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9744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岳麓版必修2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

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1)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2)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

(3)以问题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2)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古代中原人口南迁

人口对生产力的作用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战国至唐宋时期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事实。

本课内容主要分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主要说明人口南迁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去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第三目“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说明黄河流域的经济重心地位逐步让位于长江流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初中已经较系统地学过了与本课相关的部分内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上,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并学会吸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些教训。

教学重、难点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

处理方法:

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创设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分组探讨,合作解决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

处理方法:

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材料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把握难点知识,并通过讨论和认真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导致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以史为鉴”。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分析研讨法:

通过利用各种图片与数据,在教学中一步步研究探讨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及其原因分析。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突破重点。

3.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以学生思考代替直接灌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设计一:

设计二:

四大经济区形成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导入设计     

设计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经济重心地位逐步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流域,这个转变由开始到完成的过程如何?

原因何在?

这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设计二:

问题1:

如果你是一个农民,让你在中国随便选一个地方进行农业生产,你会选(  )

A.西藏高原   B.黄河流域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问题2:

众所周知,今天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那么是不是从古代以来南方就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开始是在北方,后来才逐渐移到了南方,那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设计思路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引发学生兴趣是关键。

利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能调动学生情绪,顺利地把学生带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

创设情境一:

材料展示(教师首先提问:

中国古代的经济区是怎样划分的呢)

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史记·货殖列传》

问题1:

你从中可以读出汉代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区域有哪几个?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个)

(教师总结:

的确是这样的,而且各地的物产差别很大。

那么,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出这些不同区域吗)

创设情境二:

图片展示

问题2:

从图中看,这四个经济区中的山西、山东和今天的山西省、山东省行政区划一致吗?

应该怎样理解这两个地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不一致。

古代的山东和山西是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山东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山西大体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

问题3: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山西大体在什么位置?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它们都处在黄河边上,都属于黄河流域地区)

问题4:

黄河流域一直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那么,大家能不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各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开阔。

这种自然条件使得人们即使在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也能对它进行开发,并生活下去。

因此这些地区开发比较早,人口密集,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也就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教师总结:

相对于黄河流域,处于黄河流域以南的江南和黄河流域以北的龙门碣石以北这两个经济区,却没有那么好的地理环境了。

前者雨水过多,过于炎热,而且地势复杂,后者过于干旱,土地贫瘠,而且非常寒冷,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候,两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开发。

因此战国到两汉时期,这两个地区经济实力十分有限,并且在龙门碣石以北地区,并不以农业为主,主要经营的还是畜牧业。

2.经济区的特点

展示表格:

山东

传统农业区、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经济实力强、长期居重心地位

山西

江南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差距大

龙门碣石以北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创设情境三:

材料展示

材料一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关东,土质肥沃、疏松,适合于使用简陋工具的早期农业的发展。

司马迁赞之曰:

“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材料二 从汉魏之际开始得到较大规模开发的江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交错,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即使在远未得到开发的上古,也“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材料三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及至战国,逐渐形成了关东、关中两个经济中心。

战国末期,郑国渠建成,引入泾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问题5:

综合以上所说的,在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点和成因?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而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条件的差异成为最大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

教师总结:

概括起来看,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主要由自然环境(土壤、地形、气候、资源)和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水平等)两大因素决定的。

正是上面的因素决定着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特点是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实力发展不平衡性。

问题过渡:

虽然两汉之前江南地区相当落后,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却写了一首诗《忆江南》来赞美江南的繁荣景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吗?

引入下一个问题。

设计思路

以教材为原本,辅以经济开发的图片、史料展示,通过问题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讨古代经济区域特色的形成和原因。

最后由教师概括古代经济区域的特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高一学生具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人口迁移的原因

虚拟场景:

事实上,从上古以来,人口的迁移从来没有停止过,有时候人口的迁移就是整个民族的迁移。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什么样的因素会使你抛弃原有的生活,走向不可知的他乡呢?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期解决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这一问题。

创设情境一:

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晋惠帝时,朝廷腐败,发生八王之乱。

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国号汉。

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

次年聪遣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

又遣刘曜破兵洛阳,俘虏怀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

史称“永嘉之乱”。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

创设情境二:

“安史之乱”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曰: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旧唐书·郭子仪传》

创设情境三: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

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

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问题1:

什么原因导致人们离乡背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天灾人祸。

比如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政治动乱或不堪忍受剥削等)

问题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人口大规模的外迁有三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的战乱,即西晋时的“永嘉之乱”、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和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中原地区的兵连祸结,导致人口大量外迁)

2.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影响

创设情境四:

多媒体展示唐诗《永嘉行》

永嘉行(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问题3:

诗中主要提到了几种人口迁移?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鲜卑族内迁,中原人南迁)

问题4:

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来的是一大批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

还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教材里举了一个南方人学北方人吃笼饼去皮的风俗习惯)

问题过渡(教师讲授):

正如大家所说,人口南迁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它带来了民族的融合。

不过在所有的影响中,最重要的还是它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引入下一个问题。

设计思路

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归纳,重点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史料,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综合能力。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1.重心南移的过程

教师讲授: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先秦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之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一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逐渐衰落下降,不断让位于长江流域。

这种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合作活动:

充分利用教材,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下列表格:

两汉以前

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经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进步,出现大城市建康

中唐以后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都会继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

南方强于北方,正式成为经济重心

 

2.重心南移的原因

创设情境一:

多媒体展示史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从汉魏之际开始得到较大规模开发的江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交错,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即使在远未得到开发的上古,也“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问题1: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江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交错,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

创设情境二:

多媒体展示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逐渐普及;在仍然使用火耕肥田方法的同时,担粪肥田也在逐步推广;水利事业的建设,使南方的灌溉条件锦上添花;耕耙技术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也从北方传入并广泛应用。

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

问题2: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哪一因素的进步?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北方)

创设情境三:

中国历代政治中心的转移,从经线来看,总体呈自西而东的趋势;以纬线观之,则时南时北。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有三次:

晋代由洛阳向建康今南京的转移;宋代由汴京今开封向临安今杭州的转移;元末明初由大都今北京向南京的转移。

问题3: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政治重心的南移,客观上为经济重心的南移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创设情境四:

“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

西晋“永嘉之乱”,“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王朝仓皇迁都,“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

问题4:

这段材料展示的是南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规模的人口南移)

3.重心南移的影响

创设情境五:

多媒体展示多组材料

100余年中,人口密度江南东路净增12%,两浙路净增7%,江南西路净增36%,荆湖南路净增32%,福建路净增58%。

        

图1 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     图2 唐代扬州城遗址

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

       和蓄水灌溉

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

——王应麟《玉海》卷17引秦观语

问题5: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人口增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

创设情境六:

多媒体展示材料

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

太祖起兵间有天下,惩唐季五代藩镇之祸,蓄兵京师以成强干弱支之势,故于兵食为重。

年漕运量由数十万至六百多万石。

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浙江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

因此,这八道也是重赋之地,天下贡赋根本既出江淮,时江淮人甚困而聚敛不息。

——《资治通鉴》卷237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卷337《范祖禹传》

问题6:

伴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地区又承载着怎样的重担?

(预期效果:

学生回答——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教师讲授:

正是如此,伴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中国古代的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

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设计思路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展示,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通过大量文字史料的研读,来加深对教材结论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课堂小结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口从中原南迁,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江南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南移等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总之,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巩固练习     

1.汉代经济重心分布的最主要特点是(  )

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2.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主要原因包括(  )

①自然条件 ②人口密度 ③开发早晚 ④生产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

A.自然灾害严重B.长期战乱

C.兵役徭役繁重D.高利贷盘剥重

4.阅读下图,请完成:

人口迁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根据上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两大走势,分析原因并简评两大走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D 3.B

4.两大走势:

一是中原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二是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主要原因是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的吸引。

影响:

中原人口南迁,加速了江南开发,使江南经济逐步赶上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扩展了封建生产方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农耕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人口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南北经济发展,为重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教学反思     

优点:

①问题导入,设疑引思,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有利的心理情境。

②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相互配合使用,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活动与探究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困惑:

①本课很多内容是学生熟知的,怎样做到温故知新,是一个教学技巧,还需要仔细斟酌。

②本课需要讲的内容太多,而且古汉语的材料很多,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要寻找新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