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16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经典Word文件下载.docx

50

KCl

34.0g

37.0g

40.0g

42.6g

KNO3

31.6g

45.8g

63.9g

85.5g

A.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

D.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试题分析:

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

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确;

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

100%=28.6%,C错误;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D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

 

3.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4.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

x=50g,故A错误;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故B错误;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

D.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D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D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由于t2℃时,Sa>

Sb=Sc,故溶质质量分数a>

b=c;

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

降温到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6.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

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

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A.由图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50g,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但是不知道所配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故此选项错误;

C.因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液质量仍然相等,此选项正确。

D.因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为C。

7.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N<M<P=Q

【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A正确;

B.N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20g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故B错误;

C.M点为80g水中溶解了20克溶质,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添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故C正确;

D.P、Q均是这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故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M与N溶质是相同的而溶剂不同,可判断出N<M,由于温度相同时不饱和溶液最浓,可知它们的关系是:

N<M<P=Q,故D正确;

答案为B。

点睛:

准确理解图像并获取信息是解题关键,此图象是t℃时物质的溶解情况,不能验证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的关系,图中四点的含义分别是N点100g水中溶解20g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M点80g水中溶解20g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P点100g水中溶解40g溶质的饱和溶液;

Q点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可解决此题。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

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曲线图,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都有晶体析出,都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在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将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而通过观察,丙在t3℃时的溶解度要小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故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

C、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故正确。

故选B。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甲乙丙;

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

100%=28.6%,故错误

故选D

10.KNO3和Na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介于20℃-40℃之间

B.5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NaCl

C.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6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14.2g

【解析】A.t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介于20℃-40℃之间,正确;

B.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NaCl,错误;

C.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

D.60℃时,50g水能溶解55gKNO3,20℃,50g水能溶解15.8gKNO3,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0g-15.8g=14.2g,正确。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B.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相等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

A.由图可知,t2℃100g水形成的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B.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不相等,由于甲的溶解度差值大,甲析出晶体比乙多。

故选B

12.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A错误;

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B错误;

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错误;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13.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材料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格与图象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表格比图像更直观体现变化规律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答案】A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可知,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图象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故A错误;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和溶剂影响,故B错误;

C.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29g,氢氧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

D.40℃时,碳酸钠在酒精中难溶,所以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4.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9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92.7g。

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下列的

A.0.1gB.0.2gC.2.7gD.2.0g

【解析】由题意得,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92.7g-90g=2.7g,

Fe+H2SO4=FeSO4+H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

56 

 

56-2

2.7g

=

,解之得:

x=

=0.1g,故选A。

15.如图所示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N的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选项正确;

B、在t1℃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选项正确;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选项错误;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M物质的溶解度减小,N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N的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故D选项正确。

16.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

B.

向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稀释酸性溶液,溶液酸性减弱,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故A不正确;

B、向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立即产生沉淀,故B不正确;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故C正确;

D、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是0,故D不正确。

17.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用20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0.5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

A.1/81B.1/400C.1/820D.1/1681

根据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0.5mL氯化钠溶液即0.5g;

20mL蒸馏水的质量为20g

假设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经过第一次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

再进行第二次洗涤,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1/1681;

18.KNO3和Na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0

80

溶解度S/g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

36.6

37.3

38.4

KNO3>NaCl

C.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20℃-40℃之间,硝酸钾和氯化钾有相同的溶解度,正确;

KNO3>NaCl,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正确;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110g,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溶质是30g;

再降温到20℃,硝酸钾的溶解度31.6g,50g水溶解15.8g,会析出晶体30g-15.8g=14.2g,正确。

19.如图是KNO3和Na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时,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若NaCl中混有少量KN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故A正确;

B、t1℃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表示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故B错误;

C、t2℃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题中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若NaCl中混有少量KNO3,可用的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故D错误。

故选A。

2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l℃,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B.t2℃时,A、B、C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l℃时,将A、B、C各10g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D.取12gA放入t1℃时的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A溶于水时吸热。

【解析】A、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由于A、B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都有晶体析出,但是A受温度影响较大,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而C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无晶体析出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B、t2℃时,由于不知道A、B、C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质量分数是否一定相等,故错误;

C、tl℃时,A的溶解度为10g,即10gA物质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将A、B、C各10g放入50g水中,A不能完全溶解,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错误;

D、tl℃时,A的溶解度为10g,即10gA物质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取12gA放入t1℃时的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了,说明A溶于水时放热,故错误。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

(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

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