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740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医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笔记.docx

《中医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笔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笔记.docx

中医笔记

中医学笔记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②《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

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③《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④《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 六经辨证;《金匮要略》 脏腑辨证。

《伤寒杂病论》确立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共载经典方剂323首,又为中医方剂之祖。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晋、隋、唐时期

《脉经》:

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典。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刘河间)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和)倡“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三法—攻邪派。

     

李   杲(李东垣),强调“胃气”的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治以滋阴降火—养阴派。

   

(3)明、清时期 

《本草纲目》,由明代李时珍所著。

共52卷,约190万字,全书载药1892种,绘图1000余幅,收集方剂11096首,分为16纲62类。

(4)近代和现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倡导中西结合。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2.恒动观念

3.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

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

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

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第2章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1、阴阳学说 

(1)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

比如白天阳盛,而夜间阴盛。

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阴气渐长,阳气渐衰,即阴长阳消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的事物可发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就内脏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就五脏而言,心、肺为阳;肝、肾、脾为阴。

 

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维持“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

1)阴阳偏胜 

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

 

2)阴阳偏衰 

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某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处于低水平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

有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4)阴阳转化

临床上不同的病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能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重”和“极”都是转化的必备条件。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

二、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 生长、柔和、曲直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温热、上升 

  3)土的特性;土爰( yuán )稼穑(sè) 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 沉降、肃杀  、收敛   

5)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4)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1)五行的相生 

  a.含义: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b.相生顺序:

木→火→土→金→水→木   c.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   

2)五行的相克 

  a.含义: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顺序:

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c.相克之间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a.生中有制:

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b.制中有生:

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4)相乘、相侮

a.五行的相乘 相乘即相克太过。

 

 b.五行相侮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及相互关系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病理传变(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母虚累子 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到子脏。

 子病犯母、子盗母气 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到母脏 

2)、相克关系病理传变(相乘与相悔) 

相乘:

克制太过(所不胜的力量太强;所胜的力量太弱;两方面同时存在)     

相侮:

不能相克(所不胜的力量太弱;所胜的力量太强;两方面同时存在) 

3. 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原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

适用于肾阴亏虚而肝阴不足,以致肝阳偏亢病变。

 

培土生金法(补养脾肺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气虚弱的病变。

 

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

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病变。

 

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病变。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抑木抚土法

培土制水法

泄南补北法

第3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 概论 

一、藏象、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象”指内脏表现于外生理病理征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自然界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

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

“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胆既为六腑之一,也为奇恒之腑 .

共同生理特点 :

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机能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

 

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①心行血:

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

②心生血:

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

 

2.心藏神 

(1)人体之神的概念 

①广义之神: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②狭义之神:

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2)心藏神的概念 

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2)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与夏气相通应 

二、肺 

肺位最高位,故称“华盖”  相傅之官  五脏之中,唯肺通过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易被外邪侵犯,不耐寒热,故又有“肺为娇脏”之称。

  

(1)主要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气体交换)和主一身之气(机体动力)两个方面。

 

2.通调水道 

肺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2)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在窍为鼻,上通于喉 3.在志为忧(悲) 

4.在液为涕 5.与秋气相通应 

3、脾   

脾,《内经》谓之“仓廪之官”。

脾是五脏中极其重要的内脏,取决于它的运化功能,后人谓之“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1)主要生理机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包括: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2.主升清 

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与输布,是脾运动功能的表现形式:

  气机升降                   

脾主升——升清   胃主降——降浊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3.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原理:

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主肌肉、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肝  “将军之官”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2)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1)主要生理机能

 1.主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精的生理作用:

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作用。

 

肾中精气充盈,促使一种叫“天癸”的物质产生,这种物质关系到人生殖机能的盛衰。

 

天葵:

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

(古人认为肾属水,癸在天干中也属水,故谓之“天癸”),古人通过观察,认为可抓住“男精”“女血”二方面认识“天癸”。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2.开窍为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与冬气相通应 

第3节      六腑

 一、胆  

古人称胆为“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

 主要生理机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

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胃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受纳、腐热水谷 

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

 

2.“胃气”是生命之本。

“胃气”即脾胃生理功能的概括,即能纳、能运、能化。

 

(二)生理特性

1.胃主通降,以降为顺 2.喜润恶燥 

三、小肠 

主要生理机能:

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小肠可吸收水精“小肠主液”,将多余之水液渗入膀胱“小肠主小便”,故其与水液代谢也有密切关系。

 

四、大肠 

主要生理机能:

主传化糟粕 

大肠将食物残渣中剩余的水分再吸收,形成有形之粪便——变化,“大肠主津”。

 《内经》谓之“传导之官”。

 

五、膀胱 

主要生理机能:

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一)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是气升降出入的道路。

  通行水液  “决渎之官”。

 

(2)三焦的部位划分为各自功能特点 

上焦  部位:

膈以上的胸部,含心、肺两脏 

 功能:

上焦如雾—宣发布散水谷精气以营养全身

 中焦  部位:

膈以下、脐上的腹部,含脾胃、肝胆 

功能:

中焦如沤—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    

下焦  部位:

膈以下的部位,含大、小肠、肾与膀胱       

功能:

下焦如渎——排泄糟粕和尿液              

          

第4节   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

 

主要生理机能

 1.主宰生命活动 

2.主司精神活动  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

 

3.主司感觉和运动 

以心为主,五脏皆与脑有关,又以心、肝、肾为主。

 

 心为君主——主神明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常,又有利于肝气的升发。

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

两者协调平衡,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

 

2.病理上 

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

如肝火犯肺证等。

 

(二)肺与肾 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1.在水液代谢方面 

肺主通调水道—水之上源;肾主水液—水之下源。

相互为用,保证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2.在呼吸运动方面 

肺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气之主;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气之根。

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

 

(三)肝与肾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液相关等三个方面。

(四)脾与肾

主要表现在后天先天和水液代谢两方面。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脾肾两虚)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一、 精 

精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与生俱来。

即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

脾气运化,变饮食水谷为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2.濡养 3.生髓化血 4.化气养神 5.促进生长发育 

二、气 

气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元气、宗气)  

(2)温煦作用  气,具有气化生热、温暖的作用(人体阳气) 

(三)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四)防御作用  气,护卫肌肤、抵御外邪(人体正气) 

(五) 固摄作用   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控制统摄作用,以防其无故流。

        

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标志。

 

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 

《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2.宗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

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3.营气 

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4.卫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三、血 

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的运行 

(一)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总结:

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津液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与液的区别

 津 液 

性状 清轻稀薄,流动性大重浊粘稠,流动性小 

分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入于脉 灌注于关节、孔窍和脑髓等处 

作用 滋润肌肉、充养皮肤 滑利关节、濡养孔窍、补益脑髓 

属 性 属          阳 属       阴

津液的输布 

1、脾主升清 

2、肺气宣降,肺主行水 

3、肾主水 

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5、三焦通行水液,为输布津液的道路。

 

“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故言津血同源。

 

第四章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

六淫 

六淫(又称为“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一)外感性 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

所致疾病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相对季节性。

所致疾病,又称之为“时令病”(简称为“时病”)。

 

(3)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区域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发病特点。

 

(4)环境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和环境密切相关。

(五)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六)转化性 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四季皆有。

 

性质和致病特征 :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 

性质和致病特征 :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4)寒性清澈

(三)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

 

性质和致病特征 :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