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6132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比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正确;

D、溶液中的溶解可能是水,也可能是其他的溶剂,错误。

故选C。

【点睛】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反映的是溶质能否继续溶解,浓溶液与稀溶液反映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牛奶C.米粥D.豆浆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2019届化学模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

A。

3.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一定偏小的操作是(  )

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刻度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

D.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

【来源】【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

量水时俯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6%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B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3℃时,X的溶解度是100g,所以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50%,故C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此温度下相等,D正确。

5.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2.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忽略水分蒸发)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故B错误;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错误;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

t℃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C.t℃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

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年中考三模拟化学试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题给信息可知,甲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错误;

C.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为:

100g×20%+10g=30g,而溶剂的质量是80g,故t℃时,KNO3的溶解度>30g,此选项错误;

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甲物质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D.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增长较缓慢,交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同。

【详解】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4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甲物质,故A不正确;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D、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8.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变化的是(  )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友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答案】B

【解析】

【详解】

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B。

【点睛】

掌握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将酒精加入水中,得到的是溶液

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固体不能溶解

【来源】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三塘铺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得到的是溶液,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分析错误操作对溶质与溶剂的影响,掌握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兴化市适应性训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温后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B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正确;N点在A的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要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温蒸发溶剂或加溶质A的方法,D正确。

故选B。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1.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出:

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60克饱和溶液;t2°C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故选D.

考点:

溶解度及其曲线

13.下列操作能增强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是

A.

B.

C.

D.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3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有关,由于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会增大蔗糖的溶解性,故选B。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

【来源】【区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

B。

15.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所以错误;

B、因为此时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所以错误;

C、因为甲的溶解度在t3℃时大于乙的溶解度,即相等的水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大,所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是正确的;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液都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和溶剂都没改变,所以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错误;

故选C。

1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信息卷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知,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1∶4;故C正确。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17.下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

C.t1℃时,将KNO3和NaNO3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

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网上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知,t1℃时,KNO3溶解度为20g,应得到60g溶液,故正确。

C、由于t1℃时,两者溶解度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

D、由于没有量的限制,无法确定,故D错误。

18.“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

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来源】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安徽版)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第九单元滚动小专题

(一)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答案】C

【解析】

A、通常把室温(20℃)时是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任何温度下都大于10g,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20℃时,碘酸钾的溶解度是7g左右,此温度下,将7g碘酸钾和氯化钠分别放入100g水中就能制的相同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碘酸钾的溶解度,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正确。

故选C。

19.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中如果有水,水是溶剂,此选项错误;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此选项错误;

C.由题给信息,不能判断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25%,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0.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来源】【百强校】2013届贵州省贵阳六中中考化学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0克A,则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克A,即在t1℃时,A的65克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克,故A正确;

B、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由于两者是否处于饱和状态无法确定,所以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

故C错误;

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故D正确;故选C。

21.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温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B正确;t3℃时,等质量的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C错误;t3℃时时X的溶解度比Y的大,即等质量的X、Y溶解时Y需要的溶剂的量更多,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D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曲线

2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C.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推知,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小,直至相等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故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B、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C、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推知,A、B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但是不意味着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错误;D、分别将A、 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A、B的溶解度都逐渐减小,且有交点,故其溶质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小,甚至相等,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固体甲中含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加水的质量甲>乙>丙

D.t2℃时,将甲乙丙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乙>甲>丙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加水的质量:

甲>乙>丙错误;固体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t2℃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乙>甲>丙正确,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详解】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固体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由于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关系是甲>乙>丙,所以所加水的质量:

丙>乙>甲,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还是最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乙>甲>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4.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某瓶双氧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0,则该瓶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1%B.30%C.35.2%D.38.6%

【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同步练习(5)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详解】

方法一

取双氧水溶液100g,设其中的H2O2质量为X,则H2O的质量为100g﹣X

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X氧元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