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681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教案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用上表示特点的词语。

2.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写清楚、具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把你熟悉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

2.相互交流,激发兴趣:

孩子们,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今天,我们就把你熟悉的这个人写下来。

教师板书课题:

(板书: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出示词语,选定题目

(课件出示2:

 

1.上面的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选择他?

预设:

看到了“热心肠”,我想到了我的同桌,

预设:

看到了“昆虫迷”,我想到了我的表哥,他特别喜欢昆虫,在家养了很多昆虫。

2.给你的作文选择一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如“我们班的昆虫迷”“故事大王张小乐”……

三、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1.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3)

(1)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2)教师和学生一块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①写熟悉的人。

②语句要通顺。

③用一件事来写。

④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

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集体交流:

(1)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板书:

抓住人物特点写)

(2)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3)着重指导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丰富人物形象,丰富自己的表达。

并接着板书:

(板书: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四、学生习作,下笔成文

1.起草动笔。

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开始自己的习作。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请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

3.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六、与人分享,交流乐趣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写话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

出示词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为习作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出示课件,展示写作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设计意图:

书写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

【板书设计】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指导孩子们学会抓住人物特点,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关于这个人的事情。

让孩子们学会结合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等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熟悉的人的特征。

教学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抓住人物特点,讨论交流有关人物的事件和特点。

在充分说话的基础上,明确了思路,弄清了特点,再开始写作,效果会很明显。

不足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引导学生讲真话,写真事,通过习作训练学生不说假话,做真人。

本次习作,要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对于写人,学生不是初步接触,关键是人物的特点要突出,事例要具体。

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预设教学目标通过指导与修改两步分步达成,使目标更具统一性、延续性、纵深性。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筛选出他们身边特点最鲜明和记忆最深刻的人物,让学生有人可写,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积累,找下锅之“米”。

本次习作一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要找特点鲜明的人,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谜面猜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孙悟空。

接着就选取本单元课文一些成功的人物描写的语句,让学生通过猜与朗读加深认识,让学生去关注身边各个方面特点鲜明的人。

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愁没人可写了!

明确这节课的训练要点,参与写作的兴趣浓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多读书对写作的促进作

用。

每教一个单元,我都会向他们提供一些阅读资料,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

故事性比较强的的文章,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通过广泛的阅读,他们的知识面广了,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就为自

己的习作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源头。

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个人认为教学目标还是比较集中的,聚焦一个教学目标,层层展开教学板块。

但看学生最终的习作修改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的收益面不广,只有一部分聪明有灵性的学生获得了提升,而近一半的学生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层面,课下静静反思自己的教学,确实发现有几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比如教条化的痕迹明显。

课堂氛围有些僵涩,不够灵动。

在学习写作方法时,出示文中段落来让学生感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细细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鲜明的特点。

条条框框,学生回答迅速,好像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明白要怎样写的,可是这样的“明白”在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又变成了空谈。

概念是一回事,怎么改又是一回事。

我在思考,是不是我在赏析习作时,点拨不够到位,深刻,以至于学生的感悟停留在了表层。

这样的课堂显得单一、死板。

多些师生互动,多些学生实践操作。

这样一步步层层递进,最后让学生再修改习作,把细节描写刻画具体,就水到渠成了。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观察交往等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在习作训练中培养说真话表真情的表达习惯。

4.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5.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恰当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把握并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内外阅读,接触到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一定有不少人物在你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敢不敢和老师来玩一个名著人物猜猜猜的游戏?

2.课件出示:

(1)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眼。

(孙悟空)

(2)手拿鹅毛扇,神机又妙算。

(诸葛亮)

(3)赤手空拳打老虎,喝了烈酒十八碗。

(武松)

(4)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

(哪吒)

过渡:

这些人物给你们的印象怎么这么深刻?

你们为什么一猜就中?

3.汇报交流:

(1)因为作者把这些人物的特点写的很细腻。

(2)因为这些人物的个性很有特点。

(3)因为你说出了这些人物的特点。

过渡:

同学们说的非常有道理!

看来,在平时的交流中,只要你说出了一个人的特点,即便你不说出他的名字,熟悉他们的人也会马上猜出你说的这个人是谁?

不管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让我们对他们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作六: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理解题目:

读了这个题目,你从中了解了那些习作信息?

汇报交流:

预设1:

我知道了这次习作是写人记叙文。

(及时评价)

预设2:

我知道了要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及时评价)

过渡:

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82页,自由读一读习作提示,看这一次习作对我们都有哪些要求?

(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中的习作提示。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自由阅读习作提示,弄清习作要求。

2.汇报交流:

预设评价:

你回答的很有条理;你的审题能力真强,很快就把习作要求弄懂、弄明白了,这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你说出了这次习作要求中最关键的一点,不错,请坐,谁来给补充。

过渡:

同学们说的真好!

你们把本次习作的要求说得很全面。

3.课件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选择自己生活或学习中接触过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人,并选择一两件能表现他鲜明特点的真实而具体的事例,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题目自拟。

(板书:

拟好题目突出主题确定人物特点鲜明典型事例体现特点)

4.学生自主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谈话过渡:

同学们,习作要求已经明确了,接下来就应该来选择我们要写的人物。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亲人,有老师,有同学,有邻居,还有……在这些人当中,哪一个人最有特点?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三、拓宽思维,丰富选材。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气球上的词句,说说上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会想到他?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2.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

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谈话过渡。

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在朝夕相处的学校生活中,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师的工作认真、尽职尽责;老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老师的和蔼可亲、爱生如子……同学的热爱集体,大公无私;同学的先人后己,乐于助人;同学的宽宏大量,坚忍不拔;同学的乐观向上,不畏困难……所有这些都可以写进我们这次的作文。

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好?

写活呢?

4.说一说。

5.议一议。

(同桌讨论)如何才能把人物写活?

四、指导写作,写好人物。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2.抓住人物的特点。

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去考虑。

3.选用典型事例。

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来写。

4.运用细节描写。

(板书:

细致描写突出特点)

五、出示范文,例文引路。

1.课件出示例文。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

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

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

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

“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

”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

陈老师接着说:

“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

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

我想:

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

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

“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

”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

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

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

陈老师说:

“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

”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就向他人请教。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

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

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1.学生自主阅读范文。

2.说说习作好在哪里。

3.教师适时总结出以下优点:

(1)习作中教师的特点鲜明——教学经验丰富,风趣幽默。

(2)事例典型,记叙有条理。

(3)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4)结尾简洁、画龙点睛。

(板书)

六、动笔书写,完成习作。

1.课件出示写作的注意事项。

(1)要写身边有特点的人。

(2)要选择一两件真实而具体的事例。

(3)要写出他(她)的鲜明特点来。

(4)要给文章拟一个适当的题目。

2.

(1)学生谈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教师小结: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只要用好描写方法,选择好典型事例,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好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佳作。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自读修改。

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自己先进行修改,做到语句流畅,标点正确。

(教师询问修改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表扬,重在激励学生学会自改的方法。

5.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6.学生汇报,师点评。

七、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或让他看看,听听他的评价,根据他的评价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选取身边特点鲜明的人,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我们围绕同学们的习作情况进行交流,并进一步修改我们的习作。

有人说:

“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

”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也充分说明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精雕细刻”。

一、读文交流,集中评改。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1)教师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2)提出评议标准,全班评议:

①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②抓住人物的特点。

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去考虑。

③选用典型事例。

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来写。

④运用细节描写。

可以把整篇习作都读完,再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

怎么改?

(3)评议时说说习作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①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②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出的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③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

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

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④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引领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读修改法——独立修改。

1.一读修改病错,是说我们先大声读一遍作文,边读边修改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

2.二读推敲细节,是指用心默读作文,对本篇习作而言,大家要思考你是否把选取的事例写得新鲜生动了?

尤其要重点关注是否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来详细描写了。

这是本次习作修改的重点,我们可以多默读几遍,思考修改完善。

3.三读通览全文,小声读修改后的文章,整体把握,发现问题再次修改。

3.学生再次自主修改。

三、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1)关注题目:

看题目是否与内容一致,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2)关注选材:

具体的事例要真实,要新鲜,一定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

(3)关注写法:

写事例时,要让主人公开口说话,并且抓住他的动作、神态、心理写具体,把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拉长了写,写详细,这样人物才会更鲜活,特点才会更突出。

2.互相修改作文或提出修改意见。

四、同伴互赏。

1.欣赏大家经过修改以后的作文。

2.师生交流。

3.佳作展示:

把修改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教师小结。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是非常重视修改的,比如:

据说曹雪芹写成文学巨著《红楼梦》后,又批阅十年,增删五次。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多次。

推敲的故事大家都学习过,为世人所称颂。

所以,诗人贾岛曾经感慨的写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

所以,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勤于修改,乐于修改,善于修改的学生。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拟好题目突出主题

确定人物特点鲜明

典型事例体现特点

细致描写突出特点

结尾简洁画龙点睛

[教学反思]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本次作文教学内容《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学习作家写人的方法,精选与人物相关的具体事例,并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本次习作教学,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名著人物的描写入手,引出了习作要求。

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在理解习作要求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想、去说,进而,一步步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避免了一味地讲解与灌输。

为了让学生有所借鉴,我出示了一篇例文,这篇例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我想,这将有利于触动学生的习作灵感,唤起学生习作的意识与兴趣。

因为担心后进的学生缺少素材,我在学生动手写作文之前,再次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再次激励头脑中没有可写材料的同学。

我想,同龄人的话题会激发后进生的习作热情。

在充分说的基础之上,我才让学生动笔写,我想,此时同学们应该是有人可写、有事可说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必将能够轻松完成。

采取自评、他评、组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习作储备,在把握要求、动手实践、反复修改、展示评议等过程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