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884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docx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

1目的和适用范围

2

根据本公司在检修任务过程中涉及的危险源而潜在的检修事故、紧急情况来编制检修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使发生的检修事故或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和排除。

本应急措施适用于机械公司设备大、中、小修、日常维修及应急抢修项目的现场检修。

3相关文件

4

4.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2

4.3安全周知卡

4.4

4.5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QG/QHSE-0316-2008

4.6

5职责管理

6

3.1安全环保部

3.1.1组织联络相关部门对事故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对事故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组织制订抢修时的应急措施并监督检查各项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

3.1.2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事故的防范等安全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

3.2综合管理部

3.2.1全面负责公司应急事故的指挥工作;

3.2.2做好应急事故救援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3.3生产运行部职责

3.3.1负责应急准备工作以及抢修工作的协调、指挥;

3.3.2为完成公司应急抢修工作,建立机、电、仪设备抢修小组,完善调度指挥系统,做到随叫随到并安全、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抢修任务;

3.4各生产运保部门

3.4.1负责本部门承担的应急准备工作,编制应急预案;

3.4.2建立应急抢修小组及时完成公司下达的应急抢修任务;

3.5其他部门配合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相关工作;

7管理内容和方法

8

4.1.1做好无泄漏管理工作,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

4.1.2严格用火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

4.1.3管好用好消防部门配置的消防器材;

4.1.4加强厂房的维修保养,防止因台风暴雨发生倒塌等事故;

4.1.5及时疏通下水道,防止水淹;

4.1.6加强带压堵漏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带压堵漏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4.2发生紧急情况时

4.2.1属于公司内部的:

最早发现者应立即报告本部门生产调度或领导(火灾事故应先报告所在地的消防队)、由部门报告生产运行部,再由生产运行部通知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赶扑现场做好应急处理;

4.2.2在外单位施工作业:

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甲方项目负责人(火灾事故应先报告有关消防队),服从甲方指挥、配合做好抢修工作或停止作业,安全撤离;

4.3劳动防护

4.3.1劳动防护用品的用途

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手套、工作鞋、安全帽、安全带(绳)、防护眼睛、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a.工作服:

用于保护劳动者躯体免受尘、毒和灼伤等伤害的服装。

b.安全帽:

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保护作用。

c.工作鞋:

主要用于足部免受物体砸伤或刺割伤害。

d.安全带:

高处作业人员用以防止坠落的护具。

e.防护眼睛:

用于防止作业时各种飞溅物伤害眼睛。

f.防护手套:

用于防止有害物质因素或腐蚀伤手。

g.防尘口罩:

滤除人体吸入空气中的工业粉尘。

h.防毒面具:

滤除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4.3.2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3.2.1工作服

人员进厂施工必须穿戴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工作服,穿戴工作服要做到“三紧”:

即衣领、衣袖、衣底要扣紧。

4.3.2.2安全帽

使用前检查安全帽帽衬与帽壳是否插接完整,帽衬的顶带是否系紧,使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保持32毫米以上距离,帽带要扎紧、扣牢。

4.3.2.3工作鞋

根据作业条件及防护要求不同,选用适合防护性能的防护鞋,防护鞋的大小应合脚,穿起来感到有舒适感,以免影响作业而危及安全,绝对不能裸露足跟拖着鞋。

4.3.2.4安全带

使用前要认真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有无磨损,连接头和挂钩是否牢固,严禁凑合使用。

安全带要栓挂在人体垂直的上方,高挂低用,可减少冲距。

多人作业时,人和栓挂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坠落时互相碰撞。

安全带要绕杆栓挂,严禁把钩挂在脚手架的绑绳或铁丝上,不准栓在有尖锐棱角的构件上,以防坠落时的摆动把安全带切断。

4.3.2.5防尘、防毒面具种类很多,各有防护范围和适用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防毒面具,绝对不能乱用。

4.3.3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有关规定

4.3.3.1进入生产、检修、施工现场作业,必须穿戴好所需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劳保工作服等。

不得穿露头鞋、高跟鞋或带有铁钉桩的鞋。

4.3.3.2登高作业须穿防滑工作鞋,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绳)。

并选择合适悬挂点

4.3.3.3凡进入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并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绝对不能乱用。

4.3.3.4凡进入高压场所,必须根据电压高低选择适当的绝缘防护用品,作业时须穿戴好绝缘手套、绝缘鞋(靴)并站立在绝缘毯上等。

4.3.3.5凡进入酸碱及含腐蚀性物质的场所作业,必须穿带胶防护服、防护眼镜、保护面屏、耐酸碱手套等。

4.3.3.6外来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为施工人员提供相应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准进厂作业。

4.4几种常见危害因素

检修作业时由于对存在的危害因素估计不足;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当或其他原因会造成一些突发性意外事故,为消除突发性意外发生时造成的惊慌、处置不当等情况,应在进入作业现场时预先观察好发生突发性意外情况时作业人员最佳撤离路线、安全区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你在检修作业过程中遇到或发生物料泄漏、人员伤害、火警火灾等情况,所采取的一般应急措施:

物料泄漏:

当你在检修作业过程中遇到物料泄漏,应即停止作业,迅速向上风两侧的安全区域撤离,并通知该装置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作业负责人需立即清点撤离人数与作业人数是否相符,并对检修作业人员进行清查和问讯,如有异常与不适则应到医务室进行治疗,并将情况及时向本部门领导和安全科报告。

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协助进行抢修。

人员伤害:

当你在检修作业过程中,如遇到物料喷溅或酸碱滴溅,则首先用大量的清水对患处进行冲洗,然后再到医务室进一步治疗并将结果报安全科。

在生产区域或生产装置中行走时,应尽量避开阴井盖、地沟盖,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如果在生产、检修工作中发生事故,则要首先抢救伤员,同时保护现场。

(吴泾地区:

化救、火警电话:

119;急救中心电话:

6120、120,漕泾地区:

化救、火警、医疗急救电话:

67250246),同时上报本部门领导和安全部门。

火警火灾:

在生产、检修现场发生一般火警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准确使用灭火器具就地灭火,防止事态扩大,同时通知该区域有关人员,部门领导及安全科。

如情况严重的,除采取必要措施外还应迅速报警。

在检修现场遇到原因不明的火警,由于检修工对装置生产情况及物料性质不熟悉,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所以检修工应先撤至安全地带,同时报警并通知装置中控室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4.5常见事故及职业中毒的急救处理

4.5.1现场抢救的基本原则:

1)参加现场抢救的人员必须听从指挥,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岗位抢救时,必须穿戴好防护器具。

进入现场后应控制毒物的来源,加强通风排毒或进行现场处理,防止再次发生中毒。

2)抢救伤员时,要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动作要轻,不可强拉,严重出血的患者,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对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患者,必须用担架双人抬送。

3)抢救触电人员时,必须在切断电源后进行,使用干燥的绝缘器具,使触电者首先脱离电源,对心跳停止者应现场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触电者在高处,应有防止坠落的措施。

4.5.2中毒后的急救处理

1.氯气:

氯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

较轻中毒:

表现为眼红、流泪、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中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氯气,可立即引起弥漫性支气管炎。

高度中毒:

大量吸入高浓度氯气可发展为肺水肿、昏迷、休克。

防护、急救措施:

1)切断气源、赌漏

2)抢救人员进入高浓度氯气现场,必须穿戴防毒衣与隔离式氧气(空气)面具。

在低浓度氯气现场可不穿防毒衣但必须带防毒面罩或防毒口罩。

3)将吸氯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躺下,解开衣服(要解开领口并放松裤带)保持安静及保暖,防止受凉。

4)溢出的液氯与氯水对皮肤会产生刺激和灼伤,应用肥皂和清水冲洗皮肤。

但对一些遇到水会产生氯化氢和大量热的无机氯化物,应先用布吸掉液物再清洗。

5)情况严重的送医院抢救。

2、氯乙烯: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略有芳香气味,有麻醉性,易燃易爆。

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组织,还可通过皮肤被人所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检修或意外事故。

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主,眩晕、头痛、瞌睡,严重者出现昏睡,甚至死亡。

防护、急救措施:

必须及时移离毒区现场,静卧保暖,解开领口及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换去污染衣服。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术,并给予吸氧。

眼或皮肤被氯乙烯液污染时,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3、氨气:

氨是无色有特殊臭味强烈的催泪性和刺激性气体。

氨容易液化,并可大量溶于水形成氨水。

低浓度氨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人体组织溶解性坏死。

防护、急救措施:

1)急性吸入性氨中毒时,将中毒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氨污染的衣服,注意保暖,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中毒者呼吸状况,及时给予输氧(鼻管给氧)控制肺水肿发生。

2)液氨、氨水溅入眼内,应坚持自行就地及时处理的原则,立即拉开下眼睑,使溅入毒物流出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皮肤溅着而致灼伤,应就地将溅物立即吸除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反复洗涤中和,也可用2%硼酸水湿敷。

4、烧碱:

具有强烈腐蚀性,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对人体皮肤有侵蚀和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皮肤灼伤,经常接触会造成皮肤溃疡,吸入氢氧化钠雾或浓度较高蒸汽可使支气管和肺遭到严重损伤,甚至造成支气管炎和肺炎,直接溅入眼睛会灼伤眼睛,造成眼睛失明。

防护、急救措施:

检修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器具、塑料手套等劳防用品,如皮肤和眼睛溅到氢氧化钠,在第一时间内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或用稀醋酸和硼酸眼药水中和,随后立即送医务室治疗。

5、氢氟酸:

在空气中发烟,其蒸汽具有十分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上呼吸道有剧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可能发生不易痊愈的溃疡;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产生剧痛,能产生难以痊愈的溃疡。

防护、急救措施:

在操作和检修时穿戴好劳防用品,严防氢氟酸溅到皮肤。

被无水氢氟酸灼伤时应将受伤部分长时期浸入水中,并立即送医务室治疗。

6、氢气:

比空气轻。

无色、无味、无臭气体。

在空气中能燃烧与空气混合能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氢气对人体呼吸系统等没有刺激,遇明火会燃烧或爆炸。

防护、急救措施:

一切有氢气的场所都必须严格按规定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7、二氯乙烷:

易燃、高毒、有刺激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引起肝、肾、肾上腺损害。

防护、急救措施:

在检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及橡胶手套,溅到皮肤要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如吸入,则要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或立即送医务室。

8、电光性眼炎的防护及应急措施:

在电焊或气割时要戴墨镜或电焊面罩,防止强光刺激。

发生电光性眼炎时可用新鲜人乳或新鲜牛奶滴眼,保护角膜上皮,为了预防角膜继发性感染,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抗生素眼药膏睡前涂眼。

9、硫酸:

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吸水性和腐蚀性,对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接触皮肤能引起严重灼伤,溅入眼睛可引起结膜炎和水肿;严重者可以引起全眼炎以至完全失明。

防护、急救措施:

正确穿戴劳防用品,皮肤灼伤应迅速脱去或剪去污染的衣着,创口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5%碳酸氢纳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送到医务室。

10、氯化氢:

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极易溶于水成为盐酸。

氯化氢烟雾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造成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功能障碍及牙齿损害。

防护、急救措施:

做好通风和排气工作、备用防毒面具,皮肤溅到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5.3触电:

一旦发现有人触电,首先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施行急救。

1、在低压电器装置上发生触电事故可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拉开附近有关的闸刀、开关、插座;

2)用绝缘物如木棒、塑料棒等将电线移掉;

3)必要时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

2、在高压装置上发生触电事故可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穿戴绝缘靴与手套,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切断电源;

3)架空线上有人触电时将裸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抛投到触电者接触的导线上,使线路对地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3、在解救触电者时应注意防止自己触电者;防止触电者摔倒;防止触电事故扩大化及其他事故发生;

4、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地对触电者进行简单的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处理。

4.5.4中暑:

人在烈日下爆晒或高温环境下工作,尤其在该种情况下较长时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极易发生中暑。

中暑者大都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口渴、多汗或皮肤干燥等症状。

重度中暑者可出现昏迷、抽痉、体温上升到40度以上等情况。

中暑的急救处理:

1)尽快将中暑者移到荫凉通风处休息,适度喝点凉茶或冷盐水。

2)如重度中暑,应将病人抬到荫凉处,解开衣扣和裤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用冷水毛巾敷病人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用凉水擦身,帮助身体散热。

3)重症中暑或自行处理病情不能缓解时应送医院。

抢救中暑病人的关键是尽快使病人过高的体温降下来。

4.5.5烧伤与化学灼伤:

1一、二度烧伤一般不需特殊急救,烧伤的水泡不要挤破以免细菌感染,也不要在创面涂任何物质,只要按不同部位包扎后送厂医务室处理。

2

3三度烧伤应及时灭火,切忌站立或仓皇奔跑,以免火借风威,造成更严重烧伤。

灭火后及时送医务室进行专门处理或抢救。

4

5报告与记录表

受控发放号

 

上海氯碱机械有限公司

 

检修安全应急规程

QG/QHSE-0307-0303-2008(A/1版)

 

发布日期:

2010-09-09实施日期:

2010-09-10

编写:

朱鸿伟审核:

黄敢林批准:

黄敢林

 

Welcome!

!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