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393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8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太阳能D.核燃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煤、石油、核燃料会越来越少,有用尽的一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自然界中几乎取之不尽,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C。

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成熟苹果的质量约150g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8m/s

C.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2A

D.初中物理书重约20N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三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一斤,即500g,那么一个苹果的质量接近150g,故A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照明灯功率一般为60W左右,其工作电压为220V,由

计算可得电流约为0.27W,故C不符合题意。

D.初中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00g,其重力约为2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以下成语中的“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1)形影不离;

(2)湖光倒影;(3)毕业合影;(4)立竿见影;

A.

(1)(3)B.

(1)(4)C.

(2)(3)D.

(2)(4)

【答案】B

【解析】

【详解】形影不离与立竿见影中的影是指影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湖光倒影是指湖面上有岸上物体的像,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毕业合影是照相机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有关。

故选B。

4.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夏天,冰柜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壁“流汗”—汽化

C.秋天,草地上出现霜—升华

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液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水,是熔化,故A错误;

B.冰柜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壁会产生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放热液化行成小水珠,故B错误;

C.草地上的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在植物表面凝华形成冰晶,故C错误;

D.人口里呼出的气体温度比空气高,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放热液化行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D正确。

故选D。

5.关于能量及其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一杯水不能自发地使上面的水沸腾而下面的水结成了冰

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冰山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火箭加速上升,其速度变大,高度升高,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机械能也会变大,故B错误;

C.同一杯水力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所以不可能上面的水沸腾,而下面的水结冰,故C正确;

D.陨石在坠落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让热量,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

像。

于是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境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把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由图甲可得,此时像距为15cm,故可以得到

化简可得

此外,由图甲可知,像距为15cm时,物距在窗外,说明此时像距接近一倍焦距,即焦距更靠近15cm,且光路可逆,若物距为15cm时,像的位置应该在窗外,像距超出光具座范围。

选项A图中物距为10cm,此时像距应该超出光具座范围或成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此时物距约为38cm,稍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为25cm,稍小于二倍焦距,满足

和焦距更接近15cm的条件,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若此时光屏上能看到清晰地像,则物距等于像距为20cm,则焦距为10cm,更接近7.5cm,不符合题意;

D.若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地像,则像距为12cm,此时蜡烛应该才窗外,超出光具座范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下列四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情景。

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飞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B.乙图中向两纸中间吹气,两纸向中间靠拢,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C.丙图中小孩用力水平推箱子,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

D.丁图中锤头松了,用力在桌上撞击,锤柄由于惯性,锤头就紧紧套牢锤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应该保持相对静止才能进行对接加油,所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向两纸中间吹气,则中间空气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两侧空气会将两纸压向中间,故B正确;

C.箱子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故C错误;

D.锤头松了,用力在桌上撞击,撞击时锤柄停止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还会向下运动,从而紧紧套牢锤柄,故D错误。

故选B。

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B.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隙较小,故A错误;

B.卢瑟福和他的同事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C错误;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破碎后,裂开的缝隙相对于分子来说距离太大,分子之距离太远,几乎没有作用力;而不是因为分之间的斥力,故D错误。

故选D。

9.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根据实验,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动能

B.每次实验都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目的是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C.让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是为了通过比较距离的大小判断阻力大小

D.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目的就是将其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其到达斜面底部时具有一定的速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每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这样才能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速度相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三种不同材料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其阻力不同,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表面运动,目的是探究小车在不同阻力作用下其速度变化情况,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三组实验显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所以可推测,如果平面足够光滑没有阻力,小车速度永远不变,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

可知,电源电压一定,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A符合要求.

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

可知,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符合要求.

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C符合要求.

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故D不符合要求.

【点睛】认清电路连接方式以及电表的作用是解答的关键.

1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之后,小明又做如下实验,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橡皮膜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其两侧压强相等。

此时左侧盐水密度更大,右侧水深度更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可得,此情况有可能发生,故A符合题意;

B.左右两侧均为水,且水的深度相同,橡皮膜两侧的压强相等,所以橡皮膜不会发生凹凸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D.左侧为水,右侧为盐水,盐水密度更大,但液面深度一样,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橡皮膜右侧盐水压强更大,橡皮膜会被压向左侧,故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象信息可知()

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范围0~1.6A

B.电源电压为7V

C.R0阻值是10Ω

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可达3.0W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就是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范围,由图乙可知,电流变化范围为0.2~1.6A,故A错误;

BC.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为零时,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电压表示数为零,设电源电压为U,则有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2A,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为7V,此时滑动变阻器最大值

电源电压

联立解得电源电压为8V,定值电阻R0=5Ω,故B、C错误;

D.当电流为0.8A时,电压表示数为4V,此时滑动变阻器功率为

此时功率大于3W,所以R的功率可以达到3W,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声音是由_____产生的,我们平常交谈时,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到人耳。

当用手机与对方交谈时,手机接收____波来传递信息.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

【答案】

(1).振动

(2).空气(3).电磁(4).3×108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平常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

[3]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和接收信息的。

[4]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即光速,为3×108m/s。

14.生活处处有物理.以汽车为例:

(1)发动机采用以水为主要成分的冷却液来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__较大;

(2)车内放入某种清香剂,很快就会闻到它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

(3)汽车轮胎的外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

(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1).比热容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4).做功

【解析】

【详解】

(1)[1]发动机冷却液主要成分为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2)[2]车内很快能闻到放入的清香剂是因为清香剂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车内空气中。

(3)[3]汽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

(4)[4]汽车发动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该冲程燃料燃烧后,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15.“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

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_______的作用;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瞬间________的缘故;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__的缘故.

【答案】

(1).引力

(2).大气压(3).凝固(4).静电

【解析】

【详解】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光滑铅块压在一起就能“粘”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吸盘式挂衣钩用力挤压在墙上时,吸盘内空气被挤压出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紧紧地吸在墙上,所以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成冰,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穿着的化纤衣服“粘”毛绒是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

16.如图,一重为0.5N的鸡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仍沉在水底,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上浮,上浮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0.5N(选填“>”、“=”或“<”);最终静止时,鸡蛋排开盐水的重力_______0.5N(选填“>”、“=”或“<”)。

【答案】

(1).变大

(2).>(3).=

【解析】

【详解】[1]鸡蛋沉在水底,当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仍沉在水底,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为向水中加盐,盐水的密度会比水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

[2]当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即F浮=G=0.5N;

[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最终静止时排开盐水的重力G排=F浮=0.5N。

17.工人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和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则: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___N。

(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12m,作用在绳上的拉力为500N时,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运送建材的重力是_______N,此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答案】

(1).50%

(2).400(3).200(4).600(5).60%.

【解析】

【详解】

(1)[1]建材质量为40kg,其重力为

由图乙得,当建材重力为400N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2]此时机械效率

解得G动=400N。

(2)[3]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两段,则该滑轮组可以省一半的力,建材向上提升了12m,则绳子段移动的距离为24m,拉力功率

[4]滑轮组省一半的力,所以

解得

[5]此时的机械效率为

18.某电热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当此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用时8分钟可将额定容量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从20℃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___J.此电热水壶的效率为___________%.(c水=4.2×103J/(kg·℃))

型号

WS-1217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200W

额定容量

1.2L

 

【答案】

(1).4.032×105

(2).5.76×105(3).70

【解析】

【详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1.2L水的质量是1.2kg

[2]消耗电能

[3]电热水壶的效率

19.光伏发电技术已走向许多百姓家,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时,控制信号将S1闭合,S2断开,蓄电池充电,当控制信号将S2闭合后,向外供电。

(1)以光伏发电为电源的路灯,若其电源的输出电压为36V,电流为0.5A,则输出功率是_______W。

(2)某户光伏发电板,总功率为1600W,其一天的发电量是_______kW·h。

(一天有效光照时间按5小时计算)

(3)光伏发电站发的电用于灌溉农田,可将低处河水抽到高处灌溉渠中,若高低落差为30m,抽水机的效率为60%,则每度电可抽取河水_______kg。

【答案】

(1).18

(2).8(3).7.2×103

【解析】

详解】

(1)[1]输出功率

(2)[2]发电量为

(3)[3]抽水效率为60%,则每度电能利用的电能为

设可抽取河水质量为m,抽取河水即是克服河水重力做功

解得m=7.2×103kg。

三、解答题

20.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2)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标出电源的“+”“-”极,在磁感线上标出磁场方向。

()

(3)在图中,物体A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

【答案】

(1).

(2).

(3).

【解析】

【详解】

(1)[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先要做出物体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点

,再连接

两点即为AB所成的像,因为是虚像,所以需要用虚线表示。

如图所示

(2)[2]通电螺线管左侧为北极,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方向指向北极,测其他四指方向为电流方向,故螺线管面向我们的一侧电流是由下至上的,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流向负极,故虚线框内左侧为电源负极,右侧为电源正极;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方向是由北极指向南极。

如图所示

(3)[3]物体A以一定速度冲上斜面,物体A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垂直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因为斜面光滑,所以物体与斜面之间没有摩擦。

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将光屏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若发现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干电池高0.06m,把干电池放在镜前50c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m;当干电池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不能

(2).虚(3).0.5(4).不变

【解析】

【详解】

(1)[1][2]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为虚像。

(2)[3][4]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也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着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22.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简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②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③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由图③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g;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____kg/m3。

(3)小明回家后,想了解家里买的金属纪念品是什么材料。

他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纪念品的质量是267g。

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纪念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所示。

则纪念品的密度是____g/cm3。

【答案】

(1).③①②

(2).81.4(3).1.1×103(4).8.9

【解析】

【详解】

(1)[1]正确步骤应该先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然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故正确顺序为③①②。

(2)[2]盘中砝码总质量为80g,游码示数为1.4g,故烧杯和液体总质量为81.4g。

[3]步骤①中倒出液体的体积为40mL,步骤②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7.4g,根据密度公式可得

(3)[4]用细线固定饰品浸入水中后,饰品所受浮力等于烧杯对电子秤增加的压力,电子秤增加了30g,即压力增加了0.3N,所以根据浮力公式可得

解得

,即饰品的体积为

,饰品质量为267g,由密度公式可得

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两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从A到B方案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图C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

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C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

【答案】

(1).摩擦力

(2).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对卡片的拉力(3).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4).用剪刀从上向下把卡片剪开,同时观察卡片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解析】

【详解】

(1)[1]从木块变成小车,视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2]卡片重力极小,远远小于钩码的质量。

(3)[3]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则两侧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此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4)[4]将卡片从中间快速剪开,一分为二,此时两侧拉力作用于不同物体上,观察此时卡片能否保持平衡。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下列几个探究实例中,采用了与这种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

A.探究磁场时,通过在磁体放铁屑观察现象,引入“磁感线”

B.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C.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2)小球推动木块,最后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可知小球的动能与_______有关。

(3)若斜槽光滑,小球从斜槽顶端由静止滚到斜槽底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被推动的距离

(2).B、C(3).速度(4).不变

【解析】

【详解】

(1)[1][2]小球消耗动能对木块做功,所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可转换为观察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此方法为转换法。

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这两个实验也利用了转换法。

(2)[3]甲乙两次实验小球质量相同,但到达平面

速度不同,最终推动木块的距离也不同,说明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3)[4]斜槽光滑,小球从斜槽下滑过程中仅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机械能不变。

25.如图甲是小明安装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小明把电动机、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串联起来,接通电路,线圈转动起来。

(1)直流电动机原理与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图工作原理相同。

(2)当小明将蹄形磁体的两极对调,或者改变_______________,线圈的转动方向都改变。

(3)小明将滑动变阻器换成小灯泡,开始小明先抓住转轴不让电动机转动,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

亮度;接着放开转轴让电动机转动,观察到小灯泡的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