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593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docx

诗歌鉴赏高考题汇总

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1.(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成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2.(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假设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XX的别称。

苏轼时知XX。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拘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成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拘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忧,希望他小心慎重,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3.(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

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

指作者的长诗?

长恨歌?

③秦吟: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

秦中吟?

正声:

雅正的诗篇。

④伏:

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长恨歌?

和?

秦中吟?

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展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4.(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X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X缺乏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长江在XX、XX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X,古X地后分为三,即X兴、X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

庄子?

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5.(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

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

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请简要分析。

〔6分〕

 

6.(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

,英名常

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六韬:

古代兵书。

时髦:

指当代俊杰。

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拟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7.(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XX。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

在今XX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XX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XX乌鲁木齐。

(1)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8.(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XXXX)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

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

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9.(2014·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②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10.(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

(2)题。

(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XXXX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X越等地。

②郭震:

字希声,XX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

 

11.(2013·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洲烟雨:

指长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XXXX。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12.(2013·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X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单独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近几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考察统计如下:

   内容

高考试卷    

体裁

作者

题材

涉及考点

2015年全国卷Ⅰ

唐诗?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边塞诗(羁旅思乡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2014年全国卷Ⅰ

宋词?

阮郎归?

无名氏

爱情闺怨词

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2013年全国卷Ⅰ

宋词?

鹊桥仙?

陆游

山水田园词

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2015年全国卷Ⅱ

唐诗?

残春旅舍?

韩偓

羁旅思乡诗

语言(炼句)、思想感情

2014年全国卷Ⅱ

唐诗?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羁旅思乡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宋诗?

宿渔家?

郭震

2013年全国卷Ⅱ

宋诗?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X熹

咏物言志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1.从体裁、作者和题材的角度切入,你能发现什么命题规律?

①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

②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察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③从题材上看,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等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察重点。

2.分析高考题目设置和考点分布,对我们高考备考有什么启示?

①题目设置直问直答,不拐弯抹角,考察点明确。

②考点方面,重点考察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2015年全国卷Ⅱ开场涉及语言的考察,形象的考察还是隐含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考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察。

3.命题形式有何特点?

①多采用传统的命题方式,从小处切入,有时一个小题设置两个小问题,扩大考察点。

②2015年全国卷Ⅰ和2014年全国卷Ⅱ都采用了比拟鉴赏的命题形式,只不过2014年全国卷Ⅱ采用了两首课外诗的比拟鉴赏,而2015年全国卷Ⅰ降低了考察难度,选取教材中考生熟悉的诗篇与课外篇目进展比拟鉴赏,这提醒考生要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有足够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