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465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

  

    五、认识分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生动的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二、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小数之后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

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和平均分的经验密不可分。

其实,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安排了“分一分”、“分一分”、“比大小”“吃西瓜”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比较简单分数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由于“分数”的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加上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无疑是学习的难点,当然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又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地说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数”的系统概念的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分数知识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建议: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建立这个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且具有较大的理解层面上的难度。

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使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如:

“分一分”、“折一折”、“试一试”、“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3、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探索分数加减算法时,借助图形直观,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的算法原理。

  四、教学案例:

  案例1

  《分一分

(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涂色、折纸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猴头、桃子的图片。

  2、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

  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桃子

  师:

今天,堂上来了两位小客人。

瞧,他们是谁?

  生异口同声:

猴子(师出示猴头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

咱们都知道他们最爱吃——

  生异口同声:

桃子。

(师出示4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

如果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

  (学生思考,汇报)

  生1:

一只猴子2个桃子,另一只猴子也2个桃子。

  生2:

一只猴子3个桃子,另一只猴子1个桃子。

  生3:

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生1:

我认为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最公平,因为他们分的桃子一样多。

  生2:

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公平,因为是平均分的。

  师:

对,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个,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

如果把2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师拿去黑板上的2个桃子图片)

  生:

每只猴子分1个。

  师:

如果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

(师拿去黑板上的1个桃子图片)

  生:

1只猴子一半。

(师把预先平均切开的1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2、表示“一半”

  师:

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

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

  (学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和同伴交流一下吧!

  (小组交流)

  师:

谁愿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生1:

我把一块橡皮分成2块,每块是一半。

  师:

想一想,怎么分成2块,每块是谁的一半。

  生2:

把一块橡皮平均分成2块,每块是橡皮的一半。

  生3:

我用1/2表示一半。

  师:

你在哪里见过?

  生:

在书上看到的。

  师;看来,你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生1、生2、生3、生4分别画了

  

  表示一半。

  师:

刚才,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心中的一半,真不错。

下面,咱们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大屏幕播放:

历史上每一个数学符号从发明到被普遍认可,都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认识1/2

  师:

刚才我们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一半,也就是分了这个桃子的1/2,请小朋友们说老师是怎么分的?

  生: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桃子的1/2。

  师:

好,我们一起来说。

  (师生边做动作边说: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桃子的1/2。

  师: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桃子的1/2,1/2怎么写呢?

  (师指导写1/2)

  师:

桃子的一半可以用1/2表示,物体或图形的一半也能用1/2表示吗?

听了淘气的话,你们就知道了。

  (大屏幕播放淘气说:

“分别涂出它们的1/2。

”以及本6页涂一涂的内容)

  (学生动手涂)

  师:

请选择你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它的1/2。

  生1:

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生2:

我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树叶的1/2。

  ……

  师:

小朋友们不仅涂得好,说得也不错。

  2、认识1/4、2/4、3/4、4/4

  师:

看见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学习,笑笑也来了。

听,她约我们干什么?

  (大屏幕播放笑笑说: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

”)

  (学生独立折纸)

  师:

谁把你折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学生拿着作品到前边介绍所折的方法)

  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种折法一样吗?

如果笑笑看见了会高兴吗?

为什么?

  生:

三种折法不一样,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所以笑笑会很高兴。

  师:

笑笑想约我们做涂色游戏,喜欢吗?

  生异口同声:

喜欢。

(大屏幕显示本7页折一折:

①、②、③、④的内容。

  师:

这是做涂色游戏的方法和步骤,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涂一涂、说一说、填一填,小组合作完成好吗?

  (学生动口说、动手涂、动笔填,教师巡视)

  师:

哪个小组到前面来把你们的作品说给大家听听。

  生1:

我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4。

  生2:

我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2/4。

  生3:

我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3/4。

  生4:

我把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4/4。

  师:

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呢?

  生4:

就是涂了这张纸的全部。

  师:

听明白了吗?

谁再来说说这张纸的4/4是什么意思?

  生:

这张纸的4/4也就是这张纸。

  (一组四名学生介绍作品后贴到黑板上并写上相应的分数。

  师:

好,还有不同的涂法吗?

请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

  (生把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

像1/2、1/4、2/4……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的请举手。

  (一生说“分数”并板书题)

  师:

你写的“分数”2字真漂亮,请领读一遍。

  (生领读题)

  师:

每个分数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

3/4,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字叫分母,表示平均分了几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师板书: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3

  4

  师:

谁说说3/4的意思。

  (生说略)

  4、联系生活

  师:

你能说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分数吗?

  生1:

我经常吃一个苹果的1/2。

  生2:

有一次,妈妈把一张油饼平均分成4份,爸爸吃了2/4,我和妈妈分别吃了1/4。

  生3:

我能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2份,用彩笔涂出它的/32。

  生4:

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占世界的11/100。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

在报纸上看到的。

  师:

小朋友们从生活中发现了这么多分数,看来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啊!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

下面,我们用今天学过的分数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交流略)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学生独立作题,然后交流略)

  3、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

  (①、②、③小题略)

  师:

用4/6表示阴影,对吗?

  生异口同声:

不对

  师:

为什么不对?

  生:

应该用8/12表示。

  生:

因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2份,有8份涂了颜色,所以用8/12表示是对的。

  师:

有不同意见吗?

  生异口同声:

没有。

  师:

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阴影部分到底能不能用4/6表示?

  (学生思考)

  师:

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

  师:

谁再来发表意见。

  生:

可以用4/6表示,假设中间的横线没有才能看出来。

  生:

在这个长方形中,竖着的几条线段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这6份中的4份是阴影,所以用4/6表示是对的。

  师:

听懂他的意思了吗?

谁来解释一下。

  生(指着图形):

中间竖着的条线段确实把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4份是阴影,所以用4/6表示可以。

  师: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这个图形中的阴影,用4/6表示是对的,用8/12表示也可以,难道4/6和8/12相等吗?

  师:

对这个问题,谁有看法?

  生:

既然用4/6和8/12都可以表示阴影部分,那4/6和8/12肯定是相等的。

  师:

谢谢同学们的创新发现和精彩解释,4/6确实和8/12是相等的。

  、总结延伸

  师:

这节,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略)

  师:

老师相信,通过你们以后的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

  案例2 

  《分一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2个,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吃过苹果吗?

淘气和笑笑也经常分吃苹果。

他们在分苹果时遇到了新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吗?

  、出示情境图。

  这是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两幅淘气和笑笑分苹果的情境图,请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读图:

  

(1)

  这两幅图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

  淘气和笑笑是怎样分苹果的?

  (3)

  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板书:

平均分——一半)

  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

  4、引入1/2。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这就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但各种表示方式标准不统一,让我们请教一下智慧老人吧。

  (放录音)历史上每一个数学符号从发明到被普遍认可,都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

现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或“半个”的数学符号是1/2。

  你们知道像1/2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板书:

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认识1/2

  

(1)涂一涂,感受1/2(见本6页)。

  a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

  b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

  

(2)折一折,做出1/2。

  a独立操作。

  b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2、认识1/4、2/4、3/4、4/4。

  

(1)

  折一折,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2)

  涂一涂。

  a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

  b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还有这张纸的()没涂颜色

  d 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

  分法与涂法展示交流。

  通过以上操作与实践,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

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

这几个分数和1相比,你认为有什么关系?

  3、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

  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

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

  3……分子

  板书:

  …分数线

  读作四分之三

  4……分母

  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

为什么?

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了哪个运算符号?

  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4、尝试运用

  

(1)

  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图见7页下方)

  a读出每一个分数。

  b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

  如:

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

  

(2)

  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身边。

  我们已经知道,1/2、1/3、3/4、/6等这些数都是分数,你能否联系自己的见闻说一个你曾经见过的或听到的分数吗?

如:

  a用这块地的2/种大蒜

  b有1/2的大棚被大风刮坏了

  今年的人平均收入比去年增长14/100。

  (三)巩固与应用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8页第1题)

  

(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

  

(2)指名读出各分数

  (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8页第2题)

  

(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你为什么这样涂?

  3、判断: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

(图见8页第3题)

  

(1)独立判断。

  

(2)交流判断的理由。

  (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

  4、左图中有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见图8页第4题)

  

(1)哪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等于它的1/2?

  

(2)哪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大于它的1/2?

  (3)哪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小于它的1/2?

  a

  由这些及以上的各个图形,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哪方面的知识?

  b你是如何进行判断的?

你的理由或根据是什么?

  、判断正误。

  

(1)把一根铁丝分成8份,其中的3段就是这根铁丝的3/8。

  )

  

(2)把一个苹果分给小红和小冬,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1/2。

  )

  (3)一块不规则的地块是无法把它平均分成2份、3份或几份的。

  )

  (4)一个苹果的1/2和一个橘子的1/2不相等。

  )

  a组内讨论。

  b全班交流。

  (四)小结

  这节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

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数?

请你说一说。

  案例3

  《分一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动手分一分中,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拓展分数的意义。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片、投影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强,是这样吗?

那来展示一下的动手能力,好不好?

  请同学们剪下附页2中的图7的正方形纸片,给它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

  、生动手操作,剪一剪、涂一涂。

  2、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师:

看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

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证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好不好?

  

(1)

  说一说:

  ①红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②蓝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③黄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

  师:

看来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棒的。

如果老师把这道题变一下,你还能不能完成的同样出色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分一分

  师:

请同学们把你涂好色的9个小正方形用剪刀分开。

想一想,每种颜色的正方形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1)生动手分一分。

  

(2)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红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②黄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③蓝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

  (4)全班交流。

  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能运用分数来表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真了不起!

希望同学们继续加油,努力!

  2、试一试

  师:

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在公园里我们就会遇到用分数来表示的一些事物。

(投影出示9页的试一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题。

  

(1)出示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2)学生独立做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全班汇报交流。

  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我们知道了一个整体可以由若干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3、找分数:

你还能从图中找到一些分数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

  师小结:

个孩子,花坛里的10朵花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再从中找到分数。

你能说一说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时,要注意什么吗?

当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把谁看作整体,这个整体也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确定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从中找到分数。

  (三)、解释与应用

  、尝试练习(投影出示本60页练一练1、2两题)。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最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2、巩固提高

  

(1)投影出示本60页的第3题:

他们拿到的铅笔一样多吗?

  先理解题意、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合作,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最后得出结论:

他们拿到的铅笔不一样多。

  

(2)我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略)

  (四)、堂小结

  这节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交流略)。

相信你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收获。

  

  案例4

  《分一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动手分一分中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拓展分数的意义。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片、投影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

  师:

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看哪颗“智慧星”能用分数表示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师: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分数的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知识“分一分

(二)。

  板书题:

分一分

(二)

  

(二)、游戏体验,主动探索

  、涂色游戏

  师: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涂色游戏,好吗?

  我们先把这张正方形纸剪开,分成9个小正方形,再给它们涂上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

  (生动手操作,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

  师:

同学们的手真巧,一会儿就做好了。

你们有没有信心根据涂好色的正方形完成下面的几道小题呢?

  2、分一分

  

(1)、学生根据涂好色的小正方形完成下面各题:

  红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黄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蓝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师小结:

我们知道小正方形共9个,红色的有2个,黄色的有3个,蓝色的有4个(红、黄、蓝颜色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唯一),所以红色、黄色、蓝色分别占所有正方形的2/9、3/9、4/9。

  3、试一试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运用分数表示事物间的关系,真了不起!

我这里还有一幅图,同学们能不能也把这幅图中的事物用分数给表示出来呢?

  

(1)、投影出示本9页的试一试。

  ①一共有几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细心观察主题图,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以上各题。

  4、找分数

  你在用分数表示事物时是怎么想的?

你还能从图中找出一些分数吗?

  

(1)、生独立观察,发现分数。

  

(2)鼓励学生讲是如何发现分数的

  (3)师小结:

在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和解决一些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把谁看作一个整体,确定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从中发现分数。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1)投影出示本60页的练一练第1题。

  ①让生弄懂题意,独立思考完成。

  ②让学生讲思考过程。

  

(2)投影出示本60页的第2题。

  ①学生独立做题。

  ②小组交流。

  ③组长汇报。

  师:

同学们解释得非常精彩,下面的题同学们能不能做得同样精彩呢?

  2、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