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893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docx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

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辅导

一、婴儿感知觉研究的方法

(一)反射法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装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觅食反射、瞳孔反射等。

如果某个刺激就引出相应的无条件反射行为,这说明婴儿能感觉到该刺激,否则就很难判断。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

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的身体可能又会发生新的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例如当婴儿听到b的声音……p的声音……。

如果婴儿产生了去习惯化现象,说明他们能够区分前后两种不同的刺激,如果婴儿对后一个刺激没有任何反应,则说明两个刺激物的差异过于细微,婴儿察觉不到。

婴儿能对各种各样的刺激物表现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因此,这种方法是测量婴儿感觉和知觉能力的有效方法。

图习惯化这一概念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这个婴儿依然睡得很香。

最近有一些研究者利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发现,婴儿若能长时间地注意与前一刺激类似的对象,这些婴儿在后几年的智商测定中得分也较高。

这一发现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研究人员试图利用这种方法增加IQ的可预测性。

(三)视觉偏好法

所谓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更感兴趣。

范茨同时给婴儿出示两个图案,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

结果发现,婴儿喜欢中等复杂水平的某一类图案。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如眼动技术的出现,实验不仅能测量婴儿注视哪一个刺激,而且能精确测量婴儿正在注视哪个地方及怎样从刺激的一个部分扫描到另一部分。

眼动记录不仅有助于确定婴儿在辨别刺激时利用了什么信息,也能够表明刺激的哪些方面引起婴儿注意或在哪些方面婴儿能够维持注意。

(四)诱发电位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然后测量记录婴儿脑电波的变化,确定他们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情况。

测量时,需要在婴儿头上插上数个微电极。

如要测量由视觉引起的脑电波的变化,就将其插在枕叶区;如要测量由听觉引起的脑电波的变化,就将其插在顶叶区。

如果婴儿能觉察到刺激,其脑电波的形状将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表现出诱发电位。

(五)高振幅吮吸

所谓高振幅吮吸法,就是研究者让婴儿吮吸一个里面镶有电路的特殊奶嘴,通过婴儿的吮吸动作,观察他们对被感知环境的反应。

通过婴儿的吮吸动作,观察他们对被感知环境的反应。

当婴儿对某刺激有兴趣时,他们的吮吸频率就会增加;兴趣消失,则吮吸频率和强度恢复到基本值状态。

通过记录孩子吮吸频率的变化,我们能了解孩子对哪些刺激更有兴趣。

对于测量婴儿的感知觉能力发展水平来说,高振幅吮吸法无疑是更加巧妙且应用范围更广的一种方法。

二、婴儿感觉能力的发展

(一)听觉

在新生儿出生之前,他们的听力就已经在发育了。

婴儿更喜欢高频率的声波、高悦耳的音调、动情的声音。

所以妈妈们会不自觉的使用这种高频声波和他们的宝宝说话——因为这样能引起宝宝的兴趣。

婴儿对语言的识别是非常敏感的。

刚出生12小时的新生儿对成人的语言产生明显的同步动作反应。

小的婴儿可以辨别出大量的言语声音之间的细小差别,如“ba”和“ga”、“ma”和“na”等。

两个月的婴儿可以辨别同一个人带有不同情感的语调。

这为他们的语言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视觉

婴儿出生前就能感觉到光的存在了。

但是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很弱。

他们只能看清楚与自己距离20英尺的物体。

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个月里,新生儿的视觉能力稳定地提高。

六个月大的时候,视敏度大约为成人的20%。

两岁时婴儿的视敏度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研究者曾认为,新生儿是看不见颜色的。

但近来有研究者使用习惯化方法研究婴儿的视觉能力,发现新生儿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只是他们在区分蓝色、绿色、黄色以及白色上存在困难。

婴儿对色彩的感觉能力发展得很快。

从两个月开始,婴儿就能从整个光谱中对颜色进行辨别。

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并产生对某种颜色的偏好。

我国学者李忠忱以自己的女儿为被试,从她11个月开始进行追踪研究。

结果表明,11个月的婴儿能准确分辨红、绿、蓝、黄四色;13个月能认识和准确指出红、绿、蓝、黄、白等6种颜色,能听懂六色的名称;16个月开始能说出六色的名称;18个月开始认识紫、棕、橙、粉红、浅绿、浅黄、灰色;24个月能说出15种颜色。

(三)温度觉

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新生儿维持生命的关键,婴儿对冷热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出生才一天的婴儿就能辨别冷和热。

新生儿对低于体温的刺激比对高于体温的刺激更敏感。

当周围的温度突然下降时,他们就会哭叫或增加活动强度以保持身体的热量。

表面看来,温度觉似乎是基本的能力,甚至是人的本能,人类生来就知道东西有冷有热。

但是,从两名儿童的真实经历可以看出,辨别冷热应该是后天学习才懂得的。

这两名儿童本来都是弃婴,一个是法国的男孩维多,一个是美国女孩吉妮,他们自小就在几乎完全不与人接触的环境条件下生活,两个人最严重的问题是语言方面的永久缺陷。

刚被人发现的时候,这两个孩子都有一个怪异的行为特征:

浑然不知冷与热。

例如,维多会直接用手取出放在火上烤的马铃薯,吉妮穿衣服的厚薄完全与天气冷暖无关。

这无疑说明,人类对冷热的体会,含有很强的认知成分,辨别冷热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从出生后通过自己的体验与他人的教导学习而来的。

(四)触觉

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

母体中的胎儿在4—5个月就已经初步建立了触觉反应。

如果抚养者在对婴儿照顾的过程中动作是温柔的,婴儿就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抚养者。

新生儿的口腔触觉十分灵敏,当物体接触嘴唇时,他们就会立刻作出吸吮的反应。

婴儿早期触觉发展迅速。

三个月时增长了通过触觉探索获得环境信息的倾向,五个月时,婴儿的视觉和触觉参与口部探索活动。

总之,触觉是婴儿最初获得外部环境知识的一种方式,这对于婴儿早期的认知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五)痛觉

新生儿是有痛觉的。

即使在分娩时,婴儿对疼痛也很敏感。

刚出生一天的婴儿,在做血液检查时被针刺到手指头也会拼命大哭,剧烈的疼痛还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

由于止痛药品会对婴儿有害,所以在对男婴儿进行包皮环切手术时往往不使用麻醉剂。

因而在做这个手术的时候,婴儿会拼命地大哭大叫,此外,婴儿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的身体反应,比如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手术后等离子皮质醇——生理学的一种应激指标,会比手术前显著增加。

所有这些都表明,婴儿是有痛觉的,我们不应该忽视婴儿的这种感觉,早期强烈的疼痛刺激很可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在对婴儿进行包皮手术或其他侵入性医检时,应有更好的镇痛措施。

婴儿的痛觉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而是会随着行为状态改变的。

婴儿如果在警觉、饥饿、疲劳之类的状态下,对痛觉的反应会比较强烈。

三、婴儿视知觉的发展

(一)图案和形状知觉

范茨用视觉偏爱法发现,婴儿喜欢看中等复杂水平的、清晰的图形。

运动着的、高对比的图案也更容易吸引婴儿的注意力。

在实验中,他给1—15周的婴儿呈现几对模式图,每对模式图在形状和复杂性上都有不同。

结果表明,婴儿看复杂图形的时间超过了看简单图形的时间(见下图4.5)。

图婴儿对不同复杂程度图形的注视时间

(二)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我们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

吉布森精心设计了一种实验情境——视觉悬崖——是在一块较大的玻璃板中央放一块中央活动板。

这样,玻璃板被隔成两侧,在其中一侧玻璃板下面铺一块格子图案的布,而在另一玻璃下面几英尺的地方铺上同样图案的布,这样就会产生悬崖的感觉。

研究者把6.5—14个月的婴儿放在中央活动板上,然后让他们的母亲分别从“悬崖”的两侧招唤婴儿,鼓励婴儿爬过两侧的玻璃板。

深度知觉的获得会使婴儿回避“悬崖”。

坎坡斯和兰格将2—3个月甚至更小的婴儿为被试进行这个实验。

由于这么小的婴儿无法爬行,便采用测量心率的方法,即测定婴儿被脸朝下放在两侧玻璃板上时,心率有无变化。

结果表明,两个月的婴儿已能够观察到深浅两侧的差异,但他们还没有学会惧怕陡峭的悬崖。

(三)视觉恒常性的发展

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例如,一个从远处走来的人,他在远处和走到你面前时,在视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但对观察者来说,却把他们都认为是大小高矮相同的同一个人。

这就是视觉的恒常性。

研究表明,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但他们这种能力的水平还很低。

大小恒常性在婴儿出生后一年内稳步发展,但这种能力要到10—11岁的时候才会完全成熟。

四、婴儿知觉整合能力的发展

知觉整合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例如当你听到某个朋友说话的声音时,能够猜出他是谁。

知觉整合能力实质上涉及到的是各种感觉整合在一起。

在一项有关视觉触觉的一致性研究中,为婴儿戴上一种特殊的眼镜,婴儿透过这种眼镜会看到很多肥皂泡(其实是一种幻觉),而当他们伸手去抓的时候却感觉不到任何东西。

这一研究发现,当婴儿抓不到他们看到的物体时,会很沮丧,甚至哭泣。

这说明,视觉和触觉是相通的,视觉和触觉的不一致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

目前还没有实验证明新生儿具有知觉整合能力,总体来讲,研究者们多认为婴儿的知觉整合能力水平比较低,但这与婴儿各种感觉发展水平不一致有很大关系,如果当婴儿的某两种感觉(如视觉和听觉)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知觉整合表现得更明显。

五、象征功能的发生

婴儿在一周岁以前,通常是通过产生与事件特征相符的图式,对新事件作出反应。

但一周岁之后,他们不再简单地使自己的行动适应客体的物理性,而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客体。

两周岁时,儿童产生了一些新的、常常是别出心裁的使用客体的办法。

最常见的就是儿童玩的“过家家”的游戏。

在游戏中,他们会把一“切”好的草当成可口的早餐,把一个木头当剑等。

这时,说明儿童有了象征的能力,能够产生并接受一个客体和一种跟客体的实际物理特性并不相似的观念之间的任意的联系。

象征能力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12个月左右,儿童会把玩具杯子当作真的杯子一样,用它来喝水,这种活动歪曲客体的程度是十分小的。

到第二年中期,儿童又前进了一步,对客体施以新的作用,他们似乎都有了简单比喻的能力。

例如,他们会把两个仅仅是大小不同的木制球,看成是父母与孩子。

图一旦儿童有了赋予事件及其特征以象征意义的能力,经验的表象就变得广阔了。

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由于新的经验,也有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特殊的变化而产生。

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这些阶段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后一阶段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完成的基础上,各阶段间不能逾越或颠倒发展。

通过这四个阶段,婴儿的试探行动就转化为青少年和成人具体的、符合逻辑的智力行为。

1.感知运动图式

皮亚杰用图式这一术语来描述儿童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心理结构。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感知运动图式是皮亚杰提出的三种智力结构之一。

它是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

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通常在生命的头两年中出现。

重要的感知运动图式包括抓握、抛掷、吸吮、敲击和踢。

拉动系在玩具上的绳子而把远处的玩具拉到自己身边就是感知运动图式的一个例子。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通过两个互为补充的活动实现的,即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图式解释新经验的过程,如8、9个月的儿童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

顺应则是指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刺激的过程,如当儿童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这个玩具是用来推的,那么下次再见到不倒翁时,他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这就是顺应。

同化和顺应处于平衡状态时,认知就提高了。

2.感知运动阶段的各个分阶段

皮亚杰认为婴儿期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婴儿通过外显的行为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

这一阶段是智力的萌芽期,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这个阶段可分为六个小阶段。

(1)反射练习期(0—1个月)

在第一个月中,婴儿主要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外界环境(例如,吸吮、哭叫、活动四肢、跟踪活动的物体和朝向声音的能力)。

图反射练习阶段的婴儿主要以吸吮等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

(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会不断地重复某些动作,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

尽管在这时婴儿具有获得新行为的能力,但这些新的行为是偶然产生的,并且总是涉及婴儿的身体,行动还没有目的。

图初级循环反应阶段的婴儿会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

(3)次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

这时的婴儿也会重复地去做某些动作,但与初级循环反应阶段不同的是,婴儿的动作不仅仅只涉及自己的身体,还涉及对外界环境中物体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他们偶然做一些有趣的或者使人高兴的事情,然后不断地加以重复。

图智慧动作开始萌芽,但动作的目的与手段还未分化

把特殊的可动装置放在2—6个月大的婴儿的童床上。

用一根长绳把婴儿的脚与这个装置连在一起,每当婴儿腿动,这个装置就发出叮当响声并旋转起来。

结果,仅过了几分钟婴儿就开始用力地踢腿了。

这说明婴儿已经学习到了这个动作(CarolynRovee-Collier,1987,1992)。

(4)有目的协调阶段(8—12个月)

在这个分阶段中,有目的的行为变得更加明显。

这一时期的婴儿能用已知的方法来对付新的环境。

但这时还没有新手段的发明与创造,这一时期的婴儿还初步地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种理解并不总是合乎逻辑的,他们常常进行错误的归因,比如认为爸爸出门的原因是他穿上了外衣。

(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

这个阶段的婴儿能发展新的手段,用不同的动作来对付新的事物。

并通过尝试错误,有目的解决问题。

15个月的婴儿,看见一个诱人的玩具滚到沙发底下,就想拿到它。

但由于知道自己手臂不够长,他可能会用一根棒去推这个玩具,即为达到目的而创造一个新的感知运动图式。

(6)心理呈现阶段(18个月—2岁)

这是从感知运动期向前动作时期过渡的阶段,这时期的婴儿已形成对不在物体和过去事件的内部印象。

儿童不必再通过一次次的尝试错误来解决问题,而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思考”。

他们可以想出某个动作的结果,而不用真正地去做这个动作。

例如有一个微微张口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个可以看见的小玩具,儿童先是把盒子翻来覆去地看,或用小手指伸进缝道去拿,但拿不到。

后来儿童完全停止了动作,眼睛看着盒子,嘴巴一张一合。

做了好几次这样的动作后,他突然用手拉开盒子,取得了玩具。

3.感知运动阶段的成就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模仿能力和客体永久性的形成。

(1)模仿

模仿具有适应意义,皮亚杰发现,8—12个月的婴儿开始模仿别人的某些简单的动作。

然而,婴儿的模仿图式是相当不准确的。

如果你做出弯曲和伸直手指的动作,儿童模仿的结果可能是伸开或攥拢整个手掌。

实际上,即使是让婴儿准确地模仿最简单的动作,他们也可能需要进行几天或者数周的练习。

18—24个月的孩子开始“延迟模仿”——即榜样不在场时仍能再现其行为。

皮亚杰认为,较大的儿童能进行延迟模仿,是因为这时他们能建构榜样行为的心理符号或表象,这些符号和表象被储存在记忆中,并且能够在以后提取出来,从而指导婴儿对榜样行为进行再现。

(2)客体永久性

最初的婴儿分不清自我与客体,客体对儿童来说只是忽隐忽现的不稳定的知觉图像,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

8—12个月,婴儿才能充分理解到,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当物体不在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仍然是存在着的,这时他们才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七、婴儿认知发展的新进展

现在许多研究者试图证实皮亚杰关于感知运动发展的研究。

但是,他们的发现表明,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

1.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皮亚杰认为,不足8—12个月大的婴儿是无法理解外部自然世界的重要规律的,也不具有客体永久性的知识。

但伦尼·巴亚尔容在研究中发现,早在三个半月时婴儿就对客体永久性有所了解,这种知识是婴儿遗传基因的一部分,不必像皮亚杰所说的那样进行“建构”。

有研究者对婴儿进行了藏找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们将任务的寻找部分减少到一个行为,即在物体摆放的位置发出声音信号,儿童在听到声音后,可以直接伸手拿黑暗中的物体。

结果表明,甚至六个半月的婴儿也很容易找回物体。

2.心理表征

皮亚杰认为,18个月以前婴儿纯粹以感觉运动方式生活,不能用心理表征描述经历。

其他研究表明:

滞后模仿在婴儿生命的第二个月就开始产生了。

也许婴儿已经用这种方式与大人进行了交流和辨别,只不过大人们没有觉察到而已。

可见,心理表征并不是感觉运动阶段发展的顶点,而是与感觉运动同时发展起来的。

尽管目前很多理论家认为儿童先天具有的知识比皮亚杰设想的多,但他们也认为,除了感知运动发展的早期阶段,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基本上还是符合实际的。

如果将皮亚杰的发现和他的理论所激起的大量新的证据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对婴儿认知发展过程有更深刻、更精确的了解。

八、社会文化环境与早期认知发展

儿童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这会影响他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他认为,社会交往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出:

(1)认知发展发生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影响着认知发展的形式;

(2)儿童的许多重要认知功能是在与父母、老师以及更有能力的同伴的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1.早期认知能力的社会起源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所做的许多真正重要的“发现”都来自于与社会的相互接触。

通过参与更成熟的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儿童逐渐掌握了这些活动,并以在其文化中有意义的方式思维。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此来解释合作对话是如何促进认知发展的。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一个学习者能独立达到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和鼓励下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父母如果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操作,新的认知发展就有可能发生。

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如果父母根据儿童在学习情境中的行为做出相应的指导,在教育孩子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使儿童使用更多的私人语言,那么在要求儿童自己做相同的任务时,他们就能更成功地完成任务。

2.不同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婴儿除了睡眠和吃喝,其他时间基本在游戏中度过。

研究者发现,与婴幼儿独自玩相比,与他人一起玩时,他们会更多地从事象征性游戏。

尤其是和妈妈在一起时,能激起年幼儿童高水平的象征游戏。

而不同文化中,父母所采取的指导形式存在文化差异。

例如,中国儿童更多的是与他的看护人而不是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而爱尔兰裔美国儿童正好与此相反。

阿根庭的母亲比美国母亲更多地参与到20个月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中,但他们却不如美国母亲开展的探索性游戏多。

而在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弟弟妹妹们常由哥哥姐姐来照顾,成人并不花费大量时间与小孩子一起玩。

尽管在游戏风格方面影响儿童发展的文化因素还很多,但协助儿童游戏是很重要的。

人们常把全世界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按相同的方式进行的,但智力也扎根于环境,尤其是文化中。

了解文化信念和科技工具在儿童养育实践中如何影响认知发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发展的过程和指导者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只有把认知发展放在个体发展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九、婴儿智力的发展

(一)婴儿智力测验

较有影响的婴儿智力量表有两个:

一个是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另一个是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1.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这个量表用来测量4周至6岁的婴幼儿发展情况。

该量表主要测量婴幼儿的以下四方面行为:

(1)动作:

既包括身体的姿态、头的平衡、坐、立、爬、走、跑、跳等粗大动作的能力,也包括使用手指这种精细动作的能力,这些运动能力构成了对小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始点。

(2)顺应:

指小儿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以顺应新情境的能力,例如,能够把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分别放到圆洞和方洞里以及探索新事物和新环境等。

(3)言语:

通过观察小儿对别人的讲话看起来能听懂多少,他怎样通过面部表情、姿势、身体动作、牙牙学语,以及最后以讲话来作反应,从而获知他们听、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个人以及与人们的交往:

考察小儿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例如,他们能否自己吃饭,什么时候会笑,看见谁会笑等。

与一般心理测验相比,这种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高,但如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使用,其信度仍然是很高的。

这个量表可以帮助小儿科医生深入地了解儿童行为的发展,从而检验小儿是否有行为异常或神经系统障碍。

2.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该量表是贝利及其同事编制的,适用于2—30个月的婴儿,该量表主要包括三部分:

(1)动作量表:

用以测量婴儿的一些动作技能,如抓木块、扔球、拿杯子喝水等。

(2)心理量表:

用于测量婴儿的适应性行为,包含诸如对视觉和听觉刺激的注意,物品归类寻找被藏起来的玩具,照令行事及模仿等行为。

(3)婴儿行为记录:

评定婴儿的恐惧感、指向性、社会行为、注意广度等反应的等级,偏重于评鉴人格发展的问题。

根据前两项分数,婴儿会得到一个发展商数(DQ),而不是智商分数IQ。

DQ反映的是与同龄婴儿相比,该婴儿的发展状况好还是不好。

该量表已制定了常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有助于了解婴儿的情绪、感觉和神经系统是否有缺陷。

(二)早期环境与智力发展

早期经验会影响日后的智力潜能。

没有人际接触或缺乏刺激都可能妨害孩子的感觉、肌肉运动、情绪和语言的发展。

放在没有装饰的、光秃秃的婴儿床中无人理会的孤儿院婴儿,他们的认知发展很差,如果这种孤立状态持续到两岁,会使孩子落入智能缺陷。

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环境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1.弗林效应

在整个20世纪,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从1940年开始,每过10年,各个国家公民的智商平均增长了3分。

这种智商的持续稳定升高被称为“弗林效应”。

这个名称来自纽西兰心理学家弗林,他是记录智商发展最完备的人。

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么大的增长不可能是进化的结果,因此,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环境。

教育的进步可能在三个方面对提高智商起到了作用:

(1)教育使人们更会应对测验;

(2)教育使人们的知识更加丰富;(3)教育使人们具备了更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

有充分的证据显示,饮食、健康,甚至亲子技巧的进步,都在促进工业化国家中人们智商的提高。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智商的进步在视觉空间技能方面比在语言技能方面显著得多,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是20世纪视觉媒体的急剧蓬勃发展。

2.收养儿童研究

一些研究者对那些离开了不良家庭环境,被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父母领养的孩子进行了智力增长方面的研究。

结果,按照他们生父母的智商水平来估计,这些儿童的绝对智商高出很多(10—20分),而且到青少年期,他们的学业成绩水平也始终稍高于国家常模。

在这个研究中,这些养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智商本身就高于平均水平。

所以,这些儿童智商增高,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抚养者为他们创造了有丰富刺激的家庭环境,从而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

因此,如果父母有热情,喜欢跟儿童进行语言交流,并渴望跟孩子一起活动,会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图充满丰富刺激和亲情的家庭环境大大促进了被收养儿童认知的发展

由此可见,环境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它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智力的发展。

无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划分怎样,家庭中充满刺激的物理环境、父母的鼓励、参与和爱都会预测早期的智商情况。

十、习惯化:

学习和记忆的早期证明

简单的说,习惯化就是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