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88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

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平均,并不是全面)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有: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方法有:

(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

(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①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②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关联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2.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一直转移

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生理)(年龄段)(抓住关键期)(生理心理)(因材施教)

“拔苗助长”“分阶段教学”“及时教育”“长善救失”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长远眼光

③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长善救失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有三个方面:

(1)身心健康发展:

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

(2)主体性发展:

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

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

(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3)社会文化发展:

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分阶段教育:

学生的才能有高有低,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学生的才能高低来进行分配;

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潜能不同,因而给予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有利于发展的教育机会。

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三、教师观:

体现在教师角色多样化

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复杂性:

全面性(目的)、多样性(任务)、差异性(学生)

(2)创造性:

因材施教、教育机智

(3)示范性:

学生的模仿对象、开模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

人才培养周期长

(6)系统性:

教育系统化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研究者和学习者

3.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1)关注生存阶段:

处理人际关系、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学生学习成绩、班级体建设、自己备课

(3)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乐福·布朗)

4.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3)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从教学行为看:

(1)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我关系,新课程强调自我反思

(4)对待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合作

6.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终身学习

(2)行动研究(3)教学反思

(4)同伴互助(5)专业引领(6)课题研究

7.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3)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5)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8.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1)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

(3)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4)提高教育创新精神必须终身学习

(5)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6)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9.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教师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能力②专业知识③教育理论④信息技术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①系统的终身学习②校本学习③成人教育④媒体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

10.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要求:

(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

(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

(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

(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11.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

12.如何提高教学成绩:

(1)讲方法:

处理好师生关系;

(2)讲落实:

监控好教学环节;

(3)讲思路:

培养好学习习惯;(4)讲科学:

发展好教研能力。

13.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1)教师职业的责任:

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

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2)教师职业的价值:

对教师个人:

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他人:

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

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