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568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docx

化学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综1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S〜32F~19Cl~35.5Br〜80I〜127Si〜28Na~23K~39Ca~40Mg〜24Al〜27Fe~56Cu〜64Ag〜108Zn~65Ba~137Mn〜55Pb〜207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玛瑙、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B.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C.“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D.沼气是可再生资源,电能是二次能源

【答案】A

【解析】A.玛瑙、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钻石的成分是碳单质,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B.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可与桥梁中Fe、C构成原电池,加速桥梁的腐蚀,故B正确;C.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低温保存,故C正确;D.沼气可以通过植物秸秆的发酵再生;通过人为加工获得的能源为二次能源,电能是通过燃煤或水能或风能等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D正确;答案为A。

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NO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

Cu+2H2O

Cu(OH)2+H2↑

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沸点:

78.4℃)与二甲醚(沸点:

24.9℃)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图1中NO气体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其密度小于CO2的密度,应该短管进入,长管排出CO2,A不能实现;图2中苯密度小,漂在上层不能达到防止倒吸的目的;图3中Cu做阳极,失电子溶解,变成

进入溶液,石墨电极是阴极,H+得电子析出H2,溶液中生成Cu(OH)2,C正确;图4是蒸馏装置,温度计应该放于支管口附近测定蒸气的温度。

3.背景材料:

①“神舟六号”的防护层由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布组合而成;

②光化学烟雾是导致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③近期,某市举行“液氯泄漏”预警演习;

④据湖北省环境质最监测所抽査显示,新装修住房甲醛含量7成超标。

⑤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过大面积的赤潮。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神舟六号”的防护层是复合材料,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2)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引起的。

(3)发生“液氯泄漏”时,应疏导群众立即逆风向高处远离出事地点...

(4)为降低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

(5)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变红色、褐色的现象

A.

(1)

(2)(3)B.

(1)

(2)(5)C.

(2)(3)(5)D.

(2)(4)(5)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烃中只含有碳和氢元素,故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是错误的,故

(1)错误;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引起的,故

(2)正确;打破水银温度计应撒上硫磺生产不溶于水的硫化汞,并扫干净,故(3)正确;为降低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而不应该是关闭门窗,故(4)错误;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变红色、褐色的现象,故(5)正确,所以

(2)(3)(5)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选择C。

考点:

环境污染

点评:

本题结合最新的科技和环境污染的实例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考查,本题起点高,落点低,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4.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阳离子半径:

X

Z

C.M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D.X与Y可以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

【答案】C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5.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可以获得淸洁能源H2,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B为负极

B.原电源A极相连的惰性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H3COOH-8e-+2H2O=2CO2↑+8H+

C.通电后,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移动,最终右侧溶液pH减小

D.通电后,若有0.1molH2生成,则转移0.2mole-

【答案】D

6.有M、N两溶液,各含有下列十四种离子中的七种离子:

Al3+、Cl-、Na+、K+、NO3-、OH-、S2-、MnO4-、Fe3+、NH4+、H+、SO42-、CO32-、AlO2-。

己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A.MnO4-、SO42-、NO3-B.AlO2-、MnO4-、SO42-

C.Cl-、NO3-、SO42-D.OH-、S2-、CO32-

【答案】C

【解析】

7.某废水中含有的NH4+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应过程如下:

①NH4+(aq)+3/2O2(g)=NO2-(aq)+2H+(aq)+H2O(l)△H=-273kL/mol

②NO2-(aq)+l/2O2(g)=NO3-(aq)△H=-73kL/mo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lmol的NH3和1mol的NH4+都有10×6.02×1023个电子

B.室温下,0.1mol/LHNO2(aq)pH>l,则NaNO2溶液显碱性

C.NH4+(aq)+2O2(g)=NO3-(aq)+2H+(aq)+H2O(l)△H=-346kL/mol

D.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废水的酸性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弱

【答案】D

【解析】A.1mol的NH3和1mol的NH4+都有10个电子,即10×6.02×1023个电子,故A正确;B.0.1mol/LHNO2(aq)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NO2是弱酸,NaNO2溶液水解显碱性,故B正确;C.①NH4+(aq)+O2(g)=NO2-(aq)+2H+(aq)+H2O(l)△H=-273kL/mol、②NO2-(aq)+O2(g)=NO3-(aq)△H=-73kL/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NH4+(aq)+2O2(g)=NO3-(aq)+2H+(aq)+H2O(l)△H=-346kJ/mol,故C正确;D.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废水的酸性增大,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

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

①写出目标方程式;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第Ⅱ卷(选择题共58分)

8.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180g)是一种浅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受热分解(文献显示其及应方程式为

FeC2O4·2H2O==FeO+CO↑+CO2↑+2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分解反应

⑴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再关闭活塞K1;③先点燃_____处的酒精灯,再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⑶实验过程中,证明分解生成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而E处黑粉末变红,证明草酸亚铁分解产中CO,若只通过F中的现象证明产生CO,则需要在C和D之间增加盛有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⑷实验结束后,有同字打开K1,又通入一段时间的N2,使装置A中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并将装置C、F中的沉徒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得C中沉淀质量大约是F中的3倍,重新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变。

小组以成员经过讨论排除澄清石灰水不足造成的影响,提出三个假设:

a.CO在装置E中没有完全氧化。

b.使用的草酸亚铁试剂变质,有部分CO被分解过程中产生的Fe2O3氧化为CO2

c.草酸亚铁分解时,有部分CO被FeO氧化为CO2

小组成员于是设计如下方案验证:

①验证假设a:

在E之后再增加一个相同装罝E,并增加E中CuO的量,重新实验,所得数据只有微小变化,但不足以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假设a不成立。

②验证假设b:

取少量草酸亚铁晶体溶于盐酸,再加入适量的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草酸亚铁晶体没有变质,说明假设b不成立

③验证假设c:

取实验后A中固体溶于盐酸,产生__________,证明假设c成立。

④实验时同时测出下列有关数据:

FeC2O4·2H2O的质量为10.80g,A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84g,测得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n(FeO)=________。

(5)根据实验分析,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实验的分解方程式与文献不同,实验小组再次经过讨论,利用原有实验装置图,对实验步骤略作改动,再次进行实验,得出与文献一致的反应方程式,请你写出改动部分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没有处理尾气中的CO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或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E(3).A(4).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NaOH(6).KSCN或NH4SCN(7).气体(或气泡,1分)(8).0.03(9).FeC2O4·2H2O

Fe+FeO+CO↑+3CO2↑+2H2O(10).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不关闭活塞K1

【解析】⑴澄清大理石水只能检验CO2气体,不能除去CO的尾气,会造成大气污染;...

⑵CO是有毒气体,为防污染环境,故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

⑶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有CO2生成;欲证明CO必须排除CO2的干扰,则需要在C和D之间增加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气体;

⑷②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则需要加入适量的KSCN溶液即可;

③Fe溶于稀盐酸的氢气生成,则固体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即可说明含有Fe,即假设c成立;

④FeC2O4·2H2O的质量为10.80g,物质的量为

=0.06mol,设FeO的物质的量为n,则Fe的物质的量为(0.06-n)mol,72n+56(0.06-n)=3.84g,解得:

n=0.03mol;

(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分解产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Fe和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

Fe+FeO+CO↑+3CO2↑+2H2O;为避免发生副反应,影响实验结果,可打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不关闭活塞K1即可。

9.铅蓄电池有广泛的应用,由方铅矿(PbS)制备铅蓄电池电极材料(PbO2)的方法如下:

査阅资料:

①PbCl2(s)+2Cl-(aq)

PbCl42-(aq)△H>0

②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分别为1.9和7.0。

③不同温度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PbCl2的溶解度(g•L-1):

(1)步骤I中FeCl3溶液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加入盐酸控制pH小于1.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n中浸泡溶解时采用95℃和饱和食盐水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

(3)步驟III中将滤液B蒸发浓缩后再用冰水浴的原因是____(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4)步骤IV需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22g·cm-3的硫酸溶液,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3%、密度为1.84g•cm-3的浓疏酸配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A.烧杯B.量筒C.容量瓶D.锥形瓶E.玻璃棒F.胶头滴管

(5)用铅蓄电池为电源,采用电解法分开处理含有Cr2O72-及含有NO2-的酸性废水(最终Cr2O72-转化为Cr(OH)3,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左池中Cr2O72-转化为Cr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当阴极区消耗2molNO2-时,右池减少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答案】

(1).PbS+2FeCl3=PbCl2+2FeCl2+S

(2).抑制Fe3+的水解(3).加快浸泡速率(4).增大PbCl2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5).用冰水浴使反应PbCl2(s)+2Cl-(aq)

PbCl42-(aq)平衡逆向移动,使PbCl42-不断转化为PbCl2晶体而析出。

(6).ABEF(7).Cr2O72-+6Fe2++14H+==2Cr3++6Fe2++7H2O(8).2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从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角度入手,

(1)步骤I中FeCl3溶液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即FeCl3+PbS→FeCl2+PbCl2+S,FeCl3作氧化剂,PbS作还原剂,S被氧化,Pb的化合价没发生变化,根据化合价的升降进行配平,即2FeCl3+PbS→PbCl2+S↓+2FeCl2,然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即反应方程式为:

2FeCl3+PbS=PbCl2+S↓+2FeCl2;根据信息②,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分别为1.9、7.0,因此加入盐酸控制pH小于1的原因是抑制Fe3+水解;

(2)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浸泡速率,根据PbCl2在NaCl中的溶解度,温度越高,PbCl2的溶解度越大,因此95℃增大PbCl2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根据根据信息①Cl-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增大PbCl2溶解度;(3)根据PbCl2(s)+2Cl-(aq)

PbCl42-(aq)△H>0,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PbCl42-转化成PbCl2,促使PbCl2晶体析出;(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有时也需要用托盘天平;(5)①铁作阳极,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反应式为Fe-2e-=Fe2+,利用Fe2+的还原性,与Cr2O7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是Cr2O72-+6Fe2++14H+=2Cr3++6Fe2++7H2O;②阴极反应式为2NO2-+8H++6e-=N2↑+4H2O,消耗2molNO2-的同时消耗8molH+,左池需要向右池转移6molH+,因此右池减少H+的物质的量为2mol。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问题(5)的②,学生可能根据电极反应式错填8mol,孰不知消耗8molH+的同时消耗2molNO2-,右池电荷减少6mol正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应向右池移动6molH+,因此右池减少H+的物质的量为(8-6)mol=2mol。

10.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污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

(1)煤制得的化工原料气中含有羰基硫(O=C=S),该物质可转化为H2S,主要反应如下:

i.水解反应:

COS(g)+H2O(g)

H2S(g)+CO2(g)△H1

ii.氢解反应:

COS(g)+H2(g)

H2S(g)+CO(g)△H2

己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H

C=O(COS)

C=S

H—S

C

O

E/kJ·mol-1

436

745

580

339

1076

①恒温恒压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

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i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标号)

a.容器的体积不再改变b.化学平衡常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形成1molH—O键,同时形成lmolH—S键

②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其中COS(g)的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A、B、C三点对应的状态中,v(COS)=v(H2S)的是______。

(填标号)

③反应ii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逆)的是_______(填“A”或“B”)。

T1℃时,向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S(g)和1molH2(g),发生反应ii,COS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2)过二硫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其结构式为

①在Ag+催化作用下,S2O82-能与Mn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SO42-和Mn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可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和硫酸铵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备过二硫酸铵。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S可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剂。

己知:

25°C时,反应Hg2+(aq)+HS-(aq)

HgS(s)+H+(aq)的平衡常数K=1.75×1038,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al=1.0×10-7,Ka2=7.0×10-15。

①NaHS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Ksp(HgS)=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BC(3).B(4).33.3%(5).5S2O82-+2Mn2++8H2O

10SO42-+2MnO4-+16H+(6).2SO42-+2H+

S2O82-+H2↑(7).

(8).4.0×10-13

【解析】

(1)①恒温恒压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

COS(g)+H2O(g)

H2S(g)+CO2(g)△H1。

a.该反应属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恒温恒压下,容器的体积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故错误;b.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故错误;c.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故错误;d.形成1molH—O键,表示的是逆反应速率,形成1molH—S键,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形成1molH—O键的同时形成1molH—S键,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够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d;

②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根据COS(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图,曲线上的点表示平衡点,根据方程式,在任何时候都存在v(COS)=v(H2S),故答案为:

ABC;

③反应iiCOS(g)+H2(g)

H2S(g)+CO(g)△H2=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745+580+436-339×2-1076=+7kJ/mol,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对应与曲线A,因此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逆)的是B;根据图像,T1℃时,K逆=K正=1,

COS(g)+H2(g)

H2S(g)+CO(g)...

起始(mol)2100

反应xxxx

平衡2-x1-xxx

则K=

=1,解得x=,COS的平衡转化率=

×100%=33.3%,故答案为:

B;33.3%;

(2)①Mn由+2价升到+7价,S2O82-中有两个-1价的氧降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再由电荷守恒确定出产物中有H+,最后由H原子守恒,确定反应物中还有H2O,并配平.得到离子方程式为:

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故答案为:

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和硫酸铵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备过二硫酸铵,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硫酸根离子被氧化为过二硫酸根离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42-+2H+

S2O82-+H2↑,故答案为:

2SO42-+2H+

S2O82-+H2↑;

(3)①NaHS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②反应Hg2+(aq)+HS-(aq)

HgS(s)+H+(aq)的平衡常数K=1.75×1038=

=

=

=

,解得:

Ksp(HgS)=4.0×10-53,故答案为:

4.0×10-53。

11.油脂不仅是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下面是以油脂为主要原料获得部分产品的合成路线:

己知:

①G(C10H10O4)分子中的官能团处于对位;

(R1、R2、R3与R4可能是氢、烃基或其他基团)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标号)

a.油脂包括植物油和脂肪,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是混合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c.油脂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许多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

d.硬化油又叫人造脂肪,便于储存和运输,但容易被空气氧化变质

(2)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用系统命名法写出F的名称___________。

(4)在酸催化下物质的量的B与苯酚反应生成一种线型结构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元取代芳香化合物H是G的同分异构体,H满足下列条件: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③不与NaHCO3溶液反应。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H共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结构,不包含G本身)。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写出从HOCH2CH2OH

HCOOCH2CH2OOCH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参照题中的书写形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

(2).酯基(3).取代反应(4).1,4-苯二甲醇(5).

(6).11(7).

(8).

【解析】

丙三醇在HIO4的作用下生成的B为HCHO,C为HCOOH;由D通过一系列转化得到的G分子中的官能团处于对位,则D为对二甲苯,结构简式为

,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生成的E为

,再在NaOH的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的

为,C和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G为

(1)a.天然油脂包括植物油和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酯类,故a正确;b.形成天然油脂的脂肪酸不完全相同,所得油脂均为混合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b正确;c.油脂不属高分子化合物,脂肪烃基可能含有碳碳双键,则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油脂氢化,可除去不饱和碳碳双键,防止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被空气氧化变质,故d错误;答案为ab。

(2)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反应①为油脂的水解,属取代反应;

(3)根据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是1,4-苯二甲醇;

(4)在酸催化下物质的量的HCHO与苯酚反应生成一种线型结构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

(5)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可以是甲酸酯基;②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

1,说明含有两个酯基;③不与NaHCO3溶液反应,不含有羧基;则符合条件的H可能是:

苯环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