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1753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CAI课件、帖图、青蛙及蝌蚪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

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

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

   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

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

  三、学习课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他们游的怎么样?

    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

    过渡:

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

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

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

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

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

(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

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

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4、学习课文2~5段

    过渡:

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

(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

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

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

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

(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

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饿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

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

表现出怎样的饿心情?

(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

(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

生自由说。

     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

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

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

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

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

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

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

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

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

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

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

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5、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

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明】课前画水,不管画的画简单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目中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某些孩子思维没有拓宽,学完课文之后,他可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某些孩子画的水比较复杂,思维很独特,学习课文时他就会更加自信,学完之后再去画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

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云 雨  雹子  雪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2)动动脑

  师:

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例:

“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

  【说明】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

“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师: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

  (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

以下是预设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的,以下的顺序可以改变。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

  “漂浮”、“碰到”、“雹子”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师:

请小朋友想象云彩在空中飘浮和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

  师出示雹子的图片,让学生对雹子有直观的认识。

  

(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

第二自然段,“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

、“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

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冰 霜……

  “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师:

现在小朋友都很累了,请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

  师:

好,该“起床”了!

刚才,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

  生:

安静。

  师:

对!

叫安静。

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好吗?

  生:

好!

  师:

(出示池水的图片)大家看看,这里的水好像正在睡觉,安静吗?

  生:

安静。

  师:

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

(出示“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生:

读课文。

  师:

大家再想一想,它在小溪里散步时的样子。

谁能说说它是怎样散步的?

  生:

慢慢地散步。

  师:

对呀!

看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

(出示“在小溪里散步”)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

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

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

谁能?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

课文第三段有个词语写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看谁能找到这个词语,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

这个词语是“开大会”。

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

  师:

你真会动脑筋!

请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水在大海里开大会的样子。

  生读课文。

  师:

读得真好!

老师也得向你学习!

好,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把第三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

我还有哪些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飞舞 慢跑……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师:

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

  

(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灌溉 机器 帮助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

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

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

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学生回答。

   三、我自信,我能背

  1.师:

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指名回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3.“展示我自己”

  

(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说明】由读通课文,到读好课文,再到朗诵课文,这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优美的文字应该靠背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

 五、小小作家

  师:

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

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说明】文中的语言很美,句式很整齐,如: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变,变成……变成……”“我在……在……在……”这样的句子,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

仿写在低年级是训练写话能力的很好方式。

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就会对写话产生兴趣,慢慢养成写的习惯。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我会变:

云雨 雹子 冰 霜……

  我的家: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稻田里 水杯里水管里天上……

  我的活动:

睡觉散步 奔跑 跳舞唱歌开大会 飞舞 慢跑……

  我的脾气:

温和 暴躁……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观察、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种子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指明读。

3、交流反馈,读准字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

(板书:

蒲公英、苍耳、豌豆)。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

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

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

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

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

这就是纷纷出发。

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

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

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

(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

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

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

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

实物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

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

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

(课件演示。

3、比较: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

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

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

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⑴ 学生自读。

  ⑵ 讨论回答(方法很多,需要仔细观察)。

五、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通过你课前的了解,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什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

(指名说,教师也作相应的补充介绍)

  2、这些植物妈妈的办法可真多啊!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指名自由说)

  六、练习背诵、自编儿歌

  1、指名背诵,会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可编加动作。

  2、自编儿歌:

模仿背诵的那一节课文,把你知道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编成儿歌。

(示课件:

儿歌编写提示)我是小作家。

(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七、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我是小作家。

榆树、棉花、椿树等(靠风出外旅行)

丹参、窃衣等(靠动物带出外旅行)

大豆、风仙花等(靠自身开裂出外旅行)

野葡萄、山果果等(靠鸟类吞食而出外旅行)

莲子、椰子等(靠浮在水面漂流出外旅行)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套、帽、登、鞋、裤、图、壶、帐、篷、指、针”11个生字,正确认读8个词语,

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 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练习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正确、美观地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5、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梅花》,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6、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识汉字,学古诗。

教学难点:

比较几组动词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套、帽、登、鞋、裤、图、壶、帐、篷、指、针”11个生字,正确认读8个词语,

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 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练习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教师谈话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告诉

我们大自然中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来到野外,去观察神奇的大自然。

2、 教师过渡:

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我们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需要

带上哪些东西呢?

3、 学生自主交流后,教师小结:

让我们先来认识到野外观察需要用到的一些物品吧!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 学生自主学习“识字加油站”,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词语。

2、 指名学生分行朗读词语,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

“登”是后鼻音,“指”

是翘舌音,“针”是前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3、 教师出示8个词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和同桌轻声交流:

到野外观察大自

然,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东西,它们有什么作用?

4、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小结指导,拓展学生对野外考察的相关知识。

 5、 巩固识字:

(1) 教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等巩固识字成果。

 

(2) 单独出示11个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3)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6、 游戏练习:

 

勇攀高峰:

一词出示包含这些生字的词语(不是“识字加油站”中的),指名学生认读,读对了再出示下一个,最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

 三、教学“字词句运用” 1、 学习第一部分

1) 指名学生朗读题目,明确题目的意思。

 

(2) 学生自主读读每一组的两个词语,想一想加点词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3) 指名学生朗读每一组词语并交流自己的理解,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指导:

 

“迎”是迎接的意思,当别人向我们走来时,我们会“迎上去”;“追”是别人在前面,我们在后面,想追赶上别人。

 

“穿”是指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在衣服的合适位置上,可以说“穿袜子、穿鞋、穿裤子”等;“披”是指衣服轻轻地搭在肩膀上,只盖住了后背,如“披战袍、披雨衣、披头发”。

 

“甩”和“摇”都有左右动的意思,但“甩”的动作特别用力,“摇”则轻一些。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相关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 教师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鼓励自己自主选择一组演一演。

 (5) 指名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评议,看动作是否正确地表达了词语的意思。

 2、 教学第二部分:

 

(1) 出示第12页和第13页的两句话,学生自由读一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 鼓励学生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来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4) 学生自主思考练说,与同桌轻声交流。

 

(5)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说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乎生活常

识。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里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了解了野外考察的相关知识,还知道不同的动作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收获可真多呀!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美观地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梅花》,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谈话导入 

1、 教师谈话:

小朋友们,我们从幼儿园到现在,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哪位同学愿意

把自己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 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教师予以积极的鼓励。

 

3、 教师过渡:

小朋友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二、学习“日积月累” 1、 教师范读古诗《梅花》,明确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2、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

“数”这个多音字在剧

中要读第四声,“凌”是后鼻音,“为”也是一个多音字,此处表达的是“因为”的意思,要读第四声。

 

4、 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5、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 学生练读,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古诗。

 

7、 了解诗意:

鼓励学生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师在学生交流

的基础上适当指导:

“数枝梅”的意思是“有几枝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