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44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硅基永生Word文档格式.docx

而且是不断变化改变的。

也就是“我”并不存在唯一性,是改变的,是虚幻构思出来的。

最接近一个人的本质是他的大脑,以及存储在大脑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中的所有联想反射记忆。

大脑更像一个运算、存储、控制器。

虽然脑细胞永远不替换,但N年前的一个人的观念想法随着经历改变,甚至对立相反。

观念、喜好、爱恨,一切都发生改变。

一个人从小到老记忆的变化非常巨大。

人体细胞是变化的,观念是变的,神经细胞变化很小,存储的记忆变化是很小的,亲人关系是不变的。

那当一个人衰老死亡后,把他大脑中存储的所有记忆复制到一个机械躯体。

延续他所有的爱恨情仇,观念愿望。

虽说不是极度完美,但也不是最差的选择。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宁愿相信投胎转世,相信灵魂不死。

却不愿相信记忆复制。

相比于更虚幻的投胎转世,把记忆寄宿在机械的躯体不是更可能的选择吗?

当然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他宁愿让记忆灰飞烟灭,永远消失,也不愿意接受这种无法理解的延续形式。

正如所有刚创造出来的新事物,人本能地抗拒。

最终相信这个理论的人延续了下去,不相信的人从此终结。

2019年记“特修斯之人”—“无我”—恒常觉

恒常觉:

万物是千变万化的,而人的认知无法感觉那些无关紧要的、细微缓慢的变化,在心理学上叫恒常觉。

物体细微的变化是忽略不计、难以感觉到的。

意识不到的变化,并不是没变。

特修斯之船:

一艘名叫特修斯的旧船,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人也同样,只不过是更精细微妙的构造。

如果从物质角度要区分一个唯一的我:

人每天吃进的原子分子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更新人体衰老细胞。

刚出生时和年老时相比,细胞早已不是同一批,甚至DNA都在几十次分裂过程中积累错误。

哪个更能叫做“我”呢。

如果都是我,幼年、老年却又并不是同一批细胞。

从记忆观念角度:

人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有唯一性,同年、老年相比,已不是同一批观念。

自我意识的产生: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复制的方式延续,所分裂出的每一个,无任何差异,并不需要区分我与他。

高等生物识别、认知自己与别人,事物与身体,进化出自我意识本能。

而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它并不存在于某个细胞或某个脑区。

要找出我们身体中最自我的那个细胞区域,是不存在的。

自我意识是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习形成,并分散在所有神经元的大量联想反射记忆。

这让我想到了佛学中的“无我”概念。

先声明我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甚至在没读过他们的思想理论时,对大部分宗教都是有偏见的。

我只信仰那些让我惊叹,相对正确的思想观念。

佛学中“无我”理论说:

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和名法,一直都在不停地生灭着,没有不生灭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

人的身、心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没有永恒不变的“我”。

佛学的“无我”理论,“特修斯之船”悖论,心理学知觉恒常性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说,世界上并没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因为组成某个东西的那些成分也是不停变化更替着的。

人认为的不变,只是因为察觉不到,以及认知的恒长觉屏蔽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变化。

如果时光倒流,把20年前的你放在你的前面,你必定会惊讶差异如此之大,判若两人。

从构成的原子分子,思想观念更替的角度来看,他已是不同的两个人。

 

2090年2月终回故土的硅基人

70年一晃而过,卸下所有忙碌我终于回来了,70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出生地,少小离乡的我,已无人认识。

我沿着悬崖上开凿的栈道,走到山顶,穿过云雾缭绕的山林。

70年了,这儿的景色还是那么美,没有多少变化。

森林还是那么茂密,云雾还是那么缭绕,悬崖还是那么陡峭。

山崖边火红的马缨花、山茶在松树、杜鹃、各种不知名茂密树林下盛开。

就像80年前的童年,我坐在山崖边松树下绿茸茸的苔藓上,静静地一览笔直山脚下耕种的人们,山崖很高,看下去人们小如蚂蚁。

现在的我没有一丝丝压力,没有一点点不悦。

钛合金的身躯,硅基的智力让我不再生死轮回,不再病痛,不再应付讨厌的工作和忙碌的人生。

不再是一个痛苦的肉体凡胎,我更喜欢自称硅基人或人类2.0。

不变的是我所有记忆,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情感。

时间对我来说也毫无意义,我只需躺在这片熟悉的山崖边,美丽的马缨花旁化解80年来对这片故土的眷恋,好好享受无尽的悠闲与轻松。

2090年1月唤醒父亲母亲

我躺在陡峭原始森林里一棵大树的树屋里,这是80多年前孩童时代的我经常玩耍的一片森林,一种野生葛藤缠绕在巨大的树间,密密层层的野葛藤叶编织成绿毯覆盖在树尖,只能透过一丝丝阳光。

童年我和伙伴坐在垂下的粗壮葛藤条上荡秋千,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童年的欢乐依然喜悦无比。

我得唤醒我的父亲母亲了,虽然我还没想好怎样跟他们解释,如果他们知道了他们是钢铁之躯。

以他们老顽固的思维,这种钢铁身躯的存在形式是难以跟他们解释清楚的。

然而我有10多年没和他们说过话了,他们苍老的身躯静静地躺在实验室人体冷冻区。

我远程控制实验室设备,自动读取父母大脑里的完整记忆,输入到我专门为他们打造的钛合金躯体里,钛合金外部是硅胶皮肤,是按照他们40岁照片制造出来的。

输入记忆后,父母自动苏醒了。

我休眠了树屋里的躯体,意识远程传回实验室另一副躯体,就像瞬移一样回到了实验室。

父亲母亲躺在实验室床上,一苏醒就看到了我,高兴地叫了我的名字。

然后东张西望地看着四周,有很多仪器,问我这是医院吗。

我笑着说:

“这是我的实验室”。

2090年2月复活后的父母

父亲不知道自己已是钢铁身躯,但很快回想起他奄奄一息的情景,问我:

“我不是起不了床,快不行了吗?

母亲也疑惑地我问:

“你爸不是快死了,怎么又…?

我记得我病重时全部亲戚都来看我,我睡着了,怎么现在好了?

“我慢慢跟你们解释,现在医院先进了啊。

“走,我带你们回家去。

刚输入记忆的父母,控制现有的钢铁身躯,犹如刚出生的婴儿,还不灵活,得重新适应。

我开车把他们带回以前的家。

刚到家,母亲还是那么闲不住。

立即笨手笨脚地收拾起起来。

父亲还是那么懒,立即打开电视,看他爱看的新闻。

我还像以前一样,一回家就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母亲说:

“你看看,你也不收拾一下家里,这么懒。

“我不是忙嘛!

”我笑着说。

我心里暗暗偷笑,他们意识不到他们是钢铁之躯呢。

这几天,我喜悦无比,父母苏醒。

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身躯已是不死不灭的钢铁之躯。

而遗憾的是一些想要复活挚爱亲人朋友,他们的肉体之躯我没有拿到,早已化为尘土。

这几个月,我忙个不停,又复活了几个亲人朋友。

2090年3月云系统

复活已故挚友亲人只是我一部分任务。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我得想办法维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世界。

在西藏6000米海拔一座雪洞穴里,和云南一片人迹罕至的高山悬崖洞穴里,工作着一些机器人以及云服务器。

防御系统:

20个由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团队在不间断地监测记录全球网络动态,全球动态,宇宙动态,实时发现所有能威胁到这个世界的危险因素。

生物信息收集系统:

5个机器人永不停歇地检测地球所有生物的DNA、RNA数据,并存入云服务器。

人类知识收集系统:

10个机器人搜集人类所有文字、图书、视频记录存入云服务器。

硅基人备份系统:

这些服务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存储所有硅基人的记忆。

每个硅基人的记忆,在他睡觉时间会自动上传到云服务器。

硅基人意外损坏后,可以从服务器下载记忆到新的躯体重新复活。

备份还原一个硅基人,犹如60年前备份还原电脑系统一样简单。

娱乐游戏系统:

服务器还有一个虚拟世界的游戏系统,所有熟练的硅基人可以在虚拟世界创造、游戏。

这也是生命无止境的硅基人的主要娱乐方式。

2020年3月脆弱碳基生命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捶胸顿足,以头撞地罢了。

人类历来就是一部血泪史,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都是苟且偷生,勉强生存。

即便是君王又如何,自称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又如何。

终免不了生老病死。

宇宙百亿年孕育的碳基生命,确实精彩。

基于寄生的生存方式存在。

病菌寄生人类,人类寄生动植物。

高层社会寄生于底层社会。

这种生存方式的代价是死亡。

竞争淘汰的死亡,食物链中的死亡。

越是优越感十足的人类,越摆脱不了死亡的归宿,越依赖特定的环境和工具才能生存。

环境、资源稍微一变,就有可能引发人类战争、死亡。

病菌寄生人,人寄生于动植物,寄生于植物。

从动物诞生那天开始就注定以弱肉强食的方式生存。

绚丽多彩的生命,尤其是人类,正是因为死亡的选拔机智,才进化到这个高度。

2020年12月厌倦了脆弱

我惊叹于宇宙的辽阔神奇,

沉迷于山水美色,眷恋于亲人朋友的关爱。

虽然人生有无数艰难困苦,幸福快乐很少,却也抵消不了我对这个丰富美妙世界的依恋。

然而人类注定是脆弱无奈的,即使百般不舍,衰老的亲人终究烟消云散。

终究要一点点失去自由,一点点负重而行,一点点变得麻木丧失感情,一点点失去健康承受病痛折磨,一点点衰老死亡。

越是最美好的年龄,越是为了生存忙碌地工作,即使是最讨厌的工作…

大部分人是有很强大的妥协能力的,而我不完全是妥协之人,我是那种表面上很快妥协,内心却永远不断思索抗争的反叛者。

表面上很好适应这种人生,内心却充满疲惫厌倦,充满对自由的渴望。

而这一切厌倦,都源于碳基生命的脆弱。

2017年3月碳基生命的诞生理论

工作之余我博览群书,天文,地理,生物,化学…无所不及,我突然理解了生命的诞生形式——遍历多元素组合,分子运动。

在元素丰富,适宜的条件下,生命产生的可能性是100%。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生命的诞生,就是几十种化学元素遍历(遍历:

一种计算机算法:

尝试所有组合、可能性)所有组合方式,自动组合的结果。

遍历所有组合方式,遍历让很小的可能性变为必然,必然产生生命。

大样本,长时间的发展,把所有可能性都试了个遍。

只是遍历所有组合方式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几十亿年尝试的结果。

生物的丰富多彩,正体现了遍历的发展形式——所有可能性。

回顾生命科学的发展,智者不断思索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千百年来,人们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1828年徳国科学家维勒人工合成尿素,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有机物是上帝创造言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生命基本物质逐渐被人工合成。

最著名的便是米勒实验,195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S.L.米勒,在其导师H.C.尤里指导下,进行了模拟原始大气条件(如雷鸣闪电)的实验,由无机物混合物(CH4、HO2、H2和少量NH3)得到了2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在之后的实验中,还得到了生命遗传物质RNA碱基。

地球的适宜环境,能组合出这些生命的基本物质。

也能在几十亿年的漫长时间里,慢慢组装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生命。

碳基生物是无数分子级别的纳米分子机器自组装而成。

(自组装:

正如水分子自组装成为6个分支的雪花,它并不需要任何草图,而是因为水分子各个方向的分子引力斥力——范得瓦耳斯力强弱不同。

正如两块磁铁,因为它们之间的引斥力,组合都是固定几种形式。

遗传和性竞争的出现让生物的优点很好地继承传递淘汰。

所以说生命既不是某个不可想象的神创造,也不是一直就存在,而是很多种物质,在水溶剂中,适合的温度下,从简单到复杂,缓慢遍历所有组合、复制增值、继承性状、死亡进化机智而成。

这种方法,犹如无头苍蝇乱撞,摸黑探路,能生存的便生存,不能生存的便死亡淘汰,这是遍历法。

这就是上帝的造物方法。

2017年3月碳基人与硅基人

碳基人类的有很多缺陷

1.优势进化速度太慢。

地球诞生45.5亿年,才进化出现在的人类文明。

4500000000年只是一个抽象的熟悉,但想想我们人类有文字的文明,还不到8000年。

2.疾病损伤:

极容易受到物理、化学、病原体损毁。

现在的人们在先进的药物医疗条件下,早已忘记了健康的来之不易。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不停地和各种微生物抗争。

各种厉害的寄生虫:

血吸虫、疟原虫、包虫、钩虫、绦虫、蛲虫、疥螨虫、姜片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雅尔氏、阴道毛滴虫、弓形虫、丝虫、吸吮线虫…

各种厉害病原微生物:

导致人残疾死亡的麻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天花、霍乱、流行性感冒、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白念珠菌、曲霉菌、放射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这些微生物,曾导致无数人死亡、残疾、终身慢性感染,痛苦不堪。

3.终结:

不可逃脱的衰老死亡。

4.学习:

经验记忆、程序记忆形成速度太慢。

基础的语言学习、四肢控制、文字、社会道德规则学习需要多年。

熟练掌握某个复杂领域的知识需要消耗20-50年时间。

5.智力:

工作记忆容量太小(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

正在进行中的精细认知活动,它的容量有限,一般记忆广度不超过7个项目。

就像计算机内存)、关联速度太慢(联想)、容易受到干扰(注意力),这限制了人类智力的极限。

5.人类数量飞速增加、资源消耗加速。

6.生存竞争导致的各种攻击、欺骗、战争。

7.遗传、教育缺失导致的人格缺陷,攻击型人格。

懒惰、弱智、精神病、自私自利、反人类、恶魔型凶残型人类不计其数。

硅基人类的优势

刚死亡的人,把记忆复制到精良设计制造的机械躯体。

以硅基智力,金属躯体延续的生命将有很多优势。

1.不会死亡。

2.难以受到物理、化学、病原体损毁。

3.有更快更强的思维记忆,超级智力。

4.只需电力,无需消耗地球资源。

5.安全。

在很多的科幻电影中,都把机器人当作敌人。

然而,机器人就是已亡者的延续,就是人类本身,更优秀的人。

所有复制的都是一个已故者,这是一个有成熟品德的人。

如果还不放心,可在复制时削弱自私本能,削弱愤怒本能,增强同情心。

这样的人类绝对比现代人类更加优秀、和谐、礼貌,更好地遵守法律。

图财害命,偷盗诈骗伤害别人屡教不改的人物是绝对不允重生的。

况且硅基人类,不会受到伤害,不需要资源钱财,不需要生殖竞争。

又何来的争夺、仇杀、伤害、强奸呢?

除非他被恶劣的碳基人类利用。

在碳基人类和硅基人类共存的世界,最恶劣的只会是碳基人类。

2025年质的飞跃-阵列脑机接口

2009年Google创立奇点大学,专门研究记忆复制、人工智能。

几十年进展非常缓慢,2025年4月,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一位研究员在他的身上接了一个神经微电极阵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没有多少意义,并不值得各家媒体浓墨重彩报道。

这个研究成果很快被各家娱乐媒体、无数的自媒体那些明星、美食、体育、杂七杂八信息淹没。

这位研究员用神经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到自己的后颈部,用DNA编辑技术CRISPR/Cas9系统引导神经元生长,新长出的神经元内部连接到脑干,外部延伸至皮肤。

只需在颈部皮肤贴上微电极阵列,不会损伤到皮肤。

得知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我很清楚它的重要意义。

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起步晚,进展缓慢,少有重大发现。

很长的历史阶段人们甚至不知道思维、想象、记忆、心情是大脑的功能,认为心脏是情感思维的重要器官。

后来心理学开始了人类心智认知的研究,神经生物学弄清了神经元基本功能。

然而心理学只能停留在宏观角度,神经生物学停留在单个神经元、几个神经节基本功能。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也只能稍微有助于猜测、窥探大脑区域性的功能。

医学领域也有一些进展,可也微不足道。

而奇点大学的微电极阵列脑机接口可以输入、输出神经元电信号,方便了对神经元电信号的音频、图像、各种感觉电信号编码机制的研究。

从此人类对人类大脑、智能原理有了快速的发展。

2040年“特修斯之人”—人工记忆

人也是一台精细复杂的机器。

损坏的部分器官也是可以更换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早已实现了人工耳蜗,替换失效的耳蜗,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听觉神经。

人工视网膜替换损坏的视网膜。

人体的很多器官都有人工替代品。

然而就没有大脑可以替换,大脑是一个人的核心器官,存储了记忆情感。

就算可以换,也没有谁愿意换。

2040年,富翁李修斯先生90多岁,身体还算硬朗,但伴随他多年的老年痴呆,已侵蚀了他一部分记忆。

虽然一直在进行神经修复医疗,但也抵挡不了脑细胞病变衰老的速度,终究有一天会失去所有记忆,完全痴呆。

3月一天,他决定趁还没完全痴呆,到奇点大学实验室,接一个外置的记忆存储器。

这个记忆存储器也是一个脑机接口,但需要微创手术把它接在大脑深处胼胝体,胼胝体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通路。

所有神经信号都会经过这个记忆存储器,并逐渐记录脑神经信号。

就像古老的电脑使用的外部存储器织带、磁带、软盘、光盘、硬盘、U盘、sd卡一样。

不同的是,电脑储器存的全是是0和1,记忆存储器存的是神经元连接通路。

记忆存储器替代了他大脑部分功能,就像其它人工器官一样,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维持他的生命。

这种方法虽然人工修复了大脑的记忆,但依然是对人体的修修补补,脆弱的人体终究像破烂的机器一样报废淘汰。

他的目标是逐渐用机械替换自己身体损坏的“零件”,虽不是他最想要的选择,但至少能苟且存活。

没有这种条件或者不做这种选择的衰老之人终究灰飞烟灭。

这也是另一种适者生存的进化方式。

2020年生命的核心——本能(=功能)

生命:

自组织、自维持、自适应。

从一开始的原子自组装成氨基酸,氨基酸自组装成蛋白质,mRNA、RNA、DNA、各种细胞器、细胞、生物个体…生命的定义不断刷新,功能不断增加。

逐渐复杂化的,难以理解的复杂生理功能,正是通常说的本能。

也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自动化功能。

更准确说,是自维持的自动化:

在适宜条件下,启动以后就能自己维持运作的自动化。

微观角度:

叶绿素的光转光能转化功能、线粒体的能量转化功能、蛋白质功能的自动化、无机物的合成功能、DNA复制的自动化功能、各种新陈代谢生化反应的自动化功能。

每种功能即是低级的本能。

物种角度:

动物的复杂功能,植物的趋光性功能、趋营养的功能,人类复杂功能。

每种自动化功能就是各种本能。

简单来说就是:

本能=功能。

所以以下内容我会用“功能”代替“本能”这词。

神经系统的加入,让参与的组织更多,更协调,更复杂,更智能。

人类的所有行为,思维记忆,爱恨情仇都是神经系统参与,各器官相互协作完成的复杂功能(本能),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本能。

一种本能对应一种自动化处理功能,只是为了实现这种自动化(本能),细胞、分子用尽了千方百计,各显神通,出乎意料的方案…

想要弄清一种功能,就是要弄清参与的细胞、器官、信息是怎么运作的。

本能是生命、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本能的本质,或许不知道本能研究的重要性。

或者是本能的过程太过复杂。

相关的研究少之又少。

人们把本能当做人类的弱点、缺点,避之不及。

当做理智的对立面。

甚至在生命科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都很少,意识到本能本质的人很少。

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人体所有活动都是自动化本能维持的。

生命个体共同的本能:

趋利避害

一开始接触生物学的学生,都要学习草履虫躲避盐的实验。

草履虫躲避有害物质的能力,也就是它的一种本能。

而这个看似简单低等的过程,是他的感觉细胞、鞭毛相互协作的自动化过程。

汽油机的本能:

油泵把汽泵入气缸,并在各个零部件的协作下,燃烧汽油,推动曲轴,转动。

并能持续运转。

这看似可笑低级的类比,其实也就是本能的本质——自维持的自动化。

只不过维持汽油机自动工作的是金属零件,过程易被人理解。

各种生命的零件是生物大分子、神经系统协调下的各种器官,难以被人理解。

计算机的本能是二进制数字计算,它的零件是各种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晶体管、芯片…

而爱恨情仇本能的零件是所有感觉细胞,以及1000亿个脑细胞各个脑区的极度复杂的自动化功能。

非常难理解。

2019年记人类本能

实现人类本能需要多器官,多通路参与完成。

就说消化过程,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

就有味觉细胞,嘴巴舌头温度感受器,血糖感受器,胃的感觉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效应器…很多细胞的参与。

生理、心理、行为的自动化:

人以为受“自我”控制的所有行为,其实大多是半自动,甚至是全自动的。

所以有些行为在某些状况下难以自控。

比如人们难以控自己的恐惧、爱、恨、愤怒、各种感觉…需要在适量经验训练后才能适当控制。

有时候,自己放的东西,转身就不知道放哪了。

可看出很多行为并不是完全“自我”控制的。

复杂事物(本能)描述的困难性:

由于本能是一个复杂的多“零件”参与、巨量信息加工的过程,加之人类词语概念的混乱歧义错误,并不可能完全准确用一个词语代表一种本能。

描述一个功能过程是困难的。

同一个本能可能有不同的词语,不同的本能也可能混用一个词语,

生物的进化如同机器的改进一样,从简单、功能单一,逐渐升级为结构复杂功能丰富的机器。

因此不同进化程度的生物,(本能)功能丰富程度也不同。

总体来说是从功能的单一到丰富进化。

一、以下为高级智能生物,人类、猿猴等高智能生物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思维本能:

这由很多本能参与,信息输入输出的本能,中枢神经模式识别本能,自联想存储、想象、分类差异比较本能…是高等智能的重要本能。

●自联想:

是人类智能、记忆的主要原理。

想象、创造、理解事物、计算、学习、经验、直觉…等大部分功能的本质就是自联想。

是高等智能的重要本能。

人类的计算能力并不像计算机以机械逻辑门功能计算,而是基于对比如乘法口诀,数字顺序的记忆来计算。

这两种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想象本能:

想象应该是联想的衍生功能,更重要的人类的创造、计划、信仰、梦想、理想、向往的快乐源于想象。

想象功能又基于对事物结构、运动思维、逻辑思维、事情发展顺序的联想记忆思维。

比如说猫并不会想把一个打翻的盘子弄过来,他并不能想象盘子与其他物体的独立性,它把盘子和地板想象为同一个整体。

也不会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