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8306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docx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

RHD-QB-K1644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

XXXXXX

查核:

XXXXXX

时间:

XXXXXX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

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施工说明:

  4203综采工作面在20xx年6月下旬采到停采线,为顺利回撤该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特制定4203综采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一、准备工作

  1)准备好撤除工作面所用的各种工具、配件,如固定支架使用的特制封车螺丝,封车所用的钢丝绳和封车棍,各种起吊工具如葫芦、吊环,提升液压支架的需用的绳套、卸扣,液压管路、变通、U型卡、乳化油等。

  2)按工作面撤除绞车布置图在工作面相应位置安装好绞车,并按要求缠绳,检修绞车,确保达到完好标准。

  3)安装、敷设撤面所需的电缆、管线、开关等,确保完好可靠。

  4)检修支架装车平台,保证其完好,并装车运输至轨巷适当位置放好。

  5)回撤面安装好回撤乳化泵站,并保证乳化泵完好,压力达到标准值。

  6)检修好工作面撤除需用的滑移轨道、轨枕及扇形板,确保在支架撤除前能正常铺设使用。

  7)检查设备回撤运输路线经过的所有轨道,确保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

处理运输沿线不够宽、不够高的巷道。

  二、拆除回撤施工顺序

  由下端头向上端头回撤,采煤机停在上端头。

采煤机--工作面2部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单体支柱。

  二、设备运输路线:

  1、4203综采工作面由下端头往上端头回撤。

  2、移动电泵站:

4203回风顺槽→4102轨道大巷→4202回风顺槽→4202综采工作面

  3、采煤机:

4023回风顺槽→4102轨道大巷→4202回风顺槽→4202综采工作面

  4、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

4203回风顺槽→4102轨道大巷→4202回风顺槽→4202综采工作面

  5、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

4023回风顺槽→4102轨道大巷→4202回风顺槽→4202综采工作面

  三、工作面设备撤除工艺与方法

  1、工作面设备撤除顺序

  移动变电站→泵站→运顺皮带机→转载机、破碎机→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

  2、撤除移动电站

  1)将设备列车的各个车辆打好卡轨器,用40T锚链牢固可靠地固定在轨道上。

  2)拆除移变与各开关之间的联接线以及各开关负荷线,将电缆短节盘在开关上。

  3)拆除接地装置。

  4)泵站留在原位,留一台移变供泵站。

  5)回撤工作面低压动力电缆、高压电缆并及时入库。

  3、撤除胶带输送机

  1)松张紧绞车,抽出皮带接头通条,断开皮带,利用绞车将皮带拉出装车运走。

  2)为保证皮带的重复利用,严禁随意截割、折坏、磨损皮带。

装皮带时,层与层之间要垫好道木,防止折坏皮带。

皮带装车严禁超长超宽。

  3)胶带输送机断电,拆除电控部分。

  4)拆除皮带机上下托辊,并装车运走。

  5)依次拆除胶带机卸载臂及其底盘、驱动部、贮带仓、张紧绞车以及承载段,装车运走;必须使用合适吨位的葫芦起吊装车,注意起吊位置的锚杆及顶板情况。

为确保小件不丢失,用专用集装箱运小件(包括各种螺丝、销子)。

  4、撤除转载机、破碎机

  1)停电前,在机头处断开链子,用绞车将刮板与链子一并拖出装车运走。

  2)转载机断电,拆除机头驱动部。

拆除时先用葫芦配合将机头驱动部吊住,拆下后慢慢放下装车运走。

  3)用1.2m长的道木打两横两竖“#”字型木垛两组,垫在转载机桥部底下,从机头向机尾依次拆挡板螺丝、对接螺栓,将拆下的溜槽、封底板、两侧挡板等设备及时装车,封好运走。

  4)从转载机机头向机尾方向开始拆除转载机大件,依次顺序为机头、装载机桥部、破碎机、转载机落地段、机尾。

在拆除破碎机时,依次拆除破碎机的护罩、皮带轮、电机、上盖、破碎锤及破碎仓,最后撤除破碎机底盘。

  5)拆驱动部或转载机桥部的对接螺丝时用葫芦将拆除部件吊住,防止掉落伤人。

  6)各种小件必须集中堆放,集中装运走。

  5、撤除采煤机

  1)采煤机开至机头机窝位置,将摇臂停放在水平位置,不影响拆卸滚筒,停电、拆除采煤机电源并摘掉离合。

  2)拆除采煤机前,必须在机窝位置打好贴帮柱,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3)拆除滚筒固定螺栓,将滚筒顶出后用葫芦拉掉滚筒,使用绞车拖出装车运走。

  4)拆除全部管路、电缆联接线,特别在拆除千斤顶以及箱体间的外接管路时必须将残余油液放净,管接头应封堵好,防止杂物进入,放出的残余油液必须装入专用油桶以防污染。

  5)按顺序撤除采煤机各部:

左滚筒→左摇臂→左牵引部→电控箱→右牵引部→右摇臂→右滚筒。

每撤除一部分,就用绞车拖至装车平台装车运走。

  6)煤机拆除时,小件必须集中堆放、集中装运,以防丢失。

  6、撤除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

  1)刮板输送机断电前,在机尾处断开上链,拆除机尾护罩,利用绞车拖出刮板和链子,将拖出的刮板和链子装车运走。

  2)断开刮板输送机电源,在拆除刮板输送机电源线后,拆除机头、机尾、电机减速箱、过渡槽、底座,使用切眼口绞车、装车平台处绞车将机头、底座、驱动部、过渡槽拉至装车平台装车运走。

  3)拆掉挡煤板、将挡煤板放入溜槽中,用切眼口的绞车从机头向机尾方向,依次拖运中部槽、机尾过渡槽、机尾、电机减速器、底座至运顺装车平台装车运走。

小件必须集中堆放、集中装运,以防丢失。

  7、液压支架的撤除:

  正常架撤架方法:

  1)正常架撤架方法:

将支架做降架准备后,降架少许,使顶梁脱离顶板;在顶板及老塘侧情况稳定后,利用绞车配合挂在支架上的回头轮将支架拉出原位置并拐正。

在拖出支架后及时在空顶位置支设单体支柱、道木等支护顶板。

最后将钢丝绳从回头轮中取出,开动绞车将支架拖入滑道滑行,拉入装车平台装车运走。

运走两三架支架后,必须接入风机通风。

  2)撤支架时,要将待撤支架接通液压管路,拆除立柱半圆环,收完立柱加长杆,降架,收紧侧护板,观察顶板无破网漏顶时,用绞车配合回头轮将其拖出拐正,再利用四部绞车将其拖入滑道直至装车平台装车运走,然后转入下一组支架的回撤循环。

  3)及时撤除支架滑移轨道及前移最前面的绞车,撤除的滑移轨道运出工作面。

  4)三部端头支架的撤除方法与撤正常支架方法相同。

  5)掩护架撤除:

将绞车钩头挂在掩护支架架前,点动绞车将掩护架拖入滑道拉入装车平台装车运走,在撤出掩护支架的位置打上木垛和单体支护顶板;之后同样的方法撤除剩下的掩护支架,最后将滑移轨道、支架装车平台、多余单体撤除。

  (3)支架装车工艺:

  1)支架装车要有专人指挥,专人观察平板车平衡情况,严防设备倾斜。

工作人员要躲开设备歪倒及拖移绞车断绳可能波及到的范围,设备完全进入平板车后,调整装封车位置,用4条M24×75螺栓加工制成的特殊压块螺丝封车。

  2)解除装车平台的固定平板车装置,将重车运出,准备撤装下一组支架。

  3)支架撤完后,将各种工具、管线、绞车、滑移轨道、装车平台等全部回收,装车上井。

  四、绞车、钢丝绳安全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要求

  1)所有进入施工地点的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本安全技术措施。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3)施工前,所有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经过签字确认,否则不准上岗。

  4)每班施工前,跟班人员、班长必须对现场及沿途顶板支护、绞车、钢丝绳、钩头和轨道等运输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不准开工。

  5)各工种在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针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三位一体”安全确认;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必须会同现场安监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认真填好“三位一体安全确认表”和“三位一体现场安全确认管理牌板”;在安全确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整改完毕后方可作业。

  6)、抽架、拖掩护架以及维护工作必须由班长指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当支架需要收回加长杆时要利用支柱本身作支撑,交替缩回加长杆。

操作时,必须首先检查支架立柱是否保压完好,如不完好必须检修完好后再进行操作,通过改接两立柱进回液管路的办法将立柱加长段逐根缩回,严禁同时收回同一支架的两个立柱加长段,严禁采用其它方法缩回加长段。

  7)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设备撤除多人协同作业时,要明确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协调好;拖、拉、抬、扛、撬要相互叫应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8)装车必须找好重心,不得偏斜;

  铁丝直径的铁丝固定牢固,经安监员和信号把钩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升外运。

  9)严禁边开绞车边排绳。

  10)绞车提升过程中绳道内及设备两侧严禁有人。

  11)注液抢不用时应随手悬挂,严禁将注液抢随地乱扔,严禁手持注液抢或高压管口对着其他人员,严禁带压开启管路。

  12)操作支架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好自醒互醒制度,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严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放到支架的转动部位。

  13)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好“自保联保互保制度”、“敲帮问顶制度”、“先支后改制度”、“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以及“集体上下井制度”。

  14)所有工作面支设的单体支柱和木支柱必须拴牢防倒绳。

  15)施工期间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好挡车设施。

  16)撤除死架子需要放炮时,施工人员必须全部躲至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并由顶班管理人员清点人员。

必须严格执行放炮站撤岗制度。

  17)顶板破碎压力大段撤除支架时,严禁死拉硬拽,回撤点以外5米范围内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支护。

  2、抽架、拖架、调架

  1)抽架人员进入现场后,首先敲帮问顶检查周围安全情况,(如顶板、煤帮、支护等),若发现问题必须处理后,再进入下道工序工作;

  2)抽架前首先对调架绞车的固定情况、运转情况、钩头完好情况、钢丝绳断丝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抽架用的滑子及其他工具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不得使用;严禁使用绞车死拉硬拽。

  3)支架抽出后,要根据顶板情况及时加强支护;

  4)支设工字钢抬棚时,单体支柱与工字钢之间必须加垫木料。

高度不够时要使用凳子,多人协作时,必须统一口令,专人观察安全,并看好安全退路;操作时要先慢送液,待柱子啃牢后,人员必须闪开5m以外的安全地点进行远距离绑枪供液;  5)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撤除工作中,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6)保持液压支架上的每一根高压胶管都处在规定的位置,不得任意更改,以免他人误操作;

  7)抽架拉掩护架时,操作支架要固定专人,其他人员禁止操作,以免误操作出现意外;

  8)工作面行人必须随时注意,防止碰及支架的操作手柄;

  9)在抽架、调架、拖架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闪开绳道以及调向轮可能甩出的方向,并撤离到安全地方,以免断绳伤人;所使用的滑轮的直径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

  10)在工作面拖运支架时,必须在拖运前检查钩头连接是否牢固,绞车是否稳固,以免脱钩伤人或拉翻绞车;

  11)拖支架的钩头必须用优质40T链条或φ21.5mm钢丝绳套子固定在支架前桥上,不得固定在立柱或推移千斤顶上,以免拉坏立柱和推移千斤顶或重心不稳发生倒架事故;使用链条时连接链条的U型环必须将螺丝上满丝拧紧,以免牵引中断裂。

  12)现场使用绳套子时必须经过盯班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绳套子可以插接或用绳卡卡牢,使用绳卡时钢丝绳必须绕支架前桥三圈绳卡数量不能少于4副,且钢丝绳每2根一组交替反向上紧。

  13)调架接改管路时,要给管路加好密封保证不漏液、滴液,卸载时要选择正确的方法。

卸载方法:

先关闭截止阀,然后利用其它阀放液,用手感触管路系统是否还有压力,确认管路无压力后,方可拆开管路。

  14)操纵液压阀前,要检查液压管路连接情况,严禁用铁丝、单腿销代替U型销,操纵支架前要发出信号,严禁供液过猛,要均匀用力,操作支架时,除作业人员外,5m范围内严禁有人逗留。

  15)乳化液泵压力不小于18MPa,乳化液配比浓度确保3%~5%。

  3、运输

  1)拖移用绞车使用四根压柱、两根戗柱固定,必须保证固定牢靠、正规、符合要求。

绞车必须完好,绞车司机开车前先检查绞车闸把、压戗柱、绞车控制信号系统、钢丝绳、钩头、轨道及各种安全设施,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处理完毕后方可走钩。

绞车司机必须站立在绞车后面开车,严禁坐、蹲开车。

开车时,必须在听清信号并确认信号后方可开车。

  2)运输大件设备前要对运输系统进行检查。

对于超高、超宽的车辆,必须处理好后方可走钩。

运输设备过程中,要安排人员经常对运输路线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3)绞车滚筒上钢丝绳缠绕较乱或其他故障时,必须停稳车后方可处理,严禁处理运行中的钢丝绳。

所有绞车松车严禁有余绳。

  4)绞车信把工清理好现场,联钩前认真检查使用的链子、三环、卸扣、车销、钩头、保险绳以及设备装封车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走钩。

  5)摘挂钩头时,要在车停稳,并打好卡轨器后方可操作。

摘两车之间的连接装置时不得将身体伸进两车之间。

  6)提升运输时,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不作业”制度。

  7)提、松平板车时,车销要有防跳窜装置。

  8)当车辆发生掉道或歪斜等问题时,绞车司机刹好闸把,不准离岗,然后在车辆两侧进行可靠支撑后,才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处理。

斜巷运输发生掉道时,首选用葫芦上道,采用千斤顶上道的,上道前在下方打好戗柱,绞车不得留余绳且刹好闸,车下方不准有人,非工作人员躲开两侧,用两个千斤顶配合先上一端,再上另一端,上道时,为防止设备歪倒须在两侧支好戗柱。

平巷掉道的设备,也尽可能用葫芦上道,若用千斤顶上道的,上道前要打好防护柱并稳固好平板车一端,在另一端用2~3个千斤顶上道。

需要起吊时,严格执行本规程“起吊安全技术措施”。

  9)所有挡车装置平时一律处于挡车状态,并保持其完好。

  10)所有绞车按规定插接钩头,并有保险绳及护绳套环(拖移用绞车除外),工作面内拖移绞车除使用压戗柱(四压两戗),还要使用链子与支架联锁,压戗柱要用钢丝绳联锁。

  11)绞车司机操作绞车,精力集中,手不离闸把,发现异常响声、钢丝绳异常跳动、负载增大或基础螺栓松动时,必须立即停车,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12)运输设备时,装有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转载机中部槽、皮带机部件以及小零部件的车辆可以采用“一钩两车”的方式运输;其他大型设备只能采用“一钩一车”的方式运输。

  13)人力推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1次只准推1辆车。

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②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

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③严禁放飞车。

  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人力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员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同向推车距离:

在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在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14)在有坡度的运输途中,需停车时必须用卡轨器、木楔或道木将车刹住,防止车辆自滑。

  15)用绞车提松支架车时,绞车钩头必须联在支架上,严禁将钩头直接联在平板车上。

  3、起吊

  1)起吊前,要选择起吊能力大于被起吊设备重量的手拉葫芦,用专用起吊锚杆固定吊环,吊环必须上满扣。

  2)起吊前要先认真检查起吊处周围环境,起吊锚杆或周围的顶板情况不好时,要用点柱或加抬棚加固。

  3)起吊前,认真检查起吊绳、链等起吊工具的安全系数;起吊绳头要按规定插接;起吊链必须连好,上好螺丝,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4)被起吊设备的捆绑要牢靠,并找好设备重心后,方可起吊。

捆绑易变形设备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变形。

吊索与设备接触部件应垫以软质垫料,以防吊索或设备损坏。

设备上的滑动部件应予以固定。

不准把设备的易损部位作为吊挂之用。

  5)开始起吊时,先慢慢拉紧,观察各处,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起吊过程要均匀慢拉,防止设备打滑倾倒或突然落下;起吊时要有专人指挥,专人观察顶板、起吊点,起吊人员应站在支护完好、设备等滑落波及不到的安全地点;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起吊现场。

  6)起吊过程中禁止任何人在设备下面及受力索具附近通行或停留,并不能将手脚伸到可能被挤压的地方。

  7)严禁人员随同设备或起吊机具升降。

  8)起吊时要垂直起吊,并采用多点起吊法。

如需要斜拉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绳套或链打滑,防止拉歪起吊梁。

  9)使用锚杆作为起吊点,要制作专门的起吊环,起吊环用大于直径φ18mm以上的链环与M20螺帽焊制;起吊环使用时,通过螺丝与锚杆联接,螺帽要上满上紧,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

  10)起吊工作完成,要等设备放置平稳后,方可摘掉钩头。

  11)起吊工作一次完成,不能中途停止人员离开。

确实需要中间停顿的,应将起吊物垫实、垫牢,防止歪倒。

  12)设备起吊就位后,应放置稳固,重心高的物体应采取防倒措施后,方可拆除起吊工具。

  13)利用棚梁或液压支架作为起吊点时,应首先对起吊点进行加固,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14)各种起吊工具共同使用时应搭配合理。

  4、电气维修

  1)所有电气维修工必须熟悉工作面设备供电系统。

  2)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保护齐全,灵敏可靠,杜绝失爆,保证完好,同时按规定埋设局部接地极。

  3)安装、检修电气设备时,不得越级停电,严格按照停电票形式操作,并且各级均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牌,严格执行停、验、放电制度,专人操作,专人监护,严禁带电作业。

  4)电气设备开盖时要确保周围瓦斯浓度不超限,设备开盖后,要使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放电,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5)要有专人停送电,并挂警示牌。

  6)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禁止强行送电或约时停送电。

  5、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开工之前,班组长和安全检查员,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时,方准工人进入工作面。

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壁、支架等情况当发现险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隐患未排除之前,班组长和安全检查员不得离开现场;

  2)撤除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破碎处每班都要检查支架初撑力,超高处背好帮,贴帮柱达到初撑力;

  3)在撤除支架作业中,顶板破碎处要备好道木、工字钢等支护材料,降架时要加强支护,并及时检查顶网和钢丝绳的完好状况,有异常的地方立即进行修补,待处理完后再回撤支架;

  4)在支架的撤除工作中,要做到先支后回,在保证顶板不空顶的前提下调整支架;

  5)在撤除支架作业中,调整掩护架需要打木垛,人员严禁在空顶的情况下作业;

  6)支设的单体支柱必须迎山有力,“穿鞋戴帽”,并拴牢防倒绳,以防倒柱伤人;

  7)所有替改棚作业的人员,作业时要找好退路,专人观察,照明充足;

  8)操作单体支护顶板时,要三人操作即一人观察,一人扶柱,一人操作供液。

  9)严禁在同一地点进行平行作业。

当支架跑偏时严禁在支架受力过程中进行调向。

撤除支架必须随撤除及时运走。

  10)回撤单体支柱时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必须在有专人观察顶板的情况下采用长把工具远距离操作。

回撤埋压支柱时,必须使用拔柱器或手拉葫芦远距离回撤。

  11)特殊情况下使用塑料网枇子或铁丝代替标准尼龙防倒绳时,塑料网枇子不得少于两股,所用铁丝的直径不得小于6#铁丝直径。

  6、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自醒互醒制度和联保互保制度:

  1)各岗位工进入施工地点,必须首先边口述本岗位范围内应该检查的问题边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执行好自醒互醒制度,只有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施工。

  2)绞车司机自醒互醒内容:

是否检查绞车完好情况,是否检查绞车信号,是否检查绞车钢丝绳,是否检查现场顶板、底板情况,是否检查绞车钩头和保险绳;是否提醒人员撤出绳道,开车前是否准确的进行了信号联系。

  3)信号工自醒互醒内容:

是否检查绞车钩头、保险绳,是否对相关信号进行检查,是否检查装封车情况,是否清人,是否检查自己的位置正确性,是否正确使用了各类挡车设施,是否检查顶底板情况。

  4)迎头安撤工自醒互醒内容:

施工前是否对周围情况进行了隐患排查,是否对绞车钩头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是否对绞车起吊点进行检查,人员是否进入安全地点(必须进入架间或硐室)

  5)液压支架工自醒互醒内容:

检查支架四周和顶板是否安全,会不会发生片帮和冒顶的危险情况,升降支架前支架周围是否有人,更换管路是否已经卸掉余压,检查支架结构是否完整,有无开焊、断裂、变形连接脱落等现象,高低压管路是否有损伤、挤压、扭曲、拉紧等情况,支架是否有严重漏液现象,支架有无歪斜、倒架和咬架等现象,个人操作时站位是否安全。

  6)机电维修工自醒互醒内容:

操作地点的顶底板是否完整,煤壁是否片帮危险,排查有威胁人身安全的机械故障时有无监护人员,操作地点周围的瓦斯等有害气体含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照措施要求执行了“停电、验电、放电”制度,送电前是否确认无其他人员施工操作,是否执行了“谁停电谁送电”制度,是否执行了“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

  7、通风

  

(1)工作面通风

  1)所有通防设施每班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撤除综采支架前,必须在切眼迎头安设瓦斯传感器,并由现场施工责任人或安全员具体负责管理,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煤壁不得小于200mm。

  断电范围:

回撤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用电设备。

  2)回撤过程中必须每班对回撤范围内洒水防尘,确保现场无积尘及煤岩尘飞扬,并做好记录。

  3)回撤期间,通风区必须安排盯班人员,每班要有瓦检员、测风员定时检查工作面风量、瓦斯及有害气体的含量,确保安全。

  严格执行“调度及慢速绞车使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调度及慢速绞车司机操作规程”及“调度绞车司机岗位责任制”其它未尽事宜,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YourCompanyAddressOrPhoneNumber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