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3984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docx

《搭船的鸟》优秀教案19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搭船的鸟人教部编版

15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会认“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13个生字;摘抄描写翠鸟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展开讨论,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品味、交流。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资料库

课前搜集:

有关郭风的资料(生平、故事等);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一只小鸟,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还会搭船。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搭船的鸟》。

(三)资料分享

1.郭风的生平、故事等。

2.有关翠鸟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

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

搭船、母亲、外祖父、沙啦、羽毛、翠绿、翠鸟、长嘴、静悄悄、捕鱼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

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

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搭船的鸟》,作者主要写了的故事。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给会写字组词,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

“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鹦:

读“yīng”,不读“yíng”;

点拨:

结合图片,学习生字“鹦、鹉”。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搭、沙、啦、响、嘴、悄、哦、捕”都属于“左窄右宽”。

(2)“父”长撇和捺要舒展;“吞”撇和捺舒展。

能把字音全部读正确得1颗星。

(3)“翠”第十三笔横长一些。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

搭、嘴。

预设3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指导纠正。

四、检测环节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鹦鹉(yīngyīn)声响(shǎngxiǎng)

2.看拼音,写词语。

dāchuán()zǔfù()zuǐba()shālā()

cuìniǎo()jìngqiāoqiāo()tūnxià()

bǔyú()yǔmáo()

3.连一连,读一读。

搭橹披着小鱼

摇船衔着裙子

捕嘴背着书包

张鱼提着蓑衣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搭船的鸟人教(部编版)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文中的“我”观察很细致。

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的声音。

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形:

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

  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第一题引导学生了解“我”丰富的观察所得。

第二题引导学生注意第四自然段中的动词,想象翠鸟捕鱼时的情景,体会“我”观察翠鸟动作的细致。

  学情分析:

  本课是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与其它单元的精读课文有所不同。

三上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学词、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然后进行集中指导书写。

  对于“观察”,三年级学生并不陌生。

在一年级科学课上就开始有所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所实践,在统编一、二年级的教材中也有所涉猎。

如二上写话“最喜爱的玩具”,二下“写一写你的一个好朋友”,三上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等都对“观察”有所涉猎。

学生已经初步知道可以用眼观、手摸、耳听等多种方式进行观察,但是对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处的了解还不够,对细致观察的方法还不够明晰,对观察所得的记录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

  

(一)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二)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能借助观察记录单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记录观察所得。

  教学重点:

  借助观察记录单,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

  借助观察记录单,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读题质疑

  

(一)揭题,读题。

  

(二)读题,学习“搭”。

  1.给“搭”换个字。

  2.感受“搭”的妙处。

  引导学生通过换字初步感受到这是一只不怕人的、有灵性的、与人和谐相处的鸟。

  (三)读题质疑。

  预设: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呢?

  3.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4.船上还有谁?

  二、检查反馈,整体感知

  

(一)出示阅读提示。

  1.把课文读正确。

  2.想一想:

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个问题?

  3.想一想:

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自由读课文。

  (三)检查反馈。

  1.读词语。

  搭船父亲沙啦羽毛翠鸟

  鹦鹉长嘴捕鱼静悄悄吞了下去

  2.自由读,指名读。

  

(1)读准字音“啦”。

  

(2)观看鹦鹉图片,感受鹦鹉的漂亮。

  3.齐读。

  4.解疑:

读了课文,你已经解决了哪个问题?

  5.整体感知:

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

雨、船夫、翠鸟(翠鸟的外形、翠鸟的动作)

  6.小结:

同学们,作者可真是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新事物,认识一些新朋友。

  三、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观察的细致

  

(一)出示:

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思考:

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

  3.交流:

观察到了哪些事物?

  ①看到:

下雨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②听到:

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二)指导朗读。

  1.读好“沙啦、沙啦”

  2.给“打”找个朋友。

(下、飘、落……)

  3.为什么用“打”?

  引导学生从“大雨”、“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初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4.积累词语

  鞭炮声:

噼里啪啦

  流水声:

哗啦哗啦

  泉水声:

叮叮咚咚

  鸟叫声:

叽叽喳喳

  5.读词语

  6.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

  7.小结:

作者观察得可真细致,读着课文,我们仿佛也来到了船上,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妙!

  四、归类识字,指导写字

  

(一)观察字形,归类。

  1.左右结构:

搭、沙、啦、响、羽、嘴、悄、哦、捕

  2.上下结构:

亲、翠、吞

  3.独体字:

  

(二)书写指导。

  1.羽——翠:

“羽”字第一笔是横折钩,“翠”字上面第一笔是横折。

  2.嘴:

“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三)自主书写、点评。

  1.学生练习写字。

  2.投影展评。

  3.修改,再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感受作者的留心观察

  

(一)出示“观察记录单”,回忆观察所得。

  1.出示“观察记录单”。

  2.根据回忆填写部分内容。

(板书:

观察)

  

(二)导入:

让我们近距离地去看看翠鸟的外形吧?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观察的细致

  

(一)出示:

第2自然段。

  

(二)自由读。

  (三)说一说:

你看到一只怎样的翠鸟?

  (四)默读第2自然段并填写观察记录单。

  (五)借助观察记录单交流并完善观察记录单。

  (六)读出“美丽”,熟读成诵。

  1.出示: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翅膀带着(),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的长嘴。

  2.出示: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是翠绿的,()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

  3.出示:

  我看见一只()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是()的,()带着一些(),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的()。

  (七)小结:

哇,好美丽的小鸟啊!

作者观察得可真细致!

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一只美丽的翠鸟,细致观察的好处可真大!

(板书:

细致)

  三、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观察的细致

  翠鸟美得让人难以忘记,那么翠鸟又是怎样捕鱼的呢?

让我们到第4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一)出示:

第4自然段。

  

(二)自由读。

  (三)说一说:

翠鸟捕鱼的情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默读,圈出描写动作敏捷的词,继续完成观察记录单。

  (五)借助观察记录单交流并完善观察记录单。

  1.动作敏捷:

冲、飞、衔、站、吞

  (生交流,师板书:

有序)

  2.动作快:

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六)读出“动作敏捷”。

  1.指名读。

  2.生评价。

  3.自由练读,齐读,表演读。

  (七)小结:

哇,真是不得了,翠鸟捕鱼的动作都这么快了,作者都看得这么清楚,观察得可真是够细致啊。

正是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我”才有这么多的发现,看来细致观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步。

  四、联结生活,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作者在旅行中观察到翠鸟的外貌、捕鱼的动作,但是老师有个疑问,他是专门蹲在那里看的吗?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一)出示:

第1自然段。

  

(二)交流。

  (三)创设情境。

  (四)观看照片或视频,完成观察记录单。

  1.打开平板素材包观看照片或视频。

(素材包内包含白鹅的照片和视频两个文件夹)。

  2.出示观察记录单,选择外形或动作填写观察所得。

  3.交流评价。

  (五)小结:

是啊,看来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时时处处都会有所发现。

我们要向作者和上面的这位小朋友一样留心生活,留心观察,这样作文就不愁没东西可写了。

  五、布置观察任务,记录观察所得

  

(一)布置观察任务。

  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记录观

  察所得。

  

(二)出示观察提示。

  1.借助观察记录单,尝试用看、听、摸、闻等多种方式去观察。

  2.在不同的时间去观察,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及时记录观察所得。

  (三)出示观察记录单。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搭船的鸟》人教(部编版)

15 搭船的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圈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比较等方式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

3分钟)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鸟。

2.板书课题。

1.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鸟,为什么喜欢这种鸟。

2.齐读课题。

  在学生进行表述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

15分钟)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点拨重点生字的识记。

(1)课件出示词语:

外祖父 沙啦沙啦 鹦鹉 静悄悄

(注意:

“啦”是多音字,在拟声词“沙啦沙啦”里读一声,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读轻声。

(2)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读文情况。

1.练习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一边读一边圈画本课的生字。

(2)同桌互相读一读,如果有读错的地方要互相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1)开火车读词语,读准生字的读音。

(2)说一说哪些生字比较难识记,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注意“鹦、鹉”与鸟有关,都是鸟字旁。

3.分自然段读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1.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必要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翠、嘴”是平舌音,“沙”是翘舌音,“啦”是多音字。

3.要重视引导学生朗读,使其在语境中识记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用时:

12分钟)

1.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说一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①出示图片,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橹”。

②积累拟声词。

 

2.学习第2自然段。

(1)多种形式朗读。

(2)积累词语。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读好问句的语气。

4.学习第4自然段。

(1)了解翠鸟是怎么捕鱼的。

(2)练习朗读。

5.引导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抓住“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这句话,了解事情的起因。

(2)理解词语的含义。

①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积累“沙啦沙啦”这样的拟声词,再说一说还有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

(沙沙、哗啦、啪啪)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汇报读。

(2)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如“翠绿、蓝色、红色”。

3.个别读,齐读,读好问句。

4.

(1)反复诵读,了解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翠鸟捕鱼的过程。

(2)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我”通过母亲的话知道了这是一只翠鸟,它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直观理解词语的意思。

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2.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四、巩固认字,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课件播放书写动漫。

3.示范书写重点字。

4.组织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组织交流、评议。

1.识记生字,交流写字方法。

(1)独立观察生字,按结构分类识记。

左窄右宽:

搭、沙、啦、响、嘴、悄、哦、捕。

上下结构:

亲、翠、吞。

独体字:

父。

(2)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写好生字的方法。

2.仔细观看书写动漫,进行书空。

3.观察老师范写,注意运笔方法。

4.认真临写。

5.同桌互相评一评,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

1.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先观察后书写,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指导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书写要点,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3.重点指导“翠、嘴”等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1.组织“摘苹果”认字游戏。

2.听写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

3.集体订正。

1.进行“摘苹果”认字游戏,读准苹果树上的生字。

比一比谁摘的苹果多。

2.在田字格中书写词语,把字写得规范、正确。

3.对照大屏幕中的词语进行检查,改正错误。

  听写结束后,可以通过同桌互相检查来订正词语。

引导学生注意“翠”的书写。

二、品析词语,理解内容(用时:

15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1)说一说:

在“我”眼中,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2)圈一圈,画一画。

一边读一边圈画相关词句。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1)引导学生体会:

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

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②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引导学生体会:

这是一只捕鱼本领高超的翠鸟。

①引导学生找出恰当的动词。

②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体会:

这是一只胆大的翠鸟。

①抓住相关语句来体会。

②指导朗读。

4.整体回顾,体会作者的感情。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想一想:

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勾画出相关词句。

2.小组内说一说:

自己找到了哪些关键词句?

从中感受到了翠鸟的哪些特点?

3.交流汇报。

(1)体会:

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

①抓住“翠绿”“蓝色”“比鹦鹉还漂亮”“红色的长嘴”来体会翠鸟的美丽。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体会:

这是一只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

①抓住“冲、飞、衔、站、吞”来体会翠鸟捕鱼时动作快、本领高的特点。

②用轻快的语气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3)体会:

这是一只胆大的翠鸟。

①抓住关键语句谈体会: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翠鸟敢站在船头,而且在船头不知道多长时间了。

也许下雨的时候,它就站在船头了。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翠鸟与人类相处和谐,所以翠鸟就可以大胆地搭船捕鱼吃。

②朗读相关语句。

4.分段读课文,整体感受翠鸟的形象。

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学生感悟“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勾画出关键词句,结合关键词句来谈自己的体会,提高表达能力。

 

2.在抓住了描写翠鸟颜色、动作的词语后,要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

如表示颜色的词语突出了翠鸟的颜色之美,对动词的准确运用,突出了翠鸟捕鱼动作的迅速。

 

3.在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4.通过读、看、想象画面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三、自主赏析,积累背诵(用时:

10分钟)

1.再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多种形式背诵,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1.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标注出来。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

3.自由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进行背诵。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及喜欢的理由,如运用了恰当的拟声词,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等。

体会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外形、捕鱼特点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从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四、资料拓展,练笔运用(用时:

10分钟)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的资料,为翠鸟写一段介绍词。

1.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全班同学。

2.选择翠鸟有特点的方面进行介绍,可以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翠鸟的外貌、本领、生活习性等。

书写时,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引导学生先仿写,再有创意地写,并鼓励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