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291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 新人教版.docx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二)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解剖(pōu)亵渎(xiè)心无旁骛(wù)

B.赃物(zāng)给予(gěi)眼花缭乱(liáo)

C.恍若(huǎng)晨曦(xī)强聒不舍(guō)

D.涵养(hán)箴言(zhēn)矫揉造作(jiǎo)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B.“给予”的“给”应读作“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佝偻  骈进  断张取义B.教诲  惊骇  荡然无存

C.格守  贤达  丰功伟绩D.制栽  自持  附庸风雅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断张取义”应为“断章取义”;B.正确;C.“格守”应为“恪守”;D.“制栽”应为“制裁”。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必须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认准目标努力前行。

B.张伟同学刻苦努力,获得了手工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被他一事无成的表现折服了。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牵头成立亚投行上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

D.广西刘炳宇庄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民国,至今富丽堂皇。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B.“一事无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含贬义,用在此句不恰当。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守镇委员说,要变成制造强国,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

B.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C.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节目《朗读者》成功地激发了全民阅读的情怀,使观众从中汲取了营养,涵养了心灵。

D.这次校园歌会办得很成功,主办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三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A.正确;B.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C.“激发”与“情怀”搭配不当,应将“情怀”改为“热情”;D.语序不当,应将“三个”移到“其他学校的”后面。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亲,你这样说:

“这是令父。

B.你对一位上课说话的同学说:

“说话打扰我的学习了,再说我就要揍人了。

C.你不小心把同学的书弄掉在地上,你捡起来,这样说:

“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书弄脏了。

D.你对正在横穿马路的阿姨说:

“小心车把你撞死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A.“令父”指对方的父亲,不能称呼自己的父亲;B.“说话打扰我的学习了,再说我就要揍人了”语气太强硬,说话不够委婉;C.正确;D.“小心车把你撞死了”,语言太恶毒。

故选C。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

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__________;不是雨,__________;不是光,__________;不是热,__________。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①我怕早已霉烂了 ②我怕早已憔悴了 ③我怕早已苍白了 ④我怕早已干瘪了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

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

阅读语段,分析其内容,可知应根据横线前边的词语来选择句子。

“风”应与①句的“霉烂”对应,“雨”应与④句的“干瘪”对应,“光”应与③句的“苍白”对应,“热”应与②句的“憔悴”来对应。

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D。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B.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C.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D.“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庐山。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D.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运用意象的典范,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经过艾青的主观再创造,使我们读起他的诗,感受到艾青笔下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C.《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D.《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分别是善盗的鼓上蚤花荣,善射的小李广时迁,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平时要认真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内容和相关信息要多积累,多识记。

D.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小李广花荣,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

二、现代文阅读

别让“WiFi钥匙”沦为泄密黑洞

①工信部日前发布通报称,据媒体报道,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提供使用他人WiFi网络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网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工信部发现两款程序具有共享用户WiFi密码等功能,已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开展调查、处理工作,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②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应该说大多数都知道或使用过“WiFi钥匙”功能,但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该款移动应用程序具有共享WiFi密码甚至泄露用户隐私的“功能”,进而放心地将其作为“蹭网”神器。

对此,相关部门理当本着对公众负责的态度,依法调查有关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和保密措施,让用户的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③根据网络安全法,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而“WiFi钥匙”的相关功能实际上已经涉嫌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和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梳理最近的有关报道可知,当用户使用“WiFi钥匙”APP时,虽然可以免费使用他人的无线路由器进行上网,但在输入自己家中的“WiFi”密码时,“WiFi钥匙”也将收集并记录相关密码并将流量分享给其他人使用。

④上述“共享”密码功能显然触犯了网络安全法的底线。

当用户使用该APP并输入密码时,应用程序不会明确告知将收集密码等信息,用户无从知道自己所输入的密码会被收集,更不会意识到所输入的密码将会被永久记录并共享给任何“蹭网”者。

也就是说,相关应用程序在获取密码和共享密码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相关事项,剥夺了用户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存在非法性质。

⑤更让人忧虑的是,据央视报道,通过被曝光的WiFi钥匙软件,可以直接查看相关密码,更可以进入路由器后台,可以查看手机号、微信号甚至银行卡密码,尤其是很多重要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的WiFi密码和后台数据均能被轻松查看。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记忆方便均会将不同的账号设置成同样的密码,而且很多账号与手机号相关联,一旦用户的密码被“共享”乃至公开后,无疑会导致其处于“裸奔”状态,其隐私信息可能被利用,账号秘密及相关财产可能被窃取。

⑥当需要黑客“撞库”才能完成的窃密工作能够被“WiFi钥匙”轻而易举公开泄露,类似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必须被严格拷问。

相关部门必须本着对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的态度,深入调查、挖掘、分析相关程序的工作原理和泄密漏洞,比如查清其在获取和“共享”密码时是否取得了用户的知情和同意,更应查清其在共享流量时为何会连密码甚至手机号等与共享流量无关的个人隐私信息也一并“共享”。

⑦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至关重要,任何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非法泄露个人隐私的网络运营者都应受到查处。

作为号称“全球用户总量突破9亿”的应用程序,如果不能很好地维护用户的信息安全,甚至沦为泄密黑洞,其带来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

监管部门更应认识到,要是一款应用软件不能在维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尽到起码的责任,甚至存在故意泄露隐私的嫌疑,就应承受被下架、被处罚等昂贵代价。

(选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4月4日)

9.下列关于“WiFi万能钥匙”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网络功能,方便了生活。

B.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涉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C.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只是违反道德,并不涉及到法律问题。

D.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可能带来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顺序向读者介绍了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的相关知识。

B.本文一步步剥开了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方便外衣下的种种危害,意在警示使用者增强安全意识。

C.文中第⑥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有力地说明了类似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值得拷问。

D.智能手机使用“WiFi钥匙”功能,共享WiFi密码,有可能泄露用户隐私,不能将其作为“蹭网”神器。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作者主要站在批判者的角度,意在引领读者关注科技是把双刃剑。

B.文章强调的是应用软件的法律责任,因此建议对这类软件一律下架,不得使用。

C.从个人信息保护的角度来看,任何企业都得把信息安全放在首位。

D.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不要因为贪小便宜、便利而随便使用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

【答案】9.C10.A11.B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根据第四段“也就是说,相关应用程序在获取密码和共享密码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相关事项,剥夺了用户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存在非法性质”可知C项“只是违反道德,并不涉及到法律问题”说法不正确。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

A.本文介绍了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的相关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所以应将“事物说明文”改为“事理说明文”。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根据最后一段“监管部门更应认识到,要是一款应用软件不能在维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尽到起码的责任,甚至存在故意泄露隐私的嫌疑,就应承受被下架、被处罚等昂贵代价”,可知B项“建议对这类软件一律下架,不得使用”说法不正确。

三、

12.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A.结构上诗人的情感一波三折,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

苦闷——茫然——侧面描写行路难——彷徨——坚定信念,在这条线索上诗人的感情激荡起伏。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诗人借用吕尚、伊尹两个人的典故,来表现自己在困难面前想到前途还有些许希望。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成为让人振奋精神的千古名句。

D.诗句采用了长短句的结构,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词,使诗作感染力倍增,也表达了诗人豪迈的诗情和自由的个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正面描写行路难。

所以“侧面描写行路难”说法不正确。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B.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C.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D.往来而不绝者沿溯阻绝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落而石出者 人不知而不愠

B.太守醉也 其真不知马也

C.四时之景不同 已而之细柳军

D.至于负者歌于途受制于人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第一段主要是描写,第二段主要是叙事。

B.第一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二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6.把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______________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14.B15.D

16.

(1).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2).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靠近/到;B.乐趣/快乐;C.秀丽/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D.都是“断绝”的意思。

故选D。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这些文言虚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虚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A.表顺承/表转折;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的意思;C.助词,的/到、进入;D.关于/介词,被。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主旨,领悟感情。

D.“是作者被贬后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说法不正确,作者虽然被贬,但并不消沉,反而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豁达胸襟。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

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临”,靠近;“渔”,捕鱼;“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点睛:

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是:

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

欧阳修年代:

北宋

参考译文: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一,这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阴,秋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小孩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出游。

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而酒色清澈,山中野味,野菜,交错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的酒宴。

酒宴上饮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投壶的人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哗,宾客们(尽情)欢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锅巴救命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②,遗作郡主簿③,恒④装一囊⑤,每煮食,辄⑥伫录⑦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⑧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⑨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

一种铁锅。

②焦饭:

锅巴。

③主簿:

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④恒:

经常、常常。

⑤嚢:

口袋。

⑥辄:

就。

⑦伫录:

同“贮藏”,储存,收藏。

⑧值:

时值。

⑨于:

在。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归以遗母遗:

________________

(2)逃走山泽走:

_______________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19.结合文章,说说你的阅读感悟。

【答案】17.

(1).送给,给予。

(2).跑。

18.(战事匆忙)来不及回家,于是就带着(锅巴)随军出征。

19.①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②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③百善孝为先。

(意思近即可)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1)句意:

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遗:

送给,给予。

(2)句意:

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

走:

跑。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归家”,回家‘“遂”’,于是、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时,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主旨,用有文采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感悟。

文章主要写了陈遗对母亲十分孝顺,总是把锅巴收集起来留给母亲食用,后来在战乱时居然靠锅巴得以幸存的故事。

锅巴虽小,但感人至深。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启示:

儿女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百善孝为先;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

选自《世说新语》作者:

刘义庆年代:

南朝宋

译文:

吴郡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因为母亲喜欢吃锅底的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薄的时候,总是装着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后来(有一次)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当天就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了好几斗锅巴,(战事匆忙)来不及回家,于是就带着(锅巴)随军出征。

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府君带领的军队大败,士兵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多数人因没有吃的而被饿死,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当时人们都说这是他纯厚的孝心得来的好报。

四、古诗文默写

2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愁,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藉的名句是:

__,______。

(6)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后四句:

__,___。

____,___。

【答案】

(1).

(1)露从今夜白

(2).

(2)不以己悲(3).(3)秋草独寻人去后(4).(4)天与云与山与水(5).(5)但愿人长久(6).千里共婵娟(7).(6)沉舟侧畔千帆过(8).病树前头万木春(9).今日听君歌一曲(10).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

【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己、婵、娟、畔、暂、帆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五、综合性学习

21.让我们一起完成“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

(1)【观点论述】24岁的陶津津,河北石家庄人,8年前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

最初他想找份工作却处处碰壁,他说“不想跟父母要钱,也不想让人笑话”,就在村里建筑队一干五六年。

“要么不来,要么来了证明给别人看,咱是可以的。

”陶津津坚信自己可以渐渐从伤痛中走出来。

有人说陶津津是坚强的楷模,也有人说,他这是故作坚强之态。

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链接】下图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请将与图片相关的人物故事简要叙述出来。

字数在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撰写对联】读了陶津津的故事,在主题班会上,老师拟写了上联,现请你根据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

断臂楷模无畏艰难困苦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