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440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南县发展规划.docx

思南县发展规划

CompanyDocumentnumber:

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思南县发展规划

思南县“十一五”规划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总体实现温饱生活的关键阶段。

《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总体规划;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的大环境下编制的规划。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十一五”规划,对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是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地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要求,认真研究“十一五”期间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发展重点,按照县委、政府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通过调查研究和相关重点课题研究,汲取其它研究成果的精华,广泛征求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召开各种专题会议,深入分析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机遇,充分把握县情,以中共思南县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关于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的决定》为依据组织编制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及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图和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制定发展政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和执行国家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第一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县委、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使全县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经济实力显着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全县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比预期好。

随着“能源电力工业、小城镇建设、畜牧产业化、苦丁茶和中药材生产”五大产业的全面推进,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计划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比“九五”期间增长3倍,年均增长%;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计划9%);地方财政收入8005万元,年均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之内;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平均在4%以内。

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实施“畜牧产业化、苦丁茶和中药材生产”等三大工程,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

调整为:

(“十五”计划为60:

20:

20)。

以“政府推动”、“公司牵动”、“股份联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69个,扶持养殖户2500余户;200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亿元,占农业总产值亿元的比重达到%;发展苦丁茶1040亩,中药材14800亩。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已达到万吨,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能源工业、建材业、复合肥工业、化工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商业贸易、餐饮、金融、通讯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松凤公路(思南段)59公里已基本完工,思南至石阡65公里三级油路改造工程全面动工,“十五”期间,完成了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公里,其中:

省道2条公里;县道3条公里;通村公路66条公里。

全县通村公路通车率从2000年%提高到70%。

新建了思南港码头、汽车安全检测站、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之一的思林水电站(装机100万千瓦,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前期工程进展顺利,实现大江截流。

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十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430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恢复灌溉面积万亩;新建及改造蓄水池2110座万立方米,新建提水站8站,架设输电线路公里,安装输水管道公里,解决万人/万头人畜饮水困难及万亩抗旱应急用水。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

新建防洪堤公里。

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农村用电户电表改造15万户。

实施小水电站产权制度改革和电力体制划转,新建一批小水电开发项目。

通过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天保林工程,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区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比重增加到%,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着,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8400万元,改扩建校舍万平方米,新建了70所学校远程教育接收站。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高中阶段教育取得新进展。

科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逐步提高。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设施和农村卫生设施进一步加强。

全县“五苗”接种率已达到80%以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甲级卫生室覆盖率达到%。

投资8000多万元,修建了移动基站74个,发展了VPMN网,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乡乡通移动电话,全县移动用户已达到3万户,联通用户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万户,小灵通用户1万户,宽带用户万户。

全县交换机总容量达30592门,实现乡乡通程控电话。

完成了336个行政村通讯设施建设,建设了农村无线固定电话接入网、车载电话、传输光纤化、数字、数据宽带网、数据自动监测为一体的现代通信网络。

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万人左右(计划控制在65万人以内);2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了有线电视转播系统,平均收视28套节目。

广播覆盖率已提高到85%,电视覆盖率提高到95%。

成功举办了中国·思南土家花灯艺术节和思南中学百年校庆。

双拥工作成效显着,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

建成了国家基本站大气地面监测系统、9个乡镇雨量观测点、2个自动气象站,开通了“12121”气象信息自动查询系统。

县档案馆达到了贵州省二级标准,68个县直机关单位和27乡镇档案分别达到了等级标准;体育、新闻、档案、统计、农业区划、残疾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不断推进依法治县,完成了“四五”普法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突出,荣获全省“平安工程创建模范县”称号。

五、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推进了国有企业、农村税费、政府机构、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7900户,比“九五”期末增长%,从业人员10810人;私营企业98户,比“九五”期末增长%。

注册资金已达5661万元。

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引进资金4亿元,引资项目59个,启动民间投资取得新进展。

六、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通过实施县城防洪堤工程、中山街改造、中和街改造、中和广场、人武部搬迁、青少年活动中心、县医院门诊大楼、传染病业务用房和思中综合大楼、教学楼、科技大楼、思南师范图书馆和大礼堂、县法院审判大楼、县检察院技侦楼、县城金丰市场、民族贸易商场、塘头商业大街和许家坝步行街、许家坝镇政府搬迁、瓮溪镇新街、易地扶贫搬迁(东华、张家寨、邵家桥等)及城区亮化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城镇建设项目,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塘头、许家坝、张家寨、东华、瓮溪、大坝场等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200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城镇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提高。

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均生产总值为2651元,比“九五”期末增长%,年均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00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6元,年均增长%,恩格尔系数为54%;扶贫开发成效显着,“十五”期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000年万人减少到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2000年万人降到万人,全县贫困人口为万人。

创建了五所村级扶贫开发学校。

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积极进展,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城镇就业效果较为明显,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第二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总体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二是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工程性缺水形势仍较为严峻;三是“三农”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人口多,部分群众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四是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科技、经济和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五是财源建设步伐不快;六是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行政、经济体制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地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二是必须从县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作为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观念、体制和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五是必须坚持县委、政府的集体领导,四大班子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全县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用事业凝聚人心,以创新推动发展,靠实干谋求振兴;六是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四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有利环境和良好机遇

一、有利环境

(一)从全国来看,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提出:

本世纪头二十年,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多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我县实现“十一五”时期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从省内来看,中共贵州省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

2010年全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力争2020年总体上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明确,振奋人心。

(三)从县内来看,“十五”计划的目标完成,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其次我县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此外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愿望十分强烈,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围绕构建乌江中下游“三个中心”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和顽强拼搏,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良好机遇

(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

一是给本县发展能源电力工业,带来了机遇;二是给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石漠化治理)带来了机遇;三是给实施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机遇;四是加强以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为主的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带来了机遇。

(二)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带来的机遇。

国家将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随着需求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将使思南经济发展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地区产业加快转移和经济技术合作带来的机遇。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民待遇原则的施行,为思南县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产业转移,发展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宽裕的环境和双赢的市场前景。

(四)新阶段扶贫开发带来的机遇。

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由于思南县已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资金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本县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将会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思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坚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加速经济发展,快速提升经济总量,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力争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教育发展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电力工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城镇经济、劳务经济等五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初步形成;注重生态效益和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人均享有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三、基本原则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富民兴思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二)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努力使全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全区水平,而且经济效益有新的突破。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落实“五个统筹”,要更加注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坚决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使对外开放向多层次、宽领域和纵深方向发展,激活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要素。

(五)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把加快发展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既要有较高的目标和要求,同时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把依靠自身力量与积极争取国家、省、地和各方面支持结合起来,整合内外部力量,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七)坚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

(八)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九)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发展目标

(一)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

加快全县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7000元;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特色经济体系;努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更趋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全县人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生活水平迈进。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力争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力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5%,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逐步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乡水资源供给和安全保障体系、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初步建成乌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改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增收幅度和农村人口粮食平均占有水平,解决现有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使思南成为乌江中下游的水陆交通枢纽、电力能源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生态畜牧业大县的格局基本形成。

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指标:

2010年生产总值亿元(2004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方程法),“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20亿元,五年累计100亿元;促进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员10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水平范围内。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指标: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着成效,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

37:

20;在第一产业内农林牧渔结构达到:

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8%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

贫困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显着提高。

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

在巩固提高初等教育基础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科技应用能力显着提高,公共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主要卫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

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左右,总人口控制在67万人以内;稳定提高造林质量,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以上,城镇绿化率提高到25%以上;石漠化治理取得进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指标:

进一步充实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十一五”期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初步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待遇,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

安全生产主要预期指标:

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内,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二、发展重点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重点,结合县情,“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一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即以公路、电力、通信、城镇供水及其它设施;二是农林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即以退耕还林和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染治理;三是科技教育,即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科技应用,广泛推广实用技术。

继续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五是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调整经济结构,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努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

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六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城镇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七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节主要任务

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多渠道融资的路子,努力增加投入,切实加快公路、供水、城镇污水、城镇生活垃圾及洼地排涝、水利设施、生态环境、通信等建设。

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完善。

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逐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结合资源特点,着重培植和发展能源电力工业、畜牧产业化、小城镇建设、中药材、大蒜、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三、加大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力度

“十一五”期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以“以工代赈”、产业开发、生态建设、国际项目、移民搬迁、机关定点、对口帮扶和小额信贷等模式,推进整村扶贫开发。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抓好各项生态工程建设。

继续坚持把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结合起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四、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学,积极抓好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

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五、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加强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内外资金,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经济建设速度。

六、扩大就业途径,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农村发展自营型、联营型、扩散型、承包型等家庭工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鼓励自主择业,实行多种形式再就业。

继续实施扶贫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林、药、大蒜、茶、果、蔬菜、畜牧业和家庭副业,建立农村咨询信息服务网络,特别是办好远程教育站,引导农民进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思南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院落、和谐单位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构建和谐思南。

第三章继续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按照“一高、二桥、三通、十站场、八码头”的交通发展建设思路,把我县建设成为铜仁地区水陆交通枢纽。

积极争取思南乌江二桥工程建设,抓紧建成岩头河大桥。

在“十一五”期间,争取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思南—遵义—毕节—六盘水)思南段开工建设,做好重庆南川—广西北海高速公路穿越思南的立项建设工作。

同时以经济路、旅游路、电源点路连接重点镇的跨区域公路为重点,基本形成连接重点城镇、主要工矿区和旅游目的地公路网络。

力争完成思南县城—兴隆—石阡、许家坝—长坝、塘头—文家店—本庄(石阡)、张家寨—亭子坝、张家寨—胡家湾、大河坝—思林、青杠坡—杨家坳通乡油路工程,营半(印江)—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