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92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的主题图,第31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

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

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

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教师:

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

同学们买过气球吗?

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

(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教师:

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学生: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可用80+50=130。

教师:

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

90,100,110,120,130。

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

教师:

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教师: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

(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

80-50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提问:

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练习31页例1下面“试一试”

3.教学例2

(1)出示例2主题图:

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

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

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

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

……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

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

(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

4.练习31页例2下面“试一试”。

5.小结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练习六1~4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

本教学设计,以教师坐船从重庆到上海为情景,借助航线图引出课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在结合情景让学生独立探索整十数、整百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一)(教学片断)

情景引入

(一)谈话引入第1幅主题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到过美丽的上海吗?

(多媒体出示几幅上海的风景图片)回答、欣赏。

2.(出示重庆朝天门的图片)谁知道这是重庆的哪里?

朝天门码头是嘉陵江和长江的会合处。

猜,听。

3.如果从重庆乘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大的城市呢?

(出示第1幅主题图,并标出航线长度)说明这些数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你知道从重庆到武汉有多远吗?

汇报。

4.重庆到上海有多远?

你知道吗?

回答(可只列式)652+626+760+342。

(二)出示第2幅主题图

1.王叔叔和他儿子要从重庆去宜昌,他们要怎样去?

回答。

2.从重庆到宜昌,如果买两张船票,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可能回答:

买二等舱的一张上铺、一张下铺,列式为578+636或买三等舱的一张上铺、一张下铺,列式为270+297……

(三)揭示课题

这些算式的数都超过两位数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一)

例1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和算式

(1)春节到了,小明和妹妹买了一些气球准备把家里装饰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买了些什么气球呢?

(笔记本配音出示例1图:

8袋红气球,5袋黄气球,每袋10个)

(2)根据告诉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例1的两个问题,另外有价值的问题也可板书出)看图提数学问题并列式。

把自己的口算方法说给同桌听。

2.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1)你们能独立算出结果吗?

请你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

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在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体验多种算法。

(2)讨论交流算法。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问题1:

两种气球共有多少个?

80+50=130方法1:

从80起一十一十地数;80,90……

方法2:

8袋+5袋=13袋,就是130。

方法3:

8个十加5个十就是13个十,就是130。

方法4:

把50分成20和30,80+20+30=130。

方法5:

把80看成100来算,再减去20,100+50-20=130。

探索新知

问题2: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

(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80-50

方法1:

8袋-5袋=3袋,就是30个。

方法2:

一十一十地倒着数,70,60,50,40,30。

方法3:

8个十减5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方法4:

想加法算减法,50+30=80,80-50=30。

小结:

小朋友们有的借助小棒、实物图来帮助计算,有的从数数、数的组成想办法,有的从凑整、加减法的关系等来思考,得出了这么多口算方法。

看来只要同学们善于开动脑筋,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尝试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

80+3090+6070-20100-40

学生独立口算,算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再全班交流。

课堂活动第39页例1下面“试一试”独立做,加减都可以。

点评这节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重庆到上海长江航线示意图和购船票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通过创设情景——引出运算——自主探索——讨论交流——适当归纳几个层次让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例3和例4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

70+20=80-50=35+15=70+80=800-200=

870-70=300+400=1000-600=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

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

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

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

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

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教师:

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可以把400+500再算一遍,看能否得到900,如果两次加起来都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我可以算500+400,如果500+400也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我可以算900-400看能不能得到500,如果得500,说明我算对了。

……

小结:

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检验。

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2.教学例4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教师:

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

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

教师:

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

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学生:

把600-400再算一遍,如果两次都算出来是2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

可以算200+400,如果得600就说明算对了。

学生:

我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如果得400说明就算对了。

小结:

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把600-400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

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课堂活动1~3题。

练习六第5~8题。

[点评:

本教学设计,在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和整百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景,重点突出让学生自己尝试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并体验检验方法的多样化,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掌握水平,又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

三位数的加法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

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播放儿童商场录像,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

最后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

滑板车220元/辆,儿童录音机260元/部,自行车433元/辆,照相机418元/部。

教师:

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

教师: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

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多少元?

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共要多少元?

(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

教师:

(指着第1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

算式怎么列?

(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

[点评: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到商场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

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

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

(学生说,老师板书)

学生1:

我是这样算的,2个百加2个百得4个百,2个十加6个十得8个十,合起来就是480。

学生2:

200+200=400,20+60=80,400+80=480。

学生3:

200+260=460,460+20=480。

学生4:

220+200=420,420+60=480。

学生5: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可能从百位算起,都可以)……

教师:

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点评:

220+260的计算比较简单,学生有整十数、整百数加法的口算基础,能够比较轻松自如地进行自主探索,所以老师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迁移的学习方法算出结果,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并通过讨论交流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

2.教学例2

教师:

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480元,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

(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1:

我把433看作400,418看作400,大约要800元。

学生2:

我把433看作430,418看作420,大约要850元。

学生3:

我把433看作430,418看作400,大约要830元。

……

教师:

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点评: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

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

想办法试一试。

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3)学生集体汇报交流算法。

(学生说,教师板书)学生1:

400+400=800,33+18=51,800+51=851。

学生2:

这道题比较复杂,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请他到实物投影仪上讲解)

433+418851

教师:

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起!

只不过用竖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都会算吗?

请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交流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满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

(4)议一议:

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点评:

在本环节中,教师同样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感悟、去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肯定多种合理算法的同时,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笔算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

]

3.练习:

38页“试一试”

三、巩固新知

教师:

小朋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

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智慧星,想要吗?

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

(1)教科书第3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2)用竖式计算:

练习八的第2题。

三位数的加法

(一)(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明明背着一个书包高兴地向小朋友打招呼:

嗨!

小朋友们好,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我给你们带了好多礼物来啦!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课件出示:

明明先拿了两大盒钢笔,盒子的面上清楚地写着:

“钢笔”“100支装”等字样;两小盒钢笔,盒子的面上写着“钢笔”“10支”等字样。

教师:

你们知道明明一共带来的是多少支钢笔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有两个大盒,就是200支,两个小盒,是20支,合起来就是220支。

课件出示:

明明又拿出了两大盒铅笔,每个盒子上面清楚地写着“铅笔”“100支”等字样。

还拿出6个小盒,每一个盒子面上清楚地写着“铅笔”、“10支”等字样。

教师:

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吗?

学生:

一共有260支铅笔,因为两个大盒就是200支,6个小盒就是60支,合起来就是260支。

教师:

谁能根据屏幕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

[点评:

创设生动活泼的、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

教师重点板书:

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

教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

算式怎么列?

(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教学220+260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

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学生1:

我是这样算的,2个百加2个百得4个百,2个十加6个十得8个十,合起来就是480。

学生2:

200+200=400,20+60=80,400+80=480。

学生3:

200+260=460,460+20=480。

学生4:

220+200=420,420+60=480。

学生5: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教师:

小朋友们真能干,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如果是你们去买的话,一定会得到礼物的。

奖励给回答得很好的学生1支钢笔。

[点评:

在解决本节课重点的时候,教师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探索,去尝试,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思维角度,所反映出来的算法是不同的,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

]

三位数的加法

(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八第5~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展示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8+6+1=6+4+1=7+5+1=9+3+1=

2.笔算下面各题175+108359+217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课件。

教师:

有一位农民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奶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奶牛,其中一头奶牛说:

“我们共有153头。

”“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头。

”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肥猪。

教师:

小朋友们,听了肥猪和奶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你最想知道什么?

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

(奶牛有153头,肥猪比奶牛多270头)你最想知道什么?

(肥猪有多少头)

[点评:

从情景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2)你能估计一下肥猪大约有多少头吗?

(3)你们想知道肥猪到底有多少吗?

请列式:

153+270你会算吗?

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算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然后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结:

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点评:

在计算之前,请学生进行估计,也就是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算法,进行合作学习,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巧妙的突破,同时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

2.教学例4出示例4主题图。

教师:

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你最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1辆自行车多少元?

请学生列式:

125+378让学生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特别提醒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后怎么办?

小结:

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3.初步练习53页“试一试”。

4.议一议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出示第41页第2题图。

①张全跳了多远?

李勇呢?

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

②集体讨论: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并算一算。

四、练习

(1)出示练习八第7题图。

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竖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题。

(3)第57页思考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妙。

五、总结……

三位数的加法

(二)(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例3、例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动物运动会,报名参加的小动物可多啦!

按照规则,比赛前要测量运动员的体重。

[点评: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

]

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一)问题1

1.提出问题,估计验证

教师:

小猪和小牛刚刚测完体重,正说着什么。

出示情景1:

(小猪和小牛对话图片)小猪:

我的体重是153kg。

小牛:

我比你重270kg。

教师:

小猪、小牛谁轻?

谁重?

学生1:

从图上看出,小牛重一些。

学生2:

小牛说,它比小猪重270千克,可以知道小猪轻,小牛重。

教师:

估计一下,这头牛大约重多少千克?

(教师板书估算结果和问题)

教师:

要求这头牛重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

(板书:

153+270)

教师:

究竟谁估计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最接近,我们来验证一下。

这道题你能很快口算出它的得数吗?

(不行)那可以用什么方法?

(笔算)用竖式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一学生板演)

[点评: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事物形象,让学生从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中感悟出数量关系,避免了数学学习的程式化,并通过估算培养数感。

]

2.质疑、探讨

教师:

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一学生介绍)

教师:

在计算时,你认为哪里容易出错,应该特别注意?

学生:

加十位上的数时,要特别注意。

教师:

你是怎么加的?

学生:

十位上5加7得12,十位满十,应该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2。

教师:

十位上的5和7分别表示什么?

5个十加7个十得12个十,就是120,在百位上写1,十位上写2,所以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十位上的数怎么加?

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学生:

百位上容易出错。

教师:

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记住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学生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把错误改正过来。

[点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教师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困难恰当引导,不仅突破了难点,也尊重了学生,体现了教学的互动。

]

3.得出结论

教师:

这头牛重423kg,谁估计的结果与准确得数最接近?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

小猪大约重150kg,小牛比它重270kg,小牛大约重420kg。

(二)问题2

1.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师:

知道了小猪和小牛的体重,这时,其他动物的体重也测量完了。

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体重告诉小朋友。

出示情景2:

(老虎、黑熊、长颈鹿的图片)老虎:

125kg。

黑熊:

378kg。

长颈鹿:

等于老虎和黑熊的总质量。

教师:

它们的体重你都知道吗?

教师:

长颈鹿比老虎、黑熊轻一些还是重一些?

怎样看出来的?

怎样才能算出长颈鹿的质量?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

因为长颈鹿等于老虎和黑熊的总质量,所以把老虎和黑熊的质量合起来就是长颈鹿的质量了。

[点评:

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解题思路。

本环节中,老师让学生在小组探索、合作交流中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

尝试:

先列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出来。

(一学生板演)

教师:

你是怎么计算的?

说说你的想法。

(请两位学生介绍,如有学生有困难,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解决)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