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670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氧化铝的两性概念的建立

2、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教学过程[引入]:

以宝石引入,讲解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板书]:

铝的重要化合物

1、铝的氧化物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

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

铝单质表层有致密的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分析]:

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

Al2O3+6HCl==2AlCl3+3H2O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2NaOH==2NaAlO2+H2O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概念引入]:

两性氧化物

[板书]:

两性氧化物:

能与酸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思考]:

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2、铝的氢氧化物

[启发引入]:

氧化铝难溶于水,那么该如何来制备氢氧化铝呢?

[板书]:

氢氧化铝的制备

[分组讨论

可选择实验药品:

硫酸铝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

⑴硫酸铝溶液、氨水⑵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

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板书]:

(由电脑展示)

化学方程式: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小结]:

1、实验室用硫酸铝和氨水配制少量氢氧化铝。

2、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如氨水)。

 

[板书]:

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探究]:

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

沉淀溶解[板书]:

(由电脑展示)

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引导分析]:

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也能溶解于强酸。

[概念引入]:

两性氢氧化物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小结]: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思考]:

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

[练习]: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⑤AlCl3⑥CuO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D.全部

[小结]:

引出“铝三角”关系图

 

[用途]:

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⑵可用来净水。

常用明矾来净水。

[阅读思考]:

为什么铝盐具有净水作用?

(课本第59页)

[课后探究]:

鉴定明矾中含有铝离子。

四、作业:

课本71页11题

[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两性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二、氢氧化铝:

1、制备: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2、性质: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第三章《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3、氧化铝的两性概念的建立

4、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二、铝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

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

铝单质表层有致密的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2.化学性质:

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

Al2O3+6HCl==2AlCl3+3H2O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2NaOH==2NaAlO2+H2O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思考]:

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3、铝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铝的制备

[分组讨论]

可选择实验药品:

硫酸铝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

⑴硫酸铝溶液、氨水⑵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

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化学方程式: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2.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探究]:

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

沉淀溶解

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小结]: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练习]: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c)

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⑤AlCl3⑥CuO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D.全部

[小结]:

引出“铝三角”关系图

 

[用途]:

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⑵可用来净水。

常用明矾来净水。

[阅读思考]:

为什么铝盐具有净水作用?

(课本第59页)

[课后探究]:

鉴定明矾中含有铝离子。

四、作业:

课本71页11题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镁的应用及提取说课教案苏教版必修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镁的提取及应用》,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苏教版)中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二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完成我今天的说课。

您的聆听是对我的指导,您的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镁的提取及应用”是继学生学习了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典型的非金属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后,学习的另一种从海水中获得的典型金属元素。

本节课仍沿袭了以海水资源为背景,通过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一过程为知识主线,在“工业生产——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线索下,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依托实验探究方法,探讨了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法;海水综合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相关镁的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同时,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化学科学密不可分,从中体会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环境保护和经济观念带来的效益,形成学好化学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生活的学习目标。

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既有沿袭又有转换,从横纵方面加深学生对典型非金属元素和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突破学生以往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和立体性,也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非金属与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知识体系引线,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教材处理

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从海水中提取镁”和“镁的性质”两部分,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为“从海水中提取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海水资源的特点和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层层深入探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流程。

由于之前学生在有关金属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思路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将“镁的性质”学习设计为暗线,穿插在“从海水中提取镁”这条明线中,并通过“发现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理解以及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的认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镁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海水中镁的含量、镁的存在形式;

(2)通过对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的讨论,理解工业生产中海水提镁的原理与过程;

(3)了解镁的物理性质、掌握镁的化学性质、熟悉镁的原子结构,形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问题探究、合作讨论,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学的知识,在讨论中步步深入,层层揭示问题的答案,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方法;

(3)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重温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进一步获得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4)体验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探讨如何从海水得到镁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理解工业生产中海水提镁的原理与过程同时增强了利润意识和环保意识;

(3)感受、鉴赏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流程、镁的化学性质、更进一步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这一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流程。

二、说学法

高一年龄段学生特点:

比较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海水中获取卤素及金属钠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已初步具备了认识物质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将其运用到海水中提取镁、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中,一则方法迁移的学习方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二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掌握新知识的乐趣,有助于镁的性质学习。

但是,对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却比较生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创设情境、采用探究实验等方法使问题更加直观化,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说教法

采用“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从生活实际引课,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联想、实验、讨论、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问题,层层推进,获得新知。

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问题、实验、讨论、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获取和建构新知识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我将通过下列环节组织教学:

【问题导学】“第一架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但有谁知道它在空中停留了多久?

”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并使学生认识到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进而切入主题。

“镁如此重要,人类如何获得金属镁?

”“镁在海水中是以镁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在工业上提取镁是否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

”“工业上制取镁的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问题串。

使学生因“猜想”继而紧张,继而沉思,这样的过程易于促使学生产生联想、迁移,从而激活思维,主动参与。

【交流讨论】组织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金属钠的制取方法及金属冶炼方法,并组织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联系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得出三种方法: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活动探究】镁在海水中主要是以MgCl2的形式存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获得它?

请你作为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设计师,设计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后,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探究向海水中加碱实现镁离子从海水中提取出来。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向模拟海水中加入NaOH没有明显现象,提出疑问,再找方法解决。

学生可以体验到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

在海水中加碱,一定要是NaOH溶液吗?

实际生产中选择何种碱比较经济?

可否综合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石灰乳?

如何由贝壳制得石灰乳?

围绕一个一个细小的问题串成问题链,层层深入探讨,从生产实际出发,考虑生产成本,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

【观察思考】在得到Mg(OH)2沉淀后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分歧比较大,把我们已知的电解法、热还原法以及热分解法都用上了,那么究竟哪个方法更加合理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镁具有怎样性质。

联系金属钠,分析镁的核外电子排布,学生已经知道了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这时,我会提出一个问题镁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根据学生的猜想,我会做演示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插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要求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书写镁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时,我会引导学生从产物的颜色入手推测产物。

接着提问学生金属镁着火能否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如果是金属钠着火了呢?

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吗?

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回顾、复习、渗透金属性递变规律的思想,学习类比方法的应用。

【实验探究】我将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镁与盐酸、冷水、热水的反应。

探究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并掌握镁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学生在书写反应方程式时,我要求他们同时写出离子方程式,巩固前面学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交流讨论】学生学习了镁的化学性质,这时我马上提出一个问题,从一系列的实验中,请大家总结镁的物理性质及镁的用途,镁除了用于国防工业,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从化学到生活,学以致用。

【新旧对比】学生讨论归纳镁和钠的化学性质的异同点,归纳对比,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为后序学习元素周期律作好铺垫。

【交流讨论】认识了镁的性质,下面我们再来重新探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案上的优劣。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案2不行,接着我提出问题,那么究竟是前者金属的制备原理正确,还是后者镁与水、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正确呢?

为什么?

其他方案合理吗?

这时投影出常见镁的化合物的熔点。

学生可能会得出方案3也不行。

因为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现在不仅要熔化还要令其分解可能就需要更高的温度,所以不可取。

最终学生得出方案1是较为合理的工业上提取镁的工艺流程。

通过这个过程,降低难度,分解难点,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在这里我会追加一个问题,在电解时产生的Cl2怎么处理?

建立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思想。

【知识回归与持续学习】学生回顾思考完成框图,思路图结课形成知识网。

布置作业,强化、升华知识,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五、板书设计

镁的提取及应用

一、

从海水中提取镁

方案1:

MgCl2Mg(OH)2MgCl3Mg

方案2:

MgCl2Mg(OH)2MgOMg

方案3:

MgCl2Mg(OH)2MgOMg

二、镁的化学性质

1、在空气中燃烧:

2Mg+O22MgO2Mg+CO22MgO+C

3Mg+N2点燃Mg3N2

2、与酸反应: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3、与水反应:

Mg+2H2OMg(OH)2↓+H2↑

三、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质软、密度小。

四、镁在生活中的用途:

(1)制合金

(2)信号弹、焰火(3)制耐火材料

五、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