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97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docx

南大十大精品课程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一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一

现代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授课老师:

张雷傅筱吉国华

关键词:

建筑、生活、空间、材料、场所

星级评定:

★★★★☆

课程介绍:

当行业蛋糕的膨胀渐渐变慢时,停滞增长的市场与盲目的扩招和从业者的壮大,如同供求曲线一样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错位与落差。

每个参与其中的玩家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

均分到自己手中的蛋糕越来越少。

面对这样的现实,张雷以清醒的头脑为我们重新理清了思路!

张雷认为新设计的开始应该从生活中来:

建筑就是生活。

然而我们这些未来的建筑师们却被多年来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蒙蔽了感悟生活的心灵。

他主张我们不要去看那些精心设计的建筑,而是更多的关心那些没有建筑师的默默无闻的生活中的建筑。

要学会忘记一些曾经认为是重要的东西:

手法,技巧,新奇刺激的造型,丰富眩目的空间。

课堂当中播放的实例大多是无名建筑师设计的无名建筑。

但是用我们审视现代建筑的眼光看,这些作品都非常到位,而且不是那种刻意的无病呻吟,而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解决问题”的建造。

他还直言不讳的跟我们讲:

要抄就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而且抄了还可以不必担心被人批评指责,因为这通常被大家称赞为“继承借鉴”了“民间的传统的样式”。

除了无名建筑师的作品,课上的绝大多数例子都是张雷自己的实际项目,后面的几讲的主题分别为:

聚落、材料、概念与实施。

最后的一课,他送给大家两句话,充分的表明了他的设计观:

强化概念的创造性——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过程;控制实施的准确性——注重设计品质的职业华态度与专业精神。

前者是使设计能够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的重要决定因素。

说的更加直白些,没有独创性的设计就无法在蛋糕大战中获得自己的一份!

但是独创性并非孔穴来风,它一定是建立在理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的过程中;而后者对概念创意的最终实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对我们的专业精神的考验,没有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很难想象我们图纸上的设计在现实中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第一节课后,连续有另外两位设计老师——傅筱和吉国华,为我们进行授课。

这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它给了我们倾听更多声音的机会。

傅筱老师的课程基本上是一系列的CASESTUDY,每一个案例都被用来阐述他对建筑的看法。

他用树叶打比方,阐述“形式≠造型”的道理:

当我们看到一片叶子的轮廓,觉得它漂亮美丽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造型。

而对于树来说,树叶却是一个形式,能够担当树木光合作用的养料制造的形式。

所以形式一定是有功用的,而造型只是形式呈现出来的结果。

而我们则往往只关注造型,忽略了对由于功用而产生的形式的关注与理解。

他教我们看平面要看什么:

首先是看流线(就是空间体验)。

其次是看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和结构体系)。

这样才能抓住要害,而不是看了很多,最后一无所获。

课程的第二部分,他以檐口的演变为例,进一步的阐述他的形式与造型理论,檐口的由来并非起于造型,而是源于抵抗自然力的形式。

同时总结出檐口演变过程中,断裂的是风格样式,传承的是抵抗自然力的构造原理。

他的课从原理的角度阐释了我们平日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绚丽空间和精美构造产生的原因,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开始,他的本科课程——建筑构造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吉国华老师的课程引用了两个ETH的基本设计的教学案例,课程设计的题目设定以及操作方法都遵循着ETH的基本教学理念:

首先是功能与空间。

其次是材料与构造的研究。

最后是对建筑周边环境因素的考虑。

第一个例子是以意大利的古城为基地;第二个例子是中国的助教以同里为基地进行的类似的教学探索。

整个讲解并不是非常的生动,也许是老师的个性差异所致,吉老师的另一门VBA的CAD开发也显得同样的沉闷。

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位在建筑参数化领域探索的老师的才能的展示:

他的VBA最后一课给每一个出席的同学以深刻的印象(课上展示了他花2年的时间完成的参数化小程序)同时,在某些问题上面的清晰的认识与判断也留给人很深的印象。

这就是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课程的第一门,由张雷主讲,傅筱、吉国华共同参与的现代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

虽说是理论课,其实更多的是以实例老告诉我们:

建筑并不是纸上谈兵,杂志上面的绚丽图片不是建筑的全部,我们应当带着善于感悟生活的心,以专业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2010年02月04日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二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二

中国建筑文化的重新诠释

授课老师:

赵辰

关键词:

中国建筑重新诠释全面建筑观建构人居文化城市类型学

星级评定:

★★★★★

课程介绍:

一般我们谈到建筑史,总会在头脑中想到一系列的“知识”,这些“知识”无外乎两类:

第一类可以归纳为“何人在何时何地做过什么事情”;另一类则可以归纳为按照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进行的分类,比如哥特,巴罗克等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识记这些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来龙去脉的追问。

赵辰老师的研究正是始于这样的现实问题。

在他看来,研究“何人在何时何地做过什么事情”(whowhenwherewhat)这个问题,应当归结为历史问题、是基础;而关于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why)和怎么产生(how)的问题,则是理论问题,也是更加有趣和重要的研究对象。

而《中国建筑文化的重新诠释》则正是这样一门引领我们探索历史背后的理论问题的课程。

整个课程分为6讲,并附带一次seminar讨论课,用于讨论收集上来的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建筑方面的问题。

第1讲作为本课的总揽,简要回顾了西方建筑史中的建筑观的转变历程:

从传统建筑观念(对building和architecture的严格界定),到承认“民居”和“无名建筑”也是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转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与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理论和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所谓“特例”的话,那么这个理论就应当被完善,修正,甚至放弃!

在此基础上,课后的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问题的重新认识也是极具启发性的(详细内容参见《“立面”的误会》一书)。

第2、3两讲,分别回顾了西方人和中国人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历程。

第2讲在阐述欧洲人对中国文化接触的大背景下,分三个阶段介绍了西方人在接触中国建筑后,在中国本土和西方所从事的一系列建筑实践与研究活动。

从最早的17-18世纪的“中国热”,到19-20世纪中叶的“殖民主义时期”,再到李约瑟的“宏大观念”(以《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代表),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我们展现了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后发生的建筑观念上的变革。

“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融,使得全面的建筑观念得以建立。

从分裂的“建筑之树”到融合的“文化之河”,正是赵老师对这种转变的贴切比喻。

第3讲从中国建筑学术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入手,以域外学者(尤其是日本人)的研究对我国学者的刺激,来揭示中国迫切建立自己的建筑学术体系的原因。

他将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分四个阶段进行了概述,并在课程的最后总结了中国建筑研究领域的扩展,介绍了老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刘敦桢、童寯、林徽因等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三讲过后,我们安排了一次seminar讨论课。

根据事先征集的问题,整个班级被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主题,分四个教室分别进行,赵老师则在四个教师之间来回客串,参与到讨论发言中。

本以为会无话可说的讨论现场,在经历了开头短暂的沉默后,大家纷纷踊跃起来,各抒己见,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激烈的讨论。

虽然免不了不时出现的“离题”现象,但是整个讨论的气氛却出乎意料的好。

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这种交流是难以想象的!

讨论激发了很多有创意的火花,而这正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所缺失的激发效应!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多期待的是“牛人的灌输”,而非主动的思考。

讨论,作为一种激发思维,“强迫”思考的方式,是极其有益的。

接下来的三讲,基本以赵老师个人的研究为主,通过实际的课题和项目,为我们展示了重新诠释过程中的成果和新问题。

如果说前三讲的目的是回顾历史、明确全面地建筑观念,那么后面的三讲则是在这种全面建筑观念指导下所进行的建筑研究。

第4讲探讨中国木结构体系及中国建构文化的意义,并对中国木构体系进行了重新诠释。

赵老师将中国木构建筑体系归结为环境层面(庭院式群体)、单体层面(框架式单体)、细部层面(装配式构建)三个层面,在运用类型学原理(原型、类型和变体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木构体系单体层面的四个原型,即:

厅堂、亭、楼阁、塔(其中前两者又是更基本的原型)。

然后通过ArchiCAD建模的方式,用一系列爆炸图和分层轴侧图揭示了单体和构件之间的类型学原理。

课件中所有的模型和渲染图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研究过程中完成的。

即便如此,这些绚丽的分析图和效果图一点都不显过时。

对于我们这个Sketchup、V-ray独霸横行的时代,仍然是非常了不起的!

更何况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还远远达不到今天的水准,其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令人赞叹的还远不止此,赵老师在回国后的研究中,充分继承和发扬了类型学研究的方法。

木拱桥和侗族鼓楼——作为代表中国木构建筑跨度和高度极限的两个案例,引起了赵老师的研究兴趣。

两个课题分别从木构营造技术和基于建构原理的类型学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实地测绘和跟踪调查,辅以计算机建模和实体模型,全面地揭示了两个案例当中存在的类型演变规律。

而在木拱桥案例中,这一规律还成功的预测了新拱桥类型的发现。

第5讲讨论中国人居(habitat)文化问题,赵老师依旧从全面建筑观出发,回顾了国际人居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强调了聚落对于人居的重要意义。

他分析了中国住宅建筑定义的特殊性,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家”与“国”的关系的阐释,得出了“国”与“家”异型同构的基本特点。

同时,将中国(传统)的居住模式概括为“数辈同堂”的家族式。

赵老师认为,庭院布局的住宅是中国建筑的基本形态,西方所谓的三种尊贵建筑(神庙、陵墓、宫殿)对于中国来说不过是放大了的住宅,不论从空间形态还是组织方式,都与住宅一脉相承,都符合前面“国”与“家”异型同构的基本观点。

这充分说明了西方的建筑分类法并不适用于具有连续性特征的中国建筑。

在阐释中国的人居文化时,他以住宅和园林,这两个分别代表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的要素作为出发点,强调了中国的人居对环境而非建筑本身的重视。

并且将两种形态——人工的规则形和自然的自由形——在中国人居文化的完美结合,上升到哲学层面,最终将文人士大夫作为这种二元互补的哲学关系的关键。

虽然接触城市理论研究的时间不长,但是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使得赵老师在城市方面的研究别具特色。

最后一讲的内容正是围绕这些研究展开的。

在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协调性的对照下,今天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

赵老师对比北京和巴黎中心区片的同比例卫星图,强调了匀质肌理(fabric)对于城市协调的重要性。

而匀质肌理的产生所基于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第4讲中的类型学原理,从最基本的单元“间”,经过组合形成院落,进而形成聚落和城市。

而院落式的“单体”原型及其变型,正是匀质肌理得以实现的原因。

通过赵老师在昆明的个案研究,这种结构类型学的原理更加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接下来的话题将第5讲人居文化中关于自然型与人工型的问题延伸到城市研究中,通过南京、慈城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并非一味的追求九宫格的布局方式,在自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顺应自然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而这也恰恰印证了古人“因天时,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城市规划理念。

明确的观念、清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这就是赵辰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中国建筑文化的重新诠释。

虽然只有短短的六讲,这门理论课却成功的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

这样的课程在大学本科是不多见的。

2010年2月18日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

授课老师:

丁沃沃

关键词:

方法论、建筑学、意识的困境、形式的困境、技术理性

星级评定:

★★★★★

课程介绍:

五年的建筑学本科教育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

还是杂志上学来的娴熟手法?

抑或是一种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没上过这门课之前,我们可能有无数的答案,有些回答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群体共识,有些则模棱两可,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确信。

回想五年的时光,我们大部分时间从事的其实是一些连自己也不甚明了的“方案设计”。

相信大家都有因怎样也做不出令自己满意的设计而拼命纠结、通宵达旦,最终草草收场、不了了之的经历吧。

这种经历令人困惑,也发人思考:

建筑学走过几百年的历史,难道只是一门毫无技术含量,靠翻翻杂志,抄抄方案而维持起来的学科?

如果你有相似的疑问,那么丁老师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绝对是一盏照亮混乱世界的明灯,它为我们驱散疑惑,指引前进的方向。

从标题中不难看出,方法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

这一点在第一讲就被详加阐述:

说法、手法、做法、方法,这些看似相近的词语在这门课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

说法流于形式概念(黑川的郑州规划取意“如意”的说法);手法意味着具体的办法(千百种砌墙的手法,形成的无非是有肌理的墙面);做法对应着材料间的层次关系(构造做法);方法则包含了原型(Prototype)和变体(Anamorphosis);而方法论(Methodology)则是指方法的逻辑(TheLogicofMethod)。

精炼的表述和清晰的概念,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异于寻常的思维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讲,丁老师不是在教授知识,而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知性思维到判断力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思维)再到理性思维(和自己的思维保持一致的思维)。

丁老师的整个课程都在帮我们建立对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框架。

她把建筑理论的研究过程用“羊”和“羊毛衫”的图解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羊”是问题、是原动力,目标是“羊毛衫”,中间的“如何达到?

”则是作为载体的理论研究,也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

在阐明概念后,她对建筑学(这一舶来品)的来龙去脉又进行了简短的梳理。

除了与赵辰老师同样提到了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之间的区别外,丁老师特别将建筑学从建立至今的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好的课程总会有一个明晰的课程框架,之后的时间丁老师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了这门课的授课计划:

1、序言(Introduction)

2、西方建筑学基础(MeaninginWestern)

3、中国——建筑的意义(MeaninginChina)

4、历史性与现代性(TurningPoint-ClassictoModern)

5-7讲每年都有变化,09年为:

5-意识的困境

6-形式的困境

7-技术理性

8-总结(summarize)

和很多老师一样,丁老师在第一讲的最后列下了一串长长的书单,都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杂志。

不仅如此,她还附带介绍了其中的部分精品,现全部列表如下:

(蓝色问号为不确定内容)

建筑历史:

A、建筑历史

1.AHistoryofWesternArchitecture–DavidWatkin

2.WesternArchitecture–R.FurneauxJordan(很薄一本、英文不难)

B、建筑理论的历史

3.AHistoryofArchitecturalTheory–Hanno.WalterKruft(从维特鲁威起)

4.ArchitecturalTheory–EditedbyHarryFrancisMallgrave(从1780年起,是本语要精华)

5.ArchitecturalCulture1934-1968–JoanOckman

6.ArchitecturalTheorysince1968–EditedbyK.MichaelHays

建筑理论:

1.AnEssayonArchitecture–Laugier

2.TheSevenLampsofArchitecture–JohnRuskin

3.TheBeauxArtsTraditioninFrenchArchitecture(建筑学教育方面,讲巴黎美院的,他们原来不画

渲染图!

1897年建筑学理论被承认,建筑学专业得以进入大学)

4.ArchitecturalPrinciplesintheAgeofHumanism

5.ChangingIdealsinModernArchitecture

6.TheoryandDesignintheFirstMachineAge–ReynerBanham

7.Claude-NicolasLedoux

8.Anti-rationalistsRationalists(反理性)

9.ArchitecturePresenceLanguagePlace(前面还有一本包括作品分析、在场、语言,例子不分古

典现代)

10.TowardsUniversalityLeCorbusierMies+DeStijl–RichardPadovan(风格派)

11.StudiesinTectonicCulture

批判理论:

1.ArchitectureinModernity(可看可不看)

2.ArchitectureCriticismIdeology

3.DiagramDiary–PeterEisenman(前面的两篇比较难懂,艾森曼重视语义学(语境)、他本人

也是先学哲学起家)

4.?

建筑自治的某本英文书(绘画本身不一定需要故事情节、它自身就可以愉悦精神,达到自

治。

现代艺术的分水岭就是自治问题)

理论杂志:

1.Oppositions(艾森曼等人创办,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过程中的批判理论,图书馆学术过刊有)

2.Assemblage(库哈斯等人创办,南大买了版权,在网上可以阅读)

3.Log(艾森曼等人创办,是基于城市urban和社会发展而生的批判性杂志)

相关理论:

1.ANewKindofScience–StephenWolfman(分形理论,复杂问题简单化)

2.ArchitecturalPhilosophy(讲建筑哲学的,把艾森曼归为功能主义)

3.AConciseHistoryofModernPainting–BerbertRead(很好的画集)

4.AbstractArt(讲抽象艺术的)

5.CubismandCulture

6.DeStijl(风格派)

按照课程框架,第二讲谈的是西方建筑学基础。

丁老师首先梳理了从维特鲁威到文艺复兴的西方建筑观的转变:

维特鲁威认为建筑是人类社会需求的产物,并明确地提出建筑学理论和房屋建造是两类不同的问题:

前者关注的是Why…Should的问题;后者则关心whetherornotitwasbuiltwell。

实用、坚固、美观成为好建筑的评价标准。

阿尔伯蒂的观点则不同于前者,在他看来建筑是特定知识的产物。

建筑学被知识化,更加强调美学,与施工技术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建筑开始讲究法式。

而到了学院派,建筑观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延续了文艺复兴的建筑观,认为建筑是艺术的,但也同时承认建筑具有实用和科学的品质。

建筑观念的改变必然带来建筑设计理论的改变。

从对完美图式追求的变化中,我们便能略见一斑:

维特鲁威时代完美图示的原型是神庙(形式美的讨论对象)、圆形剧场(平面几何的讨论对象)和住宅(功能问题的讨论对象);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形式美的原型则变成了坦比哀多。

形式美的原则开始转译到不同的建筑类型,构图规则开始独立于建筑的功能类型而存在。

坦比哀多之所以会成为图示原型,是因为它的圆形平面不存在方形平面的转角问题(各向同性),阿尔伯蒂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由许多坦比哀多的变体组合而成的,这实际上是类型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一个极好案例。

而在所有的方形平面中,三开间(记作ABA)无疑是最基本的原型,因为它解决了中间和边缘开间的问题。

而对于方形建筑的转角,则发展出了ABBA的形式语言。

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理论成功的解决了建筑主体的形式语言问题,建立了立面装饰语言的秩序(但在建筑技术层面却几乎停滞不前)。

除了对完美图示的追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来源:

高林的日志

南大建筑十大精品课程之三(上)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

授课老师:

丁沃沃

关键词:

方法论、建筑学、意识的困境、形式的困境、技术理性

星级评定:

★★★★★

课程介绍:

      五年的建筑学本科教育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

还是杂志上学来的娴熟手法?

抑或是一种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没上过这门课之前,我们可能有无数的答案,有些回答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群体共识,有些则模棱两可,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确信。

回想五年的时光,我们大部分时间从事的其实是一些连自己也不甚明了的“方案设计”。

相信大家都有因怎样也做不出令自己满意的设计而拼命纠结、通宵达旦,最终草草收场、不了了之的经历吧。

这种经历令人困惑,也发人思考:

建筑学走过几百年的历史,难道只是一门毫无技术含量,靠翻翻杂志,抄抄方案而维持起来的学科?

如果你有相似的疑问,那么丁老师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绝对是一盏照亮混乱世界的明灯,它为我们驱散疑惑,指引前进的方向。

从标题中不难看出,方法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

这一点在第一讲就被详加阐述:

说法、手法、做法、方法,这些看似相近的词语在这门课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

说法流于形式概念(黑川的郑州规划取意“如意”的说法);手法意味着具体的办法(千百种砌墙的手法,形成的无非是有肌理的墙面);做法对应着材料间的层次关系(构造做法);方法则包含了原型(Prototype)和变体(Anamorphosis);而方法论(Methodology)则是指方法的逻辑(TheLogicofMethod)。

精炼的表述和清晰的概念,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异于寻常的思维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讲,丁老师不是在教授知识,而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知性思维到判断力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思维)再到理性思维(和自己的思维保持一致的思维)。

丁老师的整个课程都在帮我们建立对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框架。

她把建筑理论的研究过程用“羊”和“羊毛衫”的图解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羊”是问题、是原动力,目标是“羊毛衫”,中间的“如何达到?

”则是作为载体的理论研究,也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

在阐明概念后,她对建筑学(这一舶来品)的来龙去脉又进行了简短的梳理。

除了与赵辰老师同样提到了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之间的区别外,丁老师特别将建筑学从建立至今的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好的课程总会有一个明晰的课程框架,之后的时间丁老师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了这门课的授课计划:

 

1、序言(Introduction)

2、西方建筑学基础(MeaninginWestern)

3、中国——建筑的意义(MeaninginChina)

4、历史性与现代性(TurningPoint-ClassictoModern)

 

5-7讲每年都有变化,09年为:

 

5-意识的困境

6-形式的困境

7-技术理性

8-总结(summarize)

 

和很多老师一样,丁老师在第一讲的最后列下了一串长长的书单,都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杂志。

不仅如此,她还附带介绍了其中的部分精品,现全部列表如下:

(蓝色问号为不确定内容)

 

建筑历史:

A、建筑历史

1.AHistoryofWesternArchitec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