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1072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1课春天来了

《大树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大树妈妈》,使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熟练的演唱。

2、指导学生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鼓励并启发学生能自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二、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

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

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

3、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

轻声跟录音唱歌词。

师:

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

(反复唱)

5、学习音乐知识:

休止符。

(板书:

“0”)

(1)唱出休止符。

(2)不唱出休止符。

6、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

学完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

亲切地,温柔地

师:

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

生:

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

让我们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7、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

师: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鈡,响板,沙球,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现在又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其余的唱歌并且要注意休止符的作用。

(学生按要求唱奏歌曲一遍)

8、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

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歌曲加些优美的动作吧!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美。

(分别展示,给予鼓励)

三、总结。

师:

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生:

(答)师:

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也会更幸福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春之歌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

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

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

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

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师:

我们再来听一遍。

播放乐曲

师: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

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

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

用“la”哼唱主题

(3)听赏第三段

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

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春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欢快的情绪。

2、学生能在聆听、律动、歌唱、器乐吹奏等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

3、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

教学过程:

一、聆听体验学唱歌曲

1、课件欣赏,导入新课

2、出示歌单,揭示课题

3、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第二次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体态,表现情绪。

5、师生在律动中学习歌曲A段。

6、学生随伴奏音乐表现A段。

7、歌曲B段的学习: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

(2)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

(3)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树枝的变化),学生用体态体验舒展的感觉。

(4)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5)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第二段(小溪的变化)。

8、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二、器乐助学声部合作

1、师与部分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其余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师:

听听我们唱的是同一种旋律吗?

我唱的旋律熟悉吗?

2、学生用竖笛吹奏复习低声部的旋律。

3、复习演唱一次。

4、高声部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同学演唱歌词。

5、二声部合作练习:

(1)高声部演唱,低声部吹奏。

(2)高声部演唱,低声部部分同学吹奏,部分同学演唱歌词,进行合作练习

(3)教师根据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6、学生跟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唱奏表现演绎歌曲

1、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尝试合作表现。

2、学生跟伴奏音乐进行表演:

加入A段的律动、B段的打击乐器,教师指挥,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歌曲的演唱。

《郊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在山底下”——熟悉歌曲旋律: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2、出示歌,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

同学们,你们看!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

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学生按节奏夸春天。

师:

你们说得真好!

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3、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

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

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三、“登上山坡”——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2、用歌曲一、二乐句旋律作为哼唱练习——“登上山坡”:

四、“在山顶上”——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

师:

我们终于登上山顶了,山下的景色可真美呀!

使老师情不自禁地还想唱歌,听!

(师唱)“白云悠悠,阳光柔柔,春山绿水一片锦绣。

”你们想唱吗?

2、完整地唱歌曲:

师:

让我们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师:

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

五、歌曲处理:

1、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进行歌曲处理:

在学生互评中总结出第一、二乐句要轻巧,跳跃地唱;三、四乐句要温柔、轻柔、柔和地唱。

2、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二)、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第2课难忘的歌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共产儿童团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2、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气息,有力度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参与表演歌曲。

3、通过回忆、欣赏,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歌曲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共产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在解放前的名字。

共产儿童团是指共产主义儿童团。

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

那些小伙伴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播放歌曲《共产儿童团歌》范唱录音

1、学生默唱

2、按照节奏读歌词。

师: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

3、歌曲处理:

师有感情、有力度地对比范唱

师:

请同学们完整地唱一遍。

师:

前奏过后歌声响起,坚定有力的歌声中你感觉到儿童团员又是怎样的情景?

师:

后来音乐越来越弱你感觉到儿童团员们又是怎样的情景?

师:

歌曲开始是嘹亮、激昂的号角;接下来是坚定有力的歌声;后来音乐越来越弱同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想象的儿童团的各种情景表演出来。

7、加上小堂鼓和小镲为歌曲伴奏。

8、为歌曲编创适合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并挑选部分学生到台前拿着红缨枪表演,其它学生在座位上拍手唱。

分组展示:

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四、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儿童团员的歌曲呢?

(《歌唱二小放牛郎》)

2.谁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3.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另外一首歌曲《只怕不抵抗》。

4.你能跟着歌曲唱歌词吗?

5.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歌词中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师: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历史时期共产儿童团发挥的作用,看看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是少先队员了,我们也要向儿童团的成员们那样,为了祖国的更加强大努力学习!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一段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进行曲风格;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少先队员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在音乐活动《出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我们最爱唱的歌曲之一。

说说欣赏后的心情。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曲学习

1.欣赏并进行简单表演。

(1)再听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听辨歌曲情绪。

教师:

这首歌曲表现了两种情绪,你能听出来吗?

请你再次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当你感觉到歌曲情绪有变化的时候,你就用动作表现出来。

(学生欣赏歌曲并用动作表示情绪的变化。

(2)按歌曲不同情绪简单表演。

教师:

我们要用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你们认为什么动作能够比较好地把歌曲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讨论)

学生听歌曲做简单表演。

第一乐段可设计为踏步,第二乐段设计为敬队礼。

2.介绍歌曲历史。

教师: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编曲,是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创作于1962年。

1978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时将其定为队歌。

3.学唱歌曲第一段。

(1)听歌曲画旋律线。

(2)看谱听录音跟唱。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三、全体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在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表现出了少先队员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节课所感受的音乐都是进行曲的风格。

希望同学们课后找一找有关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感受了解京剧的唱腔与身段,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知识有所了解,并会简单的演唱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京剧的课堂去深入的了解一下我们的国粹—京剧。

二、初听选段认识作品

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介绍: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东北某地的一位铁路工人名字叫李玉和,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一家三口全没有血缘关系,这是个特殊的革命的家庭,全家人都投入到抗日活动中,与敌人展开了机智、秘密勇敢的斗争。

剧中女儿小铁梅虽然年少,但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她们家经常有许多的叔叔来找爸爸,于是她就问奶奶:

“今天这个是谁呀?

”奶奶说:

“是你表叔”“那今天这个又是谁呀”“还是你表叔”。

铁梅想,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表叔呢?

但是从她爸爸和表叔的秘密接触中已经猜出他们所从事的革命工作,并且流露出无限的敬佩之情,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剧中铁梅是怎样唱的呢?

师:

就让咱们来听一听剧中小铁梅的唱腔吧!

剧中聆听唱段,渗透唱腔知识

师:

同学们刚才听得真投入,从唱段中你能感受到小铁梅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姑娘呢?

生:

活泼、开朗…

师:

在京剧中表现这种活泼,跳动情绪的唱腔就是两大唱腔中的西皮腔。

西皮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的情绪,而京剧的节拍节奏被称为“板式”,咱们这个段子又被叫做流水板、快板。

就让我们用声音来感受这西皮腔流水板的唱段,诠释铁梅的天真乐观的情绪吧!

三、实践体验京剧身段(亲自扮演铁梅,感受国粹的博大精深)

师:

我们的京剧真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呀!

不仅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还走向了世界,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就连我们小学生也学唱京剧呢!

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扮演一下小铁梅,体验一下京剧演员的感觉。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并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还产生了不同的剧种,同学们能说说吗?

《卖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通过《卖报歌》,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3.创编活动用不同形式来表演歌曲(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如:

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 聆听录音范唱。

师: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

师:

这是一首小朋友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音乐情绪如何?

……(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2. 教师有感情范唱歌曲,师生共同讨论歌词内容。

 师:

小毛头生活是怎样的(苦难)。

找一找,哪几句歌词里表现了生活苦难的?

过着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

(幸福、光明)

3.分段学习歌曲,分析处理歌曲情绪

a.学习第一段

师:

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小毛头是一个活泼、乐观孩子,他虽然过着苦日子但还是很快乐的?

   师:

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叫卖报纸?

(高声的、卖力的)

   师:

到了晚上小毛头的报纸还没卖完,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焦急的)

要求学生带着情感,速度稍快的演唱第一段

b.学习第二段

师:

小毛头卖报时怎么了?

她的心情怎么样?

(情绪低落,难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报童内心的凄苦形象

c.学习第三段

师:

面对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

(幸福、光明)她的心情怎样?

(激动的、兴奋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速度演唱?

(先是慢的、弱的声音,然后是快的、激动的声音)

   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要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4.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三. 小结:

你们想对当年小毛头说些什么?

你们应该怎么做?

(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第3课飞呀飞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愉悦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小蜜蜂》,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

2、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保护益虫之感。

3、以体验为主,用猜谜、闯关、聆听、合作编创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引入新知

播放《蜜蜂》片段:

请同学们听音乐,猜演奏的乐器。

师:

对,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旋律就是用这样一些排列密集的音符,三连音的节奏、加上快速的演奏来表现的,虽然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够完全看懂旋律,但随着今后不断的学习,我们会逐步了解的。

让我们举起右手,将这些音符的符头连起来画一画。

刚才我们画的就是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

二、引导学生通过肢体,模仿表现蜜蜂飞舞

师:

(播放音乐)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画旋律线条吧。

先用右手画、接着请拿出左手一起(比)划,最后请站起来,将双手放在身体两旁画(演变成了蜜蜂飞舞的姿势)。

请互相看看自己现在变成了谁?

生:

(学生踊跃回答)小蜜蜂、可爱的小蜜蜂……

师:

对,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乐曲《蜜蜂》(板书曲名)

那你们觉得乐曲表现的是一只蜜蜂还是一群蜜蜂呢?

他们在干什么?

(完整欣赏音乐)

生:

一群小蜜蜂在快乐的跳舞

师:

你能模仿小蜜蜂飞舞吗?

(学生自由尝试。

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振动翅膀、轻盈灵巧的飞舞。

师: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飞,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在音乐结束的时候准确的将动作停下来,咱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仔细、动作最准确。

学生跟在老师的后面,老师带领学生不断变换队形飞。

《小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表现歌曲,亲身的参与和体验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2.采用游戏、聆听、模仿、的形式学习歌曲。

通过理解、引导、分析、表现歌曲。

3.聆听《蜜蜂》、感受音色的表现力。

用优美的音色形象的演唱和表现歌曲《小蜜蜂》,体会音乐表现“飞”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小蜜蜂》

1、学生说说对小蜜蜂的认识。

2、师:

“有一首歌曲《小蜜蜂》正好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拍子、内容。

三、学习歌曲

1、出示歌谱,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曲谱的节奏特点。

2、学生观察并读歌曲的节奏。

3、教师指导学生视唱歌曲旋律,听琴分句学唱。

4、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曲谱。

6、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加入范读)

7、学生听琴分句唱一唱第一段歌词。

8、完整练唱第一段。

(教师加以指导)

注“嗡嗡嗡”的演唱一定要形象,表现出“飞”的感觉。

9、再次练唱歌曲第一段。

10、完整练唱歌曲。

对学生进行节奏及视唱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让他们不但会感受表现音乐,也会学习音乐。

朗读歌词的过程也就是在对歌曲进行情感的处理。

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

四、变化唱歌曲《小蜜蜂》,体验“飞”的不同音乐形象。

“同学们想一想蜜蜂在辛勤劳动的时候飞行速度会怎样?

为什么?

歌曲的处理

师: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唱才能表现现在的小蜜蜂。

3、用慢速的来演唱小蜜蜂。

(跟钢琴演唱第二段)

4、边唱边表演这只辛苦的小蜜蜂。

5、师:

你知道小蜜蜂采完蜜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6、学生开心的快速的演唱小蜜蜂(跟钢琴演唱第三段)

7.将三段不同的歌词编成一个音乐故事进行表演唱。

8、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9、找同学到前面表演唱歌曲。

(师生评价)

让学生多方位地感受歌曲“飞”的音乐形象,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体验。

不同的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蝴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归纳蝴蝶基本形态,找出蝴蝶的共同特征——对称。

了解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2、合作创编表演。

动手制作蝴蝶。

3、体验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体验同学之间友谊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蝴蝶》。

(二)提炼预习,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进行创编、表演。

A、播放音乐《花蝴蝶》B、朗诵《蝴蝶飞呀飞》

C、听音乐或看诗歌后,想一想自己应用什么样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这段音乐?

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声音朗诵这一首诗?

(三)问题教学,合作、探究学习。

1、了解、合作创编表演蝴蝶生长变化过程

(1)配乐故事《毛毛虫变成蝴蝶》

(2)故事感悟A:

同学们,毛毛虫为了实现这个美丽的梦容易吗?

怎样不容易?

B:

你们有梦想吗?

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你会怎么做?

(3)演一演A、与同学相互交流,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动作和神态能表现毛毛虫破茧而出的不容易?

B、与同学相互交流,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动作和神态能表现出毛毛虫变成漂亮花蝴蝶后在花丛中自由跳舞的情景与心情?

2、观察蝴蝶

(1)欣赏蝴蝶标本、图片

(2)归纳蝴蝶基本形态(3)找出蝴蝶共同特征——对称(4)实践探究A、画一画蝴蝶B、折一折蝴蝶C、剪一剪蝴蝶(5)展一展、评一评

(四)谈收获,延伸知识

A、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有何疑问?

B、课后仔细观察,发现我们身边对称的物体,并用对称的原理制作自己感兴的艺术作品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带来的喜悦之情,体会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感悟同学间合作的快乐,并学会与大家分享快乐。

2.初步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尝试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连贯地演唱歌曲,基本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即兴表演。

3.以师生对唱、生生对唱等方法以及游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等方式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形式,乐于主动与同伴合作。

教学过程:

一、新授歌曲,激发情绪。

1、欣赏引入,铺垫情绪。

欣赏VC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导入新课。

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在这里做活动,真的很开心!

为了表示我的开心,我特地准备了一张VCD请大家欣赏!

你们看,有一对好朋友在一起开心的跳起舞来!

真开心啊,真是一对好朋友!

(抓住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性,以卡通动画替代说教,并体验歌曲情绪铺垫。

2、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

老师:

今天还有一对好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呢。

这对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

大家听听看,是谁呢?

(出示小伢伢和小妞妞的玩偶,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3、揭题。

鼓励学生给歌曲起名字。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师:

小伢伢和小妞妞这首歌还没有名字,想请小朋友们给起个歌名。

——《一对好朋友》。

4、很好,那我们现在来学学这首歌曲吧。

5、是范唱,学生跟琴轻轻的演出。

6、学生跟琴慢慢的演唱。

7、学生跟琴演唱数遍,过程老师解决学生演唱出现的问题。

8、完整演唱歌曲,并一起表演。

三、游戏《拉钩钩》

师:

刚刚我们学习了《一对好朋友》,里面的小伢伢和笑妞妞是一对好朋友,那么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呢?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等)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间友谊,并知道友谊重在保持。

(巩固友谊,体会找到好朋友后的喜悦之情。

现在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钩钩,对我们的友谊来一个承诺吧!

集体表演唱律动《拉钩钩》。

小结:

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真是难得,要好好珍惜相互间的情谊啊!

朋友间要相互和睦、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信任。

第4课美丽家园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引下,用优美的声音,丰富的情感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激发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能够在听听,唱唱,动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雄鹰热爱天空,因为天空是他们的家乡,蒙古人热爱草原,因为草原是他们的家乡,揭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新授

1、欣赏乐曲(第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