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539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成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平面镜成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docx

《平面镜成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镜成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面镜成像.docx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

象》中的第三节。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是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经验和基础上的再学习,是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镜子中的像”的再认识,本节课学生要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

通过本节实验探究,学习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学生要知道平面镜成虚像,能描述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能提出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有意义的猜想。

◆学生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能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归纳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

◆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过程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

难点:

建立虚像的概念。

四、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实践以及评估交流的基本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首先通过小宝宝镜子前玩耍的片段引入像和平面镜的概念,后通过学生照镜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特点。

通过学生自学课本,设计并交流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虚像”。

通过利用自然界中平静的水面的“倒影”图片,让学生领略平面镜带来的对称美。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器材:

镜子、玻璃板(含支架)、A4纸(2张)、胶棒一根、塑料蜡烛火炬、20cm刻度尺。

参考网站: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动初中物理论坛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3分钟)

师:

今天很荣幸能与39中学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合作,我们彼此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位九个月大的小宝宝近期的生活片段。

生:

观看视频。

师:

你知道小宝宝因为看到了什么而如此兴奋吗?

生:

看到了他在镜子中的像。

说明:

若学生说看到了小宝宝自己。

师:

小宝宝本人吗?

生:

不是。

师:

那是什么?

生:

小宝宝在镜中的像。

师:

我们把镜内的小宝宝称为像。

生活中还有哪些像镜子一样,能照出我们像的物体?

生:

平静的水面、打磨过后的铜面、平滑大理石地面、平滑的地板、透明的玻璃板。

师:

展示相关平面镜成像图片。

像这些平滑的表面我们都可以称其为平面镜。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板书课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知识建构

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师(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镜子观察一下自己在镜中的像,猜想像与物的大小以及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有什么关系?

(一边讲一边让学生做)

板书:

一、猜想:

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平面镜间的距离

 

生(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猜想过程2分钟)

师:

板书学生的猜想。

为了探究我们的猜想正确与否,我们需要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需思考以下问题:

1、选择哪些器材?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这些器材?

2、器材应该如何放置?

3、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以及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实验中需要观察什么现象或记录哪些数据?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桌上器材,先带着以上问题,研究一下教材43页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过程需5分钟)

生:

(阅读教材后,小组讨论并交流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7分钟)

器材选择:

师:

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器材?

生:

白纸、玻璃板、塑料火炬、刻度尺。

师:

如果说的不完整,教师可问还有补充的吗?

然后教师将这些器材摆放在讲台上。

 

器材放置:

师:

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告诉老师,器材应该如何放置?

白纸如何放置?

生:

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

师:

玻璃板应该如何放置?

生:

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师:

如何竖立玻璃板?

生:

用塑料火炬在两边支起来。

师:

玻璃板在白纸上任意位置竖立吗?

生:

竖立在白纸中间。

像和物大小关系以及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

师:

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需要观察什么现象?

生:

将塑料火炬放在玻璃板的前面(问题设计: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我们应该放在哪个面的前面较好呢?

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可告诉学生,为了使我们看到的像比较清晰,我们选取镀膜的一面,既贴上标签的一面作为反射面,然后将塑料火炬放在该镀膜面的前面)

然后拿一个和该塑料火炬完全相同的物体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看它是否能够与像重合,如果能重合则说明像和物大小相同,不能重合则像和物的大小不同。

(如何看后面的物体,才便于我们使移动的物体和像重合?

师:

如何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生:

确定玻璃板、像和物的位置。

然后将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师:

玻璃板位置应该如何确定?

生:

在玻璃板的前面画一条直线,就可确定玻璃板的位置。

教师强调在镀膜一面的底部画一条直线。

如果学生画两条,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用镀膜的一面进行实验。

师:

像和物的位置应该如何确定?

这两点能否在像和物上任意选取。

生:

这两点要一一对应。

(学生上讲台交流实验方案,并展示操作过程)

教师问题设计:

a:

为什么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呢?

(玻璃板能够透过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即在我们透过玻璃板观察像的同时,能够看到后面移动到物体)

b:

为什么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进行实验,而不选用胶棒和塑料火炬进行实验?

(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从而无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师:

为了使我们得到的结论更科学,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要改变塑料火炬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中要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痕迹以及实验数据记录在带有表格的白纸上,开始实验吧。

说明:

学生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a、学生不知在什么位置记录像的位置。

(将白纸垫在玻璃板下,将像和物以及平面镜的位置记在白纸上)

b、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找一个和物完全相同的物体,眼睛透过玻璃板,移动该物体,直到和像重合。

如果还不能,那可能是平面镜没有和直面垂直)

c、看到的像不清晰。

(在像的一侧垫上复写纸)

d、看到两个像。

(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存在两个反射面,所以可能成两个像,因此在实验中我们最好选用比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是我们这个相对较厚的玻璃板,我们应该以那个最为清晰的像作为标准)

师:

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他所在小组的实验数据以及得到的实验结论。

生(分析实验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

展示并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说明:

(交流与评估)教师在巡视中,如果发现有学生在一条直线上改变物体位置或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有偏差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

在一条直线上改变物体位置。

展示两组同学测量数据,一组是在不同位置确定物的位置,另一组是在一条直线上改变物体位置,同学们觉得哪一组的好?

为什么?

(我们要得到一个普遍规律,而我们在一条直线上改变物体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数据偏差。

学生可能说是在确定像和物的位置可能不准确;像和物点没有对应;刻度尺读数时存在估读偏差等。

师:

请同学们将像和物的位置对应的连接起来,观察一下,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位置有何关系?

生:

像和物的连线和平面镜的镜面垂直。

(学生实验8分钟,分析数据得到结论5分钟,共13分钟)

B、虚像

师:

光通过小孔成的是什么像?

该像呈现在哪里?

生:

倒立实像。

呈现在薄膜上,即光屏上。

师:

平面镜成的像能否在光屏上呈现呢?

生:

小组讨论后。

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

(如果是透过玻璃板看的话,教师可告诉学生要在像的一侧观察)

师:

我们把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虚像是如何形成的。

(课件展示)

这是一光源,我们任意取一点光源。

我们知道该点发出的光线是向四面八方的,我们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可以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射入人眼,引起人的视觉,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会感到光是从s,点发出的,点s,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而实际上该点并不存在。

通过以上分析,你能简单描述一下虚像是如何形成的吗?

生:

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师:

通过以上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其实就是光的反射。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图片。

背景音乐。

通过观察图片,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共性?

生:

像和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

(虚像介绍5分钟)

(三)巩固知识(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都有哪些收获?

(投影平面镜成像特点)

(四)知识应用(5分钟)

1、我们在河边看到树木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引起的。

2、身高为1.7m的某同学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m,像的高度是________m。

3、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

C.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   D.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大

5、根据你做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______。

(2)某个小组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

如下图所示。

则正确的是______。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3)通过什么实验现象,你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五、社会调查

1、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生活中除了平面镜还有哪些面镜?

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结束语:

谢谢同学们的大力配合。

 

 

 

 

板书设计

一、 猜想                     二、结论(见投影)

像与物大小

 

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