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648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期中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学期期中 2.docx

第一学期期中2

北方交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惺忪同舟共计相称(chèn)绯(fěi)闻殒身不恤(xù)

B.焦灼迥乎不同胆怯(qiè)莅(lì)临载(zài)人航天

C.气慨桀骜不驯暂(zàn)时谄(chǎn)媚叱咤(chà)风云

D.编缉文采飞扬船舷(xuán)倾轧(yà)乘(chéng)风破浪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领导的作用。

(2)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起来。

(3)我国“神舟7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向全世界中国进入了航天新时代。

A.启发骚动宣布B.启发蠕动宣告

C.启迪骚动宣告D.启迪蠕动宣布

*启发:

开导指点,使产生联想并有所领悟

*启迪:

开导、启发。

*“启发”着重点在“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促使对方思考、领悟;

*“启迪”着重点在“迪”,指开导、启发,强调引发、引导作用,多用于书面语。

*骚动:

受某种原因或情绪感染,在人群中或人的心里产生的不安定的波动。

*蠕动:

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宣布:

公开正式地告诉(大家)

*宣告:

宣布,告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导演冯小刚举贤不避亲,把《唐山大地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妻子徐帆,而徐帆在影片中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举荐贤惠而有能力的人时候不需要避讳亲属关系。

B.我们如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其中,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

当:

承当,承受;冲:

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C.意大利足球队本是上届世界杯冠军,但在南非世界杯的小组赛中就早早被淘汰,铩羽而归,令球迷大失所望。

*铩羽:

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E.查处不正之风不能手软,手软的实质就是姑息养奸,所以,坚持原则必须成为纪检部门和纪检干部的座右铭。

姑息:

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养:

助长;奸:

坏人坏事。

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市政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地铁线路总长将达到561.5公里,有望超过美国纽约,成为世界上拥有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

B.从以往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到今天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现教育平等正成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C.新闻中心负责接待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并为他们提供采访所需的传输通讯和资料,答复有关“文化创意博览会”采访的相关问题。

D.医生说,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给他做手术。

这次手术的成功关系到他受损的关节能否得到修复,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通史,而《战国策》则是一部国别体通史。

B.《再别康桥》《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名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和艾青。

C.《小狗包弟》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巴金,《随想录》是巴金老人的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作者因《双城记》《老古玩店》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而享誉世界。

6.上下联打乱之后的四副对联,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日照花如锦  ②青山一鹤归  ③青山一片云  ④碧水双鸥静

⑤暮烟明月暗  ⑥白水千层浪  ⑦残雨夕阳收  ⑧风吹柳似丝

A.①⑦②④③⑥⑤⑧B.②⑥③④⑦⑤⑧①

C.①④⑥②⑤③⑦⑧D.①⑧④②⑥③⑤⑦

二、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8分)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夫晋,何厌之有厌:

厌恶

比诸侯之列比:

并、列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

只是,不过

此亡秦之续耳续:

继续

C.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

欺侮

籍吏民,封府库籍:

登记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

士卒

失其所与与:

结交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会其怒,不敢献

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其还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所给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C.越国以鄙远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0.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

B.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我和仆人留下来,是因为要等我的客人一起去,现在太子嫌他迟到,请允许我告辞吧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以后,又想扩张它西部的疆界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犯了死罪),我使他活了下来

三、阅读文言文《左忠毅公逸事》完成11-15题(每题2分,共10分)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①,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①镵:

铲子

1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史更敝衣草屦B.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因人之力而敝之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C.或劝以少休D.与先君子善

愿大王少假借之素善留侯张良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B.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涕泣谋于禁卒。

樊哙覆其盾于地

D.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先君子)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B.久之,(夫人)闻左公被炮烙。

C.(左公)使史更敝衣。

D.(禁卒)微指左公处。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左公向庙里的和尚问这个书生的情况,原来他就是史可法

B.背筐,手长镵①,为除不洁者

(史可法)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铲,装做打扫粪便的人

C.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不要等到坏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D.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史可法往返于军营和桐城之间,一定要亲自为左公家修造府第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记述的左忠毅公、史可法的事迹,实际上是转述自作者已故的父亲所讲的话。

B.左忠毅公在庙里通过文章而赏识才华出众的史可法,在后来考试时大胆地提携他。

C.左忠毅公大骂来探监的史可法,是因为国家败坏不堪,而史可法却不愿为国尽力。

D.写史可法统兵作战忠于职守是从侧面描写左忠毅公,他的忠毅精神的感人之深。

四、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16、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杨子问其故。

逆旅之父答曰: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17.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0分)

①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②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③,许君焦、瑕,,君之所知也。

④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

尽上指冠。

⑤良曰:

“”?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本题6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8.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惨象”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

“流言”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

19.结合全文写出“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一句中的“缘由”是什么?

(2分)

答:

20.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刘和珍的“微笑”与“和蔼”?

(2分)

答: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本题21分)

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

朱光潜

①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

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

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

同事夏丏尊、朱佩弦、刘熏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

我们吃饭和吃茶,慢斟细酌,不慌不闹,各人到量尽为止,止则谈的谈,笑的笑,静听的静听。

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慨,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

后来,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

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都不比旁人做得少。

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

我们大半都爱好文艺,可是很少拿它来在嘴上谈。

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喜欢,也不多加评语。

有时我们中间有人写成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这样地我们在友谊中领取乐趣,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②当时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

他是子恺的先生。

在许多地方,子恺得益于这位老师的都很大。

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

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

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

他通常吃素,不过作客时怕给人家麻烦,也随人吃肉吃菜。

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

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了解佛家精神的人。

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

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加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即此一端,可以见他对于师友情谊的深厚。

③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

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

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

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在它有至性深情的流露。

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

但是这只是浮面的形相,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

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

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

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候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

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

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④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

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工夫。

他近来告诉我,他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

讲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看时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

画也是如此。

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

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书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

我们常感觉近代画的意味太薄,这也是一个原因。

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

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

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工夫。

(原载《中学生》复刊后第六六期一九四三年八月出版有删节)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通过叙写丰子恺本真自然的人品与平实深永的画品,表达了对子恺诚挚的赞佩之情。

B.作者撷取丰子恺先生酒后拈纸作画,画后木刻这一细节,主要在于表现子恺过人的才华。

C.文中提及弘一法师,一方面写弘一对子恺的影响之大,一方面写子恺对老师的情谊之深。

D.作者认为近代画意味太薄,根本原因就是画家墨不入纸,画好像漂浮在纸上,没有生根。

E.本文风格质朴平实,正如子恺的画:

“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22.请分别概括丰子恺人品与画品的特点。

(4分)

答:

人品

画品

23.文章第④段写丰子恺的书法功夫,对表现主题起了什么作用?

(3分)

答:

24.文章第③段提到“他的画就像他的人”,人们还常说书品即人品,诗如其人,文如其人。

请联系本文,并结合你所熟悉的某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谈谈你对上述某一说法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10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作文(50分)

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练习答题纸

班级姓名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17.

18.

19.

20.

21.()()

22.

人品

画品

23.

24.

 

答案

18.惨象:

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

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19.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和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

20.表现刘和珍的善良、温柔、可爱。

有力揭露了反动派诬陷的卑劣行径,使无耻谰言不攻自破。

突出执政府惨无人道的行径。

 

21.B、D(4分)

22.①人品:

雍容恬静,自然圆融,性情深挚

(2分。

答出2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

②画品:

至性深情,平实深永,稳重沉着。

(2分。

答出2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

23.写书法上的功夫是为了表现丰子恺稳重沉着的画品,而画品与书品都与丰子恺先生的人品相关,突显人品决定书品与画品的主题。

(3分,意思对即可)

24.(10分)举例正确,认识合理得当,语言通顺,得8—10分;举例正确,认识得当,语言欠通顺,得5—7分;举例欠正确,认识欠合理,语言欠通顺,得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