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695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说明:

全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把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答题卷里按题号书写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

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②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

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

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

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③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

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

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

这使伯格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

在与其他分子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⑤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

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

“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

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⑥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声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性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3.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有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推进科学的发展,造福人类。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中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

“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

何为自苦如此!

”其人皆垂泣曰:

“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

”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

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

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会:

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

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动:

招致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3分)

①常为诸县之最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

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

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

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

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0分)

(1)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5分)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8《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他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5分)

          

9.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0.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木直中绳,,。

(2),,而致千里。

(3)重资财,,。

(4)乱石穿空,,。

(5)一粥一饭,。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司马祠

①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

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我对韩城心仪已久。

在这次游览的历程中。

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

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

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

汉武帝喜得瑞草,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

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③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之中。

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④“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

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

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据说用意取于《易经》,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

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也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意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

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⑤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

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是司马迁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氏遂作碑文。

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

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

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冈上的。

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故未能埋入祖茔。

这是谁的悲哀呢?

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势雄伟,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

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墓,墓壁上嵌有砖雕八卦卦象,“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

墓顶一柏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⑥这是天问!

我听见史圣在歌唱。

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共舞。

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神道,再读弧形的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2).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3).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

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

(5分)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

A.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4分)

          

          

B.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原文作答。

(4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

A.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B.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烦恼焕然冰释。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低碳生活”这一概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B.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C.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B.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项链》等。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6.请用“∕”为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3分)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

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

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17.请根据下面的说法填上相应的成语。

(8分)

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

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

比如: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

再如:

  

(1)最宽阔的胸怀:

     

(2)最反常的天气:

     

(3)最怪异的动物:

     (4)最丰厚的稿酬:

     

六、(60分)

18.作文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7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B

解析:

文中“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

B项说法过于绝对,范围扩大了。

2.B

解析:

A项张冠李戴。

从文中“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尽管文章有批评的意思,但不是指科学的地位空前提高而言。

从文中“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可知C项错误。

从文中“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可知D项错误。

3.D

解析:

据全文分析题目中的“科学”和“他自己”的确切含义,文章并没有涉及科学的新旧,因此,D项无中生有。

三、(9分,每小题3分)

4.D

解析:

D项“动”,总是,常常。

5.D

解析:

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排除A、B;③“未尝辄敢出门”是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

6.C

解析:

C项“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

 

7 .参考答案:

(1)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寂然”译为“安静的样子”;“若”译为“好像”,各1分,共2分)

(2)馆陶境内的老百姓,全都悲伤乃至下泪,于是跟随他到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庶”译为“老百姓”;“因”译为“于是”。

各1分,共2分)

【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

祖父是魏冲,在周朝做官,担任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

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

德深最初做文帝的挽郎,后来做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

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

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

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

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

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抓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

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

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

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

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遍整条道路。

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像见到父母一样。

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

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

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

郡守不能决断。

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

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

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

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

有人对士兵们说:

“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

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

何必这样痛苦。

”士兵们都哭着说:

“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

”魏德深就像这样深得民心。

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

参考答案:

 8.暮春  飞花 (5分)

9.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选择其一回答,共6分)

10.参考答案:

11略 

12.(1)BE(5分)

解析:

A项强加因果;C项无中生有;D项,本文是按行踪来写的,不能说是“扑朔迷离”。

 

(2).参考答案:

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向高的走向,暗含对司马迁的景仰之情。

(4分) 

(3)参考答案:

(5分)

第一问:

(1)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2)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3)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4)墓顶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第二问:

司马祠内外的物件、结构就是“有形的”;其后的评说便是“无形的”。

(4)参考答案:

(8分)

A.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B.扣紧原文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结合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知识来回答。

 

              第II卷(共80分)

13.C

解析:

A项“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B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D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

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

ABD三项都准确。

C项“焕然冰释”,焕然:

流散的样子;冰释:

冰块消融。

后用“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此处针对“烦恼”是错误的,应改为“烟消云散”。

14.B

解析:

A项不合逻辑,成功的实践可以证实理念的正确,而失败的实践则不能;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D项“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

15.D

解析:

《项链》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

16.参考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考查断句,每个“∕”0.5分,共3分)

【参考译文】

读您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都是以内容文气为先,而以辞彩章句为后,敬仰古人,崇尚仁义,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再加上您的学问,那么古代的作者(的水平)不是难以达到的。

古代的作者生不逢时,就把自己的志向寄托于文章,谋求自己的文章在后世能遇到知音。

从两汉以来,富贵的人有成千上百,现在看来,声势光明磊落的,谁像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扬雄这些人,这些人难道也仅仅追求在当时的声名吗?

 

17.参考答案:

(1)虚怀若谷

(2)晴天霹雳

(3)虎头蛇尾(4)一字千金(每个成语2分,共4分)

18参考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