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19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Word下载.docx

况又河口军卫、驿地步兵各自保守。

庶个穷黎,哀救无门。

家室所有,悉为洗迄。

惨惨哭哭,莫可奈何。

今遗余苏商度计阻。

必合聚筑稍能存生。

故本年三月合集众村移会南面官埔创住。

但斯地樟林掼楠丛什,可为屋具,四面沟湖深曼,可为备防。

然又众庶激奋,欢愿捐资筑防……且立防之计,虽居等之私利。

实有溥及于州外数十里之民也;

无事我村安寝,耕插种植,亦犹众村之民也。

有警众村附入,官军督捕,犹如王府之铁库也。

甚至上宪按巡.邑主追缉.亦有止居也……兹伏恳爷爷中达宪天,俯从民便,慈口准筑。

则活万命匪浅矣3。

该呈文得到知府批准,樟林开始建筑寨墙和炮柜,是为樟林“创乡”之始。

据记载,樟林创乡之初,“一村之中,尚犹未满百灶也”4。

不过,既然建寨之初已有“有警众村附入”的打算,之后就不断有外村人口迁入樟林居住的记载5。

据称,最后落成的寨墙周长八百丈零五尺,整个城寨占地约600亩6,俨然成为在地域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一个大聚落。

隆庆五年澄海新县城落成之前,樟林即为知县经常驻跸之所:

澄海一县创设于明嘉靖四十二年。

其地原属海(阳)、揭(阳)、饶(平)三邑,因鞭长不能及腹,难于控驭争输。

故割地增设一令,亦未暇计及其山川形胜、土地物宜也。

官此者来无定居,或驻蓬州,或樟林,或冠陇。

至今土人犹能言之7。

此外,明代的地方文献、潮州戏文和碑刻中,还有许多记载,从不同角度反映嘉靖至万历年间樟林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已经相当引人注目。

8()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从万历年间开始,樟林的社庙系统开始形成,社区内部的地域支配关系,也通过社庙之间关系的互动表现出来。

万历十四年,村民们在社区南部村口修建山海雄镇庙作为全村的主庙,祭祀三山国王9。

以后的100多年间,山海雄镇庙的三山国王一直是全村的主神。

万历二十五年,樟林分为东、西、南、北四社10。

这一社区内部地域空间的划分,一直保持至现代。

社区地域空间分化以后,山海雄镇庙继续保持全村主庙的地位。

同时又履行南社社庙的职能。

此后的几十年间,东、西、北三社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社庙。

这些社庙分别位于社区东面、西面和北面的入口,东社为三山国王庙,西社为北帝庙,北社则为“七圣妇人”庙。

至迟在明代末年,樟林的社庙系统已经形成。

毫无疑问,南社的山海雄镇庙(也叫南社宫)拥有最高的地位和最大的影响力。

它建立于樟林分社之前,一开始就是全村的主庙。

分社之后,它在当地人观念中具有双重的意义。

一方面,它是南社的社庙,每年巡游时南社每家每户都要捐钱,庙内祭祀的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大舍爷(少爷)、二舍爷、督抚两院和花公花妈分别被请到10个地方供人祭拜和看戏(叫“坐厂”)。

这10个“厂”都在南社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山海雄镇庙仍然是樟林乡最“大”的庙,是全乡都有“份”的。

虽然南社宫的神明只在本社“坐厂”,但正月二十日出游时,游神的路线却包括了南、北、东、西四社。

直到现在,全樟林各家各户的门楹上每年游神后都会贴上一张盖有“山海雄镇”四字的神符,保佑平安。

东社三山国王庙(东社宫)建立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

但该庙崇祯十一年已有一次大规模重修11,由此推测建庙的年代当在万历二十五年分社之后不久。

《澄海县志》在记载各地社庙时,有“樟林社庙二。

俱祀三山国王。

一在东社,一在南社”的说法12,可见,东社宫和南社宫一样,其作为社庙的地位,是得到官府认可的,这一点使它相对于北社和西社的社庙,有了某种优越的地位。

每年正月游神时。

东社宫的神明在本社分坐8厂,但也可以巡游东、西、南、北四社的地界,西社宫和北社宫的神明则无此权利。

至于与南社宫的关系,东社人的解释与其他人的说法完全不同。

东社以外的乡人普遍知道一个传说,即南社宫的二王爷(或说三王爷)天性喜欢玩耍,一日到了东社的大埕,见有一个秋千架,就上去荡秋千,以后一连几天在此玩耍,不愿回宫。

东社人见此,只好在大埕边上为他修了一座庙。

所以东社宫内只有一位国王,而且庙前一直保留着秋千架,东社王爷巡游时,也要搭秋千架抬着巡游。

东社国王巡游的日期紧跟在南社之后,前者是正月二十一,后者为正月二十。

而东社人则宣称,从南社宫移到东社宫的是东社的三舍爷,原来两个社庙同日出游,有一次两支巡游队伍在城内相遇,打起架来,结果东社就抢了南社的三舍爷到东社,变成了东社的四舍爷。

以后为了避免冲突,东社才主动把游神的日期推后一天。

而且,南社游神经过东社宫时,东社宫要掩起门来,不然南社的三夫人见到其舍爷,就会哭起来。

按照东社老人的说法。

樟林乡最先是从东社发展起来的,南社宫也是从东社宫分香火分出来的。

这些不同的解释反映了在地域支配关系中的不同立场。

不过,在实际的社区内部关系中,东社的力量是难于与南社抗争的。

直至康熙年间。

东社人还是承认自己“地偏人贫,举手维艰”13。

其时正值“复界”不久,乡内各社庙先后修复,惟独东社宫因本社没有有钱人,修复之事迟迟未举,“以至神像露处,任从风雨摧剥”,后来全社146丁每丁出银一钱,上梁之日又每家出米5升。

才得以重建14。

北社和西社还有两个未被《澄海县志》记载的社庙,分别为“七圣夫人”庙和“玄天上帝”(北帝)庙。

在口头传说中,七圣夫人原为西社社神,据说樟林寨在明末曾被一伙以“曾阿三”为首的海寇攻破15,西社的冤死鬼太多,经常作乱,七圣夫人皆为女流之辈,过于懦弱,无力弹压,只好辞职到北社当社神。

玄天上帝来西社继任,把所有冤魂收起来压在自己座下,结果就无法出门巡游。

根据《澄海县志》的记载,北社的七圣夫人宫建于明崇祯五年至八年间,时任澄海知县的叶日藩题赠有“扶阳锡祉”牌匾16,至今仍悬挂于神龛前。

西社的北帝庙又称“武当行宫”,其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当地人认为应在明代天启以前就已有该庙存在,因为天启四年西社贡生郑廷魁赴省考试,各社庙以庙金资助其路费(详后),西社北帝庙应在其中。

后来郑廷魁为了答谢社庙,曾捐田十三亩作为北帝庙产业17。

现在北帝庙庙额上款有“雍正甲寅桐月之吉”字样,甲寅年即雍正十二年,当地人认为这次工程只是一次重修。

无论如何,北社七圣夫人宫和西社北帝庙至今没有神明巡游的仪式,确是事实。

尽管与各社社庙有关的传说、仪式和记载所反映的庙宇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其背后所代表的各社在地域支配关系中的地位也有差别,但还是可以见到各社庙在公共事务中互相合作的例证。

一次后来被再三提起的举措。

就是前述天启四年西社贡生郑廷魁赴省考试18,“此人义烈为乡,应支各社庙金资助,遂得春闱”。

清顺治十四年郑廷魁已在福建按察使任上,专门“具白金十两、匾额一个,于各社神庙以酬前礼”19。

后来郑廷魁官至江南右布政使,是樟林及附近之苏湾都北部地区历史上所出的官位最高者,其子孙在地方社会中一直维持着很大的影响力20。

二、火帝庙创建与社区内部格局的转变

从嘉靖到康熙的100多年间,潮州地区经历了倭寇海盗之乱、清朝与南明的战争、迁海和三藩之乱等一系列重大动乱事件,地方社会重新整合。

樟林也经历了十余次的破寨复村、迁徙复归的反复,最后一次破寨是康熙十八年,“五月初七日黎明,海寇邱辉率伙众数千劫掠我乡焉,里内物洗如空”21。

前述社区内部的分化与各个社庙相互关系的变化,都是在这样的比较不安定的背景下进行的。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同年开海禁,潮州沿海为时一百多年的社会动乱局面终于告一段落22。

在长达几代人的由乱到治的时间里,随着韩江入海口周围泥坪、滩涂的围垦开发,樟林人已经成为韩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大片田园的所有者和耕种者,乡民生计逐步由以渔业为主转变为以农业为主。

雍正九年朝廷应广东总督郝玉麟之请,裁复界后设于樟林城寨内的东陇河泊所,改设樟林巡检司23。

这一转变,说明政府已正式承认樟林居民的身份从渔户或蛋户改变为一般民户。

乾隆初年,樟林社区的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地域支配关系有关的各个庙宇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很大不同。

这一转变,是在樟林逐步成为当时广东东部最重要的近海帆船贸易口岸的背景下出现的。

由韩江的支流北溪,经宋代人工开凿的运河山尾溪,进入韩江干流,直达潮州府城的水路,是传统时期韩江中上游地区最便捷的入海航运通道。

而樟林就正好位于北溪入海口,所谓“河海交汇之墟”24,具有成为重要贸易口岸的地理条件。

清代海上贸易性质的转变,使樟林港的兴起有了可能。

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四十二年规定“商贾船只许用双桅”25,使海上贸易成为合法的活动。

康熙二十四年粤海关在澄海设5个税馆,樟林口为其中之一圆。

乾隆初年开始,清政府鼓励本国商人从海外船运米粮回国。

当时整个韩江流域都是严重缺粮地区26,政府的鼓励对潮州商人从海外运米进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澄海人从暹罗船运大米回国而被议叙的记载。

乾隆《澄海县志》载:

“自海南诸郡转输米石者.尤为全潮所仰给。

”27经由澄海从海外输入的米粮。

对保证整个潮州府的粮食供应有重要意义,而樟林正是米粮进口的最主要口岸,是“商、渔船只停泊之处,米谷聚积之所”28。

正是以大规模的米谷长途贸易为契机,樟林港从乾隆初年开始有了迅速的发展。

嘉庆年间任澄海知县的尹佩绅指出,樟林已经是当时全县最重要的贸易口岸:

澄滨大海,民多业于海。

樟林尤河海交汇之墟,闽商浙客,巨舰高桅,扬帆挂席,出入往来之处也。

30

由于港口的发展,樟林社区内部出现了许多商号和店铺,原来位于南社与东社之间的贸易场所(即所谓“内市”)不能满足贸易的需要,乾隆七年经官府批准,在村子西面的原护寨河沟的两边荒地,建设了一个新的交易中心。

据乾隆五十六年所立《樟林扩埠碑记》载:

乾隆七年,奉前县宪杨给示,招民户将樟林沟两傍沟乾荒地许民首建盖铺。

东西两计共计建铺一百零二间.后接盖小木扳。

下面河沟沟水疏通灌溉。

每年输纳官租,迄今四十九载。

历输无异。

至郑允信等十二间,地租向无输官.历纳元天上帝、土地爷两庙香灯。

31()

这一举措导致樟林社区地域格局的重大变化。

首先,原在社区西面,与樟林隔河相望的塘西村,由于河沟两岸铺屋的兴建,与樟林连接了起来。

在嘉靖《潮州府志》中,“塘西”是与樟林并列的苏湾都江北堡八村之一32,当时的“塘西”应该也是包括了若干散居的小村。

万历二十五年,现在的塘西地方开始有人聚居33。

此后100多年间,塘西一直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村”。

直至乾隆七年,塘西和樟林之间仍然隔着一条深宽的河沟和一个大水塘。

乾隆七年铺屋的兴建,特别是后来商业街区的迅速发展,不但使两条“村”在地理空间上的间隔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也逐渐导致了两村居民对一个统一的“樟林”的认同。

尽管嘉庆十九年澄海知县李书吉重修《澄海县志》时,仍旧把“塘西”和“樟林”并列为两个独立的“村”34,但当地人已经逐渐把“塘西”视为“樟林乡”的一个“社”,原来塘西的主庙三山国王庙(塘西宫)也终于成为樟林乡的一个社庙。

其次,在原樟林乡的西北面,塘西乡的北面荒埔地上出现了一片新的居住区,后来成为樟林乡一个新的“社”——仙陇社。

当地传说,此地原为一片沙丘,只有坟堆和一座破庙,乾隆八年以后开始有人居住35。

此时距樟林开村已有187年,所以仙陇最开始时的名称叫“新陇”。

仙陇的东面与原来的樟林乡有一条河沟相隔,南面与塘西隔着很宽的水塘,但是这些水面两边后来都变成了商业街区,仙陇也就与樟林连成了一片,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再次,以乾隆七年在河沟两旁兴建的店铺为核心,商业街区的范围继续扩大,与之相邻的南社、东社、塘西和仙陇等社也有部分街巷逐步被商铺所占据,最后在包括塘西和仙陇的新的社区中央,出现了长发、古新、广盛、仙桥、洽兴、顺兴、永兴和仙园等8个商业街区。

光绪年间当地流行的《樟林游火帝歌》描述了“八街”兴盛时的面貌:

只等按下不必言。

唱出八街人知端。

第一有钱长发厂,第二有钱永兴街.沽行豆行全整齐。

第三就是西门外,西门一厂人俱闲,厂名叫做古新街。

第四仙桥近涵头,高楼茶居也都齐。

第五就是洽兴街,洋货交易在外畔。

第六顺兴多洋行,也有当铺甲糖房。

第七广盛销海味.亦有扣枯共牵罾。

第八仙园四角街.酒坊药行也大间。

36()

这样,至迟在乾隆末年,樟林的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包括这八个商业街区和东、西、南、北、塘西和仙陇六社.以后人们一直用“六社八街”这一说法来描述“樟林埠”的地理格局。

而地理格局的改变,又导致了社区内部神庙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变。

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山海雄镇庙作为全乡主庙的地位,被位于八街街口新建的“火帝庙”所取代。

据称,火帝庙建于樟林扩埠的次年,即乾隆八年。

关于建庙的因由,本地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父老相传,清代中叶,樟林以通洋港口名噪沿海诸邑,商业发达,人口兴旺。

然铺户常遭火患,商贾不胜其苦。

有杨天德者知本县,视事樟林司,喻民所苦。

杨通五行,精堪舆术.谓樟林常欲火者,莲花山其源也。

山系炉灶,樟河沟乃其通天火管。

必使之为阴沟,空其火南行出海。

始无患。

又踏勘相基,自为分金字向,教建火帝庙于河沟中游,祀赤帝以制回禄。

后火灾果锐减,民德之。

特制禄位牌一面,高二尺,宽数寸。

绿底金字,文日:

“澄海县正堂天德杨公长生禄位”,并祀火帝庙,每值岁之二月中旬,随南极大帝出游,并设一厂以供游罢休息。

37()

查乾隆以后的有关方志,澄海县并无一个叫“杨天德”的知县。

从《明清进士题名录》中,知道雍正庚戌科云南楚雄县出有一名叫杨天德的进士,嘉庆《楚雄县志》载其出任过广东顺德知县。

据广东的有关县志记载,他乾隆八年任封川知县,十一年任保昌知县,十四年调署琼山知县,十六年又回到保昌任上38。

在所有的官方文献中,找不到这个叫杨天德的人曾出任澄海知县的记载。

有意思的是,当地人在知道上述疑点之后,仍然坚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他们的解释是:

“杨天德任封川知县之前在广东候补过一段时间,乾隆七年短期署理过澄海知县……或因署理时间过短而县志不载。

”39()

以杨天德为中心的这个故事,渲染的重点在于杨天德的身份和有份参与建庙决定的各色人等的地位。

根据《樟林游火帝歌》的说法,除了杨天德外,樟林司巡检和六社乡绅都参与了建庙的决定过程:

当时上轿游入城.直入武庙关爷厅.和尚闻知来迎接,接入县主到大厅。

杨爷下礼拜神明,和尚擂鼓共敲钟。

拜毕进入后堂来,和尚进茶不迟停。

樟林司爷一闻知,慌张也到武庙来。

六社乡绅也尽到,礼毕坐下言东西。

这样的说法不但赋予火帝崇拜以正统性的色彩。

而且暗示着火帝庙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得到地方上最有势力者的承认。

关于杨天德的故事、在火帝庙中为杨天德建立长生禄位的安排、每年二月游火帝时为杨天德设立专“厂”拜祀和以全套知县执事抬着杨天德牌位为火帝神像开道的做法,为火帝的主神地位提供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合理性。

那么,实际上真正有份建设和管理火帝庙,并可能大力渲染以上传说的是什么人呢?

从火帝庙建于“八街”街口,传说中建庙的直接动因在于防止商铺火灾这两点已可推想,火帝庙最初可能是八街商人的庙宇。

后来它成为樟林全乡的主神,成为社区中唯一可以游遍全乡的神明,除了地理格局变化等因素外,或者反映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商人在这个港口市镇上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从每年二月火帝巡游的仪式中,可以明显看出商人的势力和影响。

火帝巡游的活动从每年二月初一日开始,至正月十五游神正日结束,历时半个月。

社区内部地域关系的方方面面,在一系列的仪式上得到充分展现。

二月初一至十四日的主要活动是以“八街”为中心的“坐厂”。

长发、古新、广盛、仙桥、洽兴、顺兴、永兴、仙园每街各设一厂.分别摆放火帝、夫人和6位太子的神像,其中摆放火帝和杨天德牌位的一厂为“大厂”,余为“子厂”。

“大厂”和“子厂”按顺序在各街轮流设立,各街区每隔8年就有一次设“大厂”的机会。

火帝“坐厂”严格限制在“八街”的范围内轮流,说明它确实是“八街”的神明。

除了帝君、夫人,刚好有6位太子,正好一街一厂,也不能不是有意识的安排。

对于在商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八街”来说,“坐厂”提供了充分展示其经济力量的机会。

正月下旬起八个街区的上空已全部盖上蓝白相间的长大布幅,以遮阳光及防春雨,叫做“挽天”。

“神厂”设在商铺里面,被选中的铺号要歇业半月。

“大厂”一般要占两个铺面。

“神厂”以榕树枝叶扎成彩门,门口挂上灯柜和各种灯饰,厂内布置典雅,摆放红木桌椅、醉翁椅、花几、名人字画、盆景等等,入夜还请有清音小锣鼓,奏乐配唱。

各厂陈放的花灯大多是从潮州府城定购的40。

“坐厂”和巡游的费用完全由八街上的商号捐题,不需向一般的民户摊派。

按照当地人的讲法,火帝坐厂长达半个月。

实际上是八街商人想多赚钱的一种安排。

樟林的火帝巡游在周围地区遐迩闻名,澄海、海阳、饶平、南澳和福建的诏安各县的人,都有专门来樟林看游神和花灯的。

这些人在樟林的亲戚朋友家中一住半月,每天上街观灯、看戏、听曲,无疑会使八街的商店多做生意。

还有火帝忌水,而农历二月十五日粤东已届春雨时节,游神日遇到下雨就必须顺延,称为“挨日”。

有时雨水不停,一拖就是十天半月,令家里住满亲戚朋友的人家叫苦不迭:

亲情(戚)来到一大堆,可比一群蛀米龟。

城市之人爱脸面,宰鸡杀鸭掠池鱼。

传说中,有时为了招待久住不走外地客人,樟林人连耕牛都要卖掉。

所以,当地人常常无可奈何地抱怨,“挨日”的惯例也是八街商人为了多做生意想出来的鬼主意。

正月十五是游神“正日”。

在各个街区“坐厂”的神明会集在一起,由杨天德的牌位和全套知县执事开路,在“乡绅耆老”的伴随下,巡游六社八街。

巡游路线同样显示“重八街、轻六社”的原则,游神队伍至少经过八街的范围4次,走遍每一条街道。

而在六社则只是从每社的中间一穿而过,主要是为了经过各社社庙的门前。

直至今日,整个社区的人仍然承认火帝庙是全樟林的主庙。

随着社区地域格局的变化和火帝庙主庙地位的确立,各社社庙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同样在火帝巡游的仪式中得以表达。

随着塘西成为“六社”之一,原来塘西村的主庙成为樟林的一个社庙。

塘西宫至迟在清

初已经建立,乾隆二十七年前后有过一次大规模的重建41,由于塘西有100多年独立发展的历史,塘西宫在樟林的六个社庙中具有仅次于山海雄镇庙的地位。

每年正月十二,塘西社国王出巡,是樟林各社神和其他神祗巡游的开始。

正月十五火帝巡游“正日”,分别在八街坐厂的火帝、夫人、六位舍爷和杨天德牌位等。

都要到塘西国王庙前集中,由此出发开始一天的巡游。

塘西社的长老摆香案在此跪送“圣驾”,并准备一台潮剧或外江戏昼夜演出。

塘西宫前是游神当天仅次于山海雄镇庙仪式最为隆重的地方。

不过,塘西宫内只祭祀一位国王和夫人,并且没有督抚两院,比起山海雄镇庙仍然逊色许多。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塘西人也普遍认为塘西国王庙只是塘西人所有。

而山海雄镇庙他们也是有“份”的。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北帝庙丧失了作为西社社庙的地位。

前引《樟林扩埠碑记》提到,乾隆七年樟林扩埠时,有“郑允信等十二间,地租向无输官,历纳元天上帝、土地爷两庙香灯”,被称为“香灯铺”。

乾隆五十六年还立碑再次强调这些香灯铺的地位,说明当时北帝庙尚未衰落。

而现在我们见到的北帝庙已经香火稀落,满目疮痍,早已失去西社社庙的地位。

这种情况与火帝庙兴起有直接的关系。

按一般的理解,北帝属水,与火帝相克,而火帝庙偏偏就位于与北帝庙隔河相对的位置。

所以,火帝巡游的路线(本地人叫“安路”)要七弯八拐地避开“玄天上帝”庙前的一段路。

但是,火帝成为全乡的主神后。

每次巡游一定要经过各社社庙,各社耆老也要在本社庙前掂香恭迎火帝“圣驾”,西社社庙同样不能不去。

结果就只能是北帝庙丧失其社庙的地位。

前述北帝要坐镇庙内压制冤魂的传说开始流传,西社人为了有一个可以出巡的社神,就把原在村外山脚井仔泉地方的土地神(称“感天大帝”)请到村内。

为他修了一个行宫,每年正月二十九日抬出来巡游。

开始时只是巡游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