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206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docx

心理健康教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

(一)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产物。

[重要]p2-心理现象结构图

(二)大脑的发育为心智的成熟提供了基础。

(三)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四)认知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加工的过程。

(五)人的心理特点:

意识和社会性

(六)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七)内在的心理世界被称为意识(人特有,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八)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

1、婴幼儿期(以感知觉的发展为标志,语言发展)

2、儿童早期(思维能力创造力,自我意识出现)

3、儿童后期(逻辑思维能力,人际关系开始发展)

4、青春期(开始初步建立两性关系)

5、成年期(以抽象推理能力为特征的液体智力在30岁到达顶峰,晶体智力-指言语和知识仍在发展)

6、中年期

7、老年期

(九)心理发展五特点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个性差异5、心理发展是遗传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十)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1、认知发展特点①智力创造力高峰②感知觉、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已成熟完善2、情绪发展特点①波动性和两极性②冲动性和爆发性③情绪的心境化④情绪的掩饰性3、意志发展特点①自觉性和惰性并存②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③果断性和冲动型并存4、自我意识发展特点①强烈关注自我形象②自我体验丰富而强烈③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性(十一)大学生心理发展课题:

1、摆脱依赖走向自立2、适应新的人际关系3、掌握知识技能4、认识和理解自我5、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十二)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涵,而良好的社会适应则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十三)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十四)在心理健康标准中,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最有名(十五)心理健康意味着1、在认知上,能正确地认识他人和自我2、在情绪上,能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3、在意志上,有坚强的品质与抗挫折的能力4、在与环境的关系上,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适应和改造环境(十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合理的自我认知2、坚强的意志3、积极稳定的情绪4、健全的人格5、和谐的人际关系6、良好的适应能力(十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适应问题2、择业问题3、学业问题4、人际交往问题5、恋爱和性问题(ps:

困扰的影响不全是负面,处理得好有利于成长)

 

(十八)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1、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心理健康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条件4、心理健康是保障幸福生活的基础(十九)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内在一、生理因素①神经系统②遗传因素③内分泌系统二、心理因素①认知因素②情绪因素③意志因素外在①社会因素②家庭因素③学校因素

(二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2)有效维护心理健康1、实施自我调节①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②发展成熟的应对方式③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寻求社会支持(家庭是核心、同学朋友、辅导员教师等)3、求助心理咨询

第二章知识点

(一)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二)人的认知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和符号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动态系统(三)认知和心理行为的关系

1、认知是人对刺激做出反应的中介(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中介,用S-C-R公式描述认知的中介作用,S为刺激C为认知R为反应)

2、认知对情绪和行为起决定作用

3、情绪问题和认知歪曲、不合理信念相关

(四)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三阶段(五)大学生社会认知的特征:

1、社会知觉的三个共同特性

①社会认知的选择性②社会认知反应的显著性③社会认知的投射性

2、大学生社会认知的特性

①社会认知的两极性②社会认知的片面性

(六)社会认知的途径1、面部表情2、身体语言3、言语表情

(七)印象即社会印象,主要指人们利用自己得到的信息资料对一定对象形成的整体看

(八)印象形成过程是一个社会认知的过程,受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环境等因素影响

(九)1、首因效应是造成认知偏差的因子,又称第一印象(既要塑造良好第一印象,又要注重自己核心品质培养)

2、近因效应(要恰当利用近因效应作用,改变以往不良印象)

3、晕轮效应(要发挥自己积极的核心品质的光环作用,避免别人以偏概全评价)

4、刻板印象(择业时尽量选择见习实习,获得对职业全面认知,避免对行业片面认知)

(十)大学生的印象管理1、自我管理(扩大自己优势和积极的核心品质)2、美化他人

(十一)大学生的归因和归因调试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找内因和找外因)2、归因的控制点,分为两类型

(1)内控型(积极)

(2)外控型(消极)(十二)大学生归因偏差的调试1、理性分析-避免基本归因错误2、换位思考-调整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偏差3、客观归因成败-克服自利归因偏4、觉察投射-预防虚假一致的归因偏差(十三)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与客观关系的自觉心理活动的总和(十四)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知2、自我体验3、自我调控(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控制人的行为活动,调整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

(十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自我意识的分化(客观的我和主观的我)

2、自我意识的矛盾①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②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③独立意向和依附心理的矛盾④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矛盾

3、自我意识的统一

(十六)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与调试

1、自负与自卑(自负与自卑主动调试方法见p43)

2、自我中心与出众(克服自我中心的方法首先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见p43,另:

从众心理有积极一面,如集体意识等)

3、过度追求完美(首先要学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见p43)

(十七)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1、深入认识自我

①比较法—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②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中理解自我

③内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理解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发展健全自我的核心与关键)

3、有效调控自我(是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

4、不断超越自我

第三章知识点

(一)情绪包括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和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表现

(二)生理唤醒(即产生情绪时的身体反应例体温下降,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是对其描述)(三)主观体验(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

(四)外部表现(与前两者同时活动和存在)

(五)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情绪内容丰富2、情绪波动性大3、情绪冲动性强4、情绪特点的阶段性

(六)大学生常见情绪体验

1、快乐2、愤怒(反应速度加快)3、嫉妒(归根结底是保护自己)4、焦虑(中等焦虑有利,过度焦虑有害)

(七)情绪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力、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等对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八)情绪对心理健康影响1、对人际关系影响2、对能力影响(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九)大学生情绪管理及相关理论

1、情绪调节ABC理论(人对事情认知引起情绪反应)

2、詹姆斯-兰格学说(美国)(认为行为引起情绪,例难过是因为苦,恐惧是因为颤抖)

(十)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

1、学会觉知情绪①停下看一看自己的情绪②为自己的情绪命名③练习情绪的觉察技巧

2、从认知角度管理情绪①省情引发情绪背后的信念和认知②试着改变对故事的解读

3、用行动调节情绪①静下来②动起来

(十一)情商包括几个元素1、解读自己情绪的能力2、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软糖实验p65)3、自我激励4、解读别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

(十二)高情商具有的功能

1、更准确地传递和接收信息2、及时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更好地解决问题

(十三)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与发展

1、解读和管理自己情绪世界的能力

①接纳自己的情绪

②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做到这一点离不了共情能力)

2、解读别人情绪世界的能力

3、人际关系的管理

4、自我激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四章知识点

(一)人格的内涵

罗列式定义:

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整合式定义:

人格是多种模式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

层次性定义:

人格分为物质的、社会的、精神和纯粹的四个层次。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和共同性2、稳定性和可塑性3、整体性和统一性4、社会性和功能性

(三)人格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2、个性心理特征:

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促进健康行为的发生。

某些人格变量则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实施情况。

而且某些特定的积极人格力量可以用来预防、缓解或治疗特定的一些心理疾病,人格力量可以成为抵御和减轻心理疾病的缓冲器。

(五)健康人格的定义:

1、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内在感到协调,社会适应良好,并在意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较好发展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2、弗洛伊德认为,健康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和谐统一。

3、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社会文化因素,认为健康的人格即指社会兴趣,即尊重他人的存在价值,对其有手足般的感觉。

4、人本主义者认为,健康的人格意味着视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而不受控于他人。

5、行为主义者认为,健康的人格就是胜任和自我控制,以必然的强化规律为基础。

(六)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

1、对世界抱有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

2、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3、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

4、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

5、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灾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态良好。

(七)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1、正确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提升需求层次,努力争取自我实现。

3、学会管理情绪,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等方法实现情绪管理。

4、磨练顽强意志。

5、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才能塑造自己健康积极的人格

6、掌握适度原则,把我人格优化,做到恰如其分

7、建立和谐的关系,应尊重社会习俗、关心他人的需要、真诚地赞美、不做无建设性的批评、多于他人沟通意见、保持自尊和独立等。

8、强化主管努力,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改变的决心要大,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气概。

9、重视身边的小事

总之积极的人格塑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大学生只要意识到健康人格的意义和价值,用心感受,积极行动,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就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快乐的生活。

(八)常见的人格偏差及其调适

1、懒惰拖拉调适方法:

找到自己拖拉的根源,必须学会时间管理

2、狭隘虚荣调适方法:

学会宽容,开阔心胸,拓展视野,认清虚荣带来的危害,愤青自尊和虚荣的界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名利。

3、自卑怯懦调适方法:

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积累成功的经验,失败时合理归因,努力培养某方面的特长。

4、自我中心调适方法:

学会换位思考,谦虚豁达,学会倾听

5、意志薄弱调适方法:

抵制诱惑,提高受挫能力,增强自我调控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努力驾驭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最终实现理想自我。

第五章知识点

(一)生涯的含义

广义的生涯,包括生活的全部,狭义的生涯就是指职业生涯。

(二)生涯的特征

1、终身性2、独特性3、发展性4、综合性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的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一般包括对生涯目标的体认、自我探索、外在环境分析、生涯决策、行动时间、评估反馈等六个步骤。

(五)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2、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3、使大学生的行为更有策略因而更有效,生涯规划能让大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愿景,使行动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4、让大学生的生活更为丰满因而生命更有意义。

(六)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素养

1、提升自我探索能力价值观探索兴趣爱好探索知识能力探索气质和性格探索

2、加强全面分析外在环境的能力职业评估环境评估

3、培养生涯决策的能力掌握CASVE决策循环善用SWOT分析正确理解和运用决策平衡单

4、学会合理设置目标、提升行动能力合理设置具体、可以衡量、可行、有相关性和及时的目标增强时间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能力

5、增强评估和反馈能力

(七)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及其调适

1、焦虑心理调适方法:

开阔视野增强自信学会放松

2、功利心理调适方法:

避免盲目攀比懂得知足者富重视人生发展

3、自卑心理调适方法:

关注自身优势,并善于将其与职业契合认清自身不足,用于突破乐观面对挫折,增强自信

4、自负心理调适方法:

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实现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

5、受挫心理调适方法:

正确认识择业中的挫折改变挫折中国的不合理信念增强挫折耐受力

6、从众心理调适方法:

提升战略思考能力培养独立精神学会审时度势

(八)提升大学生择业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明确职业与名利的关系职业与自身兴趣特长的关系价值观的排序与取舍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要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时做起,培养自己政治忠诚度、责任感、进取心等道德品质。

3、保持开放性学习心态,大学生要抱着谦虚、开放的态度,加上自己的进取心和行动力。

4、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好学校支持系统和同学支持系统。

5、注重生活实践P125最后一段

第六章知识点

(一)学习的含义

第一,学习室行为的改变,或能力的改变。

第二,学习室行为或能力的持久改变。

第三,学习产生于实践或其他的经历。

(二)大学时期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学习意识趋于成熟学习动机不断深化

2、探索性学习方式日益重要学习的批判性增强

3、多元性知识储备的多元性学习范畴的多元性

(三)大学学习的意义

1、学习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

2、带来满足,带来身心愉快

3、有助于发展正确的认知方式

4、有助于改善意志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四)大学学习中常见的心理困扰与对策

1、学习动力不足对策:

(1)积极期望,重建学习兴趣

(2)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引导

(3)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逐渐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4)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考试焦虑对策:

(1)正确评价自我,树立恰当的学习期望值

(2)掌握必要的考试技巧

(3)学会放松,注重心理调节

(4)接受心理辅导

(五)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1、澄清学习的目的2、树立求知若渴的信念3、学会自律学习4、发展有效的学习习惯5、积极地倾听

(六)创造力

1、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2、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3、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创造力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七)如何发展创造力

1、创造力涌现时的心理状态2、创造力的培养3、注重“问题意识”

(八)创新思维的构成想象直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九)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想象力训练思维流畅性培养发散思维重视逆向思维

第七章知识点

第一节

一、追问人际交往含义

(1)人际关系的基本内涵: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性范畴。

人际交往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动态的人际交往:

是指人们运用言语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互动过程。

静态的人际交往:

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已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和亲疏状况。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与他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沟通信息的基本途径

2、人际交往是信息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和经验的分享。

3、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4、社会化是指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5、大学阶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6、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维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归属与爱的需要也就是社交需要,是指个体渴望从家庭、社会团体、朋友、同事中得到关怀、温暖、理解和信任的需要。

这种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体必不可少的精神需要之一,而满足、实现个体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基本途径就是人际交往。

7、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走向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反,不良人际关系则是造成个体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2、探求人际吸引奥秘

人际吸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互相喜欢、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势。

从内外因素角度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有外在因素以及人体特质因素等

(1)外在关系因素

1、邻近性

空间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空间位置越近,人们之间的交往越容易形成亲密关系。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人们交往的次数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关系,两人住得越近,越容易成为朋友,不住在同一层、同一楼的就减少了成为朋友的可能性。

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2、熟悉性

熟悉能够增进人际吸引。

熟悉的过程超过一定限度不但不会引起更多喜欢,反而会出现“审美疲劳”,使人产生厌烦,这也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多冲突的原因之一。

3、相似性

相似性能增进人际吸引。

研究表明相似性与喜欢之间存在直接的正相关。

相似性就是交往双方因在性格、态度、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从而引起的彼此投缘和相互喜欢。

4、互补性

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为满足各自需要而进行的互动过程。

当交往双方各自所具备的品质和表现出的行为正好符合对方的期望和需要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

在交往中,相似性是形成人际吸引的基础,互补性则是起补充作用。

(2)个人特质因素

1、仪表容貌

同等条件下,人们对那些仪表端庄、容貌漂亮、气质优雅的人比较容易产生好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外表容貌在初次交往中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异性交往中尤为显著。

2、才华能力

人们喜欢那些有才能有能力的人,犯错误并不影响人的评价,反而因其与普通人更接近而吸引力更增一层。

3、个性品质

个性也称人格,包括兴趣、爱好、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它是人际吸引中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对人际关系吸引产生持久、稳定和深刻的作用。

个性品质的吸引,实际上是个体人格美的具体表现。

3、把握人际发展过程

人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既可能想正向发展,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可能向负向发展,人际关系走向破裂、终止或结束。

(1)阶段:

第一阶段:

互不认识;第二阶段:

开始注意;第三阶段:

表面接触;第四阶段:

建立友谊;第五阶段:

亲密关系

4、了解人际交往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该理论将人际交往过程看做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认为人际交往有赖于双方的相互满足、相互强化,人际关系就是个体或团体彼此寻求满足的状态。

社会交换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寻求双方共同的利益和愿望,力求实现双赢。

(2)PAC理论

1、该理论用来说明人际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我”由三种心态构成,即“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和“儿童”心态。

(书中P162有PAC角色心态比较表)

2、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心态可构成不同的交往组合。

交往持续与否取决于双方相互作用的平行关系,如能达成平行,交往就可持续,否则,交往就将终止。

其中,最理想的人际相互作用是成人对成人模式,交往双方彼此平等、尊重,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商讨处理问题,人际沟通最为有效。

(3)情感强化理论

情感理论是用来解释情感强化与人际吸引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基础上,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恩和克洛利于1974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们喜欢给予自己奖励的人,而不喜欢给予自己惩罚的人,前者引起愉悦体验,因而产生吸引,后者带来厌恶感觉,因而产生排斥。

第二节

1、直面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因

2、把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1)交往心理特点:

渴望与困惑交织

(二)交往对象特点:

求同与求异兼有

(三)交往方式特点:

现实与虚拟结合(四)交往动机特点:

情感与功利并存

3、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1)交往认知非理性

(二)交往情感趋弱化(三)交往态度不端正(四)交往行为欠主动

第三节

1、遵循交往原则

(1)平等尊重

(二)热情真诚(三)宽容大度(四)互惠互利

2、矫正认知偏差

(1)减少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成为双方能否继续交往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2)弱化后入否定先入的近因效应

(3)防止以偏概全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的结果,是一种一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反应。

(4)消除固定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两面性。

其积极面是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相关经验对他人或事物做出大概了解,缩短、简化认知过程。

消极面是以过去有限的经验为基础,容易使人产生偏见、成见,甚至错觉,这就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5)避免以己度人的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3、克服心理障碍

(1)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

羞怯是指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