作为一种停滞,时时有冲减利润的趋势——在“存”的过程中由于变质、损耗、陈旧而造成使用价值降低,当然必然会影响到利润;各种储存成本支出又必然起到冲减利润的作用;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新产品的出现使库存产品失去了市场,利润更无从谈起。

第一、有了储存保证,就可免除加班赶工,省去了增大成本的加班赶工费;

第二,有了储存保证,就无需紧急采购,不至加大采购成本而冲减利润;

第三,有了储存保证,就能在有利时机进行销售,或在有利时机购进,这当然会增加销售利润,或者减少采购成本;

第四,储存是大量占用资金的一个环节,仓库建设、维护保养、进库出库要大量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储存过程中的各种损失,也是很大的消耗。

逆作用:

有人明确提出,储存中的“库存”是企业的癌症(考点5)主要是因为储存的代价太高,

第一,保管费用增加。

库存会引起仓库建设、仓库管理、仓库工作人员工资和福利等项费用开支增加。

第二,利息及机会损失。

储存物资占用资金所付之利息,以及这部分资金如果用于另外项目的机会损失都是很大的。

第三,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

物资在库存期间可能发生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损失,严重者会失去全部价值及使用价值。

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存货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陈旧损坏,一旦错过最佳的销售期,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跌价损失。

第四,保险费支出。

投保缴纳保险费和保险的时间有关,储存的时间越长,相应的保险费用就越高。

保险费支出在有些国家、地区已达到较高比例。

考点6.仓库的概念:

仓库一般指以库、货场及其他设施、装置为劳动手段的,对商品、货物、物资进行收进、整理、储存、保管和分发等工作的场所。

仓库是储存物资的场所,是物流活动的中转站,是调节物流的中心。

考点7.自有仓库仓储与公共仓储的各自优缺点

自有:

优点:

(1)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

(2)自有仓储具灵活性(设计、布局、专业化)

(3)长期仓储时,自有仓储的成本低于公共仓储(规模效益)

缺点:

(1)局限性(企业一部分资金被长期占用)

(2)投资风险大(成本高,因其专业性而难以出售)

公共:

优点:

(1)企业不需要资本投资(只需支付租金)。

(2)满足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对仓储空间的需求。

(3)使用公共仓储可以避免管理上的困难。

(4)公共仓储的规模效益可以使货主仓储成本的降低。

(5)使用公共仓储时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灵活。

缺点:

(1)企业对公共仓库中的库存难以控制。

(2)增加包装成本。

考点8简述货位的各种布置方式

横列式:

这种布置方式是将货位或货架的长边与主作业通道形成垂直关系的布置方式。

纵列式:

这种布置方式是将货位或货架的长边与主作业通道形成平行关系的布置方式。

纵横式:

这种布置方式是将货位或货架的长边与主作业通道既存在垂直关系,也存在平行关系的布置方式。

(图见第五章PPT62页)

考点9.熟悉了解各种货架。

通用货架主要包括:

层架、层格架、抽屉式货架、柜式货架、U型架、栅架、悬臂架等。

近年来新型货架:

调节式货架、装配式货架、转动式货架、活动货架、高层货架。

(图见第五章PPT82~102页)

考点10了解现代仓储技术。

1、条形码条是ID代码(商品的标识代码)的一种符号,是对ID代码进行自动识别且将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与数据采集的“瓶颈”,为管理库存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为商品条形码(13位)和物流条形码(14位)

2、复合码是由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迭加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新的码制,能够在读取商品的单品识别信息时,获取更多描述商品物流特征的信息

3、由于大量人为因素的介入常常导致仓库管理方面的错误,计算机控制仓库的系统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系统称称作为自动存储与检索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仓库内的指定地点自动存入或运出货物。

这种系统多用于零售业的分销过程中,在制造业可用于工厂的库存管理与验货。

4、EDI是一种在处理商业或行政事务时,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完成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考点11.自动化仓库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

自动化仓库又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等AS/RS。

自动化仓库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崭新的物流技术。

自动化仓库一般是指用货架——托盘系统储存单元化的货物,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或人工控制的巷道式起重设备取送货物的一种新型仓库

特点:

1)能大幅度地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库容;

2)便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仓库出入库频率;

3)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借助于计算机管理能有效地利用仓库贮存能力,便于清点盘货,合理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

4)由于采用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容易地实现先入先出的出入原则,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

也便于防止货物的丢失,减少货损;

5)采用技术化后,能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第六章

1、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

这里的运输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

运输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

运输与搬运的区别

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

搬运则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

二、现代运输方式及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适应性强、运输能力大安全程度高运送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程度小运输成本较低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较低,灵活性强、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长途运输

水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省:

利用天然航道,投资省、劳动生产率高、航速较低:

低速航行所需克服的阻力小,能够节省燃料

航空运输高科技特性、高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平稳、安全。

)、国际性特征、建设周期短,回收快(票价贵)、在物流中占的比重小

管道运输运量大、建设工程比较单一、具有高度的机械化、有利环境保护、适用的局限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管道运输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的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3、中国铁轨的宽度为1.435m

4、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设备设施

五、近海运输包括不同国家的两个港口之间的运输。

如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港口之间的运输都属于近海运输;沿海运输主要是指国内的两个港口之间的运输

六、综合运输的方式

驮车(背)运输方式驮车运输方式是铁路滚装方式的一种,是采用铁路、汽车联合运输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是以载货汽车为核心设备,从发运者处接运货物,完成“门到站”的运输;

到达火车——汽车转运站后,顺火车车尾坡道开上火车,锁住后,由火车车皮驮运汽车货载完成“站到站”运输;至到达站后,再顺序沿车尾坡道开下,直驶至接货人的“门口”。

2、箱车分体方式箱车分体方式采用可与汽车底盘分开的车箱,在火车——汽车转运站,用吊车将车箱起吊,与车体分开,再放到火车车皮上,实现汽车与火车的联运。

这种方式与一般集装箱运输方式类似,在装卸时也采用吊装集装箱的龙门吊。

其区别是,车箱箱体可不按集装箱的标准尺寸,而按火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