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943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

长虹路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航空模型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了解原理

   飞机分几个基本部分,每一部分有蛇年作用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模型,请学生结合模型分析它的结构特征。

老师与同学一起分析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机身、机翼和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各部分的作用:

   机身:

固定连接机翼

   机翼:

为飞机飞行提供向上的升力

   尾翼:

操纵飞机仰俯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2、打开部件,了解基本的作用。

    并能区分各自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有以下问题:

   部件是否完整,,

   安装需要注意的事项

各成员之间的讨论与分工协作。

 3、安装完成;

活动效果:

通过测量分析图形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试飞调试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制作机翼:

(1)制作翼型:

在距前缘25mm处弯折一下,使它向上凸起6mm。

具体做法:

先在折痕处的机翼下面用铅笔压一条印,然后沿此线弯折。

(2)制作上反角:

2、制作尾翼:

将吹塑纸按图示尺寸裁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3、制作机身:

按图示将机翼翼台与机身杆粘接在一起(要求:

翼台前端面距机身杆前端面60mm)。

4、穿尾钩:

按图示将套材中的尾钩开口向后,用老虎钳将尾钩小心地钉入机身杆(距机头前端240mm处),再用细而轻的线绑上三、四圈,滴上一滴速凝胶水,固定好尾钩。

5、粘接尾翼:

用双面胶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分别粘接在机身杆后部。

6、粘接机翼

7、组装机头:

按图示将套材中的机头组件制作成下图形状,即铁丝由后向前穿入螺旋桨,在前面6mm处弯折成90度角,正好嵌入螺旋桨中心的凹槽里(注意螺旋桨有凹槽的朝前),最后插入机身头部。

8、安装动力橡筋: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动力模型飞机的飞行原理。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制作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机翼的制作:

按图纸的尺寸将机翼上反角线、机翼折叠线、翼尖后掠前掠线画好;画好后用美工刀把翼尖三角形的后掠前掠刻好;两边上反角处沿前缘至机翼折叠线用刀刻开;

将机翼两边的上反角向上折起,高度约45毫米,用裁下的边料简两个5х25х25毫米的三角形,贴在一张20х60毫米大小的即时贴上,再镶嵌于图3所示的缺口上。

在机翼折叠线后贴上2毫米宽的双面胶,把1х2х220毫米桐木条粘在上面,以加强既要翼的强度。

2、尾翼的制作:

按图纸尺寸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外形画好并用刀刻出来即可。

3、机身和翼台的制作:

按图纸所示,把翼台加工成形,用双面胶粘在100х2х4毫米桐木条上,再用自行车气门芯做的橡筋圈固定在机身木杆上。

把钢丝尾钩钉入机身,用棉线捆扎一下,再点上一点502胶水固定住。

4、总装:

在机翼翼台上贴上双面胶,把机翼粘在上面,注意机翼两边要相等,也不能粘歪;同时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也粘在机身尾部,检查一下水平尾翼要平衡,垂直尾翼要垂直,不能粘斜。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飞行原理。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橡筋动力滑翔机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学习重心对于飞机升空的作用,并且知道一些找重心的方法。

学习如何正确安装滑翔机的机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直升机的挡板纸,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如何调节好螺旋桨叶片的角度,发挥作用。

学习橡筋的安装及调节,旋转橡筋使飞机升空。

实践制作橡筋动力滑翔机。

制作橡筋动力直升机。

调试飞机,并使之升空。

评价初级:

完成制作,而且飞机可以升空。

(合格)

中级:

会调试飞机,发挥飞机的最佳性能。

(良好)

高级:

能尽量增加飞机的留空时间—超过60秒。

(优秀)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橡筋动力滑翔机的原理。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风力小车模型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制作过程:

用30×6×4(毫米)木条二根做前架,100×6×4(毫米)木条一根做车身。

将前轮架与车身粘牢。

找3个棋子作轮子。

用大头针穿过前轮架和前轮并固定住,前轮的中心孔要略大于大头针,使轮子能灵活转动。

再找一根自行车辐条,穿过车身的后端固定,将两个轮子装上,与前轮一样,后轮也能灵活转动。

找一根塑料管剪成小段,分别套在两个后轮的左右,使后轮不能左右移动。

用竹丝作桅杆,剪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作帆。

将帆用透明胶纸粘在桅杆上。

在车身上钻个小孔,插入桅杆。

风力小车就完成了。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风力小车模型的原理。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简易直升飞机制作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材料

竹丝一根、薄竹片一根,桐木条一根,易拉罐、大头针、橡筋圈、薄纸。

2、制作方法

用易拉罐皮按图8-4(a)剪出两片桨叶、一个机头架和一个垫片。

并按图中要求打好扎。

将机头架弯成图8-4(b)形状。

(本章图中未标明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将竹丝磨光滑做桨柄,用刀片将竹丝两端割开25毫米,然后插入两片桨叶,并涂上胶水。

将大头针弯成图8-4(c)形状做橡筋钩,然后将桨柄、橡筋钩、垫片、机头架等组装在一起。

将薄竹片粘在机身上,上面留出25毫米,然后将薄纸糊在竹片和机身上。

将两根橡筋圈接起来,套入橡筋钩里,简易直升机就做成了。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简易直升飞机的原理。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模型基础知识介绍

(一)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介绍模型发展的历史

二、中学生模型活动和小制作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立志为我国的航空、航海、车辆及科技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我们的祖先在航空、航海、车辆等方面的发明和创造,对人类世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2.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3.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发展智力

三、中学生模型活动和小制作的特点

1.多样性、

2.趣味性

3.实践性

4.探索性

5.竞争性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了模型发展的历史。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模型基础知识介绍

(二)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

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航空模型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

在于它在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活动效果:

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模型基础知识介绍(三)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航空模型是探索飞行奥秘的工具

人类自古以来就幻想着飞行。

昆虫、岛禽、风吹起树叶和上升的炊烟,都曾引起过人类飞行的遐想。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记载着后羿的妻子嫦娥偷食了长生药而飞上月宫的美妙故事。

这反映了古人对飞行的追求和向往。

在载人的航空器出现之前,人类就创造了许多能飞的航空摸型。

不断地探索着飞行的奥秘。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制作出能飞的木鸟模型。

《韩非子》记载着: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宋朝李昉等人编的《太平御宽》中也有“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翩,腹中施机,能飞数里”的记载。

另外,还制作出种类繁多的孔明灯、风筝和竹蜻艇等。

唐代以后,我国的风筝传到国外,在世界上流传开来。

西方有人用风筝敢飞行试验,探索制造飞机的可能。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作者,他们的飞机在1908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

他们就是先用大风筝进行种种试,然后制造出滑翔机,解决了升降,平衡,转弯等问题,最后才把飞机制造成功的。

在飞机发明之前,航空模型具有强烈的探索性质,在飞机发明之后,航空模型仍然是研究航空科学的必要工具。

每一种新飞机的试制,都要先在风洞里用模型进行试验,甚至连航天飞机这样先进的航天器,也要经过模型试验阶段,取得必要的数据,才能获得成功。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了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模型飞机的组成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

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了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5、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6、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关于航模的一些基本问题

1、升力和阻力  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2、平飞  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

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

维持平飞的条件是:

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

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

活动效果:

学生知道了一些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和关于航模的一些基本问题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航模飞机制作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飞机的起源、分类以及飞机的飞行原理,总结讲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2.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无动力式飞机模型。

3.指导试飞:

学生制作完毕后,集体到固定场地试飞,检验劳动成果。

指导试飞

做好了一架飞机后,应该知道如何去调整它,使它变得更完美。

首先,观察垂直尾翼,看是否跟大机翼的一条中线对齐。

如果还没对齐,就应动脑筋去修理。

修理好后,再找重心。

要是头太重了,就把大机翼往前移;头过于轻了,就把大机翼往后移。

待移好后,去试飞一下,看看轻重。

重新调好重心后,接着就要再去试飞一下,观察它的飞行姿势怎么样,如果飞行姿势不好的话。

就得再花一点儿工夫去调整水平尾翼。

调好后再飞一下,飞行姿势要是很平稳了,一架飞机就制成了。

4.分组调试:

学生制作的飞机不能保证每架都能有很好的飞行效果。

针对出现问题的飞机,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讨论,分析问题的来源,然后进行调试,使飞机达到最佳的飞行效果。

5.总结心得:

项目结束之后,学生坐在一起谈谈个人的收获、心得。

活动效果:

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在了解飞机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之前,还要认识空气流动的特性,即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电动模型飞机的制作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出示:

电动模型飞机

提问: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架什么模型飞机?

(电动模型飞机)

介绍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电动模型飞机的制作及飞行调整。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架模型飞机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板书课题,学生观察模型

随学生答问,板书模型各部分名称:

机翼、尾翼、机头、机身、起落架、电动机、螺旋桨

二、深入

这架电动模型飞机,看似简单、容易飞行,但按照竞赛要求飞直线距离,就有相当的难度。

怎样才能让它飞得又直又远呢?

我们一起来进行探讨。

(自由回答)

归纳(四个条件):

1、较小的阻力;

2、良好的安定性;

3、均衡持久的动力;

4、做工精良的模型飞机。

活动效果:

学生了解了电动模型各部分名称:

机翼、尾翼、机头、机身、起落架、电动机、螺旋桨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电动模型飞机飞行调整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1、利用美工刀和砂皮板,将各零部件多余的边角毛刺处理掉,使模型外表面整洁光滑,这样,才能减小飞行阻力。

注意采用单向打磨法(示范)。

2、飞行安定性与上反角、尾力臂及模型左右对称性有关,还和各部件的平整度有关。

(解释上反角、尾力臂定义)

3、均衡持久的动力,必须有相对平稳的电压电流和优质的螺旋桨匹配完成。

在这里,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电池的放电特性。

展示:

干电池、镍镉电池放电曲线图

讲解:

干电池放电随时间延长,电压、电流逐步下降。

镍镉电池在开始放电的瞬间,电压、电流峰值猛然下降,之后会有一个较长的平台期。

本模型使用的是镍镉电池。

螺旋桨依靠电机驱动,把空气排向后方,产生动力,推动飞机前进。

4、模型制作的方法、过程:

(1)细看说明书,辨别各部件的上下左右方向。

(2)打磨加工零件的边角。

(3)加大上反角(粘贴三角形发泡塑料)

(4)最为关键的一步——精密对接。

提问:

上反角加大后,机翼对接缝隙变大,如何解决?

活动效果:

学生学会了调整电动飞机模型。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手工制作——航模飞机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讲解制作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制作方法。

1.将纸样上的图形沿边缘线刻下。

2.将B沿折线折成机翼,将中间粘口处刻开,再将纸样上面两个小三角剪下粘在中间的粘口处,如图1使机翼两部分形成一定角度。

板书:

将B折成机翼

3.将图C按折线折好,宽的粘在木筷的三分之一处,如图2,然后将粘口粘合。

板书:

将C折好,粘合

4.将图B折成后机翼同图C上部分张开的双翅相粘合。

活动效果:

了解了飞机的发展史和制作过程,自己有了一个航模飞机。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遥控直升机开机说明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如果是20g以下的小飞机,可以在室内飞行,但需确保周围没有易碎的物品,且有3-5米的足够空间提供给直升机能在空中盘悬。

如果是大的直升机,最好到室外选择一个空旷的场地20-50米的空地或草坪进行飞行。

选好场地后,将飞机平稳的放在地面上,就可以起飞了。

遥控器正确装入电池后,先打开遥控器上的开关,再打开机身上的开关。

起飞时:

如果是红外线控制,需用红外发射器对着飞机;如果是无线控制,遥控器上的天线需装好,并全部拉出。

打开电源开关后,机身和遥控器上都会有电源指示灯亮。

 

活动效果:

学生会打开遥控飞机,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遥控直升机试飞说明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飞行中切记遥控器的动力手柄不能一推到顶,须慢慢向上推,保证飞机能正常飞起,最好能在1.5-2米高的空中悬停。

方向手柄,根据飞机飞行方向,向相反的方向轻轻点动,以此来修正飞机的飞行方向。

需要停止飞行时,不可马上松开手柄,需将动力手柄慢慢向下拉,选择合适的场地,让飞机缓缓降落。

虽然飞机设计时,具有一定的抗摔性能,但多次或高距离跌落,同样会对飞机功能操成较大影响。

在对飞机进行充电时,务必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千万不可对电池进行反充或过充,充电时,请不要保持电池无人看管。

活动效果:

学生学会了遥控飞机的试飞。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遥控飞机的原理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飞机设计原理比较简单,主机翼提供提升力,整体平衡让飞机重心靠前,依靠惯性前进。

通过尾部螺旋桨转向提供左右转向的动力2通道的飞机是不能向后飞行的.不能悬空。

大两通飞机对操控技术要求相对高一点,需要更多精力和时间练习,使用前请仔细看好说明书,再使用!

前进后退是依靠尾巴上的螺旋桨转向提供飞机前倾后倾力来实

活动效果:

学生知道了遥控飞机的飞行原理。

《航模小组》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年级

五、六

指导教师

孙桂荣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活动过程

活动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