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090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7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docx

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精准培优专练1:

等值线图的判读(附解析)

【培优指南】

【培优点津】

一、等高线

1.等高线判读要点

(1)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①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

②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

(2)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特征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气候要素的分布与变化

(4)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剖面图

①四点——起点、止点、最高点、最低点

②趋势——剖面线所经地区的大致趋势

(5)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

例如气象观测站要选择在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屏障的地点。

(2)选“线”:

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①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

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沿途的坡度大小;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段。

②在选择引水路线时,应当考虑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③选择输油管线时,既要考虑路线应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应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布局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①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则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此外,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要考虑水源是否充足。

②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的地区。

③工业区和居民区布局时,应将工业区建在下风向、河流下游地区,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区,以减少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3.等高线图的判读技巧

第一,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进行判读。

(1)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意一点的海拔,比较两点的海拔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地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

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坡度的缓陡。

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识别等高线地形图。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

(3)两条等高线不相交:

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呈反“V”字形。

(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7)凹坡凸坡通视:

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表示凹坡,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凹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通视状况良好;凸坡视线常被阻挡,很难通视。

如图所示:

典例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当地旅游局正着手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读图,回答

(1)~

(2)题。

(1).漂流能让游客体验冲荡激流的运动乐趣,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  )

A.①B.②C.③D.④

(2).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  )

A.RB.TC.LD.K

二、等温线

1.图解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以北半球为例)

注:

m、n为纬度,m>n;t为气温;t1>t2>t3>t4。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2.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

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3.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22℃、23℃、24℃等温线)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地形、地势(如图2中③地附近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

4.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海陆与

季节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也可以概括为:

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地形

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洋流

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5.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季节

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度带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海陆

位置

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洋流

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地形

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

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

6.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1)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规律判断半球位置。

北半球数值南高北低,南半球数值北高南低。

(2)根据等温线疏密特征判断温差:

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3)根据等温线凸向,判断季节和海陆。

1月陆凸南,7月陆凸北。

(4)根据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

凸向及流向;“凸低寒,凸高暖”。

(5)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地形。

①等温线闭合:

内线数值大,地势低;内线数值小,地势高。

②等温线不闭合:

凸高为山脊,凸低为山谷。

典例2读我国某城市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等温线空间分布示意图(单位:

℃),据此回答

(1)~

(2)题。

(1)关于图中该城市市区与郊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温差最大不超过4℃②温差最大不超过5℃③只考虑气温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东南风④只考虑气温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北风⑤市区降水量小于郊区⑥市区降水量大于郊区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

(2)造成该城市近地面等温线由市区向郊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

三、等压线

1.等压线图的判读要领

高(低)值区

①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中心,高压区气流下沉,天气晴朗;②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中心,低压区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疏密程度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弯曲

高压脊(线):

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等压线由数值大处凸向数值小处(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

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等压线由数值小处凸向数值大处(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应用

①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②判断天气系统,分析天气状况。

③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北半球夏季

2.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1)判断气压场

①高气压中心:

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②低气压中心:

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③高压脊:

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④低压槽:

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3)判断风向

①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

3.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气压系统。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①高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②低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③高压脊: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④低压槽: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3)判断风向。

判断风向技巧:

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最后综合得出风向。

(4)判断天气状况。

①低压中心地区:

气流以上升为主,多为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

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③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

④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典例3.下图为2018年3月29日14时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

据此完成

(1)~

(2)题。

(1)此时下列地区,可能()

A.新疆大风降温雨雪,受冷气团控制

B.云南、贵州大部阴雨,受气旋控制

C.东北大部升温明显,受暖锋控制

D.江淮流域阴雨连绵,受准静止锋控制

(2)图中P地气压值应为()

A.1025B.1020C.1015D.1030

四、等降水量线

1.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

(1)宏观看趋势

①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②根据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③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迎风坡,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

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变化规律。

(2)微观看特殊

①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②如果某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一侧为迎风坡。

③如果某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2.等降水量线图考查的主要趋势

(1)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

如受地形抬升影响,我国200mm年等降水量线在祁连山北坡向西延伸;秘鲁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等降水量线向低纬度延伸。

(2)观察等降水量线递变规律,分析其原因。

如我国年等降水量线数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美国西海岸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3)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

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等降水量线密集,且向北凸,主要是因为西南季风顺河谷北上,地形抬升作用强烈,降水地区差异大。

(4)辨特殊,析原因。

相邻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局部闭合区域降水量低于低值,高于高值。

可能原因:

高于高值——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

低于低值——盆地地形,地形封闭;背风坡,降水少。

典例4如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

据此完成

(1)~

(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A.湖泊B.城市C.山地

D.盆地

(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盛行西风B.地形格局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五、等值线的共同特征

等值线类型多,高考时很可能出现“新”的等值线,因此复习时要掌握等值线的一般特征,总结判读各种等值线图的一般方法。

等值线图的共性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同线等值:

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等值距全图一致:

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等值线的闭合:

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实际上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

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5)等值线的弯曲:

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高或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

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典例5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

(1)~

(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

 

对点增分集训

一、选择题

下图为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早能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某人于北京时间17:

30在①处拍摄日落照片,此时太阳方位应为()

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正西方

3.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选择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是世界某地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下列各题。

4.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C.降水影响D.人类活动影响

5.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地面状况

6.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B.20℃C.22℃D.25℃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四地中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晴空万里B.乙地秋高气爽C.丙地风雨交加D.丁地阴雨连绵

8.图中戊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A.气旋,顺时针辐散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10.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坡度是坡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局部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河流()

A.甲河段流速最快B.乙河段流水堆积作用最明显

C.大致由西向东流D.流向不能确定

12.图示区域()

A.M地坡度最陡

B.若有滑坡泥石流发生,西部的相通性大于东部

C.土层深厚,土壤呈酸性

D.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但其水能的开发风险大、难度大、投资大。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开发水能资源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14.读我国大别山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地形特征。

(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①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短需多长。

(3)比较②处和③处河流水量大小,并说明理由。

(4)古代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简析该地作为养马基地的自然优势。

 

答案与解析

典例1.

【解析】第

(1)题,漂流项目应选择落差较大的河段。

根据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②河段,B对。

①河段水流平缓,③河段流速较慢,没有冲荡激流的乐趣,A、C错。

④处是山脊,没有河流,D错。

(2)题,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应选择在陡崖处。

图中L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最适宜开发玻璃栈道,C对。

R处是鞍部,坡度小,不适宜修建,A错。

T、K处海拔低,不易体验悬空的惊险,B、D错。

【答案】

(1)B

(2)C

典例2

【解析】第

(1)题,本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

该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温差为3℃~5℃;气温较高处形成低压,气温较低处形成高压,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断风向,N点近地面为东南风;市区气流上升强烈且凝结核较多,降水量大于郊区。

(2)题,本题考查热岛效应的成因。

市区工业、交通、生活等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物密集,热容量小,白天增温快,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跟纬度无关。

【答案】

(1)C

(2)D

典例3.

【解析】第

(1)题,结合图示信息,此时新疆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云南、贵州大部阴雨,受气旋控制;东北大部受冷锋控制,降温明显;江淮流域受准静止锋控制的时期多在6月,此时未到,选B项。

(2)题,图中P地位于海洋上,温度高于周边陆地,故P地气压值应为低值,为1020,选B项。

【答案】

(1)B

(2)B

典例4

【解析】第

(1)题,根据河流流向大多从东北流向西南,说明该地海拔高,从等降水量线分布看,甲地降水量较多,可推测甲地为山地,在山地西侧,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湖泊和城市对于降水有影响,但是在空间分布上不会如此明显。

故选C。

(2)题,根据西西里岛的位置可知,1月份该地盛行西风,但从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并未出现西多东少的降水差异,而是中东部多、四周少,再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地形格局是造成西西里岛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选B。

【答案】

(1)C

(2)B

典例5

【解析】第

(1)题,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

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故B正确。

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无法判断;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因此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

故A、C、D错误。

(2)题,考查海气相互作用对蒸发的影响,开阔考生思维,难度较大。

此题宜用排除法。

年蒸发量高值区在冬季降水并不比渤海、黄海海域少,风力也不比渤海、黄海海域强,太阳辐射强度大不过南海海域,故排除A、B、D选项。

【答案】

(1)B

(2)C

【解析】

1.图中四点中,①的海拔最高,东面又无障碍阻挡,所以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②、③两点东面都面向海洋,但是海拔低于①,能够较早地看到日出,但是晚于①;④位于山谷地区,受东侧地形阻挡,看不到海上日出景观,故A项正确。

2.依题意可知,日落在17:

30,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

根据太阳视运动判断,此时,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B项正确。

3.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就是要从所给的四个点中选择能够看到主峰的地点,①位于主峰上,主峰无法作为背景拍摄;②的左侧有山峰阻挡,拍摄不到主峰;③与主峰之间受山脊阻挡,拍摄不到主峰;④与主峰之间是凹形坡,无障碍物阻挡视线,可以拍摄到主峰作为背景,故D项正确。

【答案】

1.A

2.B

3.D

【解析】

4.图示为南部非洲,②处沿海有寒流经过,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洋流影响,B对。

地形影响等温线多闭合曲线,A错。

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降水影响小,C错。

人类活动影响对等温线分布影响小,D错。

5.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温度高,A对。

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不是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主要因素,B、C、D错。

6.两条等温线间出现闭合等温线,数值可能与相邻等温线相同,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数值一定与①的温度相同,温度最可能是25℃,D对。

A、B、C错。

【答案】

4.B

5.A

6.D

【解析】

7.据图可知,甲地和丁地均位于高压脊部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A正确D错误;乙地位于低压槽部位,多阴雨天气,B错误;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干燥,C错误。

故选A。

8.据图可知,戊地位于低压中心,即气旋天气系统,BC排除;就区域轮廓可判断为北半球,水平方向大气呈逆时针辐合,A错误,D正确。

故选D。

【答案】

7.A

8.D

【解析】

9.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据图可知,甲地的降水量范围是500-550mm,乙地和丁地的降水范围是600-650mm,丙地降水量范围是550-600mm,故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甲地,A项正确。

10.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可以判读,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项正确;常绿阔叶林,位于南方地区,湿润地区,故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时常绿硬叶林,故C项错误;针叶林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故D项错误。

【答案】

9.A

10.A

【解析】

11.据图中等高线可知,甲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水流较缓慢,故A项错误;河流下游地区,河流堆积作用最明显,故B项错误;根据等高线的特征,不能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故D项正确。

12.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故A项错误;泥石流发生在河谷地区,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西部地形为谷地,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东部大,故B项正确;丘陵地区,土壤发育较差,土层较薄,故C项错误;无法判断出受季风的风向,故D项错误。

【答案】

11.D

12.B

13.

【解析】

(1)由图可知,海拔大多40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是: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山高谷深,高低悬殊。

(2)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的落差(流速)和流量。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是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由图可知,该地区海拔高,开发水能时人员易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不稳定,雨季易遭遇山洪,山高谷深,易发生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器材和设备运输困难。

【答案】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山高谷深,高低悬殊。

(2)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海拔高,缺氧,修建时易发生高原反应;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雨季易遭遇山洪;山高谷深,易发生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器材和设备运输困难。

14.【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描述地势特征和地形类型以及主要地形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