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48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Word格式.docx

2..避免俗套,力求新颖。

C.细节描写指导: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的描绘。

方法:

锤炼词语,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

细致白描,母亲的眼睛、手、腿脚、背影等

巧用修辞,她的眼睛花了,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选用典型细节:

妈妈秋风中的背影等

善于从纷繁的事例中选择真实新颖的素材充分展现创作主旨。

3.他人眼中的母亲

形式:

采用访谈式,展示访谈记录。

(采访自己亲人,朋友,邻居以及母亲自己)

思考:

筛选他人眼中关于母亲的材料,保留什么,摈弃什么。

选材应紧紧围绕中心展开,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律不用。

必要的侧面描写,烘托主人公的品质。

注意简洁、精当,不能淹没重点描写对象。

归结:

你从未见过母亲藏起的泪水和痛苦,有空就多摸摸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善于围绕中心选材,一切材料服务于中心。

4.母爱颂歌:

  情感升华,送给母亲的最真诚的话语

  示例:

妈妈,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会不会安心的把手交给我呢?

这是女儿我美丽的期待!

三.思路点拨:

选材:

1.真实2.新颖3.紧扣中心

构思:

精美语句入文章传神细节传神韵

侧面烘托添色彩情感升华凝真爱

四.归纳总结: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身体感触等方法观察景物

3、激发写作热情,寻找写作灵感

教学重点:

寻找最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多角度描写景物,突出景物春天特有的美;

教学难点:

借助多种修辞、多种感官、想象等方法进行描写,描写细腻深刻,借景抒情。

二、教学策略和手段:

实地观察法——10分钟校园寻春;

启发引导法;

三、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

观察校园

四、教学过程

1、歌声激趣,创设氛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2、如何观察,明确目标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我们的校园里,今天我们要写“春天的赞歌”为题的作文。

(学生愁眉苦脸)

让我们到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众生:

好!

(好主意,借机引导)那如何观察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

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

老师提三点要求:

一、寻找最富春天特征的景物;

二、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身体触,从视、听、嗅、味、触等多角度观察,用心感受;

三、时间10分钟。

那让我们带上“照相机”、“摄像机”拍摄校园春景,10分钟寻春现在开始——

3、学生10分钟校园寻春

(学生如出笼之鹄,飞出了教室)

早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同学们蹲下来与刚钻出地面的小草说一说悄悄话,抬头望一望田野中的油菜花,跑过去赞一赞黄色的迎春花,听一听燕子的歌声……

十分钟后,学生纷纷回来,一个采了一朵迎春花,一个捏着一串油菜花……刚才的愁眉苦脸也荡然无存,快乐地交流着各自的收获。

4、交流春景,引导描绘

同学们,你们的笑声比鸟儿的欢叫声更动听,你们的笑脸比迎春花更美,说说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吧!

生1:

我看到了春天的迎春花,黄色的迎春花有五个花瓣,在绿叶丛中一闪一闪,像一颗颗星星,眨着眼睛,吸引了许多爱美的女生。

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三个优点:

一、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富有春天的特色,景物选得好;

二、从颜色、外形多角度描写,很具体、生动、形象;

三、把迎春花比作星星,想象丰富,表达对迎春花的赞美。

下面的同学也应向他学习。

生2:

操场边的绿田中开始绽出星星点点的油菜花,一株株细嫩的油菜花,他们经历了秋霜的捶打,冬雪的磨炼,春风的催化,终于绽放出黄得耀眼的花。

这时,我想到基础较差的我,最近几天每门功课都是红灯高挂,不免让人沮丧。

看到油菜花,它带走了我心中的忧愁与悲痛,带来了愉快和信心。

我将以它们为榜样,奋发图强,超越自我,实现理想。

你拟人化描写把油菜花写活了。

由经历秋霜、冬雪才开放的油菜花联想到自己,激励自己,想象丰富又自然,感悟真实又深刻。

生3:

白玉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一朵如象牙皇冠般矗立枝顶,在寒风春雨中傲视群芳。

这朵白玉兰是这棵树上最顽强的一朵。

春天来了,新的学习的竞争开始了,在这场比赛中,只有有毅力、有信心的人,才能获得冠军。

只有冠军才能像这朵白玉兰一样“独树一帜”,傲视群芳。

……

(10分钟寻春活动中,学生在春雨的沐浴下,春风的吹拂下,也似乎注入了春的活力,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言。

5、布置写作

同学们,接下来请用你的笔描写春天,用你的笔抒写心中的春天,好吗?

(齐声)好!

六、作文题目:

大屏幕出示:

以“春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特色。

一、找最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二、细心观察:

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身体触,从视、听、嗅、味、触等多角度观察,用心感受;

三、细致描写:

从外形、声音、颜色、气味等多角度描写,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适当联想、想象……

四、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科海泛舟

一、导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科技成果问世。

科学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优裕的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可能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祸患。

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写作指导

写作训练点:

荒诞变形,表现本真

2006年7月,在重庆大学校区曾出现过这样一则“启事”:

此人出租

八十年代初中国制造,长173cm,净重126市斤,采用人工智能,各部分零件齐全,运行稳定,经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工程管理‘车间’历时四年深加工,本月下线,属质量信得过产品,功能多多,‘物优价廉’,省时省力,即租即用。

租赁用途:

房地产建筑施工类、策划类。

这则另类广告,作者立足自身,构思标新立异,言辞幽默调侃,手法夸张、荒诞。

广告浓缩了自己的简况,肯定了自身的长处,为“推销”自己出了奇招。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写我们熟悉的生活,陌生化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

“荒诞变形”就是陌生化手法的一种。

荒诞变形法,即借助荒诞不经的人物、情节,在真假、虚实之间反映作者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认识,表达作者深刻思想的一种写作手法。

由于其以荒诞表现真实,往往会产生妙趣横生、启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用这种方法来构思,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表面上调侃某个人或某种现象,而实际上是从某种角度肯定这个人或这些现象。

其二,大写某个事件或场面的热闹、新奇或荒诞,在引人发笑的背后隐藏着冷峻的思考。

运用荒诞变形法构思,需注意的是:

必须寓荒诞变形于真实、形神兼备,不可顾此失彼。

在文中,可以通过夸张、象征的手法“荒诞变形”,可以把动物或其他事物作为主人公,但是故事情节必须让读者觉得合情合理,主人公的“行为举止”必须折射现实。

荒诞变形的生命在于真实!

精彩构思示例:

1、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设想在未来的日子里,迅速发展的网络在帮助人类做了很多的工作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危机,改变了“我”的生活。

大约在几百年前,当网络遍布全球后,一个对网络非常了解的人,想用网络来控制全人类。

于是,他在网络上传播了一个病毒——大阳风。

结果,在短短3个小时之内,世界的网络全部坏了,电也没了,人类的高科技文明消失了”。

“人类因这个病毒而变成了植物一样的人,如今,只有少数一些人恢复了神智。

而当年那个释放病毒的人也非常后悔,那个人……那个人就是我。

2、审判科技———关于科技两面性的思考天堂法庭正在进行一项特殊审判,三名被告分别是科技界赫赫有名的瓦特、莱特兄弟、爱因斯坦。

上帝,我原本是位安分守己的农夫,但是有一天赶着毛驴去集市,一不小心,那只铁皮怪兽就无情地从我瘦小的身躯上碾过,接着我就见到了你。

那怪兽的制造者就是他———瓦特。

我是死于2001年9月11日世界贸易大厦的金融家。

我要状告莱特兄弟,是他们,是他们造的飞机要了我的命。

两架飞机像导弹一样击中大厦,我闭上了眼睛,“上帝,保佑我吧!

”话未说完,我就见到了您———上帝。

我是“二战”期间被核武器所伤的日本公民,今诉核武器的始作俑者———爱因斯坦。

3、一条沙丁鱼的独白生性极不好动的沙丁鱼自我解说长寿秘诀。

鲶鱼这家伙一进入我们阵营,就忽而近游,忽而远逝,隳突乎东西,冲闯乎南北,把一江水搅得波翻浪涌。

我们这些懒虫算跟着倒霉,只能跟着它上下,随水流旋转,几乎一刻不得休息。

在归途中的整个晚上它一直闹得沸反盈天,大家连打个盹儿的机会都让它给剥夺了。

范文引路

一只变色苹果

某日。

某省。

“环保产品与人”展览会场。

展厅里,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水灵灵的无污染黄瓜,金灿灿的高保鲜甜橙,红亮亮的太空西红柿……每件展品下都有相关的文字说明,详细介绍该产品的种植、采摘、储存、功用等情况。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

在一方宽敞的展台上,一个大得诱人,青得发亮的苹果摆放在突出的位置,美其名曰:

“变色苹果”。

[点评:

点题。

]

苹果会变色?

参观者满怀好奇,向展台工作人员咨询打听其中的奥秘,却一无所获。

悬念顿起。

“变色苹果”吊起了人们的胃口。

每天,好奇的人们总是争先恐后,蜂拥而上,一睹它的风采。

这不,人群围住了“变色苹果”!

只见,苹果大得诱人,那青得发亮的颜色变成了蔚蓝色。

“快看呀,这苹果真的变色了!

”人群中有人高声叫喊起来。

苹果真会变色?

一大群人又蜂拥上来。

苹果会变色!

消息不胫而走,传遍整个城市。

参观者络绎不绝。

“变色苹果”变着花样改变自己的容颜,今天变紫色,明天变橙色……[点评:

行文波澜不惊。

七八天过去了,这天清早,迫不及待的人们潮水般涌进展厅。

“变色苹果”变成了鲜红色。

它的外表红润光亮,令人垂涎三尺。

“看,这里有关于苹果变色的说明!

”有人惊呼!

果然,它旁边矗立着一块高高的解说牌:

产品说明:

它原是一个普通的苹果,但在它刚挂在枝头时,它被涂抹了固蒂液,任凭风吹雨打,它都“坚守”枝头。

几天后,人们给它注射催长素,它快速生长着。

一段时间后,它“喝”了增肥灵,肚子撑得鼓鼓的,果肉肥厚。

果香弥漫时,人们用驱虫剂,帮它躲避虫子的啃噬。

到了摘果装箱时,人们用防腐保鲜剂给它“洗澡”……“变色苹果”闪亮登场!

解析原因。

营养成分:

“变色苹果”中的固蒂液残留物大量进入人体后,会让人感觉精神疲倦,记忆力减退;

催长素刺激生长激素加速分泌,容易引发青少年生理发展失衡,导致性早熟;

增肥灵促使人体脂肪迅速堆积,使人体臃肿不堪;

驱虫剂会损伤脑神经;

防腐保鲜剂在人体内存留过多,轻则身体不适,重则人体消化系统瘫痪……

“哇”!

人们一哄而散,躲避瘟神似的逃离变色苹果。

令人毛骨悚然。

“变色苹果”引发的恐惧,在大街小巷蔓延开去……[点评:

耐人寻味。

[评析]“环保”是大众关注的热点。

本文一反常规思路,将一个普通苹果荒诞地变形为一个“变色苹果”,夸张地写人们的好奇,调侃地写它如何“闪亮登场”,真实地写它的“营养成分”。

然而文章又是表现的现实,处处写苹果,处处写环保,处处写生活。

读罢全文,令人唏嘘:

如此环保水果,谁敢受用?

我们向来只听说有变色龙,而本文却让人大开眼界,苹果也能变色——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

荒诞变形本身不是目的,他的唯一作用就是可以使你要表达的思想更具有冲击力如果作者用普通的写作方法,介绍一只苹果如何生长,生长的过程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有那些伤害,那么就不能如本文一样吸引人的眼球,甚至让读腻了环保文章的读者半途而废。

如此说来,荒诞变形技法的运用就是用咋一看违反常规的现象,用来吊读者的胃口,在读者津津有味的品尝中,咂出文章的本味儿来。

但要注意,这种对常轨的违反,一定要和事物本身的特点相契合,做到“荒诞”而不荒唐,“变形”而不变异!

同类文题

1、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空间;

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

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有关。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六大解放”:

解放大脑,使学生能想;

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

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

解放嘴,使学生能说;

解放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习;

解放时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请你从中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美国方言学会曾于2000年1月举行过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

进入决赛的有“科学”(science)和“她”(she)。

最后“她”战胜了“科学”,成为美国人心目中“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世纪之字”的评选结果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期待。

21世纪的太阳刚刚升起,在这个崭新世纪的今天和明天,科学与女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日新月异的科学正在迅速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找们的生活,创造我们更美好的生活;

“她”字的当选反映出女性在21世纪越来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科学和女性的光辉正在照亮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世纪。

请你根据对“科学”或“她”的认识、体验或想像,以“21世纪的科学”或“21世纪的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4、50年后的一天。

5、攻克癌症的那一刻。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选取以下话题展开:

1.“家乡”——可以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诗歌等。

2.“方言”——可以介绍家乡方言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对家乡方言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整理、总结,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成一篇说明性文字。

3.以“节日”为话题,或以“节的起源”或“我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或记叙文。

4.就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写提示】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例文引路】

读例文,思考问题。

1.你认为下面习作的主题是否鲜明突出?

2.作者两次引用古代诗歌,起到了说明作用?

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家住甘肃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但我没有看到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

我见过的沙漠并不浩瀚,而且被勤劳的人民改造成了公园。

公园里行行白杨树挺立在路旁,沙丘上种满了梭梭、红柳、胡杨、甘草、沙棘等,芳草萋萋,绿阴如盖,我实在叫不出更多的沙生植物的名字。

公园里建了跑马场、滑沙场,凉亭,还修了人工湖,丝毫让人感觉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景象。

如今,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有幸赶上了网络的末班车,电话和网络使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彼此激情互动,欢畅沟通。

我的家乡是葡萄酒的故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就是家乡葡萄美酒的写照。

“莫高”牌干红、干白葡萄酒、冰葡萄酒已享誉省内外。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我家乡特产如虎添翼。

今年全国“乡洽会”上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制酒公司与港商签定了大批订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和我的家乡将不负祖国的重望,将发挥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和新一代“载人航天”精神,在诞生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土地上再创辉煌。

悟写法:

本文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题,重点介绍了家乡的美景和美酒。

但开头两段的对家乡地理环境的介绍语言十分罗嗦,像“但我没有看到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等句子都是不必要的,可以删去。

另外,文末一笔带过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事例,倒是家乡独特的“美事”,值得作者大书特书,可惜作者对此只是蜻蜓点水。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文章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依据文章的主题认真筛选;

否则,就难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从这一点上看,本文是失败的。

【范文简析】

四季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却用甘甜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春天,是个充满生气的季节,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人们背着农具去上地,新的农忙生活又开始了。

路旁的柳树发了芽,在春风的吹拂下,拂着人们的脸,村头几座红砖瓦房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夏天,天很热,农民们顶着烈日在干活,汗水一滴一滴流入土地,这可真是“汗滴禾下土”啊!

河边,一群孩子在玩耍、嬉戏。

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仗……这时,做一顶柳条帽戴上好不惬意啊。

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

秋高气爽、景色迷人。

去山上走走是少不了的事。

山上一片红色,映着袅袅的炊烟,真是一派农家气息。

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向下走,就来到了一片小树林。

这里枝叶茂密,地上还有一层厚厚的叶子,走上去软软的。

孩子们爬上树,摘几个果子吃是当然的了。

吃着这山果子,孩子们的心里是甜滋滋的。

再往下走是一个黄瓜泉,泉口像一个黄瓜,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它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夏天泉水甘甜可口、清凉无比。

冬天,水温很高,泉面腾起一片白雾,如仙境一般。

冬天,下起一场大雪。

孩子们正忙着堆雪人、盖雪房子、打雪仗……比城里的孩子花样还多。

最常见的群体游戏是点起一堆篝火,大家围着火堆唱呀跳呀,有的人拿一个带尖的铁棍烧几个土豆,吃着这美味的土豆,乡亲们心里暖洋洋的。

我爱我的家乡,它带给我土香土色的情趣。

我爱家乡的乡亲们,他们带给我纯朴的气息。

简析:

本文以四季为线索,巧妙地展示了家乡的人、事、景,表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联想丰富,语言优美,如“冬天,水温很高,泉面腾起一片白雾,如仙境一般”等语句,很有表现力。

“古诗苑漫步”写作指导

一、训练目的:

1、感受中华诗词曲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欣赏诗词曲中所表现的优美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背诵优秀的古诗词曲

3.能自己搜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诗人的诗歌并加以点评

三.教学难点:

1.在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古诗词曲

五、写作引导:

1、古诗赏析文章的写法

第一种是综合分析法,即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对诗句进行解释,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意境,结合诗歌的意象分析艺术手法,对诗歌内容或艺术特点进行综合评价有些题目要求不完整的,可以不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第二种是主题分析法,就诗歌的某个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采用这种体式写作,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某句诗、意境、某一手法、语言特色或思想感情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可以抓住某些古诗的共同性来评价,或是就古诗类别来分析,也可以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古诗给你的启迪和感受,以及你从中挖掘出来的不同思想和精神

2、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无论写哪种类型的文章,都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注释或查阅资料弄清作家及写作背景,作为理解、赏析诗歌的依据和出发点第二,是要扫清语言障碍,包括弄懂字词句段和修辞、用典,对诗文的整体意思有初步把握和判断,以作为进一步理解的基础第三,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感情记忆,通过想象和体验去诠释诗歌中的所有形象和感情内容第四,对诗歌各个部分、各种因素作分别的研究评价,找出共同点,概括主旨,分析艺术手法及风格,从而对全诗作出评价

另外,要注意你的文章要有自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抄袭别人的观点

六.思路点拨:

1.扩展写作空间

“我读古诗”写自己读古诗的经历,还可以写自己从读古诗中获得的知识、力量,也就是说古诗对于自己人格修养的培养作用,比如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学习的知识等

2.与古人对话

即于诗的作者对话,自己于诗人的互动在对话中,感受诗人的精神;

在对话中,感受时代对诗人的启发;

还可以将诗人所处的时代与现在的时代进行联系,或衬托,或对比,显示不同的时代里的一样或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时代里的一样或不同的人生追求

3.采用故事体、戏剧体

以诗人创作诗的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体或戏剧体,一是可以写出当时诗人的创作过程,让人们体会诗人当时创作的情景;

二是可以大胆想象与古诗有关的事情,再现当时的社会状况,让人重回历史,以真切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历史

八、写作

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写成一篇文章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指导及范文评析

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

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

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

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

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

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

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

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

因而山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夫子庙的夏夜

上海有一座城隍庙,它坐落在著名的豫园,我去过好多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