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笔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688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兽医笔记.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兽医笔记.doc

《中兽医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笔记.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兽医笔记.doc

中兽医学

ChineseTraditionalVeterinarymedicine

绪论

一、中兽医的基本概念

中兽医学即传统兽医学,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征的,由其理、法、方、药、针灸和病证防治技术等部分组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中兽医学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指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而不是单纯从局部变化着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思想方法。

整体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家畜机体的整体性

中兽医认为,家畜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主体,通过经络联接而成的有机整体。

家畜各项生理活动的完成,都必须在保持畜体的完整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一旦家畜机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家畜就会发生疾病。

2.畜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畜体与外界环境必须协调统一,家畜机体才能保持健康;而当这种协调统一的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常与外界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指运用中兽医的诊断方法,对家畜复杂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证候,并根据不同的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亦称为辨证施治。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前后两个步骤,即“辨证”和“施治”。

1.证:

又称为证候,是家畜疾病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机体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在医学和兽医学上的应用,它是用以说明畜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指导临床用辨证及病证防治的理论根据。

第一节阴阳学说

划分事物的阴阳,要注意条件和相对性,不能绝对化。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交感相错

2.阴阳的对立制约(斗争)

3.阴阳的互根互用(依存)

4.阴阳的消长平衡

5.阴阳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

即能屈能伸的意思。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木。

2.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

即炎热、向上的意思。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

3.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

即种植和收获谷物的意思。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土。

4.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

即具有形变作用的意思。

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金。

5.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

即滋润、下行的意思。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

(二)五行的归类配属:

见表1-1。

表1-1五行归类配属表

动物机体

五行

自然界

五脏

五腑

五体

五窍

五脉

五液

五方

五季

五色

五气

五化

五味

小肠

肌肉

长夏

湿

大肠

皮毛

西

膀胱

心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性质,故心属火;

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属木;

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

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作用,故肺属金;

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肾属水。

五行的相互关系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顺序:

木→火→土→金→水→木。

相生的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顺序:

木→土→水→火→金→木。

相克的关系,又可称为“所胜”和“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

(3)五行相乘:

木→土→水→火→金→木

(4)五行相侮:

相克

相克

相乘

相侮

图1-1五行相乘、相侮的形成

(3)母子相及:

指在病理状态下,五行之中互为母子关系的各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母病及子:

指母行异常,影响到子行,结果是母子二行都出现异常。

母脏(或腑)的疾病波及到子脏(或腑),引起子脏(或腑)的疾病。

如脾病传肺。

母病及子的顺序与相生的顺序相同。

子病犯母:

指子行异常,影响到母行,结果也是母子二行都出现异常。

子脏(或腑)的疾病传入母脏(或腑),引起母脏(或腑)的疾病。

如脾病传心。

子病犯母的顺序与相生的顺序相反。

三、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一)生理方面

主要用来解释畜体脏腑的功能及各脏腑的相互联系。

五行学说将畜体的五脏归属五行,用五行的特性来说明脏器的功能及生理活动的特性;并用五行的特性来解释畜体机能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用五行之间的相互联系(生克关系)来解释畜体各脏腑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病理方面

主要是用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等四种情况来说明脏腑疾病的传变规律。

(1)相乘为病:

一脏(或腑)的疾病导致所克之脏(或腑)的疾病。

如肝病传脾。

(2)相侮为病:

一脏(或腑)的疾病导致所不胜之脏(或腑)的疾病。

如脾病传肝。

(3)母病及子:

母脏(或腑)的疾病波及到子脏(或腑),引起子脏(或腑)的疾病。

如脾病传肺。

(4)子病犯母:

子脏(或腑)的疾病传入母脏/腑,引起母脏/腑的疾病。

如脾病传心。

五行学说还可以用来说明症状出现的前因后果、也可以用来诊断和判断预后。

一般说来,母病及子传变的疾病病情较轻,子病犯母传变的疾病病情较重;相乘传变的疾病病情较重,而相侮传变的疾病病情较轻。

(三)在诊断方面

运用五行归类配属的关系,根据脏腑有病时出现的不同色泽、声音、形态脉色等方面的变化,对疾病进行诊断。

如《元亨疗马集》的“察色应症”,以及《安骥集·清浊五脏论》的“肝病传于南方火,父母相见必相生;心属南非丙丁火,心病传脾祸未生……”等,都是根据五行学说来诊断和预后。

(四)在治疗方面

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根据疾病的不同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治疗。

如相乘传变的疾病,采用“抑强”的方法来治疗;相侮传变的疾病,采用“扶弱”的方法来治疗;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传变的疾病,其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三、阴阳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及其评价

(一)相互关系

一般在分析整个机体的问题及对外感热病进行诊断时,多用阴阳学说;而在分析局部具体问题及对内伤杂病进行诊断时,多用五行学说。

第二章脏腑学说

第一节概述

一、脏腑学说的基本概念

1.脏腑:

即机体的五脏六腑,也包括奇恒之腑;是机体一切内脏器官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五脏:

即心、肝、脾、肺、肾。

五脏的总的功能是贮藏精气,供畜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

3.六腑:

指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及三焦。

六腑的总的功能是传化五谷的通道,受纳、腐熟草谷,传送和排泄糟粕。

4.奇恒之腑:

奇者,异也;恒者,常也。

奇恒之腑即不同于一般之腑的腑,它包括胞宫、脑、髓、骨、脉、胆等。

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二、脏腑学说的内容

五脏在里,属阴;六腑在表,属阳。

理解肮脏的概念时,应注意其与现代解剖学上的组织器官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津液、精和神,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一)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营养全身的功能。

2.心主神明:

心为动物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

3.心主汗

4.心开窍于舌

5.心络于小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

“小肠为受盛之腑”。

(二)肝的生理功能

肝为将军之官,胆为清净之腑

1.肝主藏血

“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

肝为罢极之本”。

2.肝主疏泄

3.肝主筋爪

4.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

5.肝络于胆:

胆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输布精汁(胆汁),以助脾胃运化之功。

(三)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脾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母”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又曰:

“脾为水之中源”。

2.脾主统血

3.脾主肌肉及四肢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

5.脾络于胃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草料。

“胃为草谷之腑”。

四.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所谓“肺者,气之本”、“肺为气海”和“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所主之气,有行血之功。

原因有二:

①肺主全身之气,当然也包括心气;②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肺气正常→气道畅通→呼吸调匀有力;病邪伤肺→肺气壅塞→咳嗽、喘气、呼吸不利。

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4.肺开窍于鼻

5.肺络于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受小肠之浊,“燥化”而形成粪便,并排泄之。

故曰:

“大肠为传送之腑”。

(五)肾的生理功能

1.肾主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2.肾主命门之火

3.肾主水

4.肾主纳气“肺主气,司呼吸,为气之本;肾主纳气,为气之根”。

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

7.肾络于膀胱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心包络的生理功能

心包络亦称为心包,围护于心外,有代心受邪之功。

二、五脏的特性

(一)心的特性

1.心性主明喜动;

2.心气之动,生死攸关。

(二)肝的特性

肝性刚强。

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又忌过亢。

(三)脾的特性

1.脾主升清;

2.脾恶湿。

(四)肺的特性

1.肺为娇脏,易受邪侵;

2.肺为华盖。

(五)肾的特性

1.肾主潜藏,其证多虚;

2.肾位于腰,腰为肾府。

六、三焦的生理功能

1.上焦主纳:

受纳水谷、司呼吸、主血脉、使水谷精气布于全身。

“上焦如雾”。

2.中焦主化:

消化腐熟水谷,化生营血。

“中焦如沤”。

3.下焦主出:

排泄浊物(二便)。

“下焦如渎(dú,水道)”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相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只有在气的推动下才能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心肾相交:

心阳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抑制心阳,以防心阳太过。

5.肺与脾(相生)

6.肺与肝(相克)

7.肺与肾(相生)

8.脾与肝(相克)

9.脾与肾(相克)

10.肝与肾(相生)

第三章气血津液学说

第一节气

一、气的概念

“气”一方面指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另一方面指脏腑组织机能活动或机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运动形式称为气机,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二、气的分类和作用(功能)

1.元气:

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元阴和元阳的总称,

2.宗气

3.营气

4.卫气具有慓悍、滑行的特性。

5.脏腑之气

第三节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第四章经络学说

第一节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经络学说及其起源

1.经络:

经络是畜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体运行气血和调节功能的通路。

二、经络的组成

(一)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

1.十二经脉:

即前后肢的三阴经和三阳经的合称。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部位、一定的循行路径和一定的交接顺序,与脏腑具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十二经别:

是十二经脉的纵行分支,十二经脉各发出一支,又称为“别行的正经”。

3.奇经八脉:

是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和阳维等八脉的合称。

(二)络脉

是经脉的分支,多无一定的循行路径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等部分。

1.十五大络:

十二正经各有一条络脉,加上任督二脉的络脉与一条单独的脾大络,共15条。

十五大络是络脉的主体。

也有将胃大络一起合称为十六大络的,但由于脾胃互为表里关系,习惯上多称为十五大络。

2.络脉:

十五大络分出的斜横分支,统称为络脉。

3.孙络:

由络脉分出的细小分支。

4.浮络:

络脉中浮于体表的细小分支。

5.血络:

浮络中暴露于体表的细小血管。

(三)内属脏腑部分

指经络系统中深入脏腑的部分及各脏之间、脏与腑之间的部分。

(四)外连体表部分

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中延伸至体表的部分。

1.十二经筋:

指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濡养的肌肤、肌腱、筋膜、韧带等。

经筋主司肢体运动。

2.十二皮部:

指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分,即皮肤的经络分区。

头部

后肢三阳经

后肢

后肢三阴经

胸部

肢三阴经

前肢

前肢三阳经

头部,

如图1-2所示。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后肢三阳经

前肢三阴经

头部

胸部

后肢

前肢

图4-1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从图4-1中可以看出,头部为“诸阳之会”,胸部为“诸阴之会”。

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气血相通,关系密切,常将它们合称为“十四经脉”。

二、奇经八脉

1.任脉:

“阴脉之海”

2.督脉:

阳脉之海

3.冲脉:

血海

4.带脉:

有维持身体下部功能的作用。

5.蹻脉(跷脉):

主肢体运动。

6.维脉: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方面

1.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

2.协调脏腑,联系全身。

保证家畜机体的整体性完整。

3.保卫体表,抗御外邪。

卫气伴行于脉外可保卫体表;经络的外连体表部分也是调节机体防卫机能的要塞。

二、病理方面

1.传递病邪,由表入里。

2.反映脏腑的病理变化。

第五章病因学说

第一节基本概念

3.正气:

是畜体的内在依据,是各种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的总称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4.邪气:

即病因,与正气相对而言。

第二节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主要包括六淫和疫疠两大类。

六淫的致病特点:

①有一定的季节性:

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久雨生寒、久晴多热、热极生风、风盛生燥、燥极化火”;③机体的病证,往往是几个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风寒、暑湿等;④具有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病。

1.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

(1)风的特性及致病特点:

侵害畜体的上部和肌表

2.寒

寒为冬天之主气。

寒邪从肌表而入,称为“寒伤肌表”;而寒邪直接侵害脏腑,称为“寒邪直中”。

4.湿

②湿性重浊,其性趋下先起于身体下部。

6.火(热)火热之邪无季节性。

(二)疫疠

“疫疠”指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

(2)疫疠引起的疾病,有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称为时疫

二、内伤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在家畜主要有饥、饱、劳、逸和配种过度五个方面。

3.痰饮

痰饮是水湿在体内停留凝聚而成的。

是体内病理性水液的总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七情: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第三节病理

一、正邪消长

二、升降失常

三、阴阳失调

“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胜生内寒,阳胜生外热。

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

第六章诊法

四诊合参:

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将四诊结合运用、互相参证,从而全面搜集症状、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节望诊

一、望整体

1.望神

神是机体脏腑活动的外在表现。

神藏于心,可通过耳目及精神状态反映出来

三、望口色

口色是指口腔内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舌形等的变化情况。

各部位与脏腑的对映关系如下:

舌心、唇脾、齿及排齿肾、

金关肝、玉户肺、口角三焦。

舌苔:

是由胃气熏蒸而形成的舌上的一层苔状物。

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胃气的强弱、病邪的深浅、病性的寒热及病情的进退。

2.病色

即有病的口色。

有舌色、舌苔、舌津和舌形等方面的变化。

有病舌色包括白色、赤色、青色、黄色和黑色五种。

其中以黑色较为少见。

(1)白色:

主虚证,为气血不足之表现。

(2)赤色:

主热证,是机体气血趋向于外的表现。

(3)青色:

主寒证、痛证及风证,为感受寒邪和疼痛之象。

(4)黄色:

主湿证,为肝胆脾湿热之象。

(5)黑色:

主寒极或热极。

观察病色时,除应看其颜色外,还应注意其光泽性。

一、切脉

(一)部位及方法

1.部位

部位选择的原则:

动脉暴露浅表、保证人畜安全、便于操作。

(1)马:

颈总动脉(颈基部,又称为双凫脉)或颌外动脉。

(2)牛:

尾中动脉或双凫脉。

(3)猪、羊:

股内动脉。

脉象即脉的体况,指动脉搏动的情况。

沉浮脉、迟数脉、虚实脉、滑涩脉、弦濡脉和促结代脉等多种表现,其中以前六者更为常见,称为六纲脉。

第七章辨证

证:

也称为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因、病性、病机、病位及病势的综合概括。

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

其中,八纲辨证是总纲,脏腑辨证是基础,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表里证

表里证辨证的目的在于了解病位的深浅,从而了解病情的轻重。

(四)寒热错杂与真假

1.寒热错杂:

2.寒热真假:

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疾病的危重阶段,往往出现病证外表现象与病证本质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寒热真假。

(二)实证表现为有形的积滞和机体功能亢进。

(四)虚实错杂:

病畜既有虚的证候,又有实的证候,且都反映真实的病理,称为虚实错杂。

(五)虚实真假:

病畜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病理虚实与症状虚实不相符的情况,称为虚实真假。

四、阴阳证

(一)阴证阴证必见寒象,虚证

(二)阳证阳证必见热象,实证

1.亡阴即病畜阴液耗竭。

切不可泻热!

2.亡阳即病畜阳气将脱

邪证:

邪证广义地讲指有病状态,与正证相对应。

《元亨疗马集·八证论》:

“夫邪者,所偏之谓也,太过不及也,真气散乱,邪疫相侵,故为邪”;“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饥饱劳役,邪疫相侵,致其成患也”。

狭义地讲指风证,即“中邪”。

证见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

邪证又包括“狂”和“痹”两种情况。

《元亨疗马集·八证论》:

“夫邪入阳则兽生狂,然邪入阴则兽生痹”。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证

(六)痰火扰心

病因:

气郁 化火,炼液为痰,痰火相杂为痰火,上扰心神。

主证:

惊狂、登槽越桩、狂躁奔走、吃草时忽吃忽停、频频嚼空,不断喷鼻、咬噬甚至攻击人畜,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

清心安神祛痰。

方药:

“朱砂散”。

(七)痰迷心窍

病因:

湿浊内停,气郁而生痰饮、阻碍心窍。

主证:

神志(识)痴呆、步履蹒跚、口垂粘涎、重者昏迷,口中有痰声、苔腻。

又可分为寒痰和热痰(可从舌色、苔色和脉率来判断)。

治则:

涤痰开窍。

方药:

寒痰者“导痰散”加减;热痰者“涤痰散”加减。

“导痰散”(胆南星、枳实、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涤痰散”(菖蒲、半夏、竹茹、陈皮、茯苓、枳实、甘草、党参、胆南星、生姜、大枣)

二、肝与胆病证

(二)肝血虚

病因:

脾肾亏虚,致气血生化无源;慢性病耗伤肝血;失血过多。

主证:

眼干、视力减退、甚至夜盲、内障,倦怠多卧、蹄壳干枯龟裂、站立不稳或眩晕、时欲倒地、肢体麻木、震颤、四肢挛搐;口色淡白、脉弦细。

治则:

滋阴养血、平肝明目。

方药:

“四物汤”加减。

肝胆病辨证施治要点:

1.肝病之初,多见实证、热证,肝之寒证仅见于厥阴肝经所属的部位,如外肾、后肢、外阴。

5.肝与胆相表里,二者往往同病,但以肝病为主,治疗时也以治肝为主。

三、脾与胃病证

(四)湿热困脾

病因:

湿邪久困脾土、郁而化热;或脾湿胃热同时存在,相互蕴郁而成。

主证:

不食、粪便稀臭、肚腹虚胀膨大、喘粗、黄疸、溃疡、湿疹、流黄水、苔黄厚而腻、脉濡数、尿短赤。

治则:

清热利湿。

方药:

“茵陈五苓散”

脾胃病辨证施治要点

2.脾病多挟湿,治宜燥湿或利湿。

4.脾胃病的虚实往往相对出现,病理过程中相互影响和转化。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

5.治疗内伤性疾病时,要兼顾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四、肺与大肠病证

(四)风热犯肺

病因:

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

主证:

咳嗽、鼻留黄涕、咽喉肿病、发热、渴饮、口色红、苔偏黄、脉浮数。

治则:

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

(六)肺热咳喘(肺炎)

病因:

由风热犯肺发展而来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积于肺中。

主证:

咳声洪亮、鼻翼搧动、鼻流黄涕、粘稠腥臭、咽喉肿痛、粪干尿少、口色赤红、苔黄、脉洪数。

治则: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方药:

“清肺散”或“麻杏石甘汤”。

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治要点

1.肺居于上焦,治疗时宜用质轻升浮之药。

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肺为娇脏,不宜用过寒过热之药,宜用甘辛平润之药。

五、肾与膀胱的病证

(一)肾阴虚

病因:

高热、失血、过用汗法、公畜配种过度。

主证:

形体消瘦、腰胯无力、虚热盗汗、♂滑精阳痿、♀不孕,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则:

滋阴补肾。

方药:

“六味地黄汤”。

肾与膀胱病辨证施治要点

3.肾主藏精,其证多虚;治疗时只能补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

六、脏腑兼病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腑同时出现病理变化,称为脏腑兼病。

第四节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首创的,主要用于外感伤寒病证的辨证。

一般说来,凡是抵抗力强,病势亢盛的均为三阳病,风寒初感,营卫失和,便是太阳病,病邪深入,胃肠亢奋,便是阳明病,正邪相争于半表半里,胆经病出,便是少阳病;凡寒邪入里,正虚阳衰,均是三阴病,脾胃虚寒为太阴病,心肾阳衰为少阴病,肝肾阳衰及阳气来复错杂的病证便是厥阴病。

三阳病多热多实,治疗时重在祛邪;三阴病多寒多虚,治疗时重在扶正。

阳明病证有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之分,前者是热邪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内尚无粪结形成的证候;后者则是热邪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内结燥粪的证候。

(三)少阳病证

介于表里之间的一类证候。

治则:

和解少阳。

(六)厥阴病证是外感病发展的最后阶段

1.寒厥

主证:

四肢厥冷

(七)六经病的合病与并病

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称为合病;一经的病证未罢,另一经的证候出现,称为并病。

二、六经病的传变与直中

(一)传变

1.循经而传

2.越经而传

3.表里相传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循经而传;

注:

越经而传;

表里相传

图7-1六经病的传变示意图

(二)直中

病起不出现三阳病证,而直接出现三阴病证,称为直中,

第五节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法由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所首创,主要用于温热病特别是某些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1.循经而传

2.直入:

热邪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