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277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史稿全文档格式.doc

湖南双峰话“皮、裴、平、婆”等字的声母念[b],“才、蚕、从、存”等字念[dz],是古代汉语有全浊声母的证明;

广东话“三”念[sam](“山”念[san]),是古代汉语有-m韵尾的证明;

广东话“一”的韵母念[iet],“六”的韵母念[uk],“十”的韵母念[iep],是古代汉语有塞音韵尾-p、-t、-k的证明。

汉语方言是汉语古音重建的主要依据。

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汉语方言也有重要意义。

有些古词古义,普通话不用了,却往往在方言里保存下来了。

用水浇灌,古代叫“沃”。

《说文解字·

水部》:

“沃,溉灌也。

”段玉裁注:

“自上浇下曰沃。

”《论衡·

偶会》:

“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谓水贼火。

”今福建龙岩方言里还保存着“沃”的古义,如“沃菜”、“沃水”、“沃肥”。

再如湖南有些方言里,行走叫做“行”,跑叫做“走”。

粤方言里也保留了许多文言词汇,如返、饮、食、着(衣)、企、面等。

语法方面,广东话里的“狗大过猫”和《孟子》里所谓“金重于羽”的词序正好相当,而普通话应说成“狗比猫大”。

湖南话说“我打他不赢”,普通话则说成“我打不过他”。

3、古代文字

古代文字,特别是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是汉语史研究的宝贵材料,只有依靠这些材料,我们才能接触到三四千年前的汉语。

谐声偏旁是研究上古声母的一项重要材料。

如:

非-悲,分-扮,反-版,甫-補,发-拨,文-闵,亡-盲,未-昧。

这些谐声字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或相近的,它们后来的读音不同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

这印证了清代学者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观点。

在考察古汉语词义演变方面,古文字也是十分重要的材料。

下面略举数例:

例1:

文,甲骨文像人纹身之形。

《说文》:

“文,错画也。

象交文。

”《庄子·

逍遥游》:

“越人断发文身。

”引申为文理、花纹,进一步引申为独体的汉字,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章、文献、文化、文明,等等。

由本义“纹身”还可以引申为动词“掩饰”、“装饰”,如“文过饰非”。

例2:

“字,乳也。

从子在宀下。

子亦声。

”这个意义在古书中并不少见,如《山海经·

中山经》:

“其上有木焉……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汉王充《论衡‧气寿》: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例3:

习,繁体作“習”。

“習,数飞也,从羽,白声。

”从其甲骨文字形看,应该是个会意字,从羽,从日。

《礼记·

月令》:

“季夏之月,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这是本义。

引申为温习之“习”,因为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

又为习惯的“习”,因为习惯也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形成。

例4:

“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这个解释从甲骨文和金文里得到证实。

它表明“父”字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具有家长的权威。

例5:

法,古文作灋。

“灋,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

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今文省。

”《说文》:

“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

古者决讼,令触不直。

獬豸,亦作解廌,觥(角+虎),屈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俗称独角兽。

《后汉书·

舆服志》:

“獬豸,神兽,能别曲直。

”唐李善《文选注》:

“獬豸,似鹿而一角。

人君刑法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

《异物志》中记叙“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

见人斗,触不直者。

斗人争,咋(zé

,咬)不正者。

”传说尧时大臣皋陶有一只具有神性的独角羊。

皋陶管五刑与监狱,怀疑哪个有罪,便令獬豸去触此人。

这就是王充在《论衡》中所说的獬豸“性知有罪,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

”此后,历代均以獬豸作为法官的代称。

汉唐时法官戴的帽子叫“獬豸冠”,明清法官服上均绣有獬豸图案。

尽管从东汉王充起很多学者斥之为虚妄,但这也反映了汉民族在上古时期一度流行的一种判案方法——神判。

他们相信鬼神无时无处不在,能洞察人类的一切善恶邪直,故常借助于鬼神来裁决有罪与否。

非洲原始人令嫌犯游过充满毒蛇与鳄鱼的池塘;

我国景颇族则采用闷水来断案,他们相信神一定能保护无辜者,有罪者则会受到惩罚。

4、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外语借词,包括外语里的汉语借词和汉语里的外语借词。

古代朝鲜、日本、越南语都曾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现在还保存着当时的一些读法,可以作为汉语古音构拟的旁证。

如现代日语吴音“肥”读[bi],“妇”读[bu],“房”读[bo],“武”读[mu],“万”读[man],“文”读[mon],可以证实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的观点。

“茶”在韩国现今有两种读音,[ts’a]和[da],其中[da]是中国唐代的读音。

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它和同系的其它语言(如傣语、壮语、苗语、越南语、藏语、缅甸语等)有着亲属关系,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

因此,亲属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战国策·

齐策·

冯谖客孟尝君》: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下文还有“出无车”,“无以为家”。

这几句话本来是押韵的,但现代汉语已经不押韵了。

不过在壮语中,“鱼”念作[bia];

“车”在某些方言里韵母念[a]。

这说明这几个字古代确实是押韵的。

再如,汉语偏正式合成词的构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树”、“蒲草”、“蝗虫”、“鳝鱼”。

清代学者俞樾指出上古汉语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法,如“鱼鲔”、“鸟乌”、“草芥”、“禽犊”、“虫蝗”(《古书疑义举例》卷三)汉台语族里恰恰有类似的构词法。

如云南罗平侬语的[ma5man3](李子)、[ma5ta:

u2](桃子)[ma5sa:

n1](石榴),其中的[ma5]是水果的大类名。

这就给俞樾的说法提供了有力证明。

5、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汉代开始,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汉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历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臻于极盛,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类成果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很有价值,应当批评地继承。

主要分为三类:

(1)属于词汇词义类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

a.《尔雅》

(也作《尔疋》)是我国第一部百科辞典,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词典。

东汉刘熙《释名·

释典艺》:

“《尔雅》:

尔,近昵;

昵,近也。

雅,义也;

义,正也。

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

”以“尔雅”为书名,就是接近正言、使近于雅正、纳于规范、向标准语靠拢的意思。

关于《尔雅》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

洪诚先生认为,“《尔雅》作于战国《孟子》以前,流传到秦汉之间续有增补。

”这一观点目前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尔雅》一书,解释语词和百科词语,按事类分篇,全书十九篇:

一般语词3篇,即《释诂》《释言》《释训》;

百科名词分为社会生活名词和自然万物名词,即《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尔雅》释义的主要方法是“以雅释古”、“以雅释俗”,即以当时通行的雅言训释典籍中的古语词、方言词和俗语。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初,《说文》:

初,始也。

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哉,通“才”,《说文》:

草木之初也。

首,《方言》卷十三:

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

基,《说文》:

基,墙始也。

肇,通“户+聿”(上下结构)。

始开也。

祖,《说文》:

祖,始庙也。

今有双音词鼻祖。

元,《说文》:

元,始也。

从古文字字形分析看,“元”本义为人头。

人头为人体之始。

胎,生命之始。

俶,动作之始。

落,新旧相代之际,旧质之衰,新质始进也,如落英、落英固然是败花老叶生命之终,亦是新果、新芽生长之始。

房屋落成是营造之终,亦是使用之始。

权舆,草木始生,引申为事物开始。

在《尔雅》的影响下,后世出现了一大批增补《尔雅》或仿照《尔雅》体例编写的雅学系列书。

其中较著者有《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通雅》《别雅》《拾雅》《比雅》《叠雅》《毛雅》《说雅》《选雅》《郑雅》等。

b.《方言》

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的简称。

多数学者认为,该书是西汉末扬雄向聚集在首都参加考试的人们采集方言词汇而成的稿本,约在公元17-18年间成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古代各地方言语词的训诂专著。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四川成都人。

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其编撰《方言》,人谓仿制《尔雅》,然在语词的诠释辨析上,《方言》实比《尔雅》前进了一大步。

《方言》原为15卷,9000字。

今本《方言》只有13卷,669条,11900字。

其中有一部分为汉魏学者所增补。

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郁,悠,怀,惄,惟,虑,愿,念,靖,慎,思也。

晋宋卫鲁之间谓之郁悠。

惟,凡思也;

虑,谋思也;

愿,欲思也;

念,常思也。

东齐海岱之间曰靖;

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或曰惄。

嫁,逝,徂,适,往也。

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

逝,秦晋语也。

徂,齐语也。

适,宋鲁语也。

往,凡语也。

崽者,子也。

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

《方言》对汉语史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方言》为我们了解汉代普通话的词汇提供了重要依据。

扬雄明确地提出了“通语”(又叫凡语、通名)这个概念,有二三十处之多。

2、《方言》在词汇研究方面的作用

《方言》是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上可以了解先秦古词,下可以用来研究现代词汇。

《尔雅》有不少同义词本来自方言,但《尔雅》没有将方言区的名称列举出来,《方言》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不足。

3、《方言》在方音研究方面的作用

扬雄敏锐地觉察到,某些方言词的区别是方音不同造成的,他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转语”。

庸谓之倯,转语也。

(火+果)(huǐ):

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

“(火+尾),火也”。

所谓转语是指两词声母相同,或韵相同,或声韵相近,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是同一词的不同写法。

后代模仿接续《方言》类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训诂专著是章太炎的《新方言》。

c.《释名》

东汉刘熙的《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训诂专著。

他的《释名》仿照《尔雅》体例,按所收语词的意义类别分为释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牀帐、书契、典艺、用器、兵、车、船、疾病、丧制等27篇。

从体例看,比《尔雅》分类更为细密。

《释名》一书的目的在于推寻说明事物命名的由来,因此它收集的多是常用词,其中很多不见于经传,还有一些俗语词,范围比《尔雅》广。

《释名》主要采用声训的方法进行推源的研究,即用同音词、音近(双声或叠韵)词来对语词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该词语之所以取此音用此字的缘由。

刘熙在《释名序》中说: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

”所谓“义类”,即事物命名取义的理据,亦即得名的“所以之意”。

刘熙从语音的线索入手去解释这种“义类”,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词汇孳乳演化过程中声音与意义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但《释名》将声训方法扩大化,常任取一词之音来附会说明其音同音近字的意义,不免流于主观臆断、牵强附会。

同时,《释名》释义简略,缺乏必要可靠的音证义据。

因此,结论往往不能服人,常被后人指责。

然《释名》在训诂学史上还是有自己的独特价值的。

首先,《释名》中的声训,确有一些解释得十分精当。

例如《释天》:

“宿,宿也。

星各止宿其处也。

”宿的本义是止宿,由此引申为住所,再引申为星宿,即星之处所。

又如《释水》:

“山夹水曰涧。

涧,间也。

言在两山之间也。

”《释姿容》:

“负,背也。

置项背也。

第二,《释名》收词范围广泛,对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释之名,能帮助我们了解汉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名物制度。

例如《释形体》:

“脚,却也。

以其坐时却在后也。

“跪,危也。

两膝隐地体危(左耳+兒)也。

”这表明,在东汉末年,人们仍是席地而坐,坐时两膝弯曲,双脚放在身后臀下。

要是挺起腰身,就叫做“跪”,也就是《史记·

项羽本纪》中“项王按剑而跽”的“跽”的姿态。

又如《释书契》:

“简,间也。

编之篇篇有间也。

”这告诉我们当时的竹简或木简是用几道绳子编缀而成的。

这从出土的汉简形制上得到证实。

第三,《释名》的声训材料对考定东汉时期的语音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释州国》:

“邦,封也。

”《释宫室》:

“房,旁也。

”《释典艺》:

“法,逼也。

”可作古无轻唇音的旁证。

章太炎曾据《释长幼》:

“男,任也。

”《释言语》:

“入,内也。

“泥,迩也。

”《释书契》:

“尔,昵也。

”等《释名》中的声训材料证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

《释名》的长处和缺点都很突出,它对“义类”、语源的研究探讨,对后人因声求义的研究方法的启发和影响都很大。

由于《释名》的编排体例近似《尔雅》,明代郎奎金曾把它和《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在一起,称为《五雅》。

为使书名都有“雅”字,他将《释名》改名为《逸雅》。

(2)属于字形字义研究的,有《说文》类、《玉篇》类书

a.《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字典,是揭示汉字系统性的一部科学巨著。

本书收集了9353个单字,1163个重文,归入540个部首进行解释。

体例是先解释字义,次讲字形与字音。

一般只解释一个意义,就是字的本义。

本义是一切引申义的出发点,解释了本义,就能使词义引申脉络清楚。

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字的本义一般就是词的本义。

因此《说文》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段玉裁说:

“许书多宗《尔雅》《毛传》。

”(《冥部》冥字注)如果把《毛传》《尔雅》《说文》的释义拿来互相对比印证,对于深入了解上古汉语词义是很有帮助的。

《说文》问世以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代研究《说文》者代有其人。

研究《说文》的学问,世称“《说文》学”或“许学”。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

“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

但能同《说文》,余书皆不读,不可谓非通儒也。

”近人丁福保作《说文解字诂林》,仅清代到王国维与罗振玉为止,专著逾千卷,作者超过二百人。

清人研究《说文》者,成就以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为最高,被称为“《说文》四大家”。

对于字形的说解,许慎是这样处理的:

“解字义必依据字形,就字形以说音义。

”这就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字形来考求其音与义。

可以说,“以形为纲,因形立训”正是《说文》的最大特点。

一般说来,凡说解曰“象形”或“象某某之形”,多是说明象形字的。

手,拳也。

象形。

糸,细丝也。

象束丝之形。

眉,目上毛也。

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

囗,回也。

象回匝之形。

凡说解用“指事”的,则为指事字。

丄,高也。

此古文上,指事也。

丅,底也。

指事。

有时“象某某之形”或“从某从某”的也是指事字。

亦,人之臂亦也。

从大,象两亦之形。

刃,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寸,十分也。

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从又从一。

尺,十寸也……从尸从乙。

乙,所识也。

凡说解用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从某者的,为会意字。

取,捕取也。

从又从耳。

《周礼》:

“获者取左耳。

戍,守边也。

从人持戈。

此外,会意字还有这样的说解方式:

杲,明也。

从日在木上。

杳,冥也。

从日在木下。

凡说解用“从某,某声”的是形声字。

闻,知闻也。

从耳,门声。

悲,痛也。

从,非声。

题,额也。

从页,是声。

凡说解“某亦声”的,为会意兼形声字。

吏,治人者也。

从一从史,史亦声。

谊,人所宜也。

从言从宜,宜亦声。

现代学者大多认为亦声字实际上大多数是孳乳分化字,严格地说主要是形声字。

不过这类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意作用而已。

凡言“故为……”、“借……为……”、“古文以为……”等,为假借字。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

一来二缝,象芒束之形。

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西,鸟在巢上。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完,全也。

从宀,元声。

古文以为宽字。

b.《玉篇》

梁顾野王撰,收字22824个,以楷书为字头,分为542部。

与《说文》不同,本书的重点在于注音与释义。

每自先注反切,然后释义。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多义词的字书,既释本义,也释引申义,并详细引证文献材料。

可惜原书仅存零卷,今存的是宋代陈彭年等人重修的《大宋益会玉篇》,删除了原书的全部引证。

3、属于字音研究的,有《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韵书

a.《切韵》

隋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

共5卷,收1.15万字。

分193韵:

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

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

增订本甚多。

《切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

现存最完整的增订本有两个,一为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为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

《切韵》原书久佚,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

但其系统保留在其增订本《广韵》中流传至今。

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

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

韵又按声归入平、上、去、入四类。

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

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

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

每字均有释义。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

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後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

因此将依据後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作为中古汉语的代表。

《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

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

b.《广韵》

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

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

《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

所收之字按平、上、去、入分成四部,平声因字多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

全书分二百零六韵,其中包括平声五十七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

每韵以开头一个字作为该韵的名称,叫做“韵目”,如平声的“东、冬、锺、江”,上声的“送、宋、用、绛”等。

每一韵中则按字音声母或韵头的不同分组列字;

每组收同音字若干,称为一个“小韵”,与二百零六个“大韵”相对而言,後人也有人管它叫做“纽”。

全书共有三千八百多个小韵,每个小韵在开头的字下注明反切,并注明该小韵所收的字数;

小韵中的其他字则只作或繁或简的释义,不再注音;

但有又音的,则注明又切或“又音”,但这种“又音”只管这个被注的字本身,与同小韵的其他字无关,这与小韵首字下反切注音的性质不同。

《广韵》不仅把同韵字归在一起,而且进一步把同音字归在一起,注明反切读音,有同字异形的又列出异体,辨析正俗,并对每个字的字义做了解释,有的还引经据典,解释得十分详细,所以《广韵》是韵书,又是字书,同时又具有类书的性质。

有些后代已经失传的典籍却见于《广韵》的注释所引。

《广韵》一书记录了中古汉语的字音和字义,特别是数以千计的反切注音,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的资料。

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可以以《广韵》作为桥梁和基础,再根据其他的材料来进行。

因此,它是汉语语音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对于音韵学习,《广韵》是一部必读文献。

c.《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曲韵著作。

作者元代周德清(1277~1365),江西高安人。

“工乐府,善音律”,对于元代盛极一时的北曲的创作和演唱了解得很深。

他感到当时作曲、唱曲的人都不大讲究格律,艺坛上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

他认为要使北曲发挥更高的艺术效果,就必须使它的体制、音律、语言都具有明确的规范,特别是语音的规范更为重要。

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番总结,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著作。

《中原音韵》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编成一个曲韵韵谱。

韵谱分为19韵: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每一个韵里面又分为平声阴、平声阳、入声作平声阳、上声、入声作上声、去声、入声作去声等类。

每一类里面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

第二部分称做《正语作词起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