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8170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书法练习指导

四年级上册

备课

 

第一课整齐平正

教学目的: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

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

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

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2〉范写: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

撇、点相称。

〈2〉范写: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

〈1〉学生看书P9—10。

〈2〉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

〈3〉指名谈并演示:

革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寻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歪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想含义。

2、讨论:

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9—1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第二课分布均匀

教学目的:

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3、继续练习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

写有字的课件(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

好在哪里?

(整齐平正)

2、出示课件:

让学生观察课件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

哪个好些?

为什么?

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

分布匀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

2、理解“匀”与“称”。

匀—笔画间隔均匀称—笔画左右相称

3、讨论如何写好“主、衣、回、困、言、京、再、奋、杰、春、事、带”这十二个字。

4、讨论发言归纳:

“主”横的间距均匀;示范:

“衣”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

“京”左右笔画相称;示范:

“奋”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

示范:

“事”横的间隔均匀;示范:

“杰”撇捺相称,四点间隔均匀;示范:

5、课堂练习:

生随音乐试写以上十二个字,一字写两遍。

三、行款练习。

1、生读两则名人名言,明其含义。

2、试写第一则名言。

3、同桌交流。

4、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5、生继续练习第二则名言。

四、作业:

第三课错让呼应

教学目的:

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

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

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想笑)

为什么想笑呢?

(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

2、小结:

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

如: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

板书:

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

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

苗孟篮封睡谢

2、看教材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

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

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

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

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

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

左窄右宽:

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帖。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六、作业:

将书上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第四课主次有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书写中要正确处理偏旁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在书写中如何做到偏旁之间要容让主次有序

3、通过比较展示,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重点:

了解书写中要正确处理偏旁之间的关系。

难点:

做到偏旁之间要容让

教具:

笔墨纸砚。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

错让呼应。

2、引入新知:

主次有序(板书课题)

二、出示范字:

时观独得鸣腾双倦泉要华

1、学生观察。

2、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在合体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而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又以含左偏旁的字为多。

书写左偏旁,一般要写窄些,将比较宽的部位让给右部。

对于其他结构的合体字也应以窄让宽,以短让长,以小让大。

三、教师范写:

时观独

(边写边讲解,学生观看)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继续练习:

泉要华

1、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

〈1〉上部窄短,下部宽长,上让下。

如:

“泉”。

〈2〉上窄下宽,上让下。

如:

“要”。

〈3〉上部较窄短下部宽长,上让下。

如:

“泉”。

2、学生练习,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七、优秀作品展示:

师总结并板书。

八、练习:

回家书写:

得鸣腾双倦

五、练习展示,师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五课轻重平衡

教学要求:

1、掌握汉字书写中“轻重平衡”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2、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

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

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轻重平衡才美观。

(揭示课题,齐读)

1、对比写两个“乡”字,重心稳:

“乡”,反之“乡”让学生感悟。

2、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以“手”字教学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手”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手”。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7、行款练习。

〈1〉认读行款内容。

〈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3〉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

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如:

础(√)石出(×)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文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手”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

了解颜真卿的故事(见书)。

第六课横为主笔竖为主笔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课件、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通过谜语引入新课:

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

老师出示横画挂图。

出示课题:

横的写法

三、讲授新课。

问:

横画有什么特点?

横画的特点是:

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横画的写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三课练习册上的作业,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

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

(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较合适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

五、总结:

表扬好的为主,指出不足。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课件、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

第四课竖的写法。

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

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2.在竖中线上;3.两头粗,中间细。

垂露竖的写法:

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

(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

)悬针竖的写法:

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

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

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

五、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第七课撇为主笔捺为主笔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课件、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

长头发,飘起来。

打一笔画。

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

撇的写法。

三、将受新课。

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

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

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

撇的写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

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

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

硬笔作业要求:

出锋自然,不要过快。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

五、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

书写用具、课件、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件。

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

1、它象一把笤帚;2、上细,下粗,出尖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

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

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

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

一些毛病。

五、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第八课折为主笔钩为主笔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课件、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

出示课题

四、讲授新课。

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

横折的写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六、总结:

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课件、米字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

垂露竖的写法:

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

问:

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

第九课:

竖钩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件。

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

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3.其在竖中线上。

竖钩的写法:

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

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巩固练习:

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图形为“”形;2.笔顺;3.“竖钩”在竖中线上。

硬笔要求:

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

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第九课左右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

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课件。

判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⑵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窄右宽:

①宽窄比例错误。

②缺少“避就”而碰撞。

⑵左宽右窄:

①宽窄比例错误。

②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涯、掺、性、伪”和“判、刹、粼、戳”。

2、临写一段话。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3、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课左右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型和左边短小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二、指导

1、出示课件。

堵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

⑵左边短小的字,左边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右相等:

①左窄右宽。

②左宽右窄。

⑵左边短小:

①“土”部太低。

②“土”部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软、歼、欧、乳”和“堵、瞎、碍、叽”。

2、临写一段话。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着、回荡。

3、完成“想一想”。

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

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一课左右结构(三)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二、指导

1、出示课件。

幻耙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

⑵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右边短:

①“巴”部太长。

②“耒”部太短。

⑵左右都短:

①左右平齐。

②左右都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耙、配、扭、锄”和“幻、即、印、虾”。

2、临写一段话。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3、完成“想一想”。

书写“右边短”的字应注意什么要点?

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二课左中右结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读帖,观察、比较、分析左中右结构汉字“结构随行,写得紧凑”的规律,激发学生自探规律的学习兴趣。

  2.感受左中右结构汉字在一个方块内三部分组合宽窄高低、参差变化、相互让就的动态美。

  3.学会“看一想一临一比一改”五步临写法。

从模仿练习到自主练习,达到熟练书写的程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1.拍照游戏:

体会单人照、双人照、三人照时同学形体变换的必要性。

2.揭题:

从拍照中引申出左中右结构字的安排也要注重各部分的穿插和避让。

二、识读范字,掌握特点

分组出示范字“倒、衍、辩”和“谢、澈、游”。

1.观察、比较、分析它们共性的特点。

说说“倒、衍、辩”左中右三个部分宽窄、长短的变化。

(板书:

宽窄、长短)

2.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师:

这里有三座不同套型的房子,你看看汉字宝宝的体形,它该进哪座屋子?

(中部较宽、短)用图形课件演示三部分宽窄、长短不同。

  倒衍辩

3.为什么有宽窄变化?

 “倒、衍、辩”左中右三部分中中间部分较宽、短(课件演示中间部分特点),独体字“至”书写时也较宽,三点水、言字旁作为偏旁书写时也写得较短,结字随形,因此在左中右结构书写时中部仍然较宽。

(板书结字随形)

4.出示范字“谢、澈、游”。

师:

仔细看看它们的体形,能进刚才那幢房子吗,为什么?

(中间部分较窄、长)

  谢澈游

“谢、澈、游”中言字旁、三点水书写时仍然遵循结字随形的原则,在左中右结构汉字书写时写得较短,中间部分“身、育、方”分别写得较长,书写汉字有规律可循。

5.总结规律,出示儿歌:

 左中右,别碰撞,宽窄高低要细想

 避让穿插形体美,和睦团结好风尚一

左中右三个部分要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中间的部分要写得正一点,左中右三个部分高低、长短要恰当,碰撞在一起不好,应该像小朋友一样,要讲文明,讲礼貌,互相谦让,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变化。

三、临写范字,指导方法

 1.明确书写要领,师范写“倒、辩”。

  “倒”:

中部较宽短,右部较窄长。

  “辩”:

中部窄短,右部宽长。

 2.指导自主临摹“五步练字法”。

  

(1)看。

仔细观察范字的笔画、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想。

想一想范字结构的主要特点,左中右三部分的大小、高低关系。

  (3)写。

在田字格里临写一个。

  (4)比。

与范字作比较,找出缺点。

  (5)改。

再次临写,改进缺点。

 3.学生尝试练习“倒、辩”,备写三个。

 4.教师异步指导,并随机抽取典型作业。

 5.指导书写“衍”。

(1)出示小篆“衍”,理解字义。

会意字,本义:

河:

水流入街道来了。

现指是多余的。

(2)设立病字医院。

以“衍”字为例,讲解分析:

  各部分要减肥,长短适宜。

  各部分要穿插,相互避让。

  各部分要紧凑,高低适当。

6.师范写,明确书写要领。

  “衍”:

中部较窄,中部较长、偏下。

7.学生练写“衍”三个,同桌互评。

选出最漂亮的一个圈起来。

四、明确要领,自主临摹

1.指导学生同桌合作摆放“谢”,要求:

左中右结构三部分和谐,田字格中位置正确。

2.指名上台摆放。

3.引导总结:

“谢”:

左部较窄,右部宽长。

师范写。

4.回忆五步临写法,学生尝试练习“谢、澈、游”,各写三个。

5.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提醒正确的坐姿,并随机抽取典型作业,讲解、示范

五、自主练习,拓展运用

1.补笔练习。

 (l)示范。

补写“例”。

 

(2)学生练习:

“滩、彻、树、嘲”等字,先补笔画,再完整练习。

 (3)反馈,重在补笔效果。

 2.书写词语。

  (沙滩)运动,有益(健康)。

  (旅游)时迷路了,遇到好人帮助,连声(道谢)。

  成绩好的同学(关键)是上课专心听讲,无不(例外)的。

 3.把你喜欢的字挑几个再练一练。

五、作业反馈,评价小结

 1.四人小组推荐一位同学的优秀作业,参加“小书法家”的评选。

 2.学生欣赏“小书法家”的作业,教师适当点评示范。

 3.为班级“小书法家…‘小评论家”颁发“书签奖”,统计全班合格率。

 4.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中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今后,在书写时碰到这一类字一定要先分析每个偏旁部首的特征,给每个部分都排好合适的位置,处理好大小比例的关系,那么你的字就一定会写得更加亮丽。

让我们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共创和美世界。

第十三课上下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课件。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上宽下窄型:

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关部较窄。

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

⑵上窄下宽型:

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

如“界”字的“田”部写得窄些,“介”部写得宽大舒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上宽下窄型:

①“立”部过窄。

②“日”部过宽。

⑵上窄下宽型:

①“皿”部过窄。

②“子”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四课上下结构

(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上下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

3、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上下两部分的写法合理搭配。

使字写得端正、轻重适宜。

难点:

变、袋、毫等字的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