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1246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docx

语文凡卡教学反思范文

  凡卡教学反思1一篇课文作为教学内容该怎么用,它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如何实现有过程、有思考、有深读的阅读?

  对于这篇文章,要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与情节,把教学重点确定在课文第3~15自然段的阅读。

教学中,要把教学价值定位在对文章写法的揣摩与体悟上,聚焦对比的写法,让学生在对比中读出“相同”与“相异”。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只是在做课堂的旁观者。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反复进行“对比阅读”。

  在第二板块中,我让学生读出不同——对比读回忆和写信的段落,找找凡卡前后生活的不同,并且问:

读完后你看到了怎样的凡卡呢?

学生在这一环节基本上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可怜、受苦”、“快乐”等词语也能轻易地说出来。

  本来应该提前印好学习单,让学生自由填写学习单,这样的课堂效果更加好。

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从文章中发现不一样的凡卡,从而体悟到“对比”写法的妙处:

突出凡卡命运的悲惨,激起读者的同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我们教语文不单单是在教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教方法。

对于“写法及其好处”,学生总是不能很深刻地明白,在写习题时往往空白。

  这节课进行了三次对比,第二次旨在求同。

问:

凡卡乡下的生活真的有无尽的快乐吗?

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这时学生都能很清楚地知道凡卡不快乐,也能很迅速地找出相应语句。

第三次对比,是让学生从《凡卡》的原文中去对比发现相同和不同之处。

  “对比”既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一种阅读策略。

作者运用对比,揭示了凡卡的苦难,社会的黑暗;读者运用对比,深刻地感受到了凡卡的痛苦,社会的罪恶。

同时,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反复而深入的对话,这既是对文章的深入解读,也是我们对作者表达的最大敬意。

  这节课在设计上重点关注“写法”的习得,而相对弱化了对语用的训练,既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在进行对比阅读时,可以适当让学生写一些批注,留下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还可以让学生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写上一句最想说的话。

  凡卡教学反思2《凡卡》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采用了“写信”这一表达形式,主要讲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个鞋铺当学徒,他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

他写信告诉爷爷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想回到乡下爷爷身边的急切心情。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面对这样比较长的文章,已初步具有抓住课文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他们与课文中的凡卡年纪相仿,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

但本课课文结构较复杂,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组成,这类文章学生是第一次学习。

  另外,俄国人名字姓氏、作品的历史背景等也会使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第一课时先交流作家契诃夫的有关资料,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人物姓氏、身份关系用连线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理清小说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抓住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梦等内容中的重点句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让学生讨论凡卡遭受了哪些折磨?

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

教学中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想象。

  如:

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

为什么?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

  在第三课时教学时把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和续写作为重点进行。

  学生了解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对凡卡的遭遇给予深深的同情,经过对表达特点的研讨,更加感受到了作品的魅力。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尤其是对经典的教学,总是觉得什么都应该让学生学到、领悟到,但时间有限,没有办法面面俱到。

比如“凡卡的三次叹气”、“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等一些细节描写,我处理的比较简单,感觉如果能在深入引导揣摩揣摩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