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12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提纲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提纲

论语

一.文学常识

二.词汇

通假字:

说女知

成语: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耻下问成人之美

三.理解

1.论述学与思之间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的句子是(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根据是)(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与“烈火识真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强调人在恶劣环境中更要坚守气节)、(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孔文子谓之“文”的原因是(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阐述新旧知识关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8.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的句子是(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句子):

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

举一隅(yǔ)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表明富贵安逸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的句子是: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2.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的句子是: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说明孔子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的句子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4.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的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在世博会期间,华夏儿女喜迎各国嘉宾,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来诠释这份情怀。

(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

17.孔子认为做君子要成人之美,帮人成就好的美德的句子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8.《弟子规》中有经文: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论语》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我们应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看待先进和落后,正如孔子所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我们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要以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准绳。

(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

20.当今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但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以孔子的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为准绳。

21.《论语》中谈学习态度的有:

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谈学习方法的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22.写学习不满足,教人不疲倦的句子是: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4.写士人胸怀宽广、意志决定、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的句子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5.孔子回答子贡所问“如何做一个君子”的句子: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伤仲永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

父利其然也。

具体做法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

泯然众人矣。

6、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泯然众人矣。

7、仲永变成普通人的原因的是:

不使学。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9、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受于人"或"受之人"

10、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

"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

二、理解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伤"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伤"?

  答: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

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得平庸。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写仲永身世的作用)?

  答:

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3、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

  答:

"奇"是"以……为奇"的意思。

但不只是好奇,也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县人的承认。

4、"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5、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

"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答:

"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6、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7、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

作者通过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

为了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8、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

答:

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

9、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

答:

因材施教,及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0、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

  答:

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仲永的前途,这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是让人鄙弃的。

孙权劝学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理由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学习目标是:

见往事耳。

2、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

3、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

蒙辞以军中多务。

4、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二、内容理解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读书大有益处进行现身说法。

 

4.文中的“经”具体是指: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其作用是(“大惊”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

体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学有所成。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吕蒙对自己治学的毅力的认可和自信。

7.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孙:

善劝,关心属下   鲁:

敬才爱才   吕:

善于听取意见、好学

孙权:

作为封建君主,能看到“当涂管事”的责任及学习的重要性,显示了他有长远的眼光。

作为军事将领的吕蒙由先以军务繁忙推脱,到听从劝告,开始就学,显示了他虚心受教的作风。

鲁肃有识别人才的眼光,爱惜人才的大将风度。

8.文章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①《伤仲永》里说的是天才少年仲永最后成为普通人的故事,说明的是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而《孙权劝学》则通过昔日一介武夫的吕蒙最终通过学习成为吴国首席谋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先天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

②前文以记叙和议论结合,后文以对话形式来写。

 

9.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10.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天学习的重要。

(天性再好,不接受教育就会变成普通人;天性不好,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

)   

11.你能说出古今中外有关“劝学”的名言吗?

(至少两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口技

一.文学常识

《虞初新志》清张潮笔记小说林嗣环清

二.词汇: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妙指绝乳

古今异义:

重点词语:

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

施毕绝意曳指名

三.按原文填空

1、统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埋下伏笔的一个字是:

善。

2、文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办法,说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本人之所以把表演写得这么传神,全在于作者的文字功底,他不但有具体细致的声音模拟,还有对声音的概括介绍。

概括描写的句子有: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表现人们在火场中惊恐万状的句子是: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5、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的句子是: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四.内容理解

1、 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有什么作用?

直接表现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2、文中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有什么效果?

作用?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效果: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

效果:

“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效果:

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

作用: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些场景?

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表演高潮)。

4、文章首尾都交代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起到什么作用?

(文中交代道具的简单有何作用?

)强调道具的简单,侧面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转》

二.重点词语: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舍寻志

古今异义: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然”字词:

俨然 豁然怡然欣然

成语:

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三.理解

1.情感: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

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

2.情节:

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3、虚构目的: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4、作品意义:

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5、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6、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8、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9、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最能表达作者理想的句子)

  10、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简答):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1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1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6、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

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铭

二.词汇:

名斯惟吾馨鸿儒白丁劳形

三.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采用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主旨句及其作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对偶、拟人。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两句运用什么写法?

写主人的朋友,鸿儒来往,高朋谈笑,侧面烘托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德才兼备。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有什么言外之意?

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呼应,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之雅?

环境:

清幽来往的人:

高雅主人生活:

清闲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句的用意?

用古代名贤的居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有高雅的志趣和抱负。

8.“何陋之有”的含义?

用孔子的话作结,证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情操。

9.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志趣。

(安贫乐道)

10.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作者的陋室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绿色、亲近自然、生活简朴、居室的文化气息等等。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

二.词汇:

蕃染濯清涟妖植亵玩君子宜

三.理解

1.作者爱莲的原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

4.莲是什么形象的化身?

君子。

5.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豁达。

6.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更能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7.文章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同时也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个反问句表达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0.现实意义:

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那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一样正直的人。

三峡

一.文学常识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

二.词汇: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自绝

重点词:

亭午夜分曦月襄沿溯奔疾素湍回清绝谳

飞漱清荣峻茂良属引

三.理解

1.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写三峡的山,第二部分写三峡的水。

2.三峡山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三峡的“水”:

四季景象不同。

夏水多;春冬水清;秋水静。

3.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9.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10.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记承天寺夜游

一、文学常识

苏轼宋文学家《水调歌头》

二.词汇:

念相与中庭空明但闲人

三.理解

1.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把月色比作空明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看成是水中交错的藻荇。

用比喻,使景物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突出了月色皎洁、澄清的特点。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被贬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

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

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

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

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6.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描绘

月色——积水空明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竹柏——藻荇交横特点:

皎洁、澄清

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被贬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

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湖心亭看雪

 一、文学常识

 作者: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

有著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

 二、语音

更(gēng)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拏(nú)一小船

 三、重点词语解释

 是:

这      绝:

消失        拏:

撑船        一:

全      独:

独自        更:

还  

 焉得:

哪能     客:

客居        及:

等到         惟:

只         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一:

①上下一白   全          

 ②长堤一痕   数词

更:

①是日更定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是:

①是日更定  这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示肯定的判断

绝 :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初更过后,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一人到湖心亭去看雪。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冰花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茫茫一片。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只有长堤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船,船上两三粒人影罢了。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六、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七、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其中有何深意?

这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的深情。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②作用: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充分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