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305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x

三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18童年的水墨画

课题

 童年的水墨画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3.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

新课

教学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

(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篇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水墨画、斗笠、梳妆、玉带”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首儿童诗的主要内容。

 2.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3.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2.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3.交流:

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字的做法。

 

课堂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小组评比,

2、读熟《溪边》

板书

设计

18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2.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新课

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诗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

2.理解大意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赏析诗句(课件出示9:

问题)

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不知这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结:

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

1.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2.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板书

设计

溪边钓鱼: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江上戏水:

鸭子、孩子戏水童年的水墨画

林中采蘑菇:

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教学反思

 

19剃头大师

课题

剃头大师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

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

剃头大师)。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新课

教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预习检测

2、试着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

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表”——上面的竖压住竖中线,下面别漏掉一撇。

“鬼”——第六笔的撇从口中而出,第七笔是竖折弯勾,第八笔是撇折。

“虽”的第八笔是提。

4展示学生作品。

5.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6)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个字,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

内容

19剃头大师  

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2.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事情,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我”是怎么当“剃头大师”的。

新课

教学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从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1)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

(跟受刑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2.“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板书:

剃头大师:

熟练随意乱剪见了鬼)

3.“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4.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

(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不会乱剪才是“害人精”。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读文,读出感情。

2.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

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预设:

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

预设:

通过这件事,是在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课后作业

完成大视野

板书

内容

19剃头大师

害人精:

小沙吃尽苦头受刑一样

剃头大师:

熟练随意乱剪见了鬼

教学反思

 

 

20肥皂泡

课题

肥皂泡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廊、若”等9个生字,包括一个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皂、廊子、透明、娇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利用连接词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  

2.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教学难点

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廊、若”等9个生字,包括一个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皂廊子透明娇软”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肥皂泡吗?

吹过肥皂泡吗?

感觉怎么样?

(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

(做过!

)效果怎么样?

(抽生回答)

(课件出示2:

吹泡泡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肥皂泡)

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吧!

 

新课

教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课件出示3:

出示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4:

出示词语)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

翘舌音“若颤”,前鼻音“巅”,后鼻音“廊婴”等。

4.学习生字。

(1)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2)学生写生字。

识记生字,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展示学生作品。

5.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课文,思考每段话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

3配乐齐读全文。

 

课堂小结拓展作业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9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个字,了解了肥皂泡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20肥皂泡  

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2.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2.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做泡泡、吹泡泡的、扇泡泡的。

新课

教学

2、感知中心、把握基情

1、师引:

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什么呢?

2.生齐读第1自然段。

(板书课题)(板书:

肥皂泡)

3.说说“最爱”有多爱?

读出你的感受。

三、精读深悟、体趣得法

(一)品读做肥皂泡

1.你们玩的泡泡是买的还是做的?

冰心奶奶玩的肥皂泡跟我们玩的有点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

2.生回答。

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指名读。

引导学生观察词语“和弄和弄”,也可以说成……(搅合搅合)(板书:

和弄和弄融化)

(二)研读吹、扇肥皂泡,悟写法

A.吹泡泡

1.玩肥皂泡最重要的动作是……生答(“吹”)(板书“吹”)

2.吹完之后还要怎么做?

生答(“轻轻一提”

3、这样一来,(课件出示11)“那轻圆的球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漂游。

”(师范读)

男生读、女生读

4、吹肥皂泡有意思吗?

难怪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

5、引导学生找到连接词“然后”、“再”(课件变红这两个词)

6.拓展:

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的词?

(先、接着、最后)用连接词可以把句子有顺序地连在一起,我们也来试一试,

7、“屏住呼吸”谁来表演一下这个动作?

说一说大家为什么要屏住呼吸?

(交流)美丽的肥皂泡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

所以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

8、对比总结

由“做肥皂泡”到“吹肥皂泡”再到“扇肥皂泡”

哪个内容写得少?

哪些内容写的多一些?

像这样写得内容比较多的叫做重点写。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想想这些轻清亮丽的小球,还可能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课堂作业

作业:

小练笔:

仿照文中第5自然段,写写这些泡泡还可能飞到哪里去。

板书

内容

20肥皂泡

  做肥皂:

和弄和弄融化

吹肥皂:

慢慢地轻轻一提轻悠悠

扇肥皂:

连接词:

然后再

五色浮光轻清透明轻轻地颤巍

教学反思

21我不能失信

课题

我不能失信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耀、庆”等5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

我不能失信)

解释题意:

“信”指什么?

“失信”是什么意思?

新课

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2:

出示词语)

 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盼着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

前鼻音“盼、歉”,后鼻音“庆”。

(2)识记生字

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6.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5)

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一)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1.默读课文,把能反映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2.交流。

A、(课件出示6)“爸爸,我不能去了!

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宋庆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爸爸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当时就很好奇,于是他就奇怪地问……,庆龄回答说……)

指名朗读。

B、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不行!

不行!

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课件出示7)指导朗读

C、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一旁说——

D、当爸爸妈妈回来后,妈妈心疼宋庆龄一人在家时,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课件出示9)

你认为宋庆龄的做法对吗?

生活中,你遇到同样的事应该怎么处理?

指导朗读。

  

(2)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四、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分角色表演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通过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五、讨论理解,明辨是非。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好不好?

(宋庆龄做得非常正确,无论怎样,她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正确的。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学生明辨是非,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俗话说“一诺千金”。

出示关于诚信的名言。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七、作业:

大视野

板书

内容

21*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诚实       守信

语言  动作  神态

教学反思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课题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课型

习作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用上表示特点的词语。

2.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的写法。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写清楚、具体。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把你熟悉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

2.相互交流,激发兴趣:

孩子们,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今天,我们就把你熟悉的这个人写下来。

教师板书课题:

(板书: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新课

教学

 

二、出示词语,选定题目

1.上面的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选择他?

2.给你的作文选择一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如“我们班的昆虫迷”“故事大王张小乐”……

三、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1.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3)

(1)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2)教师和学生一块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①写熟悉的人。

②语句要通顺。

③用一件事来写。

④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集体讨论交流:

你想写谁?

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指导: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着重指导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丰富人物形象,丰富自己的表达。

并接着板书:

(板书: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四、学生习作,下笔成文

1.起草动笔。

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开始自己的习作。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请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

3.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六、与人分享,完成作业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板书

内容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理解难懂的字。

2.识字加油站,看图识字词,了解祖国边疆旭日东升时的景象。

3.词句段运用,体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的不同;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话。

4.读读背背有关守信的古代名言,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

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名言的意思。

2.学会看图识字词。

教学

难点

1.学会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

语文园地)

 

新课

教学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

交流平台

课文中有很多难懂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一致。

1、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指名做汇报发言。

2.

(1)全班讨论: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什么方法?

(2)指名发言:

理解难懂句子,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

可以联系自己曾经演出的经验,谈谈和“我”相同的感受。

3.读下面的几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到什么方法?

4、教师小结:

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一样,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

(板书:

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他人)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画面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巡、缆”,边音“瞭”。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4.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

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读读句子,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二)(课件出示9)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两段话什么特点?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

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句子都是关于什么的?

(都是关于守信的名言)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积累背诵、搜集关于守信的名言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

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他人

看图识字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