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0651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中考作文指导(一)文档格式.doc

③“成为”,说明先前不是好友,是共同的兴趣做了媒介;

④“好友”,不是一般的朋友。

总之,:

要写出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使我和他从不认识(或一般同学)变成了好朋友的过程。

  《我家今年喜事多》,关键是个“多”,要写出我家今年不少于三件喜事。

  二、半命题作文

  即给了一半题目,另一半由考生自行补上。

如《我终于尝到了——的滋味》、《面对——(人)——(心理)的目光》等。

首先应该弄清横线上可以填什么,然后把所想到的能够填上去的词语都列出来,再选择一个最有把握写出色的。

  《我终于尝到了——的滋味》可以填胜利、成功、失败、自豪、被冤枉、挨批评、受表扬、被父母理解、培养毅力等等。

  这个题目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是“终于”,它意味着两种情况:

①我一直向这方面追求,终于成功,如《我终于尝到了作品发表的滋味》;

②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这样,没想到竟然如此,如《我终于尝到了被歧视的滋味》。

  《面对————的目光》,前一格可以填老师、家长、同学、好友,后一格可以填鼓励、责难、惊讶、疑惑等等。

这道题目,要注意“面对”一词,必须写出我在对方面前先做了什么,后来又怎么样。

  三、供材料作文

  1.续写与补写

  ①给出首句

  如以“这事,我一想起来就脸红”为第一句,自拟标题,接着往下写。

  这道题目,首先明确:

写一件事。

其次,由首句可知:

用第一人称,用倒叙。

再次:

这是一件使我脸红的事。

注意,是“脸红”,所以性质严重的坏事如偷窃之类,似不应仅脸红了之;

还有,“一想起来就脸红”,事太小了也不行,如某次上课答错了一个问题,事情就嫌太轻。

  ②给出末句

  如文章最后一句是“他和他在大伙的掌声中,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自拟标题,写出全文。

  此题一般是写他俩有矛盾,之后在大家帮助下和好。

如写成他俩原来就是好友,后来才闹翻了就更好。

  ③给出首尾

  比如1998年高考小作文题,开头是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结尾是小乐穿了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要求补出中间部分。

详见例文评析部分。

  ④续写故事

  如课文的续写。

  总之,这类题目都要弄清材料给出了哪些条件,要求我们在哪些地方受限制,哪些地方可以发挥。

比如,课文续写,人物的性格不能改动,人物的行动要符合逻辑,要在前面的课文中有依据。

详见后例。

  2.改写

  如给出一首小诗,要求改写成记叙文。

这就必须先读懂诗意,再看诗句中提供了哪些材料非写入文中不可,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

  3.扩写与缩写

  扩写是给出一个故事梗概,要求写成一篇生动详实的文章,缩写是给出一篇较长的文章,要求写出其梗概。

扩写题例见“台阶训练”,缩写题型近年较少见,就不举例了。

扩写时注意事项和续写、改写大致相同,要在原作的基础上丰富其细节,使人物个性特点鲜明。

缩写则要注意原作中哪些要压缩,哪些要保留,哪些要删掉,不能把这些摘错了。

一般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要保留,大量的描写可压缩为叙述,不重要的细节可以删去。

  审题到这里还没有讲完。

上面我们把常见的各类题型一一作了介绍,下面先看“例文评析”,再做“台阶训练”,这里,我们有意识地将供材料作文相对集中地放在一起。

  口例文评析

  一、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要求:

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

  ②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③补写200字左右。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千千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

  小乐穿着一双千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审题概说:

本题要写的是——另一只鞋必须洗净。

由谁来洗?

没说。

一般来说,写小乐自己洗,能使他受一次锻炼,思想意义较健康。

但是,如果处理得很简单,让小乐头脑一转,立刻明白这是妈妈在考验我,抓起鞋就洗,文章就太“大路货”,不能写出高水平来了。

  有位大学教授在报上撰文指责该小作文的答卷想象力很差,并举美国小学生捡到一个蛋,孵出一看原来是里根总统一文为例说明想象力的重要。

此论十分荒谬。

本题不是凭空发挥想象力的题目,而是有限制的创造力“飞行”,如果写成里根总统或外星人来帮小乐洗鞋,如此离奇等于自毁前程。

“咦?

妈妈,您怎么还剩一只鞋没有洗?

”小乐不满地冲妈妈喊着。

妈妈摸了摸,卜乐的头,意味深长地说:

“孩子,我希望这只没洗的鞋在你穿上的时候会和那只一样干净。

”妈妈的目光很慈祥,小乐分明读出了妈妈对自己的鼓励。

是啊!

自己这么大了,还要妈妈洗鞋子,难道自己真的千不好吗?

小乐鼓励着自己,拎着脏鞋进了水房。

他挽起袖子,认真地刷起了鞋。

看着在水的冲洗下渐渐露出“真面目”的鞋子,小乐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妈妈的眼中满是欣慰。

小乐把两只一样干净的鞋晒在门口。

不久,鞋干了。

  本文开头小乐发问,正是妈妈所等待的,因此妈妈因势利导作了教育。

小乐的心理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他的行为的依据。

文中两处写妈妈的目光,前后呼应,以无声胜有声。

本文不足是稍有些单调。

  “妈,你把一只鞋忘了洗了。

”“小乐,那是留给你洗的。

”“啊?

我洗?

哼!

大丈夫当扫平天下’,岂在一鞋?

”“哎呀,又摆男子汉架子了。

那我问你,一鞋不洗何以扫天下?

连起码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将来怎么走向社会?

怎么千一番事业?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回就听你的。

不过,我可是初来乍到头一回,你可得教我。

”“我早就为你想好了。

瞧,照着这只鞋认真洗。

已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请吧!

”“想得真周到啊!

小乐在此谢谢妈妈了!

”于是,洗鞋,晾干……第二天一早,小乐穿着一双千千净净的鞋子上学去了。

  本文以对话描写为主,笔法与众不同,很高明。

母子对话诙谐而有情趣,人物面目如在眼前。

  “一定是妈妈忘了”,小乐暗自忖度,“等妈回来再说吧!

”“啪”一声,小乐打开电视机,还没看清画面,妹妹就像一阵旋风卷了进来,眨眼间电视节目换成了“大风车”。

那“金龟子”还在傻乎乎地教小朋友洗手帕,还念叼着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妹妹咚咚咚地冲出去,又咚咚咚地冲回来,端着小盆跟着电视里学,又搓又揉。

小乐觉得两边的脸颊似被人重重掴了几下,两条腿不由自主地向洗衣间移去。

  洗衣间的唰唰声与房间里的擦擦声相“应”成趣。

  本文构思新巧,用妹妹的举动来教育小乐,与众不同;

结局别致,两种洗东西的声音相“应”成趣,使文章生动活泼。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

  “咦?

”小乐拎起那只沾满了泥的鞋,冲进家门,“妈——”小乐没有听到妈妈答应。

“这就奇怪了,妈妈星期天从来都不上班,今天去哪儿了?

”小乐心里纳闷儿,“莫非,嘿嘿,考验我?

我露一手吓你。

”小乐的嘴角翘起一丝调皮的笑意。

  水盆一只,洗衣粉一袋,鞋刷一把,一切准备就绪,小乐拍了拍脏鞋,“唉呀,老弟,今几个是刘邦见项羽——不得已啊,您就忍着点儿吧。

”说完水光刷影,泡沫四飞,不消五分钟,鞋子便白得像新的。

小乐正得意,楼上阳台上探出一个人头来,“小乐,有刘邦晒鞋的谚语吗?

”小乐笑了起来。

中午太阳很好,

  鞋干了。

  本文的构思乍一看很简单,就是小乐一个人自己想通了在洗鞋,实际上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语言特别生动,自编谚语,诙谐风趣;

一是构思巧妙,原来妈妈躲在楼上阳台上暗中观察呢。

  二、续写《范进中举》

  且说这日,范进站在门口送别张乡绅,只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

张乡绅刚坐上轿子,两匹马飞奔过来。

不一会儿,就有人站在了范进面前,那人道:

“范进何在?

”张乡绅听了,从轿子里钻了出来。

范进见人问自己,正准备回话,张乡绅道:

“你是何方人士,胆敢侮辱范老爷?

见了老爷为何不下跪?

”那人见张乡绅的衣着就知道他是个老爷,便道:

“老爷不知,这厮并不曾中,中的是另一叫范进的年青人,在下把这厮认成了范老爷,如今是奉命取回报帖的。

”此时,范进目瞪口呆。

恰好胡屠户拿着女儿给的几锭细银,笑眯眯地走了出来,听见自己的女婿并未曾中,便把银子揣在怀里。

范进上前跪拜了张乡绅。

张乡绅道:

“你这厮,多年来未曾中个相公,如今中了个相公就想吃天鹅肉做起老爷来。

我听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你可怜,舍与你的,你却痴心想做起老爷来。

你这厮啊……出了名的没有用的人。

本县令的贵房是贺范先生的,还有那银子,一并还于本县令。

”范进像从梦中惊醒一样,忙跑进屋里。

胡屠户见此状,趁机溜了。

范进抱出刚才张乡绅送的那些银子。

张乡绅令管家查看。

他一查,不得了,少了两锭。

范进忙去问老太太,老太太说送与你丈人了。

他急忙奔到门外,没见着丈人。

猜想他是溜了,便道:

“老爷,那两锭银我已用掉了,现在没钱,能否缓一缓,明日定凑齐送到您府上,何如?

”张乡绅怕他耍赖,便道:

“你这厮现在去寻,管家这里候着,定要将银带回。

”说着上了轿子,去了。

  张乡绅走后,范进直奔集上,见丈人正在吃饭,便上前拜了丈人,找他借钱,又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道:

“不知我积的甚么德,以为你中了举,带六千钱来贺你,怎奈,你这该死的奴才把我那六千钱丢水里了。

你不来谢我,反找我借钱,我又不是甚“啪”一声,小乐打开电视机,还没看清画面,妹妹就像一阵旋风卷了进来,眨眼间电视节目换成了“大风车”。

中午太阳很好,鞋干了。

你不来谢我,反找我借钱,我又不是甚屋顶漏雨。

她放下背篓,把竹床上湿透了的草抱到屋外。

第二天,她从家里背来了一捆千稻草,重新铺在竹床上。

又过了几天,梨花在邻居大叔的帮助下,给小茅屋的屋顶加了草。

  在梨花的精心照料下,这间小屋名气越来越大。

凡上过哀牢山的人都知道哀牢山上老林中有一间供人歇脚住宿的小茅屋。

  这样,春去冬来,梨树上的白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终于有一天,这片梨树林中没有了梨花的身影,却多了一群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们。

为首的小姑娘是梨花的妹妹。

她提议说:

“现在梨花姐姐出嫁了,我们来照料这间小茅屋吧!

”“好!

好!

”女孩子们雀跃着,欢乐的笑声,传遍了整片树林。

  连绵的哀牢山上,有一片梨树林。

梨树林中有一间小茅屋。

小茅屋里,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简评:

本文忠实依照原作,把题目要求写出来的情节一一变概括叙述为细节描写,想象丰富,语句生动。

首尾呼应,深化了全文意境。

  二、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不要超过250字。

  春水(之一)

  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提示:

这是一个改写的作文题。

首先要吃透原作,抓住批评墙角的花孤芳自赏这一主旨,其次是看什么地方可以发挥自己创造力,一般采用增加“人物”如鸟、云、风、草、砖石之类的方法,使文章活跃起来。

  一阵春雨过后,宁静的墙角开出了一朵不知名的花儿。

修颀的身段,葱绿的枝叶,圆圆的花瓣,煞是美丽。

有时,心闲的人们在这儿驻足片刻;

有时,翩跹飞过的蝴蝶也忍不住注目,墙角似乎热闹了许多。

  清晨,花低下了头临镜梳妆。

浅浅的水洼中花儿身上的露珠宛如一颗颗宝石,闪着七彩的光芒。

“呀,我多美!

”她惊呼道,“娴静时娇花照水!

”微风拂过,枝叶轻轻颤动,花儿吟道:

“行动处弱柳扶风!

”太阳渐渐升起,花儿瞥了一眼四周的花草,高高地抬起头叹道:

“有谁知道我最美呢?

  墙外,一簇簇更美的花正竞相争妍!

本文描写墙角的花眼界狭窄,看不到外面的天地,因而夜郎自大,自命不凡。

景物描写、语言描写都很精彩。

有时,心闲的人们在这里驻足片刻;

有时翩跹飞过的蝴蝶也忍不住注目,墙角似乎热闹起来,花想:

这一切全因有我o

  清晨,花低头临镜。

浅浅的水洼中,她身上的露珠宛如一颗颗宝石闪着绚丽的光芒。

“娴静时娇花照水!

”众草同呼。

微风拂过,叶子与花有一丝颤动,“行动处弱柳扶风!

”杂草齐赞。

花说:

“瞎掺和什么,丑八怪!

坏了我的雅兴。

”对着水洼,花儿顾影自怜了许久,直到太阳把水蒸干,花才依依不舍地抬起了头。

轮到她和别的花草聊天时,没有谁理她了。

  花孤独了。

本文表现了原诗另一种寓意指向——墙角花是因为瞧不起别人才变得“天地”狭小的。

 三、根据下面的材料,写成一篇记叙文,补写字数500左右,题目自拟。

  [开头]说来也惭愧,成绩单发下来,数学、外语、物理,竟有三门功课不及格。

我想,这下可完了,少不了挨父母的一顿臭骂。

我忧心忡忡地走回家。

  [结尾]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好像在我面前再也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1。

补写中间部分,使文章完整。

2.要具体写出父母和“我”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我”的心理活动。

根据原材料,文中应补写父母对我的极大鼓舞。

这里情节上的关键之处在于,父母在如此糟的成绩面前不但不发火,反而大大地鼓励我的原因是什么。

  爸妈教我学骑车

  说来也惭愧,成绩单发下来,数学、外语、物理,竟有三门功课不及格。

  父母都在家。

可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要成绩单,却对我说:

“走,学骑车去。

”学骑车?

这可是我最大的愿望,可今天,我哪有这闲情!

但又不敢违拗,跟着下了楼。

  我们来到大院的草地上,爸爸稳住车,妈妈帮我扶着车把。

“向前踩,保持平衡!

”爸爸命令。

我机械地踩着。

脚在踩着,成绩册上那三盏“红灯”却总在眼前晃荡,只听“哐当”一声,我一惊,连人带车摔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艰难地爬了起来,爷爷一边扶车,一边说:

“这不行.你心不在焉,再来,要专心。

”是呀,骑车不专心就会摔倒,我成天扑在电脑游戏上,上课也想着它,不专心学习,怪不得三门不及格……算了,不想了,专心骑车吧!

我扶稳车把,踩住脚踏,“一、二、三、四……”自行车前进了,我向后望了一下,竟然骑了二、三十米。

正在得意之际,又是“呕当”一声,车子和墙来了个“亲吻”,手工也蹭去一块皮。

爸爸走了过来说:

“不要向后望,要向前看!

”妈妈一边替我掸灰,一边说:

“别灰心,继续学!

”我揉了揉手,用力点了点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却越骑越有劲,能骑一百多米了。

突然,前面走来一位老人,爸爸妈妈在后面喊着:

“转弯、转弯!

”我紧握车把,用力一蹬,与那老人擦肩而过。

好险!

我伸了伸舌头,爸爸和妈妈也好像吁了一口气。

我终于会骑车了!

“要专心!

”“要向前看!

”爸爸的话还在耳边回荡。

不及格,那是过去的事了,我拿定了主意……

  天黑了,我们回到了家,我拿出成绩单,爸爸看了分数却平静地对我说:

“其实昨天老师已经打电话告诉我们了。

我们也觉得打骂不能解决问题,应帮助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原来你们教我骑车的目的是……”爸爸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好像在我面前再也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本文构思精巧,原来是班主任安排了这幕“好戏”,结尾点明原因破解悬念,使主题得到极好的显现。

本文安排父母以行动来进行教育,立意高明。

  成绩单发下来以后

我想这下可完了,少不了挨父母的一顿臭骂。

  还好,爸爸、妈妈都还没有回家,可是怎样才能逃过这一关呢?

突然我想出了一条计策。

我跑出房间拿来了碳素钢笔,很快,数学、外语的成绩都由原来的低分改成了高分。

当我拿着笔准备改物理时,仿佛觉得有个高大的影子向我走来。

向后一看,原来是爸爸。

我手里的笔吓得掉了下来,偏巧正落在数学成绩上,顿时出现了黑色的墨滴。

我赶紧将成绩单藏起来,可是已被爸爸看见了,爸爸径直走到我的身旁。

我吓得不知所措,心想,这下可是死罪难逃了。

  爸爸说:

“把你的成绩单拿出来给我看看。

”我哆哆嗦嗦地拿出成绩单递给爸爸。

爸爸两眼盯着成绩单,脸色变得越来越严肃了。

我吓得双眼紧闭着,咬紧牙关,等着爸爸打。

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巴掌还没有落到我的头上。

我微微地睁开双眼,只见爸爸平静地望着我,叹了口气说:

“唉,朽木不可雕也!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房间。

  我愣愣地坐在床上,想起了以前爸爸的教诲,妈妈的良苦用心,又想了想爸爸刚才说的话,眼泪止不住地向下流,猛地把头蒙在被子里大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爸爸走进房里对我说:

“孩子,不要因为失败就自暴自弃,要知道在人生的坎坷道路上是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的,俗话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只要你不自暴自弃,不气馁,勤奋努力,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抬起了蒙在被子里的头,眼前顿时明亮起来,是的,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呢?

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好像在我面前再也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是一篇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中等水平的文章。

文章心理描写细腻,情节有跌宕,语言也较顺畅。

不足是:

妈妈没有出场,不合要求;

爸爸的失望与转而前来鼓励之间转变理由不充分他的一番话称为“极大鼓舞”也嫌牵强。

)(来源:

蒋念祖的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