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360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 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3.2.1钠的重要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xx·南昌高一检测)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为很多气体的干燥剂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 D

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

A.最后溶液变蓝色

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

C.溶液仍为紫色

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而酸碱之间的反应较快。

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首先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O2,H2O2部分分解生成O2,生成的NaO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由于H2O2有强氧化性,会慢慢将有机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最后溶液变为无色。

【答案】 B

3.(xx·唐山高一检测)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答案】 D

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Na+

B.一定含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

【解析】 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观察钾的焰色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光的干扰,该实验中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一定含Na+,不能确定是否含K+。

【答案】 B

5.(xx·天水高一检测)现加热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gB.4.58g

C.4.16gD.4.41g

【解析】 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分解,只有碳酸氢钠分解,设混合物中含有xgNaHCO3,则

2NaHCO3

Na2CO3+CO2↑+H2O  Δm

2×84g               62g

xg                 0.31g

解之得:

x=0.84,

所以m(Na2CO3)=5g-m(NaHCO3)

=5g-0.84g=4.16g。

【答案】 C

6.(双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

2Na+H2O===2Na++OH-+H2↑

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H2O

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

HCO

+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

+OH-===CO

+H2O

【解析】 A项,氢原子不守恒,电荷也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B项,氧化钠的化学式不能拆;C、D项,碳酸氢钠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符合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答案】 CD

7.(xx·吉林高一检测)下列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稀盐酸把铂丝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

【答案】 D

8.(xx·大庆高一检测)将9.58gNa2CO3·10H2O与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c(Na+)=1mol·L-1。

再取同质量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A.5.30gB.7.78g

C.6.72gD.6g

【解析】 溶液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而同质量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由钠元素守恒可知所得固体是0.05mol的碳酸钠,故其质量是0.05mol×106g·mol-1=5.30g。

【答案】 A

9.(xx·西宁高一检测)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排出气体,固体残留物不可能是(  )

A.NaOH和Na2CO3

B.Na2O2、NaOH和Na2CO3

C.NaOH

D.Na2CO3

【解析】 发生反应原理:

2NaHCO3

Na2CO3+H2O+CO2↑,2CO2+2Na2O2===2Na2CO3+O2,2H2O(g)+2Na2O2===4NaOH+O2,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混合物的受热,实际上就是Na2O2与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要注意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成后,Na2O2再与H2O(g)反应,若过氧化钠很少,只与二氧化碳反应,则固体只有碳酸钠;若过氧化钠又与水发生反应,则固体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过氧化钠很多,即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后还有过氧化钠剩余,则固体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固体不可能只有氢氧化钠,故选C。

【答案】 C

10.(xx·昆明高一检测)ag纯净的碳酸钠和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相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别和盐酸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时,混合物放出的CO2多

C.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碱性大

D.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Na+的物质的量大

【解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发生:

CO

+2H+===CO2↑+H2O,HCO

+H+===CO2↑+H2O,等质量时,碳酸钠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2mol,如全部为碳酸氢钠,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分别和盐酸反应时,ag纯净的碳酸钠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2mol,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2mol之间,则碳酸钠消耗的盐酸多,A错误;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时,ag纯净的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mol,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介于

mol~

mol之间,则混合物放出的CO2多,B正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比较,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大,C错误;ag纯净的碳酸钠含Na+的物质的量为

×2mol,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含N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mol之间,则碳酸钠含Na+的物质的量多,故D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11.(10分)(xx·西安高一期末)淡黄色固体X和气体A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X的名称________,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氧化钠 CO2

(2)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

2Na+O2

Na2O2 O2

(3)Ca2++CO

===CaCO3↓ CaCO3+2H+===Ca2++H2O+CO2↑

12.(10分)“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只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

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分析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烧杯A、B中:

开始加热时两烧杯中均有_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烧杯A中________,烧杯B中________。

②两支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先________(填“撤去导气管”或“移去酒精灯”)。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结合化学方程式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气体受热膨胀,所以一开始加热,A、B烧杯中均有气泡逸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小试管内有水珠,说明NaHCO3分解,同时烧杯B溶液变浑浊,而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

(2)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防止倒吸。

(3)从图示可以看出NaHCO3受热分解了,而Na2CO3受热没有分解,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答案】 

(1)①气泡冒出 无明显变化 出现白色浑浊

②大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2)撤去导气管

(3)NaHCO3的热稳定性不如Na2CO3的强,2NaHCO3

Na2CO3+CO2↑+H2O

13.(10分)(xx·新题调研)将3.9gNa2O2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

回答: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该反应中所消耗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反应后的溶液配成10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 

(1)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设反应生成的氧气、消耗的水、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

2H2O+2Na2O2===4NaOH+O2↑,

2mol2mol4mol1mol

b0.05molca

解得:

a=0.025mol b=0.05mol c=0.1mol

所以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025mol×22.4L·mol-1=0.56L。

(2)该反应中所消耗的水的质量为

0.05mol×18g·mol-1=0.9g。

(3)将反应后的溶液配成10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1L=0.1mol·L-1。

【答案】 

(1)0.56

(2)0.9

(3)0.1mol·L-1

14.(10分)(xx·经典习题选萃)把ag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bg。

(1)尚未分解的NaHCO3质量为________g。

(2)生成的Na2CO3,质量为________g。

(3)当b为________g时,表明NaHCO3完全分解。

【解析】 本题采用差量法。

设已经分解的NaH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y

2NaHCO3

Na2CO3+CO2↑+H2O↑  Δm

2×84     106           62

x       y          (a-b)g

解得x=

g

y=

(a-b)g,即分解的NaHCO3为

g,尚未分解的NaHCO3为

g=

g

若NaHCO3完全分解,则b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168     106

a      b

b=

g=

g

【答案】 

(1)

 

(2)

(a-b) (3)

15.(10分)(xx·湖南浏阳检测)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的CO2有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mL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设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y

2NaHCO3

Na2CO3+H2O+CO2↑

2×84g    106g    22.4L

x       y     1.12L

x=8.4g y=5.3g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19g-8.4g=10.6g

(2)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0.5mol/L。

【答案】 

(1)10.6g 

(2)0.5mol/L

 

2019-2020年高中化学3.2.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新课标

【温故知新】

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

则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②该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是多少?

Fe+2H+=Fe2++H2↑     2Al+6H+=2Al3++H2↑

2Al+2OH-+2H2O=2AlO2-+3H2↑

3:

4

【课堂生成】

从该题反馈出学生掌握方程式情况很不理想,也说明课堂提问方程式的必要性!

【课堂研讨】

【课堂生成】

1.(观察、思考)在试管里加入10mL0.5mol/LAl2(SO4)3溶液,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有何现象产生?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Al2(SO4)3+3NH3·H2O=2Al(OH)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课堂生成】

2.(观察、思考)在试管里加入10mL1mol/LAlCl3溶液,逐滴滴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有何现象产生?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逐渐增多,又逐渐减少,最后沉淀消失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Al3++4OH-=AlO2-+2H2O

【课堂生成】

3.(自学、思考)什么是两性氢氧化物?

能否用Al2O3与水直接反应制取Al(OH)3?

能否用Al(OH)3直接制取Al2O3?

若不能,请说明原因;若能,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思考、讨论)若由Al2(SO4)3溶液制备Al(OH)3,你还需要哪些药品?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若由NaAlO2溶液制备Al(OH)3,你还需要哪些药品?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需要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需要CO2:

2AlO2-+CO2+3H2O=2Al(OH)3↓+CO32-

     AlO2-+CO2+2H2O=Al(OH)3↓+HCO3-

【课堂生成】

重点分析为什么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用CO2而不用稀盐酸。

5.(自学、思考)请你写出明矾的化学式与电离方程式,并说明明矾为什么可以作为净水剂?

KAl(SO4)2·H2OKAl(SO4)2=K++Al3++2SO42-

【课堂生成】

 

【课堂生成】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时作业本》P131的试题。

2.完成下列图形结合试题

①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直到过量。

现象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试在右边画出生成的沉淀量与加入试剂的量的关系的图像

(简称画图像,下同)

②向MgCl2和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过量,

现象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试在右边画出图像

③向HCl、MgCl2和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过量,

现象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试在右边画出图像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直到过量,

现象为:

                     ;

离子方程式为:

                  ;试在右边画出图像

⑤向NaOH和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直到过量,

现象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试在右边画出图像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在100mL1mol·L-1AlCl3溶液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得到3.9g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是

A.150mLB.200mLC.300mLD.350mL

4.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3B.2∶3C.1∶4D.2∶7

5.有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1000mL、2mol/L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金属钠的质量为

A.46gB.23gC.4.6gD.69g

6.用稀硫酸,氢氧化钠,铝为原料制取Al(OH)3可通过不同的途径

甲:

Al→ Al2(SO4)3→Al(OH)3乙:

Al→NaAlO2→Al(OH)3

丙:

}→Al(OH)3     若要制得等量的Al(OH)3则

A.乙消耗的原料最少B.三者消耗的原料相同

C.丙消耗的原料最少D.甲乙消耗的原料相同

7.在100mLbmol/LAlCl3溶液中加入100mLamol/LNaOH溶液。

①当a≤3b时,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为a/30mol;

②当a、b满足a≥4b条件时,无沉淀生成;

③当a、b满足3b<a<4b条件时,a增大,沉淀量减少,此时生成沉淀7.8(4b-a)g。

8.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当SO42-的浓度为0.20mol/L时,加入等体积的0.20mol/L的K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为 0.225 mol/L。

【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学生提前预习,课堂边演示实验边分析的方法。

实际需要3课时才能完成,第1课时把内容全部结束,课下学生练习方程式,下一课时课堂提问,以便更好地学习第2课时的内容;第2课时学习铝的图像专题,采用边练习边分析后总结的方法,结合课件学习铝的有关图像,让学生有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第3课时为习题课,主要分析化学方程式及图像在习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简单的守恒思想。

3课时完成后,学生掌握方程式的情况基本满意,能达到最初设计的课标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