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57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docx

简答题

一,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B、教育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三,简述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四,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环境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五,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教师的职业特点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

研究者角色

八,简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九,简述师生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心,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市相互促进的关系

十,什么是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的形式是什么?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的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的资源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和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十一,教学的一般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十二,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互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十三,简述教学过程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想结合,反映教学中传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心,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十四,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十五,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十六,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人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十七,简述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习惯。

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课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开端。

最后达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发面的和谐发展

十八,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十九,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十,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里相容的氛围。

二十一,如何形成和培养班集体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二十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什么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内涵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二十三,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个人,群体观念,学习和生活关系,2,了解学生的方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拓展

10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路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三,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四,班级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马卡连柯“平行效应”)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美国德鲁克)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事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9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发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

班主任工作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8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分组教学制: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

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课的类型:

教学任务:

新授课和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任务类型:

单一课和综合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时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7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